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洛杉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陶良辰
望月希子顿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无助,她在想自己究竟干嘛了,怎么就选中自己。
凯瑟琳是她的英文名。
“别耽误下班时间,赶紧洗干净脸,这可是个珍贵的机会,能见证一款伟大产品的神奇功效。”韩初冬催促道,指着洗手间让她过去。
没办法,以前性格软,现在也一样。
犹豫没几秒,便在旁人目光注视下赶鸭子上架,磨蹭着去了洗手间洗脸卸妆。
口红那些没了,眉毛也变淡,天生就长得漂亮,哪怕洗掉淡妆也好看。
只是,化不化妆对女人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没办法若无其事地坦然面对,居然都敢恼羞成怒,对韩初冬瞪眼了。
光明正大占便宜,伸手捏她脸,感慨了句皮肤真好。
现场其他女性也在夸赞,交头接耳时候满是羡慕,说分明是混血,但却比白种人还白等等。
撕开一袋牛奶系列的面膜,韩初冬亲自帮她贴上,将步骤展示给其他“小白鼠”们看。
望月希子坐得笔直,仰头闭着眼睛,任由韩初冬在他脸上折腾,察觉到他呼出的气息,眼睫毛微微颤动,有种相当奇妙的感觉。
因此,还没贴面膜,脸上就先涌现出一层羞红色,当真是极好看的肤色。
等得知已经贴好面膜,望月希子见身边里里外外围着人,连一些男员工都跑来凑热闹,更是没脸见人,索性继续闭着眼睛装死。
某些女员工心动之余,也带了面膜自己去洗手间敷,人数足有十几位。
这是件事好事,今天下班前应该就能得到试用反馈,韩初冬说好没有用,主要还是看潜在消费者们的想法……
第149章 利润惊人
韩初冬在公司内部推销完,便出现十多人集体贴面膜的奇观。
除了街头某些美容院,其他时候看不见类似的场面,引来不少男性员工们驻足观看。
虽然奇怪,但肯定比往脸上涂医用石膏好太多。
使用硬面膜,揭下来那就是硬邦邦的脸谱,直接可以涂上颜料挂在家里当摆件,竟然还能畅销那么些年。
接下来,硬膜生产商们的好日子可能就要到头,生产线估计能在四十天内弄好,一旦运送过来,并且处理好厂房和员工、原材料等麻烦,直接便可以开工投产。
这算是短期内的头等大事。
即使生病发烧,韩初冬也干劲十足。
剩下的女性,不敢卸妆当众敷面膜,每人拿了一份,晚上带回家再使用,明天再匿名上交试用反馈。
之所以匿名,是为了让她们畅所欲言,将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
韩初冬会根据评价来客观分析,看是否采用这些面膜水配方,把面前这些女员工当成潜在客户来对待。
试用者当中既有白人,也有亚裔和拉丁裔,总部这边暂时避开招收过多黑人员工,暴风电器会配备黑人女店员。
倒不是在歧视,只不过公司里的黑人员工多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以后可能会雇佣几位拥有高学历的精英阶层,暂时还没有必要。
身为管理者,必须确保员工们的价值观跟自己一致,光是协调白人高管和华裔高管间的微妙平衡,就已经让韩初冬死了不少脑细胞。
“各位,这款面膜敷在脸上,触感还行吧”
韩初冬这时询问她们,刚请人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很有必要多征求旁人的意见,尽量做到最好。
一位看上去老实谦逊的白人女员工,估计有三十多岁了,留着头微卷的金发,她率先回答说“很水润,香味闻起来也舒服,我喜欢这种凉爽的感觉。”
“没错,我能察觉到脸上正在吸收水分,它非常出色!”另一位白人打字员回道,听语气不像是在恭维。
没多少人手写书面文件,公司里配备着十多位专业打字员,几乎都由女性担任,从性格上来看比较适合干这类枯燥的工作。
社会环境就是如此,连程序员大多也由女性担任。
互相之间交流着,韩初冬又一次来到望月希子面前,面带微笑问道“凯瑟琳,你觉得呢”
“很不错,我有点喜欢,如果在店里看到它,我会愿意购买。”
望月希子最先敷面膜,说话时候得到韩初冬授意,将这层薄薄的棉布材质面膜纸揭开,水光满面。
身旁的女性见到,再次夸赞起她的好皮肤。
女人么,无论哪个时代想法都差不多,只要认为能变漂亮,脑袋便容易发热,男人则会对汽车、武器这些展现出极高的热情。
摸清她们的想法后,对症下药便不愁挣不到钱。
按照实验室负责人罗恩透露给韩初冬的造价,等到大规模批量生产之后,单片面膜的成本估计会在十五到二十五美分之间,包括包装。
哪怕算上运输成本,除广告费之外的运营成本这些,分摊到单件成品上,成本也绝不会超过三十美分,利润巨大。
按照韩初冬预想的售价,利润能翻十倍左右,心黑些达到十五倍也不是不可能,需要在利润和市场规模之间找到个平衡。
最好的办法是采用中高低档分类,增加产品线种类,从包装和材质上营造出区别,以适合不同的消费需求。
总体来看。
都是些正面评价,没人觉得哪里存在明显的毛病。
让望月希子再次洗脸,表层皮肤得到面膜水滋润,韩初冬能从她脸上看出些差别,至少更滑嫩了些。
三番五次被韩初冬吃豆腐,接连摸脸好几次,搞得她都没脸见人了。
望月希子强撑着装出若无其事,实际上很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
面膜水配方专利已经递交申请。
宁愿多花钱,也不能让谁占便宜,有点成果就先去专利局注册申请,专利挂靠在实验室名下,而不是彩虹美妆公司。
次日。
韩初冬早晨起床发现病情更重,躺在家里喝姜汤、吃白粥,卧床休息。
他爷爷当过好些年的坐堂郎中,原打算自告奋勇,出门买几副药材回来煎熬。
刚说出想法,就被韩一枪阻止了。
开玩笑。
自己亲爹,他会不知道老爷子的医术究竟有几斤几两!
也就对付对付小感冒,考虑到普通感冒无大碍,究竟是不是因为喝药才康复都很难说,当年主要靠按方子卖药,挣点钱养家糊口。
后来药铺被关,有人认为那是一种“巫术”,这才转行卖起干货。
说起燕窝鱼翅海参等“珍贵”食材,以古人的采摘捕捞技术难以获得,因此显得珍贵。
随着近代科技发展,海里的鲨鱼、金丝燕们可就倒了大霉,尤其是鲨鱼们,数量一减再减。
老人家好心煲好鱼翅羹,说是让大孙子补补,弄好后韩初冬才得知消息。
直接倒掉太对不起被割鳍的鲨鱼,吃吧,脑袋里又有“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声回响,硬着头皮尝尝,味道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不如直接来碗砂锅粉丝。
惦记着公司那边,去书房里接连打好几个电话出去,让望月希子带着试用反馈来自己家,并且把芒果玩具近期的销售数据一同带来。
隔壁的少女艾玛,要等二月底才开学。
见韩初冬的车还在,又跑来他家串门,得知生病后果断离开,怕被伤及无辜。
还是阿拉斯加雪橇犬小奥瑞卡比较好,趴在韩初冬的床边寸步不离,时不时摇晃尾巴,还主动拿来牵引绳,让主人带自己出门散步。
本来要跟漫威漫画公司方面再次接触,生病后只好延迟,似乎已经把剧情大纲写出来,效率挺高。
到长滩市选址开暴风电器分店的事,也暂时耽误,请了公司主管乔奥斯汀先生帮忙考察,选好后直接告诉他结果就可以。
望月希子来过他家。
比较路痴,又打来电话问完才找到地址。
在书房看完反馈,评价相当不错,超过一半的女员工都说在敷面膜后,自己的皮肤变好了。
以这种评价,似乎已经可以当作主打产品来开拓市场……
第150章 一把老吉他
没有互联网,想要了解某家公司具体情况,主要看它对外公布的信息。
有人得到消息的时间早,便容易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抢占先机,形成内幕交易,借此谋取巨额利润。
尤其是华尔街,时不时便能听说某位金融大佬,为此而落网的消息。
同样因为信息流通不畅,使得众多公司喜欢在竞争对手的企
《重返洛杉矶》第150章一把老吉他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51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长着拉丁裔面庞的小姑娘,先点了餐才说自己没钱,这种做法显然不对。
但这并不算霸王餐,既没碰又没吃,还想以唱歌来交换,要不是走投无路,没人会愿意这样低声下气。
当老板的即使不愿意白给,趁热再卖给其他客人就行,或者自己吃也可以。
说个“no”能有多难。
居然直接把披萨扔进垃圾桶,这就很伤人自尊了。
等于是在直接侮辱她说:瞧啊,我就算丢掉也不给你填饱肚子。
韩初冬看不惯这种做法。
转眼便掏出钱包,抽出三张二十美金面额的纸币,请吴司机帮忙送到对方手上。
既然有能力,随手帮别人一把而已。
不求成为什么大善人,碰巧遇见了倒也不会装作没看见,只是六十美金,两根雪茄都不止这么点钱。
唐人街里贫民多,往日他也没少提供就业机会。
虽说工资比较低,但对某些家庭来说可能很重要,尤其是六七十岁,孤苦无依的那些老人,没人愿意给他们挣钱机会。
谈不上发多大财,组装玩具、包装玩具的收入,用来购买食物和日常用品足够了,好歹是条活路。
要不然把玩具工厂搬去东南亚,即使算上运费,成本也能降低几美分、十几美分,积少成多就是一大笔钱。
马修罗素先生看见他的举动,会心一笑,说道:“你可真是个好人。”
“只是让她买点食物,谁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对她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生活挺难。”韩初冬收好钱包,没胃口继续吃午餐。
他自己也是年轻人,不过情况不同,即使没有创业挣钱,父母长辈们也能帮忙遮风挡雨,哪怕是几个月前的那种生活,也足以让许多人羡慕。
罗素先生对他另眼相待,心里多出些好感。
生意的问题已经谈完,很快便各自离开,以往即使在快餐店消费,韩初冬也会留下点钱当作小费,不过这次他没给。
出门时候。
瞧见司机吴海身旁,跟着那位拉丁裔小姑娘,用眼神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吴海告诉说:
“她想让你先听歌,然后才愿意拿钱,年纪不大,脾气真不小,说自己不是在乞讨。
我没办法,本来准备就这么算了,但她在乎这些钱,又舍不得离开,还说再也不进这家店。”
韩初冬听完觉得有意思,乐呵道:“那就开始吧,给我唱首歌,然后把钱拿走买东西吃,ok”
刚才粗略看见面庞,现在再看看,这小姑娘有没有十四岁都难说。
一把老吉他外漆脱落,不比她的个头身材小多少。
“……谢谢,我讨厌这里,去路对面的公园好吗”
“当然,这仇应该记住,你今年多少岁了,父母呢,干嘛不找份工作”韩初冬问她。
拉丁裔小姑娘戒心比较强,跟巷子里的流浪小野猫差不多,即使得到一口食物,还是会习惯性保持安全距离。
她回答说:“十七岁,我母亲出门做生意,很快就会回来。”
听到这句话,不仅吴海不信,韩初冬也眼神奇怪,白人和拉丁裔姑娘发育较早,青春期时候个头迅速蹿升,任谁来看这姑娘也不像十七岁。
觉得是假话,但没深究下去,准备听完歌给点钱,就到暴风电器回声公园分店里看看,懒得多问。
横穿马路到对面。
这姑娘坐在花坛上抱起吉他,别看个头小,貌似比较有天赋,弹奏起吉他时候,一段动听的音乐声传来。
不是那首《乡村路带我回家》了,换成另一首近期的热门歌曲《昨日重现》。
她就在路边,唱道:
wheniwasyoung
(当我小时候)
i’dlistentotheradio
(聆听收音机)
waitgforyfavoritesongs
(等待着我最喜欢的歌曲)
whentheyyedi’dsgalong
(当歌曲播放时我和着它轻轻吟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