重生之三国王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胖
百官都已早到,董卓大摇大摆,身后只有吕布手持方天画戟跟随,一同来到了大殿前。
身旁跟随的侍卫都被留在了宫门,没有进来。
董卓远远看到王允等人手持长剑,正满面森寒地看过来。
王允曾习武多年,文韬武略,俱是不凡。
心中一惊,董卓大喝一声,
“汝等手持利器,意欲何为”
“吾等特来杀汝!”
王允大吼一声。
台阶下,李肃等人听到呼喝,当即各执刀剑,一齐冲了过来。
董卓惊慌失措,大呼一声,
“吕布何在”
身后吕布转出,从怀中掏出一份诏书,大声说道,
“陛下有诏,吾等奉诏讨贼!”
“奉先……”
董卓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如同被晴天霹雳击中,呆立在原地。
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划过一道寒光,直刺董卓的咽喉。
董卓即使巅峰状态下,也不可能是吕布的对手,更何况如今惊慌失措
戟锋锋锐无匹,呼啸间,直直穿透了董卓的咽喉。
鲜血飚射。
浓郁的血腥味,弥漫在大殿前。
“嗬”
董卓一脸的不可置信,轰隆一声,向后栽倒。
李肃冲上前去,一刀割掉了董卓的脑袋。
一代枭雄,董卓,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至于李儒,则是被家仆绑着,献给王允。
王允下令将其斩首。
……
董卓死后,王允当政。
王允的权势瞬间达到了巅峰,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因为郭盛之前战功卓著,接连平定了徐州,青州的黄巾军,王允此时录前后功,将郭盛的官职,由安东将军,提升为镇东将军。
旨意传到泰山郡,郭盛上表谢恩。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郭盛升官,麾下众将尽皆振奋。
……
长安。
&nb
第九十九章 陶谦求救
曹嵩一行人,路过徐州之时,如今的徐州刺史,陶谦得到了消息。
历史上,对陶谦的评价,一直是中规中矩。
陶谦“温厚纯笃”,一直想要结纳曹操。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曹操如今势力很大。
只不过,陶谦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如今,曹嵩路过徐州,陶谦听罢大喜,立即出城相迎。
见到曹嵩,陶谦行大礼相见,而后将曹嵩引入城中,盛情款待。
正所谓父凭子贵。
曹嵩在徐州待了两日,急于前往东郡,于是向陶谦辞行。
陶谦苦苦挽留不住,于是派本郡都尉张闿,率领五百军兵,护送曹嵩。
陶谦则是亲自将曹嵩等人送出徐州城门。
双方分别,张闿等人护送曹嵩,前往东郡。
众人在路上行了数日,突然这一日,天空下起了大雨。
曹嵩,曹德以及张闿,领着众人,一齐找到一处寺庙避雨。
谁曾想,到了夜间,张闿见财起意,竟然率本部军兵,出其不意,将曹家上下,杀了个干净。
曹嵩,曹德皆被杀害。
张闿本是黄巾军出身,得了这许多的钱财,往淮南而去。
有曹家家仆侥幸逃得性命,一路跌跌撞撞,来到东郡找曹操报信。
……
东郡,郡守府。
曹操正在批阅公文,陡然听得如此消息,眼前一黑,直接晕倒在地。
身旁众人急忙上前,将曹操救起。
曹操醒后,嘴中吐血,仰天长啸,誓要杀尽徐州百姓,为父亲报仇。
曹操尽起麾下八万军兵,直奔陶谦杀来。
……
却说此事,实则怪不到陶谦身上,更与徐州其他郡县的普通人民无关。
陶谦的本意,只不过是想巴结曹操。
曹孟德借机进攻,实则有借题发挥的嫌疑。
……
陶谦在徐州,听到曹操起兵报仇的消息,不由得仰天痛哭,深感自己不仁,为徐州招来祸患。
曹操故人陈宫,星夜前来拜见曹操,备言此事与陶谦并无关系,更与徐州人民没有关系。
曹操闻言破口大骂,将陈宫赶了出去。
……
陶谦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官员,一齐商议。
麾下大将曹豹,站起身来,愤而发言,慷慨激昂地说道,
“曹操黑白不分,借机生事,如今大军将至,我等岂可束手待毙曹豹愿助主公,击破曹操!”
陶谦思来想去,也别无他法,只能率军迎敌。
曹操起兵,忌惮琅琊郡郭阳前来救援,特地轻装简行,沿途县城全部放过,直奔徐州州城。
徐州城外,两军对阵。
远远看去,曹操全军皆穿缟素,如同银霜铺地,又仿佛白雪飘染。
曹操率先出阵,对陶谦破口大骂,
“陶谦匹夫,吾誓要将你千刀万剐,以消心头之恨!”
对面阵中,陶谦纵马而出,躬身行礼,歉声说道,
“陶谦本欲交好明公,故遣人护送。怎奈张闿狼子野心,竟然如此无义。”
“此皆张闿之罪,实与陶谦无关,望明公察之。”
陶谦说罢,欠身施礼。
曹操哪里肯听
“老匹夫,事到如今,还敢抵赖!谁与我擒下这厮”
曹操破口大骂。
背后一员大将大吼一声,应声而出。
正是大将夏侯惇。
只见夏侯惇身穿铁甲,头戴铁盔,手持铁枪,威风凛凛,直奔陶谦。
陶谦慌忙,急忙奔回阵中。
“休伤吾主!”
陶谦军中,一员大将挺枪来迎。
赫然是徐州头号大将,曹豹。
曹豹迎上夏侯惇,两个人刚刚交手,突然天地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两方军队各自收兵。
……
陶谦返回城中,对众人说道,
“如今曹操势大,陶谦情愿前往曹营,任其千刀万剐,以消曹操之恨。”
话语未绝,只见座下有一人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陶公为人宽厚,徐州人民感恩,曹操军队人数虽多,一时之间也攻破不了州城。”
“我有一计,可让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看去,正是徐州别驾,名叫糜竺,字子仲。
陶谦闻言大喜,急忙追问道,
“子仲有何妙计若是能够解得徐州之围,真乃徐州人民再世父母。”
糜竺听罢,沉声说道,
“主公莫非是忘了,我徐州境内,就有一头真正的猛虎。”
陶谦听罢,脑海中闪过一抹灵光,惊喜地看着糜竺。
“琅琊郡
第一百章 郭盛与曹孟德
“军情紧急,糜竺告辞!”
糜竺接过郭阳的书信,深深一礼,而后火速赶向泰山郡。
……
泰山郡,郡守府。
糜竺终于见到了郭盛。
因一路风尘仆仆,糜竺的脸色因疲劳而蜡黄,但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糜氏生意通达四海,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糜氏家族的根基,就在徐州。
曹操大军来得迅速,让糜氏家族根本来不及撤出徐州。
如果曹操打进徐州,那对于糜氏将是灭顶之灾。
糜竺如今也是拼了命在奔波。
……
“郭将军,如今徐州人民的安危,全在将军一人!”
糜竺递上郭阳与陶谦的书信,深深一礼。
郭盛神色严肃,将两封书信快速浏览了一遍。
父亲的信,大体内容郭盛有数,两个人之前早就通过气。
陶谦的信,不外乎求救,郭盛心里都明白。
将两封信放在了桌子上,郭盛表情严肃与急切,立刻站起身,右手按在信上。
“陶谦大人的为人,郭盛清楚,为人忠厚,自然是不可能做出杀害曹嵩的行径!”
“曹孟德趁机兴兵,不只是怪罪到了陶大人头上,而且想要杀戮人民,真是罪大恶极!”
语气慷慨激昂,郭盛大声说道,
“如今我郭盛,定要出面主持公道!”
糜竺听罢,顿时大喜。
“糜竺,代主公以及徐州人民,多谢郭将军大恩!”
糜竺再次深深一礼。
“糜别驾快快请起,不必客气!”
郭盛走上前来,将糜竺扶住。
“如今军情似火,郭盛立刻起兵前往!”
“来人,传经全军,校场集合!”
“是!”
门外的铁甲卫兵,一路小跑前往大营传令,浑身甲叶碰撞,哗啦啦作响。
……
郭盛欲要前往救援陶谦,实际上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如今曹操势大,战场局势千变万化,如果曹操当真侥幸拿下了徐州,那其势力必然会极速扩张。
这样的局面,对郭盛将极为不利。
不管是哪个诸侯前去与曹操作战,都有失败的风险。
郭盛心中,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郭盛只有亲自率精锐,迎战曹操,才能放心。
另一方面,这几年郭盛接连取得胜利,实力增长迅速,陶谦也趁着郭盛回到琅琊郡的时候,前来郭氏拜访了几次。
而且陶谦平日里对父亲一直很优待。
如果郭盛此次不去,恐怕会被天下人认为郭家不义。
所以,郭盛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与曹孟德一战。
……
十分宽阔而巨大的校场之上,五万五千士兵,正在肃然而立。
如今的泰山郡,实力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飞跃。
士兵总数达到了六万人,而这也是郭盛目前所能供养的极限人数。
留下孙乾,孙观率五千人守城,郭盛带着赵云,于禁,太史慈,颜良,臧霸,高览,纪灵,等大将,亲率五万五千大军,前往徐州。
“出发!”
高台之上,郭盛全身甲胄,手中宝剑剑锋直指天空,锋刃闪着寒光。
“孟德兄,这次莫要怪我手下无情!”
郭盛面容严肃而坚毅,心底却是波涛汹涌,紧张而激动。
能够与曹操进行战斗,让郭盛有种热血沸腾的激动。
遥想当年曹操的那一顿酒席,曹操与自己一同酣畅淋漓地对饮,郭盛也微微有些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