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悠悠折腾了一天,挑主要的给姥姥解释。当听说用商城里的机器对悠悠有危险时,姥姥急了。

    “孩子,有危险的事咱们不干,花再多的钱姥姥舍得,花钱办不成的事情咱们不做,咱们自家绝对不能出事。

    姥姥这辈子,九死一生。啥苦都吃过,啥难都遭过。过了苦日子,也享过大富贵。

    再苦再难,咱们都平安的闯过来了。现在,咱们的好日子才开头,你们兄妹三个,都是有出息的。

    钱没了可以再赚,有人才有一切,啥也没人重要。韩屯村的人谁能想到,我和你舅姥爷俩孤苦伶仃的苦孩子,能有今天。

    孩子,姥娘感激村里人的恩情,可姥娘报恩也是有原则的,绝对不能危害咱自家的安全。

    再说了,这几年,咱为村里人做的事够多的了。韩屯的日子也算是顶天了,像大岳庄那样的村庄,全国才有几个。

    常言道人心无尽,这几天俺算是看明白了。咱村里人心里都清楚,自家的日子有多好。可听到有更好的挣钱门路,明知道资金不够,还是两样都想拿下来。

    要是先办一个厂,再等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轻松的办第二个。要不是姥娘给他们兜着,全村人手里有两千万的资金,一千万都兑不出来。

    韩玉臣更是让人失望,话说的挺漂亮,平时有好处就往上冲,一大家子再不团结,也帮着捞好处。到了关键时候,不团结又成了借口,他当不了家。

    感情,他只当给家里人捞好处的家,往外拿的时候,就不当家了。

    这是有你舅姥爷压着,咱们村才平静的过了这么些年,要不也得和石庙那样,闹腾起来没完,啥也干不成。

    可别说村里没二性,大伙都姓韩,伙着一个老爷爷。韩玉臣他们家,都没出五服,真的伙着一个老爷爷,还不是成天价闹家窝子。

    要不是为了给你援朝舅舅挣面子,捞资本,趁着这两年形势好,让他再进一步,姥姥才懒得管他们这些破事。”

    老太太可真够新潮的,连捞资本都门清。

    悠悠故意的问:“姥娘,俺援朝舅舅再进一步去哪啊,得花多少钱您说个数,我先给准备好了。”

    姥姥被逗笑了:“姥娘说的捞资本可不是单纯的花钱,我也是听刘冉她四叔提过。

    你援朝舅舅年轻有为,又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是他政绩突出,分管经济工作后,连着上了几个效益好的大项目,临水的收录机更是全国闻名。

    姥姥是这么想的,要是方便面和火腿肠这两个厂子建成了,真的像你那智脑上写的那样红火,你援朝舅舅想不出名都难。

    到时候,咱们也录个专题片,片名就按你的说法:一碗面吃出来的工厂。

    不过,钱你还真得准备好,咱不能真让你建业舅舅垫资。

    还有,赶紧购买纺织厂的机器,这也是你援朝舅舅的政绩。”

    老太太真行,洞察力强思虑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连专题片的名字都想好了,一碗面系列新鲜出炉。

    后来,对援朝舅舅的宣传,都围绕一碗面做文章。

    一碗面吃出来的效益

    一碗面吃出来的工厂

    一碗面吃出来的灵感

    韩援朝被人们戏称为一碗面吃出来的书记。

    第二天一大早,县供电局和地区建设局的人都来了,村办公室前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两座大大的帆布帐篷,两个单位一家一个。

    幸好现在是春季,气温在5度左右,不热不冷正合适。

    建设局的同志,放下行李就去工作,垫村台的民工队开始完工,两个村的新村台必须赶快规划出来。

    韩爱国领着村民给工作组搭帐篷,韩屯村的帆布帐篷是部队支援的,支架都是钢管的,搭建起来和房子差不多。

    几个村干部不好意思的对高主任说:“真是对不住,让各位领导住帐篷。”

    高主任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这次村庄建设,你们村也建个办公楼,石庙村没条件,你们不会差这俩钱吧。”

    几个人齐声回答:“盖,我们也盖办公楼。”




第570章 滩区改建
    韩道伟又接了一句:“高主任,我们是不差盖楼的钱,差的是买机器的钱。”

    高主任疑惑的问:“什么个情况”

    几人七嘴八舌的把买机器的事情汇报了一遍,工业局的副局长听后,大发感慨:“我都羡慕你们村,这俩厂子要是能落户临水,咱们地区又得上个新台阶。

    怪不得你们村发展这么快,这是有能人啊。这两套机器要是通过政府渠道,光是谈判就得一两年。

    高主任,韩屯村一千万资金的缺口,找个外商就能填上,我们申请五百万的资金,银行审查了快一年了,到现在没批下来。”

    高主任说他:“既然你们的项目没资金,正好帮着韩屯和石庙建厂房,建设局、物资局你们三家结合好,这一个月内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村台垫好后就开工,赶在机器来到之前,把厂房建起来。”

    建设局派来的专业团队,走访调查了两个村庄的群众后,很快就把规划设计图绘制了出来,各种类型的楼房设计就有十几种,而且每种都有基本造价。

    悠悠绘制的独栋别墅,是这些住宅里造价最高的,每栋四万八千元。石庙村的联排楼房也不便宜,每栋两万六。

    这两种楼房造价高的原因,就在自动化的猪圈和沼气池上,这两样加一块,高达六千元。

    现在机器制造技术落后,制造成本高,特别是自动化设备,价格更高。其实,离真正的自动化,差距太大了,也就是半自动化的水平。

    设计图里,还有几种平房院落。三间正房的四合院,造价才8000元。三间联排的平房,四千元就能建起来。

    造价一出来,韩屯村的群众心中有了谱,开始盘算自家盖几栋楼房。

    石庙村群众前几天被专辑片激发起来的热情,却仿佛被泼了冷水,骤然降温。

    石庙村这两年喂猪的数量才增上去,前几年一家也就喂四五头猪。大多数人家都是万元户,可要说双万元户,也就没分开的两个队。

    别说建楼房了,就是八千元的四合院,大伙也舍不得。只盖一处房子的还行,家里有成年男孩子的,一次新建两处房,万元户也不够啊。

    再说了,平房和楼房不一样,自己村里的人就会盖,垫村台护村林都伐了,梁檩都有,加上老房子扒下来的建材,添些砖瓦就能盖。

    八千元的四合院,自己建的话,三四千就够了。

    再说,那四合院并不适合农村,院子的四面都盖满了,牛棚猪圈盖哪里,农村人哪有不喂猪羊的。

    石庙村的人说了,他们盖平房,也要像楼房那样,留出来前后院,牛棚猪圈都放后院养。他们不建自动化的猪圈,却想建沼气池。

    石庙村分地到户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喂牛和驴,猪圈自动化,牛棚也得人工清理,干脆一块人工清理。

    最关键的是,他们没电也没自来水,自动化缺了这两样,安装了也没法用。

    沼气池没有水电也能用,打扫出来的粪便扔里面,干净卫生省力气,还能做饭照明。

    根据他们的要求,新的设计图很快就出来了。宅基东西14米,南北24米。三间主房,前院十米,东西各两间配房。后院八米,牛棚猪圈和鸡窝和厕所都在后院。

    单独的沼气池造价不高,一千元就够了,还包括照明灯和炉具。

    规划设计图制作出来,工作组马上召开了滩区村庄建设动员会,会议就在韩屯村召开。

    为了这次会议,新垫的村台上,搭建起一个大帐篷。帐篷的外面,摆放了二十多个宣传栏,张贴着多种村庄建设效果图。

    与会人员到齐后,先在帐篷内放映专辑片,再观看效果图,最后才是各级领导讲话。

    会议的主题就是这次张集公社的滩区重建,一定要在统一的规划下进行。各村根据群众的经济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村庄的规划来。

    制定规划有几个基本要求,符合群众的意愿,街道和胡同统一规划,房屋和院墙高度一致,住房和配房规格一致。

    这次垫村台,原来的宅基地一律作废,每户半亩,是村庄规划的有利时机。

    规划制定后,各村统计所需建材上报,工作组统一调拨调配,尽快帮助滩区人们建设新家园。

    工作组进驻后,对17个滩区村庄都进行了走访,各村的情况基本了解清楚。

    张集公社的17个滩区村庄,韩屯和石庙算是比较好的,其他的村庄去年受灾严重,损失巨大。房倒屋塌,就剩下一堆砖瓦和梁檩。

    这两年收入高了,谁家都有一两千的存款。可要是按照工作组的设计图,最差的院子,也得四千元。

    工作组的造价,是按照所有建材的价格计算的。群众自己建房,已有的建材就能用,价格自然就降了下来。

    滩区的村庄,周围都有大面积的护村林,这次垫村台,宅基的面积都比原来多,砍伐的护村林不仅提供了足够的梁檩,门窗的木料也有了。

    所缺建材最多的是砖瓦,这两年农民富裕了,新建房屋都是一色的砖瓦房。

    十七个滩区村庄集中建房,需要大量的砖瓦。要是全部依靠张集公社窑厂,三年的时间也供应不上。

    这次全区的窑厂,供应张集公社滩区新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在砖瓦还是原来的价格,五百元钱的砖瓦够建三间主房的。

    水泥、沙子和石灰用量倒是不大,主要是喂砖缝和涂内墙。

    钢筋和玻璃所需更少,只是做窗户用些,农村建房不留后窗,前窗也不大。

    这些建材都是国家调控物资,计划内的价格便宜,可个人很难买到。市场上的高价建材,也经常断货。

    为了支援滩区新建,这些建材都列入国家计划,足量供应。

    动员后过后,各村的积极性都很高,立即组织群众代表来韩屯,观看专题片和宣传栏,参考各种规划设计图,研究制定符合自己村庄的规划。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571章 慰问民工
    专题片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大家从中看到的不止是住房,还有他们的生活。

    特别是看到韩屯和石庙俩村的人员,出现在镜头中,更加的增强了录像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人们惊呼咱农民还能这么个活法,比城里人都好。

    可除了韩屯和石庙,其余十五个滩区村庄都没能力盖楼房,不过群众对村庄统一规划都非常赞同。

    他们是这么说的:“咱们现在是没能力盖楼,也得先规划好村庄,楼房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再建。要是村庄规划乱了,想要推倒重来,可就难了。”

    所有的村庄都看中了带前后院的平房设计图,这也是所有设计里造价最便宜的。沼气池价格高,没钱可以不建。

    不止是沼气池,房屋也可以只建一部分先住着,其他的有能力了再建设。

    十七个滩区村庄,商量了两天,就将建设规划确定了下来。

    韩屯仿照小靳庄的规格建设,楼房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石庙两个生产队建两间的联排楼房,其余的队和其他十五个村庄一样,都是带前后院的平房,沼气池建设随意。

    经过工作组的大力宣传,在村庄建设上,滩区的群众达成了共识。

    一来建材供应充足,群众都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不抓住这个时机,光是砖瓦就能难死人。二来可以聘请垫防台的民工盖房。

    现在距离麦收不到俩月的时间,建平房的话,一处院落也就是十天的时间,可要是17个村庄同时开工,建筑队就是问题。

    每个村庄平均二百多户,俩月的工期,就得四十个建筑队。

    这也是工作组尽早召开动员会的目的,民工队都是青壮劳力,很多人都会建筑技术,是村建筑队的主力。

    村台提前一个月垫完,剩下一个月的工期,正好帮助各村建房。

    现在农村建房,都是友情自助,主家提供饭食和烟酒,没有工钱,也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

    不过通过年后韩屯村建房,建房的价格基本上定了下来。一间主房15元,配房1元。

    按照这个价格,每人一天可以挣50元以上,在现在这个年代,算是高收入了。

    建房虽然是技术活,可也算是重体力活,不过比起垫村台,就轻松多了。

    垫村台每天收入150元,吃喝是国家的。盖房子每天收入50元,吃喝得是自己的。

    现在分地到户,粮食富裕,一斤小麦030元,大饭量的每天三斤足够了,萝卜白菜三四分钱一斤,一份素菜一毛,肉菜两毛,每天一元钱怎么也吃不了。

    这样算下来,建房子比垫防台活计轻快收入高。

    工作组和指挥部商议后,就开始征求民工的意见。建房子大伙都明白,这样的价格算是高收入了。

    民工们会技术的干上工,不会的打下手,相互组合起来,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建筑队,每个人都有活干。

    除了抽调到韩屯和石庙的民工,其他的民工垫完村台接着建房子,工期没有缩短,反而延长了一个月,得干到农历的四月底,收麦前才能回去。

    春天可是名副其实的农闲季节,平时很少有活计,大部分人都闲着,今年能挣三月的钱,最少也能挣一百五十元,民工心里都乐意。

    韩屯新村台的规划很快就制定出来,新增的五百亩加上原来的一百亩,总共六百亩的村台。

    新村台以村西的南北路为分界线,路西是工业区和公共设施,路东是村民居住区。

    韩屯村村落加上护村林,接近八百亩,这次大部分护村林都得砍伐了,四周只能剩下二十米,这好和黄河大堤的护堤林一样宽。

    下午就开始清理护村林,韩屯村人手不够,还是找周围村庄的建筑队帮忙,每天两顿饭外加元工钱。
1...145146147148149...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