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宝山的奶奶,经过这次的事,精神彻底的垮了,身体一直不好,宝景给她开的药,吃了没见效。

    悠悠爸爸回来后,也给她看过,没再接着开中药,给她拿了些中成药,让家里人多开导她。

    爱国舅舅家的房子,也倒塌了。舅姥爷和舅姥娘,还是住在悠悠家。爱国舅舅他们,住到了舅姥爷家。

    这样一来,最后住在防台上的人家,剩了不到二十家。房子也重新做了调整,医院和学校的房子就够了。把服装厂的房子,腾了出来。

    一直到11月底,洪水才算退了下去,土地露了出来。这次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留下来半米深的泥浆,根本没法下脚。

    整个滩区,今年的冬小麦算是没

    没法种了。

    堤外的小麦比往年也种的晚,夏棉成熟晚,霜前花才占了60。到了秋分,还有近一半的棉桃没开。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节气不等人,到了秋分,人们只好把棉花拔了,堆积在向阳处,收剥桃花了。

    幸亏大部分人家都喂大牲畜了,家家都有地排车,起早摸黑,人力加家畜,忙活了半个月,总算是赶在霜降前把小麦种上了。

    拔下来的棉花颗,不仅有棉花桃,上面还带着棉花叶。几天的功夫,棉花桃咧开了,棉花叶也晒焦了,稍微一碰,焦干的棉叶就碎落下来,棉絮上沾了一层的碎棉叶,得一点点的往下摘。

    三秋大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晚上还得摘棉叶,这伙计不累,可是费工夫。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守着笸箩往外挑碎棉叶,大老爷们也变得细心了,耐下心来仔细的挑着,不时的呵斥几句调皮的孩子。

    大伙都想在霜降前,把棉花卖出去。为此,好多人家把棉桃从颗上拽下来,单独的晒棉花桃,棉花桃咧嘴就掰开,这样就避免了沾碎棉叶。

    人们不仅忙着种小麦,还忙着卖棉花。过了霜降,供销社收购棉花的价格就降了下来。即便是霜前花,价格也卖不上去。霜前花籽棉每斤035元-038元,过了霜降,每斤的价格就降到了030元以下。

    今年,堤外的村庄种的夏棉多,人均接近二亩,亩产霜前花近二百斤籽




第512章 小偷村
    ;洪水退后,韩屯村就行动起来,从堤外拉土,把出村的路垫了起来,这次垫的是村前的路。

    把附近村在韩屯上班的工人,都利用起来,货车和拖拉机一起开动,装的装卸得卸。

    从早上六点开始,干到晚上六点,一天连干十二个小时,中间吃饭都是换班,人轮换着休息,车辆连续开。大家干的都带劲,没一个偷懒的。

    因为大伙都知道,只有路通了,他们才能去韩屯上班挣钱。

    这次垫路,韩屯可是下了本。把干石灰粉掺在土里,在河务局借了两辆履带式拖拉机,反复的碾压,路基特别的结实。

    有车又有人,五天以后,路终于垫通了,韩屯的和石庙的水面也隔开了。

    说起水面还真是好笑,大水退了以后,韩屯打鱼,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大的三四斤,小的也有半斤多,最少十几条,多的一网能捞五十多斤。

    可是石庙村的水面,能打上来2斤重的,就算是大的了。最多能捞十来斤,有时候一条大鱼也没有。

    他们村的人奇怪的说:“这是啥年头啊,连鱼都嫌贫爱富,知道往韩屯跑。”

    其实这也不奇怪,鱼儿跟着水流走,韩屯和平城县交界处,隔着条生产堤,大鱼喜欢在水底活动,到这里就被拦住了。

    再说了,有了生产堤的阻挡,水流在这里变缓,水底相对平静,适宜鱼类生长,韩屯的水塘里鱼自然多些。

    路通了,一切就顺了。来韩屯卖猪卖小麦的人,又多了起来,加上各村的服装厂,韩屯村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劲。

    甚至比原来还热闹,来韩屯交手工活的多了。特别是滩区的妇女,她们看到韩屯村的情况,都羡慕的不行。

    “都是滩区的村庄,看人家韩屯村干部领的,再看看咱们,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整个滩区的村庄,还真的是惨。天气冷了,窝棚里兜不着热气,睡到半夜,就能冻醒。

    。

    于是家家户户挖地窨子,地下挖一米深,上面再搭上窝棚,周围从亲戚家拉车秸秆围上,住宿做饭都在里面。

    虽然潮湿,光线也不好,就门口能透些亮光,但保温好,起码暖和了。

    国家的救济,加上做针线活挣的钱,好歹能吃饱穿暖,不过盖房子,一年半载的办不到了。

    经过这场大水,再盖房子大伙都想盖混砖的,加上垫宅基,起码得上千元的钱。

    庄稼人攒够这些钱,最少得两年的时间。堤外的村庄,分开地过的好了,闲谈提到河滩的村庄,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那是鸡蛋过活(家产),遇到大水就完。”

    家里有姑娘和河滩订婚的,看到这样,提出退亲的不在少数,他们真的不是嫌弃河滩穷了,主要是吓怕了,怕姑娘嫁过来跟着受罪。

    这几年不间断的上水,搁谁也膈应。主要是分地到户,堤外的村庄生活普遍提高。嫁哪都能吃饱穿暖,何苦来河滩受罪。

    男婚女嫁是两厢情愿的事,强扭的瓜不甜,女方坚决退婚,男方在不乐意,也得退。

    堤外的姑娘退婚也就罢了,滩区的姑娘也跟着退婚,她们退了河滩里的婚,准备嫁到堤外去。

    滩区的人们,在经历了洪水的肆虐以后,精神上再次遭受肆虐。自实行土地责任制后,滩区的男孩子,找对象就不如原来容易了,看来以后会更加困难。

    这次的洪水过后,韩屯和石庙村的两个生产队,算是好的典型。也有差的典型,比如平城县水洼公社的李村,他们村的人做下的事,特别的令人不齿。

    李村里虽说和韩屯搭界,这两个村相距五六华里。黄河在他们村东,又转了个弯,掉头向南,把李村包围在了中间



第512章 小偷村
    ;洪水退后,韩屯村就行动起来,从堤外拉土,把出村的路垫了起来,这次垫的是村前的路。

    把附近村在韩屯上班的工人,都利用起来,货车和拖拉机一起开动,装的装卸得卸。

    从早上六点开始,干到晚上六点,一天连干十二个小时,中间吃饭都是换班,人轮换着休息,车辆连续开。大家干的都带劲,没一个偷懒的。

    因为大伙都知道,只有路通了,他们才能去韩屯上班挣钱。

    这次垫路,韩屯可是下了本。把干石灰粉掺在土里,在河务局借了两辆履带式拖拉机,反复的碾压,路基特别的结实。

    有车又有人,五天以后,路终于垫通了,韩屯的和石庙的水面也隔开了。

    说起水面还真是好笑,大水退了以后,韩屯打鱼,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大的三四斤,小的也有半斤多,最少十几条,多的一网能捞五十多斤。

    可是石庙村的水面,能打上来2斤重的,就算是大的了。最多能捞十来斤,有时候一条大鱼也没有。

    他们村的人奇怪的说:“这是啥年头啊,连鱼都嫌贫爱富,知道往韩屯跑。”

    其实这也不奇怪,鱼儿跟着水流走,韩屯和平城县交界处,隔着条生产堤,大鱼喜欢在水底活动,到这里就被拦住了。

    再说了,有了生产堤的阻挡,水流在这里变缓,水底相对平静,适宜鱼类生长,韩屯的水塘里鱼自然多些。

    路通了,一切就顺了。来韩屯卖猪卖小麦的人,又多了起来,加上各村的服装厂,韩屯村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劲。

    甚至比原来还热闹,来韩屯交手工活的多了。特别是滩区的妇女,她们看到韩屯村的情况,都羡慕的不行。

    “都是滩区的村庄,看人家韩屯村干部领的,再看看咱们,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整个滩区的村庄,还真的是惨。天气冷了,窝棚里兜不着热气,睡到半夜,就能冻醒。

    。

    于是家家户户挖地窨子,地下挖一米深,上面再搭上窝棚,周围从亲戚家拉车秸秆围上,住宿做饭都在里面。

    虽然潮湿,光线也不好,就门口能透些亮光,但保温好,起码暖和了。

    国家的救济,加上做针线活挣的钱,好歹能吃饱穿暖,不过盖房子,一年半载的办不到了。

    经过这场大水,再盖房子大伙都想盖混砖的,加上垫宅基,起码得上千元的钱。

    庄稼人攒够这些钱,最少得两年的时间。堤外的村庄,分开地过的好了,闲谈提到河滩的村庄,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们那是鸡蛋过活(家产),遇到大水就完。”

    家里有姑娘和河滩订婚的,看到这样,提出退亲的不在少数,他们真的不是嫌弃河滩穷了,主要是吓怕了,怕姑娘嫁过来跟着受罪。

    这几年不间断的上水,搁谁也膈应。主要是分地到户,堤外的村庄生活普遍提高。嫁哪都能吃饱穿暖,何苦来河滩受罪。

    男婚女嫁是两厢情愿的事,强扭的瓜不甜,女方坚决退婚,男方在不乐意,也得退。

    堤外的姑娘退婚也就罢了,滩区的姑娘也跟着退婚,她们退了河滩里的婚,准备嫁到堤外去。

    滩区的人们,在经历了洪水的肆虐以后,精神上再次遭受肆虐。自实行土地责任制后,滩区的男孩子,找对象就不如原来容易了,看来以后会更加困难。

    这次的洪水过后,韩屯和石庙村的两个生产队,算是好的典型。也有差的典型,比如平城县水洼公社的李村,他们村的人做下的事,特别的令人不齿。

    李村里虽说和韩屯搭界,这两个村相距五六华里。黄河在他们村东,又转了个弯,掉头向南,把李村包围在了中间



第513章 一起偷
    ;胆大的看到敞大门的人家,还敢进院里去偷,衣服碗盆子,什么得手偷什么,有时连柴禾都偷。

    最后人们反应过来,看到滩区的人拉着地排车要饭,不仅失去了同情心,还得小心的防备着。

    要饭的多半是妇女孩子和老人,青壮劳力不去。一是他们拉不下这个脸,二来要饭靠的是博取人们的同情心,没人会对青壮劳力滥施同情心。

    青壮劳力没事赶闲集,原来生活好,花钱花惯了。手里没钱了,就感到不适应。

    家里被水冲毁了,看到什么都该置办,可是兜里没钱只能干瞪眼。

    时间长了,他们就看了出门道。集市上摆的大多是地摊,生意好的围着一圈人,摊主只顾着做生意,基本上没有防盗意识。

    关键是经历了十年革命的洗礼,人们很少有偷盗的,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样就方便了他们偷盗,第一次还担惊受怕,二次三次以后,就熟练了。无本的生意,越偷胆越大。

    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他们仗着人多,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左右一栏,偷东西的就跑了,摊主顾及着自己的摊子,也没几个真撵的。

    进入“三九”寒天,要饭实在是受罪,妇女和孩子也跟着上集偷。附近的集市,他们每集都到。

    悠悠在张集上,就看到过他们偷苇席。快到年底了,农村结婚的多,炕上得买张新苇席。

    结婚用的苇席都宽,苇席一般是四尺七宽,靠墙的那面折到墙面上,放止土墙弄脏了铺盖。

    苇席卷成筒,立在地上,挑席拉开看,合适就要。他们一下子围上去十几个人,俩人一组,同时拉开好几张席,把卖席的人围在了中间。

    席子高遮挡视线,加上你喊我问,死命的往下压价,把卖席的问的晕头转向,光顾着回答他们了,外面的人拉起席筒就走,不慌不忙大摇大摆,不知道的还以为真是他们买的。

    等偷

    偷席的人走的看不见了,挑席的都嫌贵,丢下席子就走,卖席的忙着收拾,把散在地上的席子卷好立起来,才发现被偷走了好几张,气得破口大骂。

    悠悠听到卖席人的怒骂声,才知道这伙人偷席了。姥姥也看到了,她老人家经常在代销点里,认识的人多。告诉悠悠,这伙人是李村的,以后看到他们来自家的代销点,注意着点。

    “姥娘,在咱们代销点里,他们不敢偷吧集上人多,他们好跑路,在咱们村里,他们往哪跑。”

    “常言道贼不空手,他们偷习惯了,见东西就想拿。咱代销点里小物件多,顺手拿走,还真不好发觉。

    有时明知东西少了,没当场抓住他们的手脖子,还能搜身不成,只好吃哑巴亏。咱还是小心些好,回去我就给你姥爷说。”

    听了姥姥的话,悠悠还真是注意了。稍一用心,就发现他们偷鞋袜了。

    买鞋袜的在街道旁边搭好的摊子上,这时候的鞋还不用鞋盒装,是用塑料袋装着。

    摊子上卖的是棉解放鞋,鞋帮深,鞋面上覆盖了半截橡胶,防湿还暖和,8元钱一双。

    又是十几个人一块围上去,大人孩子都有,挑鞋的,试鞋的,看袜子的,把个卖货的指使的团团转。

    前面挑着趁空把东西往外递,后面的接过来再转手,一会的功夫,东西就到了最外面的人手里,东西到手就开溜。

    被摊主发现了,他们也有说法,人多挤不上去,递到后面试下合不合脚。

    &



第513章 一起偷
    ;胆大的看到敞大门的人家,还敢进院里去偷,衣服碗盆子,什么得手偷什么,有时连柴禾都偷。

    最后人们反应过来,看到滩区的人拉着地排车要饭,不仅失去了同情心,还得小心的防备着。

    要饭的多半是妇女孩子和老人,青壮劳力不去。一是他们拉不下这个脸,二来要饭靠的是博取人们的同情心,没人会对青壮劳力滥施同情心。

    青壮劳力没事赶闲集,原来生活好,花钱花惯了。手里没钱了,就感到不适应。

    家里被水冲毁了,看到什么都该置办,可是兜里没钱只能干瞪眼。

    时间长了,他们就看了出门道。集市上摆的大多是地摊,生意好的围着一圈人,摊主只顾着做生意,基本上没有防盗意识。

    关键是经历了十年革命的洗礼,人们很少有偷盗的,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样就方便了他们偷盗,第一次还担惊受怕,二次三次以后,就熟练了。无本的生意,越偷胆越大。
1...122123124125126...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