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援朝舅舅将科技大的师生送到学校,和韩志杰一块把韩屯村赞助的一百万科研经费,转交给校方。第二天就回来了,他直接回了临水,都没顾得往家拐。

    八四年的一百万元,可是比巨款,国家对科技大的投入虽然高,但一百万的赞助,还是在科技大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科技大表示,韩屯村以后就是科技大的试点村,随时可以给韩屯提供技术帮助。

    韩志杰回来的时候,把韩德才老两口捎了回来,桂金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只能等过年的时候跟桂金一块回来。

    韩德才老两口下车都愣住了,一年没回家,村里大变样,以前村庄的影子,一点也找不到了。

    他家的房子,就在二爷家的西面,靠着两条大道,出入特别的方便。

    二爷把老俩口接回家,看着布置的妥妥当当的房间,大奶奶拉着二奶奶的手,激动的说:“弟妹啊,让你费心了。”

    二奶奶笑着说:“嫂子,您咋和俺客套上了,这不是俺应该做的吗。您和俺哥回来了,看哪里不合适,就告诉我,咱再重新的收拾。

    也不知道您们提前回来,家里没准备下做饭的东西,一会我就去食堂给您们拿去。”

    “小老妈妈”说:“不用去食堂拿,俺家里啥都有,我回家给大嫂拿去。”她还是那个急性子,边说边往外走。

    韩屯人现在习惯了在食堂吃饭,基本上不在家里做饭,开始还在家里做夜宵,自打速食面生产后,饿了泡碗面吃,很少有在家动火的了。

    家里的沼气,唯一的用处就是烧开水喝。

    “高高三”家四个孩子都小,为了给孩子加餐,家里准备的东西到是非常齐全。

    大爷行动不方便,大奶奶可是上上下下把家里看了一遍。她高兴的对丈夫说:“这所有的房间都带着卫生间,你住那个都合适。咱以后就不去京都了,住这样的房子我自己就能伺候你。”

    韩德才也同意:“行,你要是不嫌累,咱就在家住。省得让老首长给安排勤务员了。桂金的孩子也上学了,离了咱们也可以啦。”

    大奶奶的年龄,其实还没二奶奶大,她一辈子就生桂金一个孩子,大爷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的还是商品粮,一辈子没遭过罪,身体比二奶奶好多了。

    她的个子也大,原来在家也是她一人伺候丈夫,跟着闺女进京后,看孩子加上伺候丈夫,就力不从心了,幸好老首长给他们安排了个勤务员。




第660章 升迁
    大奶奶可是不服老,她说“我不光能伺候好你,还能接着喂猪,明天暖和了,我推你去楼后看看,那自动化的猪圈。听志杰说都不用打扫,按下开关就自动清洗干净了。

    志杰说了,咱村的苜蓿猪,可是都抢着要,我一年喂二十头猪,比你的工资都高。”

    大爷劝她“你还是别逞能了,想喂猪也可以,喂一头就行,猪圈是不用打扫,喂得多了光苜蓿草你也背不回来,二十头猪得吃多少饲草啊。”

    大奶奶说“我傻啊,一趟趟的来回背,我买辆地派车往家拉,一天两趟,有吃的还有余的。”

    二爷笑了,对他们说“地派车不用买,您们这几年在家的时间短,不知道咱们村的情况,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开着村里的拖拉机往家拉苜蓿草。

    嫂子,您想喂猪也行,去河滩里割了苜蓿草,让狗剩放了学给您拉回来。”

    大爷问他“德福,村里的拖拉机咋随便让孩子开”

    没等二爷回答,德库接过来说“大哥,咱村里今年买了台联合收割机,啥活都能干,以前的农机都用不着了。

    二哥出钱买了一套,给桂花两口子了。剩下两台拖拉机往地里运粪,平时就是孩子们开着。

    咱们村也不差那点油钱,让孩子从小学样技术,比啥都强。别说孩子了,就是村里的妇女,现在大部分都会开拖拉机。”

    大奶奶在屋里时间长了,就感到热了,把自己的外衣脱了,就帮着丈夫脱外衣。

    “没想到咱们村里,也通上了暖气,还一天24个小时供热水,咱们村里现在可是比京都都强。俺俩这次跟着志杰提前回来,真的是做对了。”

    桂金在京都买的四合院,冬天虽然也有暖气,可热水是不供应的,在家修了个卫生间,想洗澡还得自己烧热水。

    韩屯每个卧室都带卫生间,洗完澡出来就是卧室,对韩德才这样的瘫痪病人,非常的方便。

    1984年元月8号的夜里九点,援朝往代销点打电话,告诉全家一个好消息。他被提拔为省委常委,兼任阜城市高官。

    阜城是沿海城市,也是国家的计划单列市,经济比较繁荣,历来有“小上海”之称。

    听到援朝提拔的好消息,全家人都高兴,舅姥爷激动的问他“援朝,这消息准吗咋提拔的这么快”

    “准,其实我从京都回来就知道了,地委的班子刚宣布完,回到家就给您们打电话。

    我提拔的快,还是沾了年龄的光,这次机构改革,要求各省的领导班子,至少配备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

    中央党校临时增加的青年干部学习班,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的青年干部。

    说到底,我能得到重用,多亏了俺姑的两个公司。在这俩公司的带动下,临水地区的经济,一跃成为全省第二名,比阜城都高。这次派我去阜城,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发展。”

    悠悠家的代销点,一般是晚上十点以后才关门。村里的工厂,除了面粉厂,其他的都是夜里十点下班。下夜班的职工,每天都有来代销点买东西的。

    晚饭后,舅老爷一家基本上都在代销点里,给悠悠姥姥帮忙。代销点面积扩大了,悠悠姥姥专门收拾出来一间,用来收各种手工制品。

    冬梅虽然成了正式的工人,可下班后依然在代销点帮忙。老骡子和韩道伟的母亲,俩人也在代销点,悠悠姥姥把她们的工资涨到了八十元。

    每天从上午八点多开始忙,中午饭都得换班吃。一般下午四点后,就没人来卖东西了,才能整理收到的货物。

    晚饭前收拾不完,晚饭后接着干,全家人都动手,八点以前基本上就能完工,她俩才回去休息,悠悠舅姥娘也带着智茹回家休息。

    舅姥爷每天都等代销点关门了,才一块回去。韩志杰他们几个村干部,没事也来代销点坐会,把一天的事情,大体的回顾一遍,有些事情随便的就商量了。

    悠悠姥姥虽然不是村里的干部,悠悠一家的户口,都不在村里。可村里的事情,从来没避过姥姥,好些事情,都让她帮着出主意。

    韩援朝打电话的时候,韩道伟他们几个,正好都在这里。几个人听了这消息,都是止不住的高兴。

    悠悠舅姥爷放下电话,他们几个就恭喜上了。

    “援朝可给咱们韩屯露脸了,没想到,咱村里能出这么大的官。”

    “玉林叔,援朝兄弟这么年轻就成了省级领导,今后的前途不可估量啊。”

    韩志杰说“援朝叔去阜城当一把手,那可是咱省最好的城市,听说叫啥‘小上海’。”

    “叫‘小上海’也没咱临水好,临水这两年比阜城排名高。”

    “上级这是看俺援朝哥有本事,让俺援朝哥去阜城出力去了。”

    韩志杰恍然大悟,说道“怪不得这几天各县都来抢青菜,感情是为这准备的。”

    舅姥爷嘱咐他们“这事你们几个心里明白就行,对外可不能说。”

    各公社都来韩屯买速食面和火腿肠,也应该和这次机构改革有关。韩屯的速食面和火腿肠,可是国内唯一的产品,而且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产品,用来送礼特别的合适,。

    不是啥贵重的礼物,价格也不算低,借口都是现成的,请领导尝个鲜。

    元月10号,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提前召开,公布社改乡机构改革方案。

    全省的公社一律改为乡镇,洪城县18个公社分为25个乡镇。

    张集公社更名为张集镇,48个村庄分出去16个,就剩下32个村庄,成了城关镇之外唯二的镇,其他23个都是乡。

    平城县人口多,25个公社分成了38个乡镇。

    临水地区这几年经济发展迅猛,这次领导班子集体升迁,地高官荣升高官。

    李专员接任临水地高官,高主任提拔为地委常委,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小李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属于破格提拔,从副科级直接提拔为副处级。

    洪城县高官提拔为临水副专员,县委分管经济的王书记接任洪城县高官。

    。



第670章 放假
    即便是这样,韩屯村还是留出来五百斤,所有的工人,每人一斤。ranen.ranen`

    一斤的韭菜虽然不多,可多加点鸡蛋,足够一大家人初一吃顿素馅的饺子。

    地区专家组,留在村里的两个专家,一直坚持到工厂关门,才收拾东西回去。

    韩志杰和韩爱国亲自开车送的他们,一辆吉普车坐人,一辆货车拉礼品。

    村里不仅给他们准备了丰富的礼品,也给所有在韩屯村的专家和工作组成员,都准备了相同的礼物。

    速食面和火腿肠都是成箱的,另外还有包装好的麦芽糖,十几种蔬菜就装了一个大箱子,除去麦芽糖,每份礼物也超过了贰佰元。

    地委领导的礼品,和他们的一样,都交给小李也就是现在的李副主任,让他给各位领导送去。

    腊月二十九下午,韩屯村的食堂,外村的工人放假回家。不过食堂照开,村里人决定,今年大伙一块过年,初一早上的饺子都在一块吃。

    初一的中午,个别人家有亲戚需要招待,食堂正式关门,到初八开班再开门。

    养殖场里外村的工人也放假了,放假期间,养殖场的工作由本村人顶上。

    过年期间,养殖场的猪羊鸡鸭鹅,能宰杀的都宰了,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不过母猪该集中生产了,用的人也不少。

    孩子们放假了,刘翠兰让婆母带着三个孩子,去自家的楼房居住。他们两口子还是在养殖场居住,夜里有了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

    二十八号的下午,最后一批包装好的麦芽糖发货。二十九号,生产的五百斤麦芽糖,全部简单包装,分到了各家各户。

    麦芽糖厂的五十个外村工人,过年的福利,每人多加了二斤麦芽糖。

    他们高兴的说“韩屯村办事可真讲究,咱们这些临时工,也和正式的工人一样,都给了过年的礼物,还多了二斤麦芽糖。”

    可别小看这一斤的麦芽糖,包装好了,一斤麦芽糖价值一百元。周围的村庄,都知道韩屯的麦芽糖好,真正吃过的,可是寥寥无几。

    就连麦芽糖厂的工人,自己在厂里吃过,可家里人真没吃过。主要是韩屯的麦芽糖,根本不对外销售。

    二爷做的麦芽糖,中间的空洞大,里面布满了小孔,一斤比集市上的麦芽糖,体积多了一倍。

    工人们把麦芽糖,全部分装成二两的包装,也是一大包,准备走亲戚用。韩屯的麦芽糖这么出名,作为过年的礼物,特别的有面子。

    自从麦芽糖开始生产,山本就订购了全部的产品,村里人吃的,都是生产中的产生的边角产品,每天几斤的数量,也就是让孩子们解下馋。

    韩屯村二十三祭灶,每家才分了半斤正品麦芽糖。

    剩下的四百斤麦芽糖,村里每人分了一斤,多余的各家根据情况购买,大家买完后,剩下的二十多斤,被悠悠舅姥爷给包圆了。

    悠悠舅姥爷一家,在韩屯村参加分配的,可真不多。爱军一家六口,援朝一家五口和爱民两口子,都不参加村里的分配。

    悠悠一家七口,也不参加村里的现金分配,不过村里的其他福利都有份。悠悠爸妈都参加工作了,也照样跟着分配。

    就这村里人还觉得过意不去,比起村里人分配的现金来,这些东西可真不算什么。

    二十九号的晚上,在食堂吃过晚饭,韩道伟公布村里一年的收入。

    村里的收入截止到阳历八三年的十二月底,其实账目韩道伟早就算了出来。不过二爷的麦芽糖生意,一年就两个月,就没分开计算,往后推迟了一个月的时间。

    自八三年正月开始,韩屯村可以说是大变样,原来的村庄推倒重建,投资也是最大的一年,连着上了几个新的项目,总投资接近五千万。

    村里原来四千多万的资金没够,悠悠姥姥的震宇公司,给村里垫资一千万元。

    可八三年的收入也高,高达六千二百七十六万元。听了这个数字,全村人都惊讶极了,这比八二年的收入,可是翻了两番。

    这么高的收入,主要得益于二爷的麦芽糖厂,开工俩月的麦芽糖厂,盈利3100万。

    听到这个数字,大伙对二爷更加的敬重了。这么高的收入,可是二爷一个人的功劳。集市上这么多卖麦芽糖的,山本不仅考察了,还去省里做了检验,就二爷做的麦芽糖质量最好。

    附近河滩村庄的大麦,基本上都被韩屯给收购了过来,这些原料,足够用两年的。

    听了做麦芽糖这么高的收入,大伙都说,今年是晚了,明年村里的耕地都种上大麦。

    二爷却说“今年咱们给日本签了合同,才能有这么高的收入,要是在咱们国内销售,虽然不至于赔钱,可利润就很低了。”

    韩道伟不是那么想的,他说“二爷,今年咱们村的麦芽糖可是打出了名气,就是日本人不要了,在咱们这里也好卖。”

    “高高三”大声的说“二大爷,做麦芽糖工具简单,成本也低,卖的好了咱们就多做,卖的差了咱们就少做,您有啥好担心的。

    再说了,山本可是和咱们签了一年的合同,做糖稀和糖浆,利润也是够大的。”

    这倒是真的,依照合同一年的塘稀糖浆做下来,利润最少也得在五千万。

    况且,只是制作糖稀和糖浆,比做麦芽糖可是简单多了,用工也少多了,二十个人就能支撑下来。

    悠悠心想,就是山本终止合同,自己也得把这桩生意给接过来,后世里这么好的麦芽糖,卖到了每斤千元的价格。糖稀和糖浆的价格,也比山本的定价高多了。

    除了麦芽厂的3100万的收入,今年韩屯村主要的收入有
1...181182183184185...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