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弈恒
某人当然是现在他们的师兄,苏云。
但是自从七万年前,苏云离开柴门之后,八大樵夫一再相邀,他就是不愿再回柴门,后来八大樵夫也就不再强求,只是告诉他柴门永远等待着他的归来。
柳松陵站在桥的一端,对桥上的行礼,然后说道:“敢问阁下这是何意”
他没有问对方是谁,来自哪里因为柳松陵知道,能来到这里的天玄宗之外的人,已经不是他们揣度的了,因此那些问题没意义,即便问了,对方也不一定会回答。
中年男人沉默了一会,嘴唇略微蠕动,最终还是开口了,说道:“苍杳吾没教你们怎么懂礼貌”
“难道你要教我们”管旧时跟着柳松陵开口道。
“有点意思,呵呵。”中年男人笑了笑,但是那笑声特别刺耳,仿佛两块沾满水的湿石块相互摩擦,发出的“咔咔咔”的低沉。
“我觉得你也有点意思,堵在别人桥上,来也不来,走也不走,到底是何道理”管旧时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寒意,其他七人则是冷冷的看着那个中年男人。
“有人请我在这里站一宿,等到天亮就可以了。”中年男人仿佛好久没说过话了,很有兴致的看着桥那边的八人,在他们脸上扫过,然后又说道:“当年我听说你们八个也是一号人物,怎么现在这么听话了,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
还未等他们回答,那个中年男人又说道:“对了,出于礼貌,我还是先告诉你们,我叫髯,对就是美髯公的髯,你们或许没听过,可是三十万年前,我可是很有名的。”
八人没有说话,神情冷漠的看着髯。
封月至脸上露出鄙夷的冷笑,同样和他一样有着魁梧挺拔的身材,却没有他这般英武的气势,竟然是个话痨,真是可惜。
“你们还不信那个大个子,你什么表情”髯继续说道,并没有什么怒意,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别看我没有美髯在脸,三十万年前,你去打听,美髯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
第六十八章 别误会,我只是路过的
大湖西岸,三庄镇凤来酒楼。
童掌柜向月满楼传送完消息之后,便到酒窖中寻了一壶好酒,自己动手在厨房中切了一些熟肉,放上酱料,与酒放在一个精美的托盘之中。
他哼着不知名的曲子,一只手托着托盘,另一只手在空中绕腕花。
看那手势,时而外柔内刚,刚柔并济;时而动态麻利,不拘小节;时而举止庄重,平稳徐行。
再听他口中的曲调,时而缠绵婉转,柔曼悠远;时而跌宕豪爽,跳跃不定;时而绵密柔丽,柔媚婉转。
童掌柜此时欢欣愉悦的心情,自不必说。
他将店小二打发走了之后,并没有掌灯,而是在漆黑的夜色里完成了所有的事情,然后开始他的享受时光。
童掌柜托着托盘,绕着腕花,稳稳地向着酒楼的顶楼走去。
凤来酒楼在三庄镇中并不是最高的那栋楼,但却是历史最悠久的。
很多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经常听他们的爷爷,甚至听他们的爷爷说他们的爷爷,也跟他们说过有关凤来酒楼的事情。
至于凤来酒楼存在多少年了,镇上没有人能说得出来。
但是新来的掌柜在这里经营了多久,大家都还是知道的。
凤来楼只是一幢三层楼的小楼,楼顶是雅间所在,虽然并不是很高,但由于临近大湖,因而在三楼雅间之中,可以将大湖之上的湖水尽收眼底。
大湖之上是没有其他景物的,除了游船,便是水。
这个时刻,游船也早早的归岸,所以大湖之上便只有水了。
至于大湖对岸,他们还是看不真切的,除了雾霭笼罩的万里群山,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哪有什么东仙镇,甚至东仙镇码头。
童掌柜悠悠来到一个雅间之中,靠窗挑了一张桌子,然后放下长凳,将托盘搁在桌上。
然后童掌柜犹如获得自由的笼中鸟一般,长袖挥舞,身形轻飘,慢步划弧,如云中行走,口中声调抑扬顿挫,温婉悠长,却不敢发出太大声音。
片刻之后,童掌柜转身行步,却是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因为此时窗边出现了一个人,背对着他,双手背着身后,静静的望着大湖之上。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从那人身边擦过,留下一道细长的影子在桌上,盖住了托盘中的酒与肉。
童掌柜知道这不是月满楼的人,因为那边没这么快能过来。
那么这一定是天玄宗的人,他们不指望在这里存在几万年的凤来酒楼,能瞒过天玄宗多久,但是天玄宗不计较,他们也就一直存在下去了。
或许对方也可能不是天玄宗的人,只是感应到了天玄宗的异动,觉得他这凤来酒楼比较好观看大湖之上的动静,因此才来到这里而已。
童掌柜名叫童戏,因为他十分喜欢戏曲,可以说在戏曲一道他能称得上为大师,所以自己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
但是由于背负着自身的使命,他不得不隐藏身份在风来酒楼做掌柜的,并不能登台演出,一待就是二十年。
此时童戏手心满是冷汗,虽然他自身已然是曲径境的修者,但对方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这里,并且还一点都看不透,足以让他心惊胆战了。
童戏没有说话,只是很恭敬的站在远处,犹如他的职业酒楼掌柜的那般,等着尊贵客人吩咐。
“想不到童掌柜生为一只狐狸,这里多年过去了,竟然喜欢上了人世间的戏曲之道,还如此精湛,真是不能小觑啊。”窗边的那人轻笑着说道,传出一个苍老的男人声音,并没有转身,依然一动不动的盯着窗外。
童戏大吃一惊,但是二十年的凡人生活经历让他瞬间镇定下来,陪笑着说道:“客人来此,是为了喝酒,还是赏月呢本店虽然已经打烊了,但是如果客人有兴趣,小的这就为客人准备上一桌上好酒菜,只是今夜不能掌灯,只能委屈客人了。”
“童掌柜不要过多忙活了,就着你的酒肉,就可以了。”那人笑着说道:“我借你的地方歇歇脚,这些天赶路太久了,有些乏了,闻到你这了酒香肉香,不免心动。”
“客人如此赏脸,我再多去备些酒肉,还请客人稍等片刻。”童戏说着就想转身离开,既然对方看出了他的身份,那么这地方不能就待了,还得让楼里再派人来接替。
“童掌柜,还是不用再去操劳了,我的酒量很小,一杯就够了,肉也吃得不多。”那人不带烟火气息的说着,然后突然问道:“对了,掌柜的,为何今夜不准掌灯”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今日傍晚时分,上官传来消息,说戌时开始,全镇不准再有灯火,违者以杀人罪论处。”
“这不是胡闹吗有说缘由吗”
“没有,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皇城传出的消息,说皇城之中天降喻示,今晚有大事发生,普通百姓严禁烟火,不准有任何明火之光。”
“有这等事有点意思。”窗边的那人笑了笑,对这事不置可否。
童戏站在远处,垂着手,默默的计算着时间,心想楼里的人什么时候才能赶到。
空间通道虽然可以很快到达另外一个地方,但也不能瞬间到达,会根据传送距离的长短,与空间通道构建的材料而定。
要从北楼跨大域过来,当然会比较费时。
窗边的那人继续说道:“但你们这里如此靠近天玄宗,还需要遵从皇城的指示做事”
“客人多久没有在世间走动了”童戏好奇的问道。
“这有什么说法吗”窗边那人更加好奇的说道。
“呃,看来客人确实很久没有在世间走动了。
以前的世
第六十九章 为道而生的稻子
大湖西岸,三庄镇,一条寻常小巷的一户寻常人家中。
主人家一家五口在院子里纳凉,中年男人从里屋取出酒后,陪妻儿围在石桌边,继续给三个孩子讲着故事。
“咚、咚、咚…”这时院外传来敲门声,只响了三下,便再没有声音了。
妇人准备起身去开门,但是男人阻止了,示意他坐下,让自己去。
妇人眼中带着担忧向门外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默默的坐了下来,脸上立刻浮现出温和慈爱的笑容,然后与孩子们说起话。
男人看到妇人的模样,心中稍稍安稳,然后步履坚定地走向院门那处。
院门被打开了,一个年轻道士站在院门外。
这个道士穿着一身简单的道衣,挽着简单的道髻,背着一把简单的道剑,穿着简单的道靴,连他的样貌也很简单,简单的让人看过一样便能忘记的那种。
总之,这个年轻的道士很简单。
当然,他还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叫做稻子。
稻子的同音为道子,但并不是因为他是道门之子才被人称为稻子,是因为三百年前他在稻田里出生,然后稻子这个名字就跟随了他。
稻子对着给他开门中年男人认真的行了一个道礼,说道:“好久不见,师兄。”
“怎么是你来了”中年男人问道。
“我不能来吗”稻子反问道。
“你太早参与这样的事情,不利于你的道心成长。”中年男人温和的说道。
“多谢师兄关心,稻子本在东宗游历,遇到一妙人,跟随而至,到了附近,无意间感应到道门灵力的波动,才过来看看,想不到是师兄在此隐居。”稻子解释道,表示他并不是刻意来此,只是偶遇。
“原来如此。妙人何人”中年男人问道。
“他说他叫苏云。”稻子脸上带着笑意说道,好像突然想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一样。
“哦。现在是进来,还是出去”中年男人看到稻子这种表情,脸上浮现出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突然讲出一句这么莫名其妙的话来。
“蓬门终日闭,一朝为君开;恨别西来风,进出能如何”稻子平静的回答道,讲出一首道谒。
中年男人会心一笑,侧过半边身子,让出位子,让稻子进屋。
稻子进屋之后,看到石桌旁的妇人与三个孩子,先是微微一怔,惊讶的表情一闪而过,然后就平静下来,对着妇人行礼,又对着三个孩子微微一笑。
妇人见到自家男人领了一个年轻道士进院,很是贤惠的起身招呼稻子就坐,然后准备让三个孩子回里屋去,给自家男人与那道士留出谈话的空间。
可是三个孩子却不依,吵着闹着要听父亲将刚才没讲完的神话故事讲完。
妇人正要继续劝说的时候,只听见稻子说了简单的两个字:“无妨。”
中年男人对着妇人微微一笑,对着她点了点头,然后也跟着坐下,妇人则是进屋准备茶水点心去了。
“父亲,父亲,后来天玄世尊怎么样了”一个小男孩焦急的问着。
“父亲,父亲,茗儿想知道后来苏小白与那仙子姐姐有没有在一起,父亲快讲嘛。”另一边一个小女孩则是扯着中年男人的衣袖使劲得摇着。
最后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孩子,看着哥哥姐姐跟父亲撒娇,以为在要什么好吃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艰难的爬上桌子,踩着凌乱的步伐,歪歪扭扭的走到中年男人面前,张开粉粉嫩嫩的小胳膊,嘴里一个劲的“嘟嘟”、“嘟嘟”得扑向中年男人,也不管自己会不会因为踏空摔到桌子底下。
中年男人看到自己最小的孩子这般耍赖的模样,脸上笑容绽开,满是幸福。
稻子看着师兄此时此刻的笑容,心中一扇莫名的窗被打开,那是尘封久远的记忆。
三百年前,他也有自己的父母,也有自己幸福的家,只是后来,时间改变了这一切,他曾经问过师傅来生与轮回,可是师傅避而不答。
他只能看着生他养他的双亲消逝在岁月中,可恨的是,他漫长的一生中,只陪了他们短短十年,便不能再见。
那十年,就如同师兄现在的家庭这样幸福与开心,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稻子一脸平静,并未表现出任何感伤。
三百年的修行,让他早已勘破生死之关,有的只是无尽的遗憾与抵达通幽那端世界的决心。
“师兄,我也想听听故事,讲到哪儿了”稻子平静的问着中年男人。
“这位小哥哥,父亲讲到天玄的大神仙世尊与苏小白离开天玄那段了,你就来了。”那个小男孩自告奋勇的说道。
“喔…,后来怎么样了呢,师兄。”稻子意味深长的问着中年男人。
“后来,后来还是问问当事人吧。”中年男人叹了一口气,心有所感的对着院外的未知虚空看了看。
“想不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指归路会隐居在我天玄附近,真是荣幸啊。”一道声音从虚空中传出,听不出喜怒,淡然无味的。
“见笑了,世尊,我也想不到您竟然还在这片世界中。”指归路放下不知何时熟睡的孩子,对着虚空行了一礼。
然后小心并且温柔的抱起三个孩子走向里屋,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哎,三个不省心的小崽子,世尊您稍等片刻,我这就回来,听您讲完后面的故事。”
“归路不用着急,我还得去会会几位老朋友,片刻之后再来打扰,你可要备好上好的酒肉哦。”虚空中的声音渐行渐远,直到最后仿佛在遥远的天边响起一般,微不可闻。
一会儿的功夫,整个院子就只剩下稻子了。
不用想,当世尊的气息出现的那一刻,进入里屋久久不曾出现的妇人想来也安稳的睡过去了。
稻子此刻又陷入三百多年的孤单之中,一人行走在世间,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师长不在身旁,从来都是默默的背着简单的道剑,用双脚去丈量世间的每一寸土地。
这三百多年,稻子先在道门修
第七十章 谈阵
远处传来滚滚的轰隆声,沉闷的雷声,催促着还在屋外的游人赶快回家。
离天玄宗不是很远的一座大城之中,有一座凡人的皇宫,此时皇宫里的贵人宫人们在皇帝陛下的旨意下熄灭了皇城灯火,早早入眠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