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农家科举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青崖

    “......我就说,咱们小莺这样的品貌,没有男娃不爱的!你看宋家对我娘俩多上心,隔壁郭家的两个丫头,也就在后厨里干活,连出来到大堂都捞不着出来!咱们小莺呢座上客!”

    魏大友似信非信,“不是看在木子面子上吧”

    “怎么会”罗氏道:“我和小莺刚去的时候,宋家少东家不过看在木子面子上客气了两句,到了后头我跟他说上话,他又看了几回小莺,就让小伙计正经招待了!这还能是看在木子面子上吗!”

    &n




第104章 重要的人
    九月下旬的风,吹得树叶摇晃飘落,崔稚接了一片落叶在手里,纠结着怎么跟魏铭开口。

    魏铭的屋里难得只有他自己安静地看着邸抄,可崔稚脚步总在外边徘徊,不知道该跟他说些什么。

    这一次的事,是她鲁莽了。

    只是她真的是怕,怕这些所谓的亲戚,怕的要命。

    她被师父从福利院抱回去的时候,师父师娘年纪都已经很大了。

    师父师娘并不是没有孩子,他们有一个儿子,是她从未谋面的二师兄,然而二师兄十八岁那年出了车祸,死了。师父师娘沉浸在悲痛中三年,才慢慢走出来,说要抱养一个孩子。

    他们没有孩子,而她没有父母,也算相依相伴了。

    师父师娘待她和自家闺女没有差别,该宠就宠,该骂也骂,她有时候甚至忘了自己还姓着和师父不同的姓。

    不过总会有人提醒她,这个她想抛在脑后的事实。

    师父有位表妹,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崔稚叫一声表姑。

    那位表姑对崔稚不喜,她总想让师父师娘再生养一个,从前崔稚刚到师父家的时候,这位表姑就当着她的面说过这话。

    崔稚当时很怕,怕再被送回福利院去。她那会儿年纪小,师娘就抱着她,安慰她说不会,“你是师娘的小棉袄,师娘怎么能把小棉袄送走呢”

    师父也这般说,之后那位表姑再当着她的面口无遮拦,师父便直接训斥到表姑脸上。

    但崔稚心里还是落了阴影。

    又过了三年,那位表姑在香港发了财,回来的时候出手阔绰、财大气粗。表姑跟师父从小长大的情谊确实深厚,师父腰椎不好,年纪大了越发要吃苦,这位表姑便给师父买了一套康复设备。

    如此,师父又同她常常联系起来。

    但她也一如从前一般不喜欢崔稚,到了师父家中,便把崔稚当作半个仆人使唤,端茶倒水,甚至要给她捏脚。崔稚稍有不满,那位表姑便道:“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崔稚那时才上小学的年纪,因着是寄养的关系,最怕有人说到“白眼狼”这三个字。因而那位表姑说什么,她莫敢不从。后来师娘见了,护了她几次,那位表姑便极不客气,“若是亲生的,我还有什么可说就怕这等抱养回来的,养不熟!”

    师娘气得不行,同表姑理论了几回,那表姑只不听,照旧该怎么使唤崔稚,还怎么使唤。

    崔稚在她身边受气了许久,每每看到她来,就躲回屋里写作业,那年暑假还剩一半,她就破天荒地把暑假作业写完了。

    那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师娘有个老同学聚会,要去广州几日。他们送了师娘去车站,回来便见表姑站在家门口等着了。表姑让她不要进门,撵了她往楼下去耍,看样子和师父有话说。

    她没办法只能跑到楼下去玩,但是天热,不一会就渴了,她回到家里来,不小心听见表姑在和师父在屋里关着门说事。

    她恍惚听见了表姑说到自己的名字,便趴在门上听。

    “......外姓的,这么大才领进门,她什么不懂!到底不是你亲生的!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你还犹豫什么!”

    师父让表姑不要再说,“无论如何,我不能背叛你嫂子!”

    “什么背叛!嫂子年纪大不能生,所以她想包养那个丫头!她怎么就不替你想想!你这个年纪再要个老来子算什么稀罕事!到时候在外边生好,抱回家里,就说是领养的,谁知道是你亲生的!也就是我在香港那边做生意,有这个门路,不然你想找人还找不到呢!”

    表姑就像一把机关枪,突突地朝着师父开火。崔稚听得似懂非懂,这个时候,大门突然咔地响了一声,崔稚回头看去。

    师娘竟然回来了!

    师娘一眼就看见她贴着门偷听,愣了一下,没有出声,朝她比量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师娘轻声走到她身边,里间正好传来表姑的声音。

    “你赶紧趁着嫂子去广州几天,把事办了吧!那边的女的我看过,还有个大学生!价钱高点也没什么,卵子好就成了!我今天回去就给你安排,明天你跟我去香港,等嫂子回来,事情就成了!”

    崔稚冷汗落了下来,她听见师娘越发急促的呼吸。

    那一瞬,她真想推开师娘,把师娘耳朵堵上。

    但是师娘朝她一笑,仍旧是那个噤声的手势,转身出了门。

    崔稚下意识觉得不对,急急跟着师娘出门,却见师娘越走越快,最后跑了起来,她似是想招手打车,可人冲到路边,忽的被飞来的一辆车撞翻在地......

    师娘昏迷的一个月里,崔稚恍惚着,觉得每天都是黑的,没有一个太阳升起的白日。

    若是师娘没了,他们这个家就散了!

    散了,再也回不来了!

    &



第105章 一朝登天
    城里的好宅子不少,但罗氏能买得起的、最具有性价比的房子,需要她卖掉老宅和一半的田地,然后再不顾祖宗一笔勾销的借条,跟魏铭要来三两银钱。

    魏铭出了这笔钱,将借条烧了干净,魏大友脸上有些挂不住,“木子你别生气,伯父伯娘也是没办法了,城里那宅子错过就可惜了。”

    听了这话,魏铭并不在意地笑笑,“侄儿怎会生气只是伯父家剩下的地还在村里,伯父一家搬到城里去住,不知道这两块地如何打理偏侄儿年幼还需读书,无法替伯父分忧。”

    魏大友听他这么说,见他为自家着想,甚是高兴,罗氏听着,目露戒备。

    魏木子这是什么意思想要趁机占了他们家的地吗!不就要回来欠的三两银子他竟然敢打起他们家田地的主意!

    “木子不用操心这么多,好生背你的书就是!我们家的地准备一并卖了,去县城附近买几块好的来!”

    说得好像家里还有很多钱似得。连魏大友都惊讶了一下,罗氏怕他乱说话,赶紧在后面拽了他一把。

    可巧这会儿,郭婆婆带着儿媳和田氏、崔稚走了过来,听了罗氏的话笑着给罗氏道喜,“看来魏家大侄儿是发大财了,都要去县城边买地了!那也是,咱们村的地出产就这么些,良田是算不上的,不贫瘠也就罢了!”

    郭婆婆的儿媳也道:“可不是吗!我要是成了城里人,也把咱们村的地卖了,去买好的!要不然多掉身家呀!”

    她这么说,得了郭婆婆的嗤笑,“就你这个样的,下辈子也成不了城里人!”

    “娘可别不信,说不定儿媳明年就带着你往城里住去了!”

    “那感情好!”

    郭家婆媳向来感情好,说说笑笑地引得众人都跟着笑,罗氏从旁听着,只觉得郭家婆媳话里有话,目光扫过魏铭、崔稚和田氏,正好看到田氏朝着她点头行礼,更觉得这群人就是想看他们家笑话的,看他们家成了城里人,过不下去,再跌回村里!

    这根本不可能!她敢说服丈夫卖房卖地,就能在城里扎下根来,等到她得了宋氏少东家当女婿,再让这些无知村人,都好好见见世面!

    没有这个破釜沉舟的胆子,下三辈子都是贫贱人!

    罗氏暗暗在心里发下这样的宏愿。

    也许是老天都觉得她应该彻底和绿亭村斩断关系,正好遇上富商屯田,也没讨价还价就把他们家剩下的田地买走了。

    罗氏一家再不留恋魏家小院,昂首挺胸地,直接搬进了城里买好的院子里。

    城里的院子到底还是有些挤巴巴,不如魏家小院内外分明,花草树木一应俱全,赏心悦目,小莺抱怨道:“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屋顶上乱长的杂草!”

    这话立时得了罗氏一记冷眼,“你还嫌弃了你若是嫌弃,赶紧收拾收拾往宋氏酒楼去!我成天让你去跟兴子说话,你怎地就跟锯了嘴的葫芦似得没嘴了!你看春芳小嘴巴巴地,你比她俊俏,木子也比她家兄弟出息,咱们现在又是城里人,你还有什么好顾及的!”

    小莺涨红了脸,“我没嘴了,却要脸!人家根本没有那个意思,娘你上赶着干嘛!”

    罗氏真的气着了,抽下腰带就要抽她,“死丫头,我这是为了谁!那个媒婆这两天不见影,你也跟着不上心,我跟你说,要是失了这门亲,你这辈子只能嫁庄稼汉!跟着下地干活去吧!”

    罗氏找了那个媒婆好几天,愣是没见着人影,现下看谁都不顺眼,哪有一丝好气儿。

    小莺被她骂的哭着跑了,罗氏又瞧见两个儿子只顾着学着城里人,歪在床上练着打骨牌,三步并两步进到屋里,嚷道:“懒骨头,这不冷不热的天,就在屋里从早到晚懒着!出去找事干去!”

    两兄弟被罗氏吵嚷的莫名其名,魏银道:“娘你不是说,等到小莺定给了宋氏,我哥和我就去宋氏做活吗还找什么事干啊”

    “是呀!”魏金看着罗氏,“不会是小莺的亲事不顺了吧!”

    “瞎胡说什么!”罗氏管不了儿子,也不想听儿子说不吉利的话,警告了两人两句,扭头出去了。

    但是魏金问得确实让罗氏



第106章 哪个楼里的姑娘
    江南的桂花酒香气沁人心脾,崔稚从冯效的铺子搞了两小坛,让段万全弄来了肥螃蟹,亲自下厨,指挥宋粮兴把螃蟹小心绑好清蒸了,就着小酒,把一套蟹八件耍的出神入化。

    待吃完第三只蟹,魏铭就按住了她,“蟹不过三。”

    “这是哪来的鬼道理!”崔稚根本没尽兴,拿眼瞪了魏铭。

    今次招来了众人在宋氏酒楼小聚,一来也是让新的合作伙伴冯效同众人结识一番,二来是跟众人商讨一下,中高端酒水的市场怎么打开。

    冯老板是个眼力不凡的人,从见着崔稚去他家铺子品酒,说话行事根本不似一般小儿,再到顺顺利利联络到了宋氏酒楼,然后定下酒溪庄酿酒本事高的人家,买断好酒还给酿酒人家分成,他刚开始加入进来,不乏热血冲了头的冲动,如今前前后后看了崔稚几人办事的手段,越发觉得自己这是捡到宝了。

    更有魏铭这个县案首是崔稚表兄,通着县衙里的门路,认识一帮读书苗子,据说还结识了安东卫的百户!

    再过十年,这些人必然能声名鹊起!

    或许,根本不用十年!

    冯效多少年没有这般心头舒畅,跟着魏铭一道笑着劝崔稚,“蟹不能多吃,眼下秋日已深,容易凉气入体。我还带了一坛黄酒,你驱驱寒。”

    “还是冯老板想得周到。”段万全近来瘦了不少,家里宅子扩建,他自然跑前跑后掌管,现在宅子建好了,上门说亲的人差点踏破门槛,就连段家爷孙素来长袖善舞,也招架不住。

    段万全并不想这么早成亲,往城外躲了好些日子,才消停些,人自然瘦了。

    段万全给冯老板端了酒,见宋粮兴出神,问他,“怎么操办亲事累的不是定了年底定亲吗成亲还得等两年不是还是说,心急了”

    宋粮兴自和郭春芳准备定亲。

    郭春芳之前来酒楼帮忙了几次,宋粮兴便中意了她。春芳是那等心思透亮的人,说话办事最是利索,别看是乡下姑娘,要知道郭婆婆娘家也是在镇上开客栈的。春芳跟着这么个祖母长大,眼力见识可不比城里小门小户少。

    宋家爹也看中了这个儿媳妇。宋粮兴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有点心思都花在了灶上,管起事来束手束脚,比段万全且差的远,给他娶媳妇,万不能再娶个不敢说话的主,就得春芳这般胆子大点才好。

    现今两家开始议亲,郭家便不让春芳同宋粮兴见了,将春芳送去郭婆婆娘家客栈里学管事,宋粮兴是一时半会见不着她了。

    段万全特特促狭地笑了一声,宋粮兴脸颊露出一抹红,“胡说什么我是思量着,给咱们收来的好酒,定个什么名字好。”

    他这么说,冯效开了口,“咱们收来的好酒,有景芝酒、酒溪酒还有旁的本地酒。说来这些酒名声最大的还是景芝酒。在酒楼里卖,那些老客还能分辨出来,从景芝镇卖到外头,却是难以分辨。”

    饭前众人说起这个话题,崔稚便道要给这些好酒定个名字,有了名字,才好传播。不过因着酒美蟹肥,一时把这事略过去了。

    崔稚心里有章程,但她嘴里吃着羊蹄筋,一时错不开嘴,就戳了戳魏铭,让魏铭代劳。

    “小七之前同我商量了此事,咱们的酒水要有个统一的称呼,这样,首先就能把咱们的酒同旁人区分开。”魏铭道。

    说着见众人都有些懵,晓得他们肯定疑惑若是换了统一称呼,细分的酒又该如何分辨,继续解释道:“小七的意思,是不妨将名字取长,好比安丘景酿、安丘溪酿这等,前边冠上咱们的招牌,后面点出细分的酒类。只不过用什么做招牌,还没定下。”

    魏铭说着,眼角划了崔稚一下。

    这小丫头是想要用“崔氏”作为品牌的,他倒也不是不同意,只是这生意并非崔稚一人的生意,虽说点子是她出的,可人家宋氏和冯老板也都凑了钱进来,一上来就冠了她自家的姓氏,免不得弄得不好看



第107章 上门拜故人
    楼里的姑娘委实不够庄重,崔稚虽然看好了这个名字,却不得不承认,无意之间拉低了高端酒的档次。

    众人只好另行商议了一个名字。

    他们主打景芝地区的高粱酒,景芝酒水源取自附近浯河。

    崔稚想到了前世某数字大牌酒,定了“五景酿”这个名字。虽说不如“酒姬”容易记忆,但是名字大气不同寻常,魏铭第一个点了头,众人也都道好。

    宋父终于没有再问,这又是谁家的小娘......

    五景酿主打高端酒,但是高端不等于价格高昂让人望而却步,崔稚心里明白,他们目前的主要受众,还是读书人。

    秀才们能有几个钱吃酒又想要符合身份,又要囊中不羞涩。崔稚思量着还是用之前薄利多销的法子,将东西做的小而精,量虽少,但是档次上去了,也不乏有人要来以酒提携身份。
1...2829303132...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