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阶狂潮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灵宇
委员会副主任是中音作曲系博士生导师,第一次见面,好像都不知道杨景行同学去过中音,不过也算和蔼可亲。
第三位外校专家是安华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硕士导师,年纪不比别人小但在这好像都不太说得上话更多是陪笑。其实他做的是亏本生意,龚晓玲去安华可是当主任。
两位督导员也是外校那个负责作主,浦音还说得上话的就是书记员了……贺宏垂把杨景行叫来,是不是怕他那几张纸难过关得提前做点公关呀?
可杨景行同学还真像个单纯的大学生一样礼貌尊重为止,连趁机留下印象尽量结交都还不太会,更别说卑躬屈膝溜须拍马了。
倒是委员们乐于鼓励夸奖,甚至说一篇《音乐创作的承载力》读了好几遍,文章微言大义使人见微知著,中音的委员还有独到见解,认为《第二交响曲》更多是来自论文所体现出来的胸襟还不仅仅源自才华。
虽然作曲系11届评了三个优秀毕业生都没轮到杨景行,但今天这一通待遇至少抵得上半个优秀称号了,学生告退的时候美滋滋。
同学们情也不是能那么便宜建立的,杨景行虽然才离开半个小时就回位了,但是教室里的同学们已经有了结论,杨主任肯定是去接待答辩委员会了。
杨景行就大放厥词,说别看系里喊得凶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怎么可能不通过呢,不看僧面看佛面嘛,不然自己怎么办……在杨景行表明了立场又翻开夹子展示了他所谓的论文后,同班同学情急速回归不说还迅猛增长,五年中差的四年都一下补齐了。何况还有骆佳倩这几位由四零二介绍过业务的,彼此本来就不算生疏。
作曲系的毕业氛围跟表演系稍不一样,虽然作曲系的成名成家甚至混编制的几率都要比表演系低不少,但只要稍微认真学了点东西的又愿意工作的作曲佬至少都不用为吃饭发愁,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甚至法律都开始重视了,小公司拍一条网络小广告都会想着要搞原创音乐,浦音作曲系也算金字招牌了。
以骆佳倩为例,她的志向本来就在创作歌曲,也不算清高基本什么活都愿意接,一个口香糖广告就是一句歌词加点前奏,真是随手一挥而就的事,酬劳却有足足两万块比四零二当初辛辛苦苦老半天搞一首口水歌还多几倍呢。
或者许学思这种先锋派,在国内的确没什么市场,但外国佬还真愿意掏钱,甚至还有真乐意听的,这种人虽然不多可他们钱多。
不过呢,虽然好些人在校园里就已经自己动手算丰衣足食了,但现在还在后期制作就已经开始大方宣发的《盛唐英魂》的原创作曲蒙名硕还是值得师弟师妹们羡慕,刚毕业就能担纲这种大制作真是省了好多弯路,钱多钱少根本无所谓。
杨景行不敢骗同班同学,坦言自己这个中间人是功是过还不一定呢,所谓大制作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小到一个机械员都满身的是非……
还不就是那么些事,同学们想象得到也能接受,还是希望又身在影视圈的四零二能介绍合适机会,是苦是委都能受,绝不埋怨。
全音阶狂潮 第一五八零章 贤内助
刘苗是上上周就答辩了,她们新闻学三个班一百号人分了好几个组同时进行。因为在一天内搞完,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被限定在一刻钟以内,而答辩委员们又充分高抬贵手,导致出现了平日里不学无术的学生把自己和教授副教授弄得晕头转向的欢乐场面……说是答辩,其实更像是即将分别的同学们的一场欢乐聚会,说是这天之后再想聚齐全班就不太可能了。
浦音作曲系11届的二十二个同学连今天都没聚齐,十点只差几分了偌大的教室里就十六个人,坐得也不太紧密,导致答辩委员会登场时倒显得比学生还人多势众。
贺宏垂隆重介绍,学生们热情神态。不同于刘苗对自己就读院系的教授都陌生,全中国正儿八经的作曲系就那么多,大家懂得互相珍惜平时没少走动,所以即便是本科生对其他院校的一些实力人物都是比较了解甚至有接触的。就算不认识没听过,都要毕业的人了至少该明白点圈子对搞艺术有多重要,所以作曲系在音乐学院虽然算高傲但也不会像一般本科生那样不把教授当回事。
答辩主任讲话,果然是院长,上来先下马威明确了贺教授和他自己对论文的严格高要求,又从职业道德和艺术人生的高度勉励也鞭策同学们,然后再表扬浦音作曲系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高素养,审视谦虚是互相学习。
因为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定在半小时到一个钟头之间,还可以酌情延长,但是又想着尽量在两天之内做完,所以长话短说马上开始。
第一位阿勒腾同学,很热情开朗能歌善舞又好学的委培生,和老师同学关系都不错但也不会刻意去结交个别极孤僻人士。论文是民族音乐方向的,但显然不同于三零六那种。
人家委培生的论文都写得那么丰富多彩,还结合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甚至自己来上一段,又让答辩委员响起自己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半个小时还真是不够。杨景行也开了眼界,尤其是对比他的那几张纸。
上午的两个多小时,三篇漂亮论文顺利精彩过关。五年的矜矜业业老班长通讯员夏小康组织同学们一起去食堂,也没忘记叫杨主任。杨景行恼火自己还要赶着要出去一趟,激起几位女同学的尤其不满,居然不给小康面子!?杨景行真抱歉,不过下午还来。
答辩的日子还要抢在中午办的事情必定重要,路上就用半个多钟头,见面时间二十分钟,杨总跟主要做图书音像业务而且干得很不错的电商公司的高管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构想。说起来人家市值好几十亿,能主动把如歌网纳入法眼,真是值得峨洋同事好好骄傲一番,不过对方说什么都是为了让这片被摧残成文化沙漠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四零二可不敢应承。而大公司高管关于在如歌网建立图书分享评论版块的详细建议看起来也是那么无私,赵程迪很动心,杨景行也没说不行,但是不急。
时代变化快,至少对峨洋的这些部门主管而言,现在已经不是一年前那样起早贪黑而足不出户闭门造车的状态了。公司的合作对象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大个,大家见识的人和事也越来越不得了,可是以峨洋的规模,谈个事情没老板出面好像也不够诚意。而杨总现在却有点不思进取的嫌疑,赵程迪几乎撒娇了,他才同意露个脸而且就给了这么点时间,也不管下面多难做人。
下午的答辩教室里又多到了几个同学,许学思都来了。作曲系还真不一样,许仙疯跟骆佳倩的互相无视并不让她俩彼此尴尬,其他同学不好奇也毫不为难,大家还是抽间歇有说有笑。
怕杨景行跟不上趟吧,女同学又悄悄告知那两位本来是友好分手,后来不知为啥又形同陌路了,大家不好问而且问来也没意思。不过有一点,许仙疯现在的那个小女朋友,虽然穿得可可爱爱像动画女孩但嘴脸可厉害。11届这五年里里外外的情史真是多次多彩,那谁。毕竟杨主任嘛,可以谈笑但绝不八卦那些有的没的。
下午的答辩依然精彩,而且随着专家点名杨景行让他对同学论文发表看法,
作曲系可真是别开生面了。
答辩委员们不辞辛劳,又搞了超过三个小时也就论了五篇。贺宏垂手一招,杨景行又成了学生代表去向专家组致谢。不过等他陪完笑了回头一看,同学们早不见了。
一天八篇论文,明天轮不轮得到杨景行就很没准了。本来主张随机应变的何沛媛拿定主意干脆多守一天,不然今天你看出来陈富华理论扎实应该能做好行活,万一明天还有更深藏不露的出场呢,如果错过了对他们多不公平。
为表慰劳,何沛媛还主动提出明天送接男朋友上下学。杨景行十分愧疚非常自责,平时太少关心帮助同学了。
帮助同学没错,但何沛媛又担心请曾理给钢琴系毕业生分享职业经验是不是有点不合适,裙带关系倒是其次毕竟杨主任连报酬都没准备,关键是曾理目前为止还不怎么励志。就算要务实一些,杨景行也可以找那些已经在著名培训机构站稳脚跟的师兄师姐帮忙,不至于这点面子都没有吧。
杨景行之前虽然嘲笑曾理的《哇哇》录音是一片狼藉,但又肯定能狼藉成那样说明他还在练琴而且是比较高要求地练,教琴练琴这一点,别说培训机构里的,浦音的老师也没多少人做到。
哼,何沛媛这就去练,今晚什么都不玩了!那曾理保持练琴强度也是柴丽甜巧妙训导的结果,你又没严格要求人家……
二十六号早上八点三十几分,杨景行在浦音校门外从女朋友的副驾驶下车。可惜了,没几个人看见他这待遇。
可能是因为昨天的效果比较理想,二十六号的答辩教室里作曲系11届的学生几乎到齐。专家组也更加摩拳擦掌,甚至把昨天说的互相学习落到实处,叫杨景行到前面去方便讨论。还没过关的杨景行不敢抗拒,去坐下了也不敢多嘴。
浦音还是有点学术表象的,表演系的论文早都不愿意停留在贝多芬莫扎特甚至斯克里亚宾和施托克豪森这些也不算高级了,作曲系当然更要争面子搞点看起来先进前沿的东西,有几篇论文都涉及还健在的作曲家和他们的先锋作品。
不过专家们也是有备而来,不仅对论文内容提纲建领还能旁征博引,甚至可以八卦,比如这个奥地利作曲家莫里茨啊,答辩委员们要再邀杨景行聊一聊,见过吗?
杨景行还能想起来,看到过,有幸同场演出。
是吧,几位专家就侃侃而谈,莫里茨的生平,然后跟乐评人考金是大概什么年代成为好朋友的,考金又曾对“杨景行第二交响曲”持偏见,说是口诛笔伐也不过分……
还有内情吗,杨景行都还是头次听说,看来何沛媛的担心真不多余。
不过写论文的同学好像也不知情,导致有点尴尬。专家们又安抚没关系的,以后别人也会写杨景行作品的论文,尤其是《哇哇》,建议大家好好学习。
杨景行是真尴尬。
如果只是被调笑还算好,更过分的是这这一天除了吃饭几乎没怎么休息,但是下午四点专家们商量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继续的时候这一天才过了九个人,而按学号下一个就该杨景行了,完全是被针对了。可是他还得赔笑,还得陪聊。
好在何沛媛真来接放学了,一看到美女,杨景行又嘿嘿起来。
一听果然要多一天,何沛媛就没什么好乐的了,而且中午聂少英又打电话了。她对聂少英的印象挺不错的,两个人本来应该是好朋友,可是成人的世界呀一旦涉及到利益金钱就马上变味了。
聂少英也尽量掩饰了,何沛媛也不想说她是在试探什么,就当是关心男朋友吧,但是男人之间的事业合作女人之间最好是多支持少打听,所以自己直接表态是不会去什么庆功会的。
还有一种可能,何沛媛猜想聂少英是不是有点紧张他们的情侣关系,毕竟如今孔大导演在影迷中的人气比《美中不足》的一群主演都要高了,更别说行内。虽然聂少英说得很谦虚,但何沛媛听得出来孔导如今的生活工作状态改变
很大。
聂少英是不算漂亮,但她的感情起始点也不是孔大导演呀,而且如果不是她当初找到杨景行……可以想象,连杨景行都求到了,这个女人该是想了多少办法。何沛媛的建议是,如果孔亚飞敢对不起聂少英,峨洋才不能跟万恩负义的人合作。
不过聂少英也问了起惜姐,那么她跟孔亚飞应该是有充分沟通的。虽然杨景行都说庞惜是因为经验不足才在资金和进度方面为难过制片和导演,但何沛媛绝不会向聂少英传达这个态度,如果真有良心,庞惜会是继续合作的阻碍吗?再说了,杨景行那样一再明确的态度对他们而言就那么不可信吗?
有这么好的贤内助,杨景行晚饭都要多吃两碗。
可是二十七号早上更过分的来了,答辩主任和蔼可亲地告诉杨景行经委员会商讨决定,把你的论文放在最后大家一起讨论。
杨景行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不合适、不好、不行。也幸好有从安华回来的龚晓玲帮忙说话,不然学生肯定斗不过这些实力人物。
行,就照顺序来吧,然后答辩委员会就让年轻人看看什么叫姜是老的辣。《音乐创作的承载力》,首先,为什么要叫创作的承载力而不是音乐本身的承载力呢?有什么不同?
五个委员们加六个旁听配合得天衣无缝,不到十点开始的,聊到十二点半没有冷场,而且远远没承载完。
干坐半天的同学们、书记员会怨谁呢?当然是怪论文作者,作曲系的毕业论文里连一首作品、一个技法、一种载体都没提及,甚至连音乐术语都没有,通篇的大白话讲一些浅薄是似而非,这才方便大家随便扯,扯到哪里去都行。
因为杨景行之后还有五位同学,总不能拖到明天去,所以午饭必须从简下午肯定加班,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杨景行中午在食堂刷了几乎全班同学饭菜钱……往好处想吧,反正他下学期就换教职工卡了,每月补贴三百块呢。
几乎全班同学坐在一起吃饭,还是五年来的第一次,有了前面的答辩打基础,大家都亲密起来了,能开始谈笑该由谁抢占弦乐多重奏的“赋彩”第一次,又让谁攻克声乐的赋彩难关。同学们都很谦让,谈赋色变。
听说下午要晚一点,何沛媛挺高兴,她还有好消息,张家界有意请三零六去搞什么夏季森林音乐会。张家界知道吗?虽然三零六包括甜甜在内都还没人去过,但是大伙查询了一下感觉挺不错,风景好旅游业发达甚至先进。
这也算三零六走出小圈子了可喜可贺,大伙都希望成行甚至愿意做出一些让步,不过也不想身价低。感觉那边运作得挺商业化,所以这方面还真需要杨总顾问一下。
哦,郭菱去多伦多的机票都订好了,下周五的,玩一个星期,问顾问有没有什么需要代买的。
杨景行嘻:“叫她玩得开心。”
“你别客气。”何沛媛挺热心的:“为这事她被群殴一上午了,反正苦也吃了罪也受了……”
郭菱在怒吼:“不带了我不带了!”
杨顾问也很生气:“谁殴菱子了?凭什么!”
何沛媛气定神闲:“我没动手……”
下午四点过,正在台上自我介绍的是学号排倒数第二的周莉晨同学,她艺术世家出生,本科期间就经常长时间游学国外,再加上这几天也不全勤,跟同学们的熟络程度可能不比杨景行好多少。论文一出来好像找到原因了,在周同学看来文艺复兴只可能出现在欧洲。
答辩委员们当然不是很认同,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一下文艺复兴其实是这么回事……周同学不认同,就是个体自由的事,是思想境界的事。被一群老家伙逼急了,周同学就问:“如果是那样,那你们口中的天才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什么呢?都不说装不知道?那么低级媚俗是他的问题还是谁的问题?”
尽管大家都看着自己,但杨景行的样子看起来是真不知道跟他有关系。
全音阶狂潮 第一五八一章 好好干
可能真像何沛媛猜测的那样,惜姐也少女过幻想过憧憬过。《都是好时光》大红大紫的时候,杨景行还是爬树翻墙什么都不懂的初中小屁孩,而那会的庞惜则正出于对青春、校园、爱情、工作、事业、人生都充满最美好期待的二九年华,有很大概率她也像当时的许多女生一样把剧中女主角当成偶像。
其实《都是好时光》在世纪初虽然很受青少年欢迎但也没少受批评,批评角度可以又很多,一个是“偶像剧”,一个是“不洋气的偶像”,一个是“女主角”,一个是“不正统的女主角”,再往大了说这部剧还带坏年轻人……何沛媛就不喜欢女主角老是要求男朋友“上进”。
可是十年过去了,《都是好时光》依然是国产青春剧中的数一数二的观点越来越得到公认,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初的观众长大了。有点可惜的是,曾经在公开场合都被粉丝叫角色名而不是本名的演员,并没有承受住那些美好想象和预期,曾经一段时间娱乐八卦还把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反差当成主要话题。
如果庞惜真的是为了缅怀青春而帮罗殷恩一把,那么何沛媛就惊喜惜姐还有挺可爱的一面,至少是把念旧重感情用在了正确的地方,应该支持。何况艺人在何沛媛的背景调查中也没什么实质毛病,甚至事业不够兴旺还是“安之若素”造成的。
有了庞惜几乎明摆着的帮忙排档期加上何沛媛的同意,杨景行在答辩整三天积攒了一箩筐待办事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待罗殷恩。三亿票房的电影没人管,甚至写了老长漂亮文章的肖乔也至今还没等到制作人回复。
宏星录影部已经腾空大半即将动工,除了大小两个棚只做修缮装饰外其他都要推到重来。原来资料室是最占地方的,有一百二三十个平方但平时十天半个月进不去一个人,不过那里面的磁带cd报纸杂志海报奖章证书奖杯八千多样一共两万多件,算上照片就是六万多件,可是张彦豪一生事业的纪念和见证,所以才号称宏星博物馆是最严加保管的。
常一鸣仗着资格老吧,居然就越过四零二跟老板打商量,还真就说动了张彦豪把那些宝贝古董换一个更保险关键是更长脸的地方。所以说奋斗无止尽,张老板现在肯定也恼火没有一栋自己的大楼。
杨总监本来不在意豪不豪华更不想谋私,但常一鸣很嫌弃四零二工作室的布局采光通风各方面都太丢人,所以也坚决推了,导致制作人只能在已经被堆得满满当当的大棚里跟艺人见面。
就钢琴周围还有点空间了,罗殷恩在看乐谱,庞惜再在手机。被何沛媛那么一通说教后,杨景行现在还真是有见老前辈的感觉:“不好意思,来晚了。”
罗殷恩点头:“我们也刚到。”
杨景行问:“早餐吃了吧?”
艺人再点头。
不久前还畅聊过的娱乐圈的人怎么这样不苟言笑了,倒是庞惜难得亲切灿烂:“你们聊,我去打个电话。”
杨景行还是换回自己的风格:“好厉害呀。”
罗殷恩也笑一下:“还好……”
难怪何沛媛也时不时嚷嚷减肥,罗殷恩之前也一点不胖,但身体线条和脸部轮廓比两个月之前有明显变化,再加上皮肤保养还是科学处理和显著效果,应该比庞惜还大一两岁的艺人现在看起来,还真可以当成青春动人去欣赏。还是美女了解美女,标杆说的底子在那里真没错,不应该过气呀。
也不能说罗殷恩过气了,毕竟电视和歌曲都有“经典”代表作,虽然就那么一个角色和一首歌,但以当时的人气来看,再过十年应该也不至于完全失效。不过正是因为不算完全过气,不需要养家糊口的艺人就不愿意降低身价,投资方更不愿意冒险,所以就高不成低不就干脆不开工了。
看艺人的状态应该是下定决心复出了,那么时间就是金钱了,杨景行不敢耽误,
少寒暄快谈事。
毕竟在学院待过,罗殷恩知道的和愿意了解理解的明显比程瑶瑶和戴清她们的音乐范畴多一些,不过说来说去讲了那么多,艺人连肖斯塔科维奇的几部协奏曲都赏析了一番,听起来还以为是要录小提琴唱片,但最后的结论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清风》和《坐进观天》有意思。再直白点说就是要搞点不一样的、高级的,有艺术追求了。
艺人前前后后投入那么多时间了,四零二总不能让人家翻唱戴清吧,那么再具体点。
音乐的事超越语言,罗殷恩说不太清楚就以小提琴代替。上一次琴琴交流她基本还是童子功凑数,而这一次的表现已经接近附小附中的一般学生了,估计这段时间在琴上下的功夫比身材和脸蛋上的更多。
其实罗殷恩的条件已经很出色,相貌不用说嗓子也不错,演技不算差唱功好像还更好一些,就是当艺人的料,不利因素是家庭条件和性格方面,真没必要再在演奏上精益求精。而且现在摆在制作人和艺人面前的问题是,不管业内还是受众都是拿罗殷恩当演员的,如果想重新出一番成绩,搞音乐真是走远路了。
既然艺人在工作上表示了信任,杨景行也打听一下,有没有中意的剧本,可以尝试跟剧组沟通创作主题曲。
已经好几年没戏拍的罗殷恩短期内没有接戏的打算,原因很简单,就是《都是好时光》的导演说了气人的话,但是这种事情在女人嘴里就很是说来话长。
罗殷恩很想不通,一个男人而且是比自己大了不止一轮的男人,在剧组当暴君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对别人的生活颐指气使并且频频口出恶言。当然,罗殷恩也承认年轻时错误地认为自己很特别不太懂得谦虚,但也从没对人口出恶言更没做过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怎么他一个大男人还是大导演反而那么小肚鸡肠地过了好多年后还要打击报复!
艺人的情绪那么明确了,杨景行还要劝和一样解释导演往往脾气不太好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位导演自己虽然不认识但同行评价似乎还不错,再说不拍他的戏就行了。
罗殷恩还真倔呀,说递到自己手里的本子也不少,但都是那种青春爱情剧,绝对不拍!就是要做好别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
杨景行只是个制作人,大方向上只能由着雇主来。
又一上午的时间过去后还是有了点眉目,杨景行收集了不少艺人的想法和灵感,表态尝试弄一首歌,再找一找其他的,凑个两三首歌先试一试感觉,专辑的事急不来。
罗殷恩有点急,她现在其实也没公司,所谓的经纪人就是自己母亲,所以很多事可以自己谈,已经占用了制作人这么多时间,具体怎么合作的细节也该定下来了。
杨景行不认为是合作,自己一方面是受庞惜委托,一方面也算是粉丝,所以就当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不过四零二也建议艺人可以就音乐的事多和庞惜商量,现在的市场操作手法堪称日新月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