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缔造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火的余灰
他毕业于一所华夏还不错的理工类大学。
当然,专业是金融。
他自己从事的职业也和天文物理之类没什么关系,平常的爱好是摄影,如果说拍摄星空也算相关,那么他的确经常和星星打交道。
在大学里,他也接受过一定的理工类科目学习。
不过这么多年么,都忘得差不多了。
看完《乡村教师》,他就记得牛顿第二定律是fa了。
憋了两天,他也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喷点。
有一些零碎的地方是可以写,但写出来估计就和被喷到注销账号的家伙一样,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吹毛求疵。
偶然之间,科学边界在群里看到了那张抖机灵的截图。
他灵机一动。
又买了一张电影票,再看了一遍《乡村教师》。
这一次,他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了宇宙的各种奇观。
看完之后,科学边界神清气爽走出电影院,找了个咖啡厅就坐着开始用笔记本码字。
很快,他就修改出了这一篇《乡村教师》中的天文学谬误。
文章按照惯例,首先吹捧了一番《乡村教师》,声情并茂,令人潸然泪下。
这是常用的手段,欲抑先扬。
捧得越高,摔得越疼。
之后,话锋一转,科学边界开始写那些宇宙奇观的问题。
首先就是微型黑洞。
电影中,黑洞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尚未接触到物质,被力场束缚的模式,这种情况下,黑洞周围有淡淡的荧光。
另一种是接触到恒星之后,整个星体坍缩,闪耀的模样,在这种模式下,黑洞周围全是旋转着的炽烈的物质,在虚空中熠熠生辉。
科学边界就觉得这个有问题。
他查阅了资料(指百科),指出,黑洞是引力巨大的天体,其周围就连光线都无法逃逸,构成了一片事件视界,所以人们根本无法从黑洞中得到任何信息,黑洞也应该是漆黑一片的。
而不是电影里那种还泛着荧光的。
至于接触到恒星之后,科学边界认为,虽然最开始应该会和电影里差不多,恒星坍缩,其物质被吸入其中。
但他觉得,这种吸引是全方位的,整颗黑洞应该被一团物质包围,直至完全吸收完。
可电影呈现中,黑洞却是如同有一道光环,还不是对称的,并且从各个角度看过去,好像都差不多。
科学边界认为这可能是特效制作者偷工减料了。
除此之外,科学边界还对诸如恒星跃迁,超新星爆发之类的场景进行了解读,找到了一些他觉得不完善的地方。
他最后说,《乡村教师》作为一部特效大片,是很优秀的,但称之为科幻电影,还远远不够,他还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科学发展,不要将电影里的影像当做了真正的世界。
这篇文章很快就发到了花生网,还发在了他自己的微博上。
由于《乡村教师》热度很高,所以这篇文章很快也得到了大量的传播,甚至于在社交媒体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a2论坛影视区,转发文章的帖子底下。
来自非洲大草原的猫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啊,就像旋涡,黑洞周围的东西肯定是旋转着朝黑洞过去,不可能形成那种光环一样的构造才对。
学习太难了而且还是不对称的,一边亮一点,一边暗一点,太怪了。
因帅隐姓埋名又没人见过真正的黑洞,电影怎么编我们就怎么看呗,这有影响吗
月光烛照有一说一,电影的特效的确很不错,这种质感在以前的电影根本没见过,有一点小问题,我觉得没关系,无伤大雅。
镜花水月我大学学的是物理,我寻思了一下,感觉电影里的黑洞模型好像的确不太对,可能是因为特效组要保证电影的艺术感吧,真正的黑洞肯定不是这种构造的。
灰色雨季我正好在学校教研室,用软件模拟了一下黑洞,感觉和电影里区别还是挺大的。
魔法老干妈要我说,黑洞肯定是漆黑一片的嘛,高中物理都说了,连光线都跑不出来,要是真的像电影里那样还闪闪发亮的,那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在宇宙中找到黑洞,为啥现在一个都找到呢,连照片都没有。
不吃鱼的狗其实能用什么力场封印住黑洞就很扯淡了吧,就是一部电影而已,没必要考虑太多,爽就完事儿了。
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才发现好像电影里涉及到黑洞相关的影像,的确有些违背常识。
不过对多数人而言,这是一部电影,并不是什么科学纪录片。
他们不强求幻电传媒制作的特效完全和现实一样,有一点艺术加工也没毛病。
真要纠结起来,过去的那些科幻电影,也全都假得要命。
什么光束剑对波,在激光枪之间穿梭,还有穿越时间的。
大概也就只有一小撮极端人士,抓着这一点在狂喷。
毕竟这算是唯一的喷点了。
科学边界见到自己的文章虽然流传很广,但好像没有对《乡村教师》的口碑引发什么实质性影响,便决定再写一篇。
不过他还没动笔,就看到了一条新闻。
宁江的北山天文台与全球另外五座天文台合作,对一个黑洞进行了四天的观测,并花费了两年时间,终于得到了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的照片。
这张照片将会在九月十五日全球公布。
一瞬间,无论是《乡村教师》,还是科学边界的那篇文章,都又火了起来。
人们开始好奇。
真正的黑洞到底是什么样子。
《乡村教师》那种违背常识的影像展示,到底是正确的,还是仅仅只是艺术杜撰。
伴随着票房持续走高,九月十五日也到了。
483章.黑洞照片
在问乎,大概人们对于宇宙,星空的热情从来没有如此高涨过,从《乡村教师》播出之后,相关的话题俨然成为了问乎最大的流量来源。
各种电影里宇宙场景的解读,对天体的科普,各种有的没有,扯得上关系扯不上关系的公众号都来蹭热度。
甚至还因为各自得到的资料不同,产生了学术论战。
论坛上,过去最多争吵一下飞机在传送带上到底飞不飞得起来,隔壁老王生第二胎是女儿的概率是多少的坛友们,也开始放眼星空,讨论宇宙的起始与终末。
孟尔德不太懂这些天体物理。
不过,他键盘还有三个键。
ctrl,c和v。
过去,孟尔德大多是在论坛里提个问,问某某动画如何如何,再汇总坛友们的评论,发到问乎上,在动画领域,论坛里的资深动画宅们可以秒杀问乎。
但到了天文学这一块,论坛的水平就不太够了。
孟尔德就反其道而行之。
去问乎看相关的问题,复制一下,发到论坛的讨论帖里。
被众人顶礼膜拜。
就算被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题选a是正确答案,你选了a,我也选了a,难道能说是我抄你的吗
反正这几天,孟尔德挺快乐的。
对于黑洞模型,他发挥这几天学到的知识,孟尔德觉得,《乡村教师》里的黑洞模型应该是有问题的。
孟尔德觉得,正常情况下的黑洞,不但事件视界之内是黑的。
就连周围都是黑的。
因为引力扭曲了光线,所以导致其他的星光在路过黑洞的时候被弯曲了,最后吸收到黑洞中。
绝对不是那种周围还带个光环的闪闪发亮的。
当然,有多次被打脸经历的孟尔德也不敢将话说得太满。
他只是表示,《乡村教师》的黑洞模型可能有问题,但具体问题是什么。
你猜。
我说了你们也不懂,干脆不说了。
就是这样的态度。
不过托这些的福,孟尔德的确对宇宙又多了解了一些。
比如人类目前发现质量最大的恒星,足够把整个太阳系装进去,还翻个几十倍都不会溢出的。
比如其实人类已经发现了好几个黑洞,这些黑洞的质量大得吓人,在银河系正中间,就有一个超级黑洞。
又比如,相对论预言,黑洞只有三个物理量来描述,自旋,电荷与质量,如果这三个量一样,那么两个黑洞就可以看做完全一致的,就像电子,这个宇宙中最宏伟的天体,与世界上最渺小的粒子,竟然在这样的尺度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令人叹为观止。
在初音视频网,有人上传了一个天体大小和质量比较的视频,从最小的天体开始,一直排列到最大的,开拓了观众视野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
别说是地球了,整个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在宇宙中都是微不足道的。
而另一边,在如此广阔的宇宙之中,却只有地球发现了生命,也同样让人感慨万千。
孟尔德最近就看了挺多类似的视频,时不时就会产生我们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如此的想法,当然,这些思维一般会随着外卖到了而被打断。
九月十五日孟尔德打开了初音视频网的直播平台。
在直播区的最上面,可以看到一个专题,那就是这次黑洞照片的公布直播。
不知道为什么,北山天文台的网上直播平台授权给了初音视频网,在华夏,除了电视上和国家电视台会同步直播,就只有初音视频网能够进行转播了。
公开时间是下午两点。
由于是工作日,所以孟尔德用的公司电脑,戴了一只耳朵的耳机。
直播间的人已经很多了,上千万的观众被几条线路分流,尽管弹幕密集,但孟尔德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卡顿。
直播间里的弹幕已经很多了。
到两点钟,直播间才亮起。
是正经的新闻发布会的场馆布置。
现场有来自华夏各地的记者媒体。
其实原本,公布黑洞照片虽然是大事,但不至于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
正是由于《乡村教师》的热映,让大家对黑洞产生了好奇心,进而关注了过来。
同时,黑洞照片又助长了电影的热度,两者相辅相成,才有了如今的状况。
北山天文台的台长陈博士走到了台前。
他首先简要介绍了一下黑洞观测计划的成员,以及他们进行观测的方法。
记者和观众们都听得很耐心,没有人吵嚷着要先看黑洞的照片。
这是尊重这些科学家们的努力。
在说明了一番广义相对论与黑洞理论之间的关联,以及这次观测的意义之后,陈博士往旁边站了两步。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拍摄出的黑洞的照片。”
会场稍微暗了一点儿。
投影亮起。
一张照片出现在屏幕上。
那是一片幽邃漆黑的世界中,有一个橘黄色的光环。
这光环并不均匀,而是一侧更厚,更耀眼,另一侧相对较薄。
宛若一枚戒指。
照片很模糊。
大概就是打了十层马赛克那样程度的。
即便如此,人们也能看清楚黑洞的大致模样。
“外侧的光圈是黑洞的吸积盘,由于黑洞自旋,所以吸积盘出现了不均匀的现象”
一边展示黑洞照片,陈博士一边解说着照片的内容。
孟尔德看到照片,顿时心生感慨。
人类花费数千万年进化至此,终于能够一窥这个世界最为神秘的天体的真容。
这是渺小的人类,对伟大存在的一次挑战。
当然,令孟尔德更加惊讶的是,黑洞的照片,与《乡村教师》之中呈现的黑洞的影像,几乎一模一样!
陈博士又展示了一下天文台的课题组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黑洞实际模型。
孟尔德看着那高清模型。
觉得有点眼熟啊。
。
484章.官方回答
课题组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黑洞模型,更加清晰,去掉的大部分的马赛克。
可以看到,橙红色的光环围绕着幽邃的事件视界,伴随着黑洞的自旋而出现了不均匀的现象,一侧厚重,一侧轻薄。
如果将这个图像打上马赛克,那么就几乎和实拍的黑洞照片没什么区别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