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阶狂潮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灵宇
在沙发上坐下来准备看个电影,靠起来搂起来,姑娘很快就热烈了……
全音阶狂潮 第一五七八章 赶工
五月二十日,2011年浦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三零六专场音乐会将于19点在浦海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主题“心中的歌”是主办方领导从三零六自拟的“琴易歌难”改过来的,因为节目单上有《英雄赞歌》和《映山红》这样深深烙入人们心中的的经典旋律。
杨景行下午的主要任务是在峨洋接待一个合作咨询方,先互相了解一下。别看峨洋被中影压得不敢喘气,可是在好多艰难寻求生存机会的同行看来,《幸福狗》和《美中不足》的出品方已经是著名实力派了。
这家苏州公司来之前也做了点准备,一行浩浩荡荡的职业正装六个人,也就三十出头的老板出电梯就特别有气势地“尊敬的杨总您好”,然后他左边的女人捧上鲜花右边的女人端上礼盒,再排后点的男人大声他最喜欢的歌曲就是《陪你同行》。
杨景行就让这群人好好见识见识什么叫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破败寒酸的写字间,明显青涩没见过世面的职员,参差不齐的椅子板凳,甚至是一次性的水杯。
总部的小会议桌边也就能挤下客人们加一个杨总了。苏州老板气势全没了,小心小声地建议自己人:“稍微打紧点……”
坐杨总后面的武明杨笑得灿烂:“不用,没关系。”
不过寒酸似乎更容易适应,慢慢聊开后双方倒都显出坦诚来。杨景行认为自己没什么人脉资源就是有把事情做好的意愿再加上些运气。苏州老板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更正宗的白手起家干脆自我介绍了底朝天到祖上三代,也是靠着尽心尽力自强不息才能攒下一点基础。
甚至还谈得比较投机了,合作的事倒不急,苏州老板邀请杨总也去他公司指导指导,这周能赏脸吗?
杨景行连招待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很不好意思地全交给武明杨了。
看老板要走,赵程迪勇猛拦住了:“去哪?”
真是岂有此理,可杨总也不敢得罪:“下班,回家。”
赵程迪稀奇了:“你不去音乐厅?”
杨景行从不脸红:“我先换一下衣服,还早。”
赵程迪看一眼观望的同事,无奈了:“那你先去。”
一听说同事要去给三零六捧场,而且足有三女两男五个人头,杨景行顿时笑容可掬,也不回家了,干脆一起过去吧。
下了楼,赵程迪坐老板副驾驶,另外四位挤后座。赵程迪向来畅所欲言,很惭愧以她跟三零六的交情其实早该捧场了,可是一方面自己对民乐的了解不够,再者也没碰上合适的场次。其实好多同事都早有愿望,也是因为差不多的原因才没实现,那天毕老师的讲座之后大家的意愿就更强烈,于是昨天开会后就果断购票,运气还不错。
杨景行也不护短,直说不是运气好而是剩票多。
同事们好像没想到这一层,就表示选票的时候其实座位并不多,再说有各种客观条件,大家虽然不懂严肃音乐但也对音乐市场有一些了解了。
杨总提议先吃晚饭吧,来得及。
必然是老板请客,大家没意见。
并没搞什么豪华大席,路边餐馆的简便几菜一汤,好像还不如堂长的手艺。主要是聊天,承接上昨天的话题,虽然左文海不在,但滕丽也善于思考。
赵程迪更有实际经历,她毕业后还是靠关系进入了业内还算是有点名气的出版社,主要做青少年读物和辅导教材,觉得自己干得还行,那些作家老师也挺喜欢小赵。直到赵程迪发现了一位有才华但是籍籍无名的作者,她就想要借着自己的人缘把这个作者推一把,然后就发现整个行业都变成了另外一种氛围另外一张嘴脸,伤心失望愤怒之下就辞职出走了,回想当时的确年少冲动,但绝不后悔。
一个欠债千万的老板,几个合租过活的小职员,吃着土豆丝喝着紫菜汤,忧心的是“社会智慧的效率效能”问题。
六点半到音乐厅,还是不着急,先欣赏一下三零六的海报和宣传,真漂亮,九十年和一百年的文字也不破坏美感。员工们也松了口气,看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冷清,不会尴尬了,而且还可以赞叹一下氛围果然不一样。
进场,杨总真义气,把自己六百八
的票换出去,跟同事们一起坐一百八的。不过被换的人并不多高兴,可能是怕前面等会有领导成排。其实今晚没有像开幕式那样的官方组织协调,但据可靠消息还是会有几位领导和一些文化名人自发来观摩调研指导。
果然吧,那一行十几个人走入观众席的架势,个个气度非凡而高低明晰,已经是门艺术了,可惜临近开场时音乐厅里也就七成上座率。不过呢,峨洋这些年轻人虽然平时在网络上看多了各种经典大场面大明星,但今天的身临其境似乎还是令他们新鲜得稍微紧张。
时间一到幕布一开,舞台上并没有明显的主题布置,除了演员们的家伙事就是一道屏风,挺清淡的。重要场合嘛,专业主持人先上台,其实就是音乐厅的礼宾组长,整场音乐会也只麻烦她在开始和结束说两套简短的万能台词。
三零六依然灿烂登场,又得到整齐热烈的掌声。不管是老乐迷还是新听众甚至是拿着团体票来的,既然坐到这里了,看到十一个已经具有稳健台风却还青春活力又精心打扮着的女孩子出场,手自然就会抬起来的。
杨景行趁机挥手,免得台上找不到自己。何沛媛微笑的视线一扫而过,已经称得上不动声色。
简单致意后就各就各位,郭菱面向观众席报节目:“第一首,改编自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曲《映山红》。”她嘴上喊着不敢面对大场面,伙伴们都看透她其实很庆幸能这么便宜地混过自己的主持轮次。
稍微一阵掌声之后音乐厅里基本安静下来,台上二胡弱起……
这首编曲是柴丽甜做的,何沛媛描述得挺准确,甜甜又挑战了自我。不同于当初编《让我们荡起双桨》亦步亦趋的谨慎,甜甜这一次做的内声部基本都是全新创作,最精彩的就是曲子结尾一次一次越来越显浓烈的主题变奏,最难得的是曲子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全新的面貌却是不变的精神。其实作曲系能有什么不得了呢?柴丽甜这一手,合声配器考满分的也不一定做得出来呀。
也是一首不知道被改编了多少次的作品,民族乐团主团都搞过带合唱团的大型节目,但是柴丽甜的改编既不刻意恢弘大气也不偏爱深沉婉转,电吉他用得点到为止,自己的笛子也是翩若惊鸿,整体恰到好处。
大部分听众都说不出这样的改编为什么比那种各声部都重复主旋律的堆叠更好听更舒适更值得回味,但他们都会用力鼓掌。开场曲显然是成功了,连滕丽都若有所得地跟老板对视。
不过这场音乐会三零六虽然排练得很扎实却没有拿出多大诚意,因为接下来大都是她们的老节目了。好在她们也还没什么骨灰级老听众,观众席上还是普遍的新鲜感和注意力。
中场休息的时候就更明显了,演员们比上台时更轻松愉快,观众席又惊喜满意期待。
让人意外的是游知行保持了沉默,而滕丽反而敢用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去描述她对严肃音乐的感受,只是目前还不是很确定。杨总来不及引导要开始被动社交,他都躲这后面了,眼尖的人还真多。
下半场好像有点敷衍了,连着几首独奏。不过何沛媛的怀疑也有道理,郭菱、高翩翩她们在细节上的表现明显更精致了,齐清诺可能真的在玩心眼。
独奏之后也有《春华秋实》和《和乐琴心》让观众们再度喜不自禁,然后就是节目单上的最后一首了,《英雄赞歌》改编。单子上没写,但杨景行当然知道是齐团长做的。
柴丽甜和齐清诺是不是真的有些不清不楚啊,怎么艺术创作上这样比翼双飞?如果说齐清诺以前的改编就是柴丽甜今天这样的水准或者稍高一点,那么齐团长今天这首已经做出学术境界和价值了。
作品以很快密级起来但并不强烈的鼓点开始,然后三弦堪称温柔地加入,让并没变化的鼓点听起来更沉稳一些,这就算是作品正式的前奏了。接着竹笛入场,就是正式开唱了。如果看分谱三件乐器各自的旋律都是比较弱的,但一合起来已经有了足够稳健扎实。
作品接下来就是层层递进,扬琴、电吉他、键盘逐个入伍,分谱都是隽永的,电吉他更是刻意克制了力量,但是合奏起来,节奏的配合旋律的烘托之下,音乐从扎实到高亢
,再到激昂。
让好些观众一激灵的是两把二胡的前后脚加入,原来她们俩才是主角,开始了悲壮的轮唱,而前面出场的乐器则开始左右追随两位,生怕一个会落下,随着越追越紧越帮越近,整体音乐形象已经不知不觉地英勇豪迈起来。
最后,筝和琵琶同时加入,神奇地把前面所有声部团结在了一起,简直壮美,听得人领导名人们都昂首挺胸。
这首改编已经需要很仔细或者专业素养才能听出原作的经典线索了,最值得研究学习是怎么样巧妙而不漏痕迹地把多个不夸张不激动的声部紧密起来,又能通过整体布局让音乐形象越来越壮大雄厚。
何沛媛昨天的评价保守了,齐清诺嘴上说着赶工其实尽心献礼呢,现在看来根本是诚挚讴歌嘛。不过齐团长有这份精力何必还改编呢,难道当了领导后真的会境界提升?
掌声就是最好的乐评,不仅是最今晚热烈,在三零六目前的室内演出生涯中都值得记一笔了,得一分钟了吧,领导们带头起立。
返场是必须的,反正最后这首演员们其实一点不累,反而还兴奋起来了,所以都不装模作样下场就直接开始了,认认真真加了两首独奏一首合奏后起身鞠躬,主持人赶紧上台。
九点过一点结束的音乐会,杨景行却是等到十点才看到何沛媛,也怪他自己不肯去后台,当然更怪那些名家没完没了。
何沛媛气不过:“讨好齐清诺把我们拉着干什么!”
杨景行可不信没人夸标杆……
何沛媛更关心艺术,都不问杨景行怎么带那么多人,要先评价一下音乐会。这方面嘛,杨顾问现在基本不会说错话了。
那么就是成功了,自己没有功劳有苦劳,顾问没有苦劳有慰劳。翩翩和郭菱都要请年假分别去西班牙和加拿大了,何沛媛也决定自我犒劳一下,明天就去崇明岛吧!
杨景行就跟着女朋友一家好好放松了一个周六,虽然何沛媛不怎么温柔范雅丽还暗暗严格,但李迪雅母女很亲热。尤其是李迪雅,口口声声姐夫面子太大了,他人都没去呢,演唱会的承办方就各种周到,还请她和她的朋友去后台见偶像,还能合影。看起来那么高高在上的偶像团体表现得那么规规矩矩,简直让人误会自己是什么了不得大公主。
不过星期天杨景行就没得清闲躲了,徐安的新专辑出货八万张了,稍微加把力十万的庆功会就在下月,简直超出所有人的妄想。演唱会这就提上日程,音乐总监责无旁贷!
肖乔新加入宏星真积极,四零二要求的成文的东西这就交上来了。也是让人意向不到,洋洋洒洒的上万字的中文各种引经据典,杨景行都看不太懂得请女朋友帮忙。
奇了怪,连一姐都不太当回事的惜姐怎么就那么上心一个已经安全过气甚至可以说是被遗忘的罗殷恩呢?那边一有点动静她就马上来跟杨总汇报甚至还帮忙说话。
二十三号,浦音的五月份的校报出栏了,龚晓玲教授的《”哇哇”的和声分析》登在第二版,大半篇呢。杨景行早知道消息,都没敢去学校,跑宏星录音部搞装修的事了。
何沛媛还关心母校呢,一下班就给杨景行打电话,几乎死透的浦音论坛今天回光返照了。一篇名为《真正的天才是不会被同时代的人理解的》的帖子不敢指名道姓又讲得很具体,说其实根本不需要教授写文,和声稍微学得好点就能厘清作品里那点东西。而且,所谓赋彩实质也没超越现有的乐理体系。所以小聪明或许有,天才谈不上。
真是气死何沛媛了,她倒不是想为作品或者作曲家鸣不平,而是帖子的思想观点不对。虽然回帖大部分都是反驳的,但是浦音学生真是没用,没一个有力度能一锤定音的。有一个人拿“特里斯坦和弦”举例反驳对“赋彩”倒是有理有据还算行,但也不够全面,怎么办?你来!
杨景行也气,叫嚣我三分钟就拿出一个谁都看不懂的!
不过还是不拿了,周三的答辩后然后马上就是毕业作品音乐会,按预计二十五号最迟二十六号片子票房过三亿……
何沛媛想起来!聂少英之前打电话了,当时陆指挥正开会,赶紧先回一个。
全音阶狂潮 第一五七九章 学生
实在前段时间太多事情分心了,导致何沛媛在火烧眉毛的时候才想起来她们当初的毕业答辩虽然是走过场但也有有前前后后来来回回好多杂事让程序显得挺隆重,所以杨景行还是要提前去看一看问一问,显得重视免得闲话。
杨景行都是毕过一次业的人了,经验底气足得很,不过女朋友埋怨的浦音自她们离校就大升级也算实情,所以小学弟还是得听师姐的建议提前去表表态。
二十四号早上,杨景行到校后先去艺术中心看看钢琴系又有什么新指示。
算上委培生,钢琴系11届本来一共十六男八女二十四名学生,三年级因为精神疾病辍学一个还有二十三个毕业生。这二十三个学生中成绩好一些得过响亮些的奖或者庭条件厚一些的,有两个出国读研两个本校读研还有三个去另外几大院,他们的职业规划应该是以后能有编制地任教。虽然浦音好多年未必有一个空位,但听说现在普通大学开设音乐专业的意愿比较强烈。
钢琴系不再深造的十几个学生中,还没听说谁已经确定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过他们去做培训或者家教肯定抢手而且现在价格行情很不错。柴丽甜在民族乐团就四千来块基本工资,而曾理带学生等演出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入袋三两千。
可以乐观,07级的这些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至少在未来两三年里不会放下黑白键,甚至他们一生也不会舍弃跟母校之间的羁绊。虽然浦音每年都在迎来送往,但每个专业就那么点学生,好多还是从附中上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小就跟着教授学的,当然有感情。
为这二十三名应届生的顺利愉快毕业,钢琴系做足了安排。艺术中心虽然没有专门重要的职责所在,但于情于理也该尽点心出点力。
07级刚进校那会,杨景行还会上课还常在北楼混,跟这些师弟师妹全认识,与半数还有过交流算是熟悉,只是这两年又生疏了。
稍有点人性的人都会很珍视同学情,安馨获奖后更耐心地跟浦音校友保持交流至今,上次在平京开音乐会还专门接待了去捧场的一行人。据说喻昕婷在低年级口中也是不错的师姐,她甚至会在社交网站跟浦音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验。
好吃懒做的杨主任虽然推辞了答辩委员会和颁证拨穗这些大事,但是到这会似乎也良心发现,拟了个国内若干录音棚和音乐制作人的联系方式的表格让交流处印发给学生们,然后又跑去招生就业办商量申请,想请几个有从业经验的人来给毕业生们分享分享。
就业率对音乐学院同样重要,反正11届已经做到优秀了……招办主任关上门好心提醒,杨主任你当然是一片好心,你要干的事校领导和大家都必然全面支持,但是,这个事情说起来是不是不太好听?学生们听了几年的名家讲座和大师班,临了末了要走出校园了……要不这样,杨主任还是别亲自牵头了,这事交给我们去办。
杨景行显得很义气也不想让就业办背上给学校抹黑给教育泄气的嫌疑,还是自己来吧。
商量好算是自己走马上任以来主动办的第一件“大事”后,杨景行又去作曲系,直接到系办。办公室空调大开不关门分享给走廊,外间一女一男两个老少同事对面而坐正在键盘和纸张间忙活,面向门的中年女同志不是很专心,一眼看到:“杨主任。”
杨景行就省了敲门,陪着笑:“我找一下郑老师。”
“小郑!”中年女同志的同事关系亲切大气,冲里间喊:“杨主任找你。”
年轻男同事的动作就快一些,已经起身:“昨天还在说杨主任……”
杨景行没在意对方的似乎失口,保持着学生姿态直接朝里间去,看见作曲系11届辅导员郑金余正在翻抽屉:“贺主任让我明天……”
里间还有一位作曲系的女辅导员也在,这可是传奇人物啊,小学就获得宋@美龄奖学金,浦海交大人文学院的本科,浦音的艺术管理硕士,在作曲系当辅导员三年成果丰厚,各大刊物发表论文若干,参与多个重大学术活动,市教委的这计划那奖项,搞朗诵演讲是
专业级别,浦音校内的先进和优秀更是大满贯了吧,尤其还长得应该是外面中年女同志口中的“多漂亮”那种,并且富态。
平时根本没机会结交,这么巧撞上了杨景行赶紧再灿烂点:“高老师。”
高老师站起来应该超过一米六了,一笑更是一对酒窝映衬着满口亮白整洁比明星还高标准的牙齿:“好难得呀。”
杨景行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呵一下,照直走到在自己位子上按兵不动的辅导员跟前,更加端正神态:“我想看看看班上后面的时间安排。”
“哦。”郑金余胸有成竹地点头站起来,算是掷地有声:“明天上午十点开始论文答辩,预计三天,六月一号第一场毕业音乐会,五号第二场,十号第三场……此外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了,毕业相关事项再等学校具体通知。”
就这?不白来了吗,杨景行不甘心:“班里还有没有活动?”
“你说呢?”辅导员直视学生。
杨景行几乎被噎住:“应该有吧……”
“天热喝点凉水。”高老师接得有点满双手小心递给学生,还是女辅导员耐心些:“系里和学校不会另外组织活动,大家可以自发吃饭唱歌我们很支持,各个系都是这个政策吧。”
“谢谢……”杨景行明白了:“那我问夏小康。”
高老师对郑老师更轻声细语:“杨主任为了安排日程,尽量跟大家聚一聚吧。”
郑金余对美女的态度很不一样呀,顿时积极了:“可以,我去协调一下,看看你的时间什么时候方便。”
“不用。”杨景行很自信:“我随时都行,有时间。”
“提前通知,早个几天。”高老师笑得越来越有亲友力:“别早上说下午的事。”
何沛媛真有先见之明,果然有人大题小做,杨景行依计行事:“都没问题,我估计答辩完了班上会有活动就先来打听一下,平时参加太少。”
高老师好笑:“毕业不会不邀请。”
“也好……”郑金余点头犹豫:“电力学院的事知道吗?”
杨景行摇头。
“太小概率了。”高老师劝慰同事:“小康他们不可能的……”
“不是。”郑金余挺严肃:“就怕有点不小心,学校有人还是领导在场,事情就麻烦!”
又是杨景行至少不能牵头,气得他一杯水一口干了,但也得听辅导员的忠告,等同学们邀请吧,聚会肯定是有的。
等学生告辞老师们出了办公室,郑金余又追了上来,递上一个文件夹,叮嘱证书照片得自己去照,指定的地方。
杨景行有经验,知道知道,翻看文件夹一看,哎呀呀,他交给贺副校长的论文是几页纸,这里变成了厚厚一沓,封面封底、选题审批、开题报告、计划书、导师意见,装订精美内容完整格式规范。
郑金余脸上的尴尬好像是为自己:“做得不好,本来明天给你,可以先看看。”
“谢谢,谢谢。”杨景行一点不脸红像个真领导:“这个夹子多少钱?”
“不花钱,给的。”郑金余不太会撒谎:“不送你了,好多东西要录……”
这天晚上何沛媛过目男朋友的金玉其外之后还是对郑金余的工作表示了欣赏,也懊恼自己的大意,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杨景行太长时间没有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要求自己,居然钢琴系就是那么混过来的,还当主任?再一想这个社会呀……怎么可能不脱离群众嘛!
可一听说按要求作曲系的毕业作品还得附带创作札记,何沛媛也就觉得偶尔个别人搞搞特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
论文答辩是按学号来,杨景行排班上倒数第三,乐观估计也得是二十六号下午才轮到他,不过二十五号上午驱车到校后他都没去艺术中心,直奔综合楼上到作曲系答辩教室才九点,应该是有足够时间跟疏于联络的同班同学们好好交流一下的,可惜扑了个空。
终于等到同学们三两结伴有说有笑的来了,大多也还愿意在这最后时光跟杨景行做出不算见外的
交流,这时候老贺的电话又来了,不怒自威地叫马上去系里一趟。
杨景行赶到导师办公室没见到人又打听着去会议室,看到的是十好几个人一派严肃气氛有近半数是他不认识的。贺副校长都坐下首去了,可见都是些贵客,所以他昨天对学生没参与接待的埋怨似乎还没过期:“进来。”
坐头把交椅的中年男人倒是笑呵呵起身:“杨景行,今天还是同学……”
毕业论文答辩这事,听起来音乐学院里最有资格当回事的似乎就是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事实上也差不多,尽管各专业都在进步,但今年浦音作曲系为11届毕业生做的安排又能成为其他专业的榜样。
答辩委员会主任是沈阳音乐学院的院长也是博士导师,来祝贺浦音八十周年校庆的时候还是副院长,当时跟杨景行同学打了照面但不算有交流,现在当了院长反而平易近人得多,笑容可掬风趣幽默还关心得知根知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