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欢喜农家科举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青崖

    崔稚撇撇嘴。

    两人在清香楼里要了碗茶,喝了一阵,见着清香楼宽敞整齐,自然一万个喜欢,但是架不住囊中羞涩,只好又往旁的酒楼转去了。

    像模像样的酒楼看了一圈,崔稚心里不由地还是落到了清香楼上。

    崔稚和段万全走在回下榻客栈的小路上,段万全遇见了熟人,同她打了声招呼,同熟人攀谈了起来。崔稚一直想着清香楼的事,应了一声继续往回走,走着走着见到路边有个树凉荫,就站在下面边琢磨事,边等段万全。

    她丝毫没发现,有人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

    一只大手突然从后面伸到她脸前,一把捂住了她的嘴!

    “救命!”两个字就像是泡了水的炮仗,闷在了水底,发出的响声被鸟鸣狗吠盖过。

    段万全




第133章 她的字
    不由分说,崔稚被扔进了马车里。

    额角磕到车里的木条凳上,发出砰得一声响。不知是磕得,还是被扔的,崔稚头晕目眩。

    “你没事吧”突然有个声音响在了头顶。

    崔稚脑中轰轰作响,抬头看去,两只眼睛差点瞪出来。

    “孟、孟案首!”

    孟中亭个头高了不少,穿着一件竹青色细布长袍,越发显得如翠竹一般挺拔秀丽。

    他见崔稚捂着头,不禁道:“方才是不是磕疼了”说着喊了旁边坐的人,“松烟,家里有没有药酒”

    松烟连忙道有,崔稚这才发现车里还有一个人。

    她瞧瞧松烟,又看看孟中亭,“所以你们是救了我”

    “不然嘞”松烟笑道,“方才我们从街上路过,瞧见你没命地跑,连跑了两个巷口,我们六爷赶忙让车夫赶过去,这才把你拎上来!方才你还要躲呢!”

    崔稚是要躲的,她还以为这马车和那两个人是一伙的!

    一想到这,她顾不得许多,赶忙撩开车窗帘往后看去,远远地,瞧见那两个人追不上马车,瘫坐在路边。

    崔稚大松口气,浑身热汗冷汗湿了个透,怔怔地坐在车窗下出神。

    “这小丫头,”松烟点了她,“我们六爷救了你,你怎地也不道一声谢说来我们六爷可不是第一次救你......”

    “松烟。”孟中亭截断了他的话头,见着崔稚略略回了些神,问她,“刚才是什么人追你,你知道吗”

    崔稚当然知道,可她恍然想到孟氏与邬氏同为青州府世家大族,关系恐怕非比寻常,便换了话头,“应该是拍花子!”

    “难怪......”孟中亭见崔稚虽然也长了身高,可对于成年男人来说,她还是又瘦又小,被拍花的盯上不足为奇。

    他问她,“你是跟着你哥哥来考道试的吗”

    崔稚点头,经过一场逃亡,这会子放松了些许,见孟中亭同她说话甚是和气,没有一点少爷架子,比之第一次见他,更显得平易近人,便道:“去年府试我在榜上瞧见你了,你是第二名,很厉害!”

    她是真心想鼓励一下孟中亭的,不想这话落了音,孟中亭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喵喵喵,说错话了

    都这么久过去了,孟小六还这么介意吗

    她不禁安慰孟中亭,“第二多厉害呀!我哥哥都说你学问真的好呢!他说好些世家子弟学问都是虚幌子,你是真的!”

    毕竟魏大人说孟中亭前一世,可是一路案首到了乡试,乡试揭开榜,更是解元!

    这是什么水平没有真才实学,这可能吗

    或许她话语中的夸奖是真情实意,孟中亭似乎听了出来,抬起眼帘看向她,“你哥哥真的这么说”

    崔稚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心道你若是知道这话是魏大人说得,怕更开心了。

    还有什么比得到对手的肯定,更让人愉快的

    说话之间,马车渐渐慢了下来,崔稚往窗外看去,是个青砖黛瓦的院子。

    崔稚自然不好跟着孟中亭去孟家,可让她现在回去找段万全,她还真有些怕。那两个人还不晓得盯了她几日了,这才凑准她和段万全分开的空档下手,而现在她逃了出去,她怕那些人狗急跳墙,当着段万全的面就敢动手!

    崔稚后边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被人惦记的感觉是真的不好!

    她正犹豫着怎么办,不想孟中亭先开了口,“这院子只我一人住,你若是愿意,可以让你哥哥过来同住。就快道试了,想来外边的客栈人多又杂。”

    他看过来的目光说不出的恳切,崔稚禁不住心头一暖,后背反复涌起的冷意,瞬间消散不少。

    “真可以吗”她轻声问。

    孟中亭笑了起来,露出雪白的牙齿,像是冬天屋顶的雪,没有一丝尘埃。

    “谢谢。”

    这个院子在城西僻静的坊间,是孟中亭父亲的私宅,因着他快要考试的缘故,自年后便搬到了此处,静心学习。

    院子是个小三进的制式,同魏家小院格局类似,只是比着魏家还要宽敞些。院子里种了两颗紫薇,四月的暖风吹开了满树粉莹莹的花儿。

    树下摆了一张长案,案上还有貔貅玉镇纸压着的宣纸。



第134章 莫欺少年穷
    事实证明,段万全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虽然他读书写字仅限于社学,但一张嘴皮灵动,一会儿工夫就把孟中亭的疑惑化解了。

    崔稚嘻嘻傻笑。

    孟家小灶甚是得了崔稚欢心。一道炒鲜虾,用了河鲜小贩刚送进院中的大青虾,鲜香扑鼻;一道炖蛋,以鸡汤辅中药调味,滑嫩爽口;一道鸭羹,汁清肉烂,汤菜一体,极费工夫......末了更有红稻米粥清淡滋润,油腻尽去。

    崔稚跑过去参观了孟中亭的小灶,灶上两个婆子白胖胖的,问她是不是还要吃些什么,崔稚摇头,把灶房看了一遍,各处干净清爽、井井有条,物什分门别类、一应俱全。

    这才是大户人家的灶房啊!

    出了灶房,孟中亭在门外等她,“怎地跑到这地方来了,你是客,怎能到这处来”

    松烟也道:“方才六爷还以为你又跑了出去,只怕你再被人抓走!”

    崔稚连忙解释了一番,“......这不是没吃过这么讲究的饭菜吗过来了瞧瞧!”

    孟中亭笑着摇头,“快走吧,灶房不净。”

    一行人折返了回去,崔稚路过段万全的时候,朝他瞥了瞥嘴,段万全低声道:“大户人家规矩多,他已经算是好的了。”

    段万全说得不错,有些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读书人,拿着“君子远庖厨”说事,好像肮脏都是女人的活计,男人是最干净的存在。

    之前崔稚和段万全、宋粮兴他们在一处,完全没感觉到这一点,魏大人虽说曾经官居一品,但官架子一点都没有,偶尔摆出来,也就是用来震慑罗氏那些人,平日里,全都藏起来不让人察觉。

    相比之下,世家出身的孟中亭,自然规矩多。

    不过在崔稚眼里,他能同自己和段万全这等乡野小民交往,已经是非常可亲了。

    众人说了会话,孟中亭便回屋读书去了,段万全也须得装模作样读书,借机回了下榻的厢房,崔稚跟过去同他说话。

    她把方才在街巷上被人绑架的事说了,段万全吓得脸色泛白,连声问她伤了没有。

    崔稚说没有,只是受了点苦,段万全瞧了她半晌,嘴角确实有些红痕。

    他脸色难看起来,“......他们何时查出高矮生的身份那个唐掌柜为何在安丘不动手,跑到青州来动手!”

    崔稚道:“青州能有什么好处不就是邬陶氏的地盘吗”

    邬陶氏是安丘十香楼的东家,是王复的靠山,王复的事情她出力不少,而唐掌柜现在要来捉崔稚,那是十香楼被宋氏酒楼生意压得很厉害,从唐掌柜到邬陶氏,都沉不住气了!

    邬陶氏要拿她开刀,也得问问她同不同意!

    崔稚思及此,冷笑起来,“做生意,明面竞争叫本事,上来捉人是什么下三滥的手段!他们不过欺负我这身板年岁小势力薄!”

    莫欺少年穷。

    “你准备如何”段万全问。

    崔稚抬起头来,穿过门窗院墙看向了清香楼的方向。

    “邬陶氏不是要压价买吗我现在就让她知道,她反过来抬价,也买不到清香楼了!”

    唐掌柜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脑子懵了一时。刘账房笑道:“看来财神爷又惦记掌柜的了,要给掌柜的送钱!”

    唐掌柜听得哈哈大笑,点着刘账房道,“借你吉言!这回把那小闺女弄回来,我觉得肯定能把高矮生的秘密挖出来。”

    他还想着借崔稚找个品菜师,挖出高矮生的秘密,殊不知崔稚就是高矮生,而他误打误撞地惦记上了崔稚,这原本是天上掉肉饼一样的巧合,可他的人玩砸,而唐掌柜冥冥之中,要不妙了......

     



第135章 八颗牙的挑衅
    清香楼上下三层,后面还连了一个两进的院子,楼里所有器具都置办的整整齐齐。

    崔稚第一次从正门进来是吃茶,第二次要见掌柜,差点被赶了出去,第三次,她得意坐在酒楼后的院子里,同清香楼的东家一起品尝江南新来的龙井。

    清香楼的东家姓殷,单名一个杉字。此人二十五六岁的年纪,清香楼是其父早年在青州做生意时置办的产业。

    殷杉父亲前几年去了,他接管生意时尚且年轻,有些买卖做不好便陆陆续续变卖了,直到这两年才找到了行船的门路,因在济宁府走运河水运便利,把不少外地的生意都归拢了,投到了河运上头。

    他是今日一早赶来的青州。原本殷杉已经在往青州来的路上。邬陶氏要出手买清香楼,又把价钱一压再压,殷杉想卖又舍不得。

    可邬陶氏势大,仗着邬家在青州脸面齐全,便处处阻碍清香楼另找别家。她阻了清香楼的路,照理给个合理的价钱,清香楼也就归她所有了。

    但是邬陶氏偏不如此,只是一味压价,想将清香楼榨干挖净,再低价买过来。

    说起这个,殷杉和气的神色也不由得变了变。

    “先父最看重和气生财。清香楼是我殷家在青州府最后一桩买卖,到底是先父当年辛苦置办的,那位夫人去岁问了几次,我不忍变卖。但是那位夫人着实不留情面,先是指使了府衙大街上的十香楼,聘了济宁府的厨子,专做了我家的特色菜。

    这也罢了,做酒楼重要的还是厨子的手艺,我家自是不差的。可她又散布流言,说在我家吃菜晦气,有几位客人在我家吃过,回去便遇上了些晦气事。”

    殷杉说到此,不住重重叹了口气,“原本这事我没想到这位夫人头上,是她自己又来跟我谈清香楼交易的事,暗示了我。”

    崔稚差点听笑了,邬陶氏这手段,竟然和王复逼迫葛家如出一辙。

    只是殷杉到底不是葛家那样的小民,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殷杉去岁在河运上做生意赚到了钱,清香楼这边就算亏钱,他也是支撑的下去的。

    “那今次为何要卖了”崔稚问他。

    殷杉摇头苦笑,“实在被闹得烦厌了。我只念着和气生财便罢了,想着这一次让她稍稍加点价钱,我把酒楼买了一了百了,不想......”

    他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光,看向崔稚和段万全,“没想到两位找了过来!”

    他笑起来,“那位神人高矮生先生我有所耳闻,说是包公一样的面相,财神一般的运道,至今未有人知晓高先生是谁!我虽然未去过那宋氏酒楼,可看过那本《食神飞升记》,我们济宁府已有人说讲起来,我听着着实有趣!有听过高先生讲的,道是还不如高先生的一半水平!若高先生能来清香楼,我殷某还卖它作甚”

    殷杉笑起来十分爽朗,崔稚和段万全本来心有顾虑,如今见了他这般,也放心不少。

    不过崔稚来跟清香楼谈合作,谈要把高矮生引过来说书,谈把五景酿拿来销售,这些虽然是为着双方的利益,可也是想和邬陶氏对干一场的意思。

    十香楼敢欺负她年幼绑了她,她就能断了邬陶氏日思夜想的路子!

    商业竞争本是寻常,既然邬陶氏要针对她,就别怪她不束手就擒了!

    她是买不起清香楼的,但她能让清香楼盈利,东家看到清香楼盈利,如何还想卖给邬陶氏!

    崔稚想想邬陶氏的反应就很开心,不过她还是同殷杉道:

    “殷老板,我们高先生看重清香楼,一来是清香楼与人为善



第136章 不自量力
    青州府城里有两大坊住的姓氏最单一,一个是孟氏一族居住的落玉坊,另一个是邬氏一族世代盘踞的滴玉坊。

    邬陶氏家的宅子就在此。那是一座两路五进的大院,邬陶氏的丈夫是邬家的嫡长子,只是上面仍有婆母在,所以兄弟几人仍旧一道居住。

    邬陶氏作为嫡长媳,在内主持中馈,在外更要替在京城的丈夫,与青州的官员打好交道。

    这些事做了许多年,邬陶氏早就不放在眼里,只是她这厢腾出手,准备给女儿置办一处嫁妆铺子,谁料原本已经要到手的铺子,没了。

    这铺子自然不是别处,正是清香楼。

    邬陶氏伺候了婆母吃药,回到院中又想起清香楼的事,再看女儿只顾着挑拣胭脂水粉,十四的姑娘家了,还一团孩子气,完全不似自己当年一样,靠着自己立起来。

    她不禁将女儿喊了过来,“墨云!过来!”

    邬墨云不情不愿地走了过来,“娘,什么事!女儿在挑头花呢!”

    邬陶氏气不打一处来,“挑那些何用!我让你跟着我一起看账本、打理家务你不干,又买了一堆胭脂水粉没完没了地玩!”

    她这么一说,邬墨云立时跺了脚,“娘可别把清香楼的账算到我头上来!娘你自己不肯加钱,没同人家谈好,与我何干!”
1...3637383940...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