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七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弈恒
    可身在大殿之中的那些大臣,他们在做什么

    议事大殿内一片沸腾,文武大臣一个比一个精神百倍,看上去哪有一点像是整夜未眠的人。

    高展早已将宴席设在了大殿之中,这在平时是想都不敢想的,毕竟这里是一国的议事大殿,是那么的严肃与庄重,不可亵渎。

    此时大殿内却是推杯换盏,满地狼藉,除了高展于南子阳还能平静处之,其他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原来从大殿飞升到落回大殿旧址,期间只是一个时辰过去了。大殿落地之后,殿内有不少人迅速跑出去,问殿外守卫看到的情况。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肯定是南子阳使得小把戏,是幻觉,一座宏伟豪华,气势庞大的宫殿怎么可能说上天就上天,说落地就落地,并且丝毫看不出有断裂的痕迹,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那就刚才所有的一幕幕都是幻觉,都是南子阳使得道法,骗人的把戏。

    然而他们得到回复是,议事大殿确实升上了高空,但是却悬浮在目光可触的地方,并没没入云头,并且大殿一直散发着祥和的光芒,仿佛披上了一层神圣的薄纱。

    最初看到大殿飞天,皇城一阵大乱。可片刻之后,大殿稳稳的停在空中,并且散发出神圣的光芒,整个皇城乃至整个商丘的人都知道这是道长在施展仙法,便纷纷对着大殿膜拜。

    一个时辰之后,大殿缓缓下落,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并没有丝毫的违和。

    在殿外守将冲进大殿之前,殿内已经有人冲了出来,正好和他们撞个满怀。但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昂的文武大臣,已经来不及训斥当日的守将了,急急忙忙的问刚才发生的事情。

    得到确切的回答之后,那些原本就在大殿的文武大臣一个不落的回到了大殿。

    然后皇帝陛下亲自下旨,关闭殿门,有关乎国体的大事将要商议,任何人等,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违令者可免奏斩杀之。

    直到后来,高展竟然传膳御膳房,就在议事大殿与文武百官共用三餐,乃至后来的宵夜等等。

    次日清晨,皇城传出旨意。

    大商改元为神龙,此年为神龙元年,有着从此神龙飞天之意。

    大商境内各城各镇乃至稍大村落,必须兴建道门,大商境内推行道门之法,道门为国教。

    大商国师为南子阳,南亭观为道门圣殿。

    ……

    ……

    一系列的旨意颁布之后,大商境内沸腾,流言四起,但随着道门的建立以及大商皇朝的强制推行与怀柔推进,百姓也渐渐安稳。

    举国修道,从此大商为道国。

    神龙九年,高展传位于太子高锦。

    神龙十年,消失十年的天穷道人出现在商丘外的南亭观。

    太上皇高展入南亭观,而后高展与天穷道人消失,不知所踪。

    高展好不容易将故事说完,一脸兴奋与哀愁的看着大师兄,说道:“五十年啊,整整五十年,我这里等了五十年,终于等到您下山了,我还以为这辈子都没法见到您了。”

    “那你为什么不上山去找大师兄,苦等着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叶依痕一脸疑惑的问道。

    “不是我不想主动去找仙长啊,是当年带我过来那位天穷道长说了,一切都得随缘,如果强求,那么一切终究都是枉然。”高展回忆着往昔岁月,一阵感慨:“起初,我不确定您就是天玄那位的道无为仙长,只是说有心愿未了,现在确定了,当然就和盘托出。”

    “还有什么没说的吗”叶依痕继续问道。

    “是的,当时那位天穷道长还有话留




第三十二章 上山的剑与后来的船
    夜里的大湖,宁静而沉默,幽深也神秘。几点散落的雨滴早已躲进大湖湖底,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大湖的湖底,也如大湖表面一般平静而深邃,除了左右摇曳的水草,与那些游游停停的湖中鱼,其他的什么都是寂静无声的。

    突然,湖底的凭空出现一个气泡,“啵”,无声轻响,气泡破裂,在水中翻出几朵水花,像是山中石缝潺潺流出的溪流,一股一股的。

    然后,一艘乌篷船在气泡破裂的地方无声无息的出现,缓缓的上下浮沉,船头的双桨随着水流前后轻轻划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大湖码头边的驿站旁,苏云对着高展做出承诺后,一旁的杨穷满脸激动的对着苏云说道:“师傅,这老头叫你师兄,那我不得叫他师叔了,你这样让徒儿怎么做啊,况且徒儿的事情也不比他好多少,你不能偏袒啊。”

    “你的事情我知道,你不用多说什么。你师傅我是谁,怎么会让自己的徒儿吃亏。”苏云安慰杨穷,一脸傲然的说道。

    “徒儿叫高老头师叔就是吃亏了。”杨穷不依不挠的说道,这也是这两老头一大把年纪,此时却是回到小孩子的心性,在那里跟苏云较真。

    “你这老不死的,师傅说了你不会吃亏就是不会。他叫我师兄,他肯定不是我徒弟,你想想做你这么伟大师傅的徒弟,难道不是一种荣幸吗”苏云扬起下巴对着杨穷,对他勾了勾手:“过来,师傅给你带了点好东西。”

    杨穷半信半疑的挪向苏云,还时不时的看向在一旁的大师兄与叶依痕,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信息。

    苏云实在等的不耐烦了,对着杨穷招了招手,杨穷就轻飘飘的飘向了苏云,苏云对着他的脑袋拍去,一颗带着七彩光芒的丹药从杨穷头顶没入其中。

    杨穷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听见他身体内部一声轻响,犹如一张纸被戳破,又仿佛一层厚厚的灰尘被吹散。

    片刻之后,杨穷身体溢出七色光芒,缓缓的向天空升起,在这漆黑的夜晚,显得十分耀眼,看上去如天神下凡一般。

    看到此时此景,周围一片哗然,无数人都发出“啊、咦、哦…”等单音词,不知道怎么接下面的话,然后一脸惊呆,满是羡慕。

    周围围观的游客与镇上居民一脸羡慕的看杨穷,对着苏云围了过来。

    饿久了的饥民看到粮食,然后又看到了烧鸡烤鸭白米饭,但是最后看到粮食烧鸡烤鸭白米饭前面,站着一个衣着华丽的贵人,这时饥民还有可能上去抢,可在贵人后面还有一队士兵,那么饥民会怎么做

    于是,周围的游客与居民纷纷对着苏云跪下,希望他能赐予一颗仙丹神药。

    看到杨穷此时的状态,所有人都能明白杨穷从此踏上了修者之道。

    本来普通人是难以修行的,但是杨穷原本就有修行的潜质,当年苏云就准备带他入修者的世界,只是后来被事情耽搁,这一耽搁就如高展的“缓缓归矣”,一缓就是七十多年。

    此时苏云给杨穷的丹药品阶也是极高的,是很多年前就为他准备好的,因此,并非如同集市中卖的大白馒头,随手就可以炼制出来的

    苏云摊了摊手,表示他没有了,也无能为力。

    天空中的杨穷缓缓睁开眼睛,虽然容貌没有改变,还是那么老迈不堪,一眼看上去随时都会被风吹倒,但是他满脸红润,眼睛也是炯炯有神,整个人的气质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下来吧。”苏云对他招了招手:“为师当年答应过你的事情,现在做到了,但是你没有修行功底,现在随为师一起上天玄,让那里的人教你。”

    杨穷缓缓的落在苏云面前,后来又向上跃了跃,试了试腾空,但怎么试都无法再漂浮起来。这才确定是神药的作用,自己才能飞起来,自己依然只是一个体质发生了改变的凡人。

    但即便这样,杨穷的激动兴奋之情还是不加掩饰的浮现在脸上。

    “现在知道为师对你好了吧。”苏云自得的说道:“别试来试去了,只有觅道境的修者才能飞天入地,你这才哪到哪。”

    “我也能踏上修行路吗”在一旁的高展眼巴巴的望着杨穷,眼睛都没离开过的对着苏云问道。

    “你嘛,问问你大师兄。我又不是你师傅,什么事都要管吗”苏云好气没气的回答道。

    大师兄微笑的摇了摇头,对着高展说道:“你的体质的确不适合修行,不过天玄宗有一处秘地,你可以去碰碰机缘,既然师兄让你上天玄,定然不会食言于你。”

    高展



第三十三章 淩云台
    天玄宗主峰为天玄峰,峰上有天玄殿,自从第一代天玄宗天玄剑仙飞升之后,天玄峰便被莫名大阵覆盖,从此便无人可以登临。

    天玄剑仙后来的继任者是天玄剑仙的三师弟天玄子,即是后来公认的天玄宗第一代祖师爷,将天玄峰的掌教大殿所在迁移到天荒峰。

    天荒峰是天玄山脉中的第二高峰,与被封禁的天玄峰相隔百里有余,不过百里之遥对于可以御剑而行的剑仙来说也不过是咫尺之间。

    天玄峰位于天玄山脉中心区域,周围环绕着天荒峰,看剑峰,两忘峰这三座主峰,其后周围是大大小小的山峰,不计其数。

    天玄山脉终年云雾缭绕,在山外不见其形,只见仙鹤翱翔其中,偶尔从云雾里破雾而出,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

    御剑飞行在天玄山脉云霭之上,能看见的除了天玄峰之外,就只有凌云台上的天玄圣碑。

    天玄圣碑穿过披洒在山脉上的层层雾霭,然后又冲向苍穹中的滚滚云层,始终不见其碑顶。

    天玄圣碑在天玄宗在此立宗之前就伫立于此,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也没有人知道它的用途,听闻天玄子因观碑文而达通幽成圣,因此天玄宗之人称此碑为圣碑,外人称之为天玄圣碑。

    天玄圣碑下面是凌云台,为天玄宗的主要出入山门。

    凌云台分九层,每层之后都连接有一段长长的空中石桥,每段石桥通往的地方各不相同。如第一层云台石桥,天玄宗的弟子称其为凡间路,因为它与俗世凡间相通。

    天玄宗虽然是东宗第一大派,引领东宗风骚数万年,但其门下弟子也有未达觅道境的初阶修者,无法御剑飞行,因此他们去往各处就只能通过凌云台。

    凌云台每层都设有不同的禁制,并非每人都能随意去往天玄各处,只有达到相应境界的人,才有可能到达一些主峰或者阁楼。

    因此,在凌云台周围就建有大片院落,给予普通弟子修行与生活。只有寻找到自己的修行道路的觅道境强者才有资格离开凌云台,前往各个主峰或者阁楼继续修行。

    大师兄带着众人稳稳停在凌云台后,就望着天玄圣碑发呆。

    杨穷与高展诚惶诚恐,兴奋之情不加掩饰,东张西望,却不敢迈出半步。

    叶依痕一脸热切的看着大师兄,想去跟大师兄说话,但又怕打扰他,只好无聊的嘟了嘟嘴,然后收了飞剑,继续看着大师兄的背影。

    苏云则是一脸无所谓的坐在地上,偶尔也对着那不见端顶的石碑瞟上几眼,然后顺手捡起地上本就不多的小石块,丢向远处。

    在云台第三层御剑不远处的一块四四方方的大石块垒之上,一个中年人睁开眼睛,打量着降落在凌云台第一层云台的几人,凝视观望片刻,没有立刻上前。

    中年人是天玄宗的守山门的诸多守山长老之一,常年留在云台修行,这些人名义上称之为长老,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天玄宗修行了几百年,还是无法突破曲径境,到达巡野境。

    寿元无多,天玄宗内山长老便给予他们一个长老的名义,让他们去看守天淩云台,顺便指点宗门那些刚入门的弟子。

    在云台的逗留的五人之中,除了叶依痕,其他几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但是他刚才特别注意到那个儒雅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并没有御剑飞行,而是依凭自身,若仙飘逸不凡的御风而行,他知道这是只有通幽成圣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但是他从没听过东宗有如此年轻的一个通幽境大人物,因此此时,他不知道该不该上前打扰。

    犹豫良久,这个中年人好奇心战胜理智,御剑而行,飘然落下,风吹起发带,掀起清爽的剑衣,来到云台。在落下的时候,高展与杨穷一脸羡慕的看着那个中年人,因为在他们眼里,此人的仙风道骨之姿,正是他们一直向往的。

    虽然大师兄御风而行更为潇洒,但是在来天玄的行程中,这两人被苏云连吓带骗的警告后,再也不敢狂热的吹捧大师兄了。

    此时又见到一位仙师,御剑而来,在他们眼里这比大师兄的御风而行来得更有仙家风范一些,所以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个中年人,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如此,那该是多有气势。

    “叶师妹,请问这几位是为何逗留在此,到我天玄有何事”中年人看着叶依痕问道。

    虽然叶依痕年纪尚轻,修道不过二十载,但天赋极高,早已在曲径之中,仰望巡野,与他境界相仿。所以被看剑峰峰主流墟城收为亲传弟子,此时中年人才叫他师妹。

    “吴师兄,这位是我们的大师



第三十四章 得闲居
    淩云台第二层是得闲,通往之地为弟子日常生活所在的院落。这其中一片最大的院落也被称之为得闲,名为得闲居。

    得闲居是一片四方院落,南北两里有余,东西三里开外。

    庭院正中间是一座气势如皇宫般的大殿,但大殿之中的桌椅与日所用之物却异常简单,显得十分不搭调。

    建筑的门庭之上有匾额高挂得闲二字。

    大殿后散落着一幢幢大小不一的二层小楼,适宜居住。

    大殿左边是一片竹林,青竹杆杆独立整齐,翠节少有斑驳,林中偶尔会飘落一两片泛黄的竹叶,还没落地就被嬉戏其中的飞鸟仙雀叼走了,使得竹林的地面看不到暗喻着衰落的浅浅微黄。

    竹林中有一条蜿蜿蜒蜒,九曲回肠的小溪穿流其中,而后围绕着的大殿。

    沿着小溪的青砖石岸,就可以来到大殿右边。

    大殿右边不远处是一洼不大不小的水塘,水塘边有一间破败不堪的茅屋,而挨着茅屋的却是一座雕龙刻凤的精致六角凉亭,这番设计与画风,不知道当初的主人是如何思考的。

    水塘四周留有一些凸出的高地,高地四周也摆放着一些简单竹桌木椅,供人小憩,犹如一个个小的码头。码头下面的水岸交界之地,几只大乌龟与老鳖在对峙,似乎在争夺领地。周围有几只鱼儿游来游去,偶尔向两边靠拢,然后水中冒起几个气泡,仿佛在呐喊助威。

    大殿正前方有一座结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石桥,石桥不大,就只有一块不加修饰的石板,刚好能跨过小溪,横躺其上。

    正在云台修行普通弟子的居住之所挨着得闲居,简直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破民房强行被搬到巍峨的皇城脚下,以此来显得皇城的仁慈,可这份仁慈往往带来的就是无尽的好奇与悲愤,同时也带有无尽的鼓励与虚幻的失落感。

    但是这番浩大的得闲居却荒废了很久,无人居住,只有内门长老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不同的弟子来打扫,不想尘埃在其中散落,并让他们留意是否有人回来在里面居住。
1...89101112...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