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肉食厂2000万元

    养殖场300万元

    塘子坑鱼加莲藕400万元

    面粉厂120万元

    面条厂三月盈利200万元

    服装厂100万元

    卫生院30万元

    蔬菜大棚6万元

    方便袋20万元

    合计6276万元

    还给悠悠姥姥的一千万元,还剩下5276万元。




第671章 高收入
    现在,国家的税收制度不健全,韩屯村的企业,作为农村的集体经济,自成立以来,就没给国家交过税收,只是按照国家规定,交上农业税就可以了。

    依照以前的分配比例,村里留一半做积累,人均八万九千元。

    韩道伟把数字公布出来,大伙都愣了,这是什么概念啊。在这万元户都难找的年代里,韩屯村人均收入快十万了。

    其实,韩屯村即便是盖了楼房,添置了家具,人均存款还得在万元以上,现在妥妥的人均过十万元。

    大伙听了这个数字,首先替悠悠一家惋惜,在大伙的心目中,悠悠一家把户口迁走可真不值。

    悠悠姥爷的退休工资,每月才二百多元,悠悠妈的工资更低,每月六十多元,这和韩屯村的分配相比,真的没法看。

    悠悠姥爷的工资,算是国家的高工资了,可韩屯村今年的分配,赶得上他三十多年的工资。

    在村里人的眼里,悠悠妈上一辈子班,也挣不了村里两年的分配数。

    明年,村里多了速食面和火腿肠两项收入,加上二爷的麦芽糖厂,收入翻番是肯定的。

    在村里人看来,悠悠姥姥的代销点生意虽然好,可悠悠姥姥卖的东西价格低,生意再好也挣不了多少钱。

    二爷当场就对悠悠姥姥说“秀芹,婉莹和卫华都工作了,您把自己和孩子们的户口迁回来吧。”

    大伙也都说“就是,你们把户口再迁回来吧,孩子们都没工作,在村里参加两年分配,够今后用一辈子的。”

    悠悠姥姥笑着说“谢谢大家的心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伙从嘴里节省下来口粮,收留了我们一家,这情义我一辈子也还不完。

    现在,咱们村里富裕了,大伙还是想着我们一家。说句实在话,我门家现在有两个合资的公司,生活真的没问题,户口还是在京都吧。”

    韩屯村的分配数额是公布了,可村里人还是没一家领钱的,他们都从韩道伟的手里,领了张现金条。

    今年,各家虽然要了房子,买了家具,可村里人家中最少的也是万元户,多的人家得有几十万。

    现在人们还是习惯有钱在家里存着,很少有人去银行存款,大伙都怕露富。

    要是在来个重新划分成分,银行里的存款可是死证据。再说银行里的保密制度也不健全,大伙对银行是真的不放心。

    韩屯村发过一次存折,过后大伙都取了出来,钱还是放在自己家里放心。

    钱放在村里大伙都放心,啥时候需要了,就找会计要。不过,大伙家里都有钱,而且还在继续挣钱,能用到这些钱的时候,还真不多。

    各家的房子是新盖的,家具是新买的,一时半会还真没啥大的投资。

    就是孩子订婚结婚,依照现在的标准,五百元钱的礼金就是最高标准了,加上衣服和礼品,最多一千元钱。这些钱对于韩屯村来说,就是小意思,根本不用动老本。

    各家一年喂两茬猪,每次十头,最少买一千五百元钱。光是喂猪,一年就是三千元钱。

    韩屯村除了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每人都有工作,少的每月也挣三十多元,多的能挣上百的工资,一家人光是工资收入,是怎么也用不完,多少都有些结余。

    村里人节省惯了,平时的花费并不大,韩屯的福利又好,孩子上学、医疗,这些基本上都不花钱。吃饭在食堂,一个月十多元足够了。

    唯一的消费可能就是穿衣了,现在人们虽说不穿补丁衣服了,可新三年旧三年的习惯没丢,孩子的衣服也是老大穿了老二接着穿。

    要不是在地委的推动下,韩屯盖了高标准的住宅楼房,即便是建了新的工厂,韩屯村也不会太出格。估计所有人家盖房子,老房子上用过的建材,还得用到新房子上。

    地委组织大伙外出参观了一次,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一大步,主要是钱多胆子足,才建造了这么高标准的住房。

    分配数目公布了,村里大部分人都兴高采烈的,只有韩玉臣他们家的人,神情黯然。也是今年村里的收入,一年比过去的两年都多,可是他们几家,一下子少了二十五人,韩玉臣的大哥一家被判刑了四个。

    不仅收入少了,大过年的骨肉分离,总是令人伤心难过。看到韩玉臣一家团聚,他们一个个都眼里冒火。

    时间长了,他们不仅要忍受家人分离的苦处,还得忍受外来的舆论压力。

    由于悠悠的作弊,两次抓阄几乎一模一样。这事越传越神乎,传来传去,就成了他们家仗着人多欺负人,连公社的干部都差点被打死。

    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两次抓阄的顺序一模一样,又碰上了严打,一家人都蹲了监狱。

    提起他们家,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本来以为跑了几个没抓进去,可谁知道拖到了严打,全都重判了,这就是现世报。”

    他们家的男孩子被退婚,就连女孩子也被退婚,韩屯村的人还没显出来,新招的工人,对他们家的人都是躲着走,尽量的不和他们接触。

    慢慢的,他们家的人,还真的是被孤立了。从村里的聚会就能看出来,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和村里人聚在一起。也不和韩玉臣他们家坐一起,几家人单独凑一块。

    村里商量事她们也不发言,好像鹌鹑低头耷拉脑袋,就连孩子们也都受影响,轻易的不大声喧哗。

    谁家有事,再也没有找韩玉臣的了,都去找“老骡子”和韩道存。这祖孙俩还真是好脾气,不计前嫌,只要她们求上门去,都会给她们出面调停。

    村民商量事情,悠悠姥爷带着孩子们写春联。村里的孩子都练过毛笔字,写大字不行,可内门上的小春联还是能写的。

    餐厅里有暖气,温度高湿度小,春联写好稍微晾上一会,就干好了。



第672章 上供
    有铺纸的,有写字的,还有负责晾干整理的,写对联都成了一条龙。大卫个洋鬼子跟着欣赏的,其实他啥也不懂,只要是妻子说好,他就喝彩。

    韩屯村的大餐厅,成了村里的议事厅,村办公楼的会议室反而很少用。

    大餐厅宽敞明亮,能同时容纳五百人用餐。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墙上还挂着彩电,餐桌椅子都齐全,开水供应充足,比确实比村里的会议室方便。

    到了晚上八点,孩子们都困了,人们才结束了热烈的讨论,散会回家了。其实,大伙就是听到这么高的收入,兴奋大发了,没啥实质性的事情可讨论。

    各家回去的时候,都带着自家的春联,每家的房子都是一样的,各家的春联早就分好了。

    舅姥爷全家人都聚到悠悠姥姥家,孩子们去了三楼玩。悠悠从储藏间里,搬出俩个大西瓜,把孩子们高兴的,欢呼声能把楼顶给掀翻了。

    切开后,昊昊给一楼送过去一盘,剩下的十多分钟,就被抢光了。

    三楼摆着十多种水果,都没有西瓜受欢迎。智茹跑进储物间,拖过来一捆甘蔗,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截,啃上了。

    大卫这次过来,带来了一部放像机和好些录像带,家里的孩子聚在一起,观看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欢快的笑声一阵连着一阵。

    大人们则聚在一楼的客厅里,听悠悠姥姥公布今年的收入情况。

    今年,由于朝霞舅妈在部队组织的服装厂规模加大,东北地区的销售渠道也建立了起来,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五千万,全年收入三个亿,每家六千万元。

    姥姥在银行给每家开了个户头,钱款都放在里面,这几年,每家的收入都过亿了。除了托京都的林管家给买了几处四合院,还真没大的投资。

    姥姥的两个公司,今年收入超过了十个亿,可支出也多,光是收购各地的特产,就花费了三个亿。这些东西,大部分被悠悠存放到了自己的仓储园里。

    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各家各户贴春联,请主上供。今年韩屯村各家上的供,都是一样的,是村里的食堂统一准备的。

    各家各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他们的鞭炮大部分是在悠悠家的代销点买的,都是五百响的大红鞭炮。

    各家还买了一千响的,留着初一的早上放。

    就是五百响的鞭炮放完,院子里也铺上了一层红色的碎纸片,看着就特别的喜庆。

    往年吃过早饭,李村的鞭炮声就没停过,动静大的临近村都能听见,今年一直到上午十点,都没听见李村有动静。

    看来严打还是有成效的,起码李村的小偷小摸的习惯,暂时是止住了。

    各家的大门上,都装上了大大的红灯笼,灯笼的里面是一百瓦的大电灯泡。

    舅姥娘拿着给悠悠家准备的老天爷,恭恭敬敬的摆放在楼门东边的窗台上,外面是两米的走廊。

    她老人家一边往香炉里插香,一边念叨“老天爷,俺们住上了新楼房,您老也跟着享福,这神位风吹不着雨打不着,您就安稳的等着吃供奉吧。”

    供桌摆放着走廊里,前面放了个铝盆,悠悠姥姥拿了几个金色的元宝,一边烧一边念叨,孩子们都跟在后面看。

    志刚愣愣的反对“奶奶、姑奶奶,您俩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

    悠悠舅姥娘笑着骂道“你个瘪犊子,还管到奶上来了。咱村里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咋封建迷信了。”

    悠悠拉了志刚一把,对他说“志刚,这项活动是一种生活习俗,也是一种地方文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福建迷信活动。”

    舅姥娘听了悠悠的话,高兴了“怪不得你们都没悠悠学习好,你们都是死读书,悠悠这才叫活学活用。”

    迪迪在一旁伸大拇指,对悠悠说“老姐,小弟真心的佩服您,您可真能扯。”

    迪迪现在长大了,可真不好忽悠。

    过了十点,人们都聚集在食堂里,统一准备中午的聚餐。各种新鲜的蔬菜堆放在餐桌上,妇女们围着摘菜整理,主要是摘韭菜。

    靠近门口的地方,用盆子盛着洗净的黄瓜和西红柿,还有炒好的花生瓜子和糖块,这是给孩子们当零嘴吃的。

    孩子们在村里的广场上,奔跑着玩耍,杀羊羔的、跳绳的、踢毽子的,数九寒天,一个个跑的满头热汗。

    大卫举着录像机,追着孩子们录像。吴馨儿跟在他的旁边,高兴的又蹦又跳,活的恣意潇洒。

    伙房里的大铁锅里,正在炒花生和瓜子,这些东西也是村里统一准备的。

    韩屯村的妇女,今年这个年,过的可真轻松,所有过年的东西,都是村里统一准备的。

    就连过年饭都不用做了,跟着打下手就可以了。

    午宴的标准也不算高,八顶八外加四个大件,总共二十个菜。

    中午十二点,午饭正式开始。十个人一桌,基本上是男女分开坐的,男人坐在一块,女人和孩子坐在一块。

    大家自由组合,各自找处的好的坐在一起,也有**个人一桌的。

    男人的桌子上是58度的景芝白干,妇女的桌子上是橘子汁。

    负责上菜的是村里的上初中的男孩子,这些孩子经过几次锻炼,现在上菜已经非常熟练了。

    先上的是四个甜菜和四个凉菜拔丝山药、拔丝地瓜、琉璃苹果、琉璃香蕉,凉拌藕、黄瓜拌猪耳朵、菠菜粉丝猪肝、银耳拌猪头肉。

    现在农村的集市上,就能买到南方的桔子香蕉,红富山苹果就是村级的代销点里,也能随时都能买到。

    过年了,村里人托悠悠姥姥专门进了一批桔子和香蕉,各家都买了一些,不仅是为了走亲戚,也让孩子们吃个新鲜。

    孩子们都喜欢吃甜菜和凉菜,喝着橘子汁,一会的工夫,孩子们都吃饱了,又大呼小叫的跑出去玩耍。

    男人们喝酒用的时间长,不过现在用的是一两八杯的牛眼酒盅,而且是一桌两个酒杯,大家轮流着喝,一桌两瓶酒,每人二两酒,即使是度数高些,也喝不晕。



第673章 席面
    等大伙喝的差不多了,八个热菜才端了出来。今天是年三十,上的是这里的过年传统菜八大碗。红烧肉、酥肉、红烧排骨、白丸子、瓦块鱼、炖鸡块、酥海带、醋金针。

    接着就是四个大件红烧肘子、竹荪鹅、四喜丸子、清蒸鸡。

    菜上齐了,馒头枣花和菜馍也端了上来,大伙随意取用。

    孩子们被喊了回来,在水管上洗干净手,接着吃饭。

    现在人的饭量可真大,十个人二十个菜,基本上都吃干净了。孩子多的餐桌上,剩的菜多些,家里的男人就回到这里的桌子上,挨个的扫荡。

    吃完饭后,大人孩子齐动手,端的端,刷的刷,还有搽桌子扫地的,下午一点多就把餐厅收拾好了。

    大伙说好了,下午四点,再到餐厅来准备晚餐,就回家休息去了。今年的除夕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大伙都打算备足的精神观看。

    八三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场春晚,电视台没做大的宣传,后世的悠悠和这个年代相隔太远,好多的事情真的是不知道。

    去年的一场大水,把韩屯村的房子基本上都冲毁了,人们的心思都在村庄重建上,除夕的晚上大伙聚在一起,围着韩援朝讨主意,那有心思看电视。

    妇女们也聚在一起,等待商谈后的结果。孩子们看完儿童节目,就去玩耍了,在红彤彤的灯笼下,放个鞭炮,炸个二踢脚,比待在房间里看电视有趣多了。

    今年的春晚,进入腊月电视上基本上天天宣传,并且经常回放去年春晚的精彩片段,把人们的胃口吊的十足。

    韩屯村的人,都卯足了尽头,今年的除夕一定要观看春晚。为了观看今晚的春晚,村里特意在餐厅里增加了两台彩电。
1...182183184185186...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