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大伙热议了好长时间,终于决定在正月初六去京都,桂金和刘冉那天也得回去,她俩初七就开班了。

    村里人去年虽然去过一次京都,可逛京都还是得有人带着。现在的四九城虽然只有二环,可要想逛过来,两天的时间肯定不够。何况来回的路上,一趟就得八个多小时。

    买全自动的洗衣机,肯定得去友谊商店。可买金首饰还是金店合适,改革开放之后,以前的老字号金店,陆续恢复了经营,在京都都有专营的店铺。

    整个临水地区,一家专营的金店也没有,人们卖金银,可以去银行。买金银首饰,就得去省级以上的大城市了。

    韩屯村的工厂是初八上班,这里的习俗是初七夜里送火神,过了初七,亲戚走的也差不多了,春节基本上算是过完了。

    去年村里分配人均89万元的收入,至今没一户支取的,今年又增加的这么多的收入,大伙还是和去年一样,每家领了一个收据。

    今年,韩屯村除了农忙季节,几乎天天都有来参观的,有的时候,一天来几波人,各家各户都有接待任务,家里放这么多的现金,村民都不放心。

    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有着财不露白的思想,从内心里抵制到银行存款,思来想去,钱还是放在村里最稳妥。

    即便是去京都买金首饰,人们也用不着领村里的分配款,各家原来的存款加上今年的收入,少的也得有十万,多的可能有几十万元了。

    从七八年村里建肉联厂开始,一直到八二年,全村按人口分配资金,每人达到了十万元,八三年新建别墅加家具,每套房子支出最少六万元,两口人的人家也得剩下14万。

    再说了,韩屯村这些年,人们的家庭收入可不低,仅家庭养殖一项,每年的收入都得在五千元以上。

    别的村庄家庭养殖,是攒零钱换整钱,主要喂粗饲料加野菜。改革开放以前,人刚顾住肚子,好些人家一头猪养两年。即便是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每户一年最多喂两头猪,各家养上五六只羊,就算是多的了。

    韩屯村养殖靠的是得天独后的地理位置,黄河每年夏季洪水泛滥,河床都往北移,露出大片的河滩地,上千亩的苜蓿草,是韩屯村养殖的基础。

    韩屯村养殖靠的是河滩上的苜蓿草,成本就是猪仔钱,每户一年喂养二十头猪,十多只羊。八二年以前,家家还养百多只鸭子。

    韩屯村各家今年的其他家庭收入,可是翻番了。用苜蓿喂养的家畜,价格都涨了一倍。

    仅养猪一项,每户年收入就在六千元以上。两口子都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一百六十多,全年又是二千元。

    韩屯村收入高,支出却很低。别的村农民的生产投入大,种子、农药、花费,每年都得五六百元,韩屯村的人们,工农业生产,不用个人投入一分钱。

    另外子女上学,从托儿所到初中,一分钱的学费不用掏,从八三年开始,就连吃饭都是免费的。

    村里人看病,大小病都是免费治疗,韩屯村治不了,去县城看病,所有的医疗费,村里全额包销。

    房子是去年新建的,各家的家电和自行车,都配备齐全了,八四年村里人唯一的花费,就是吃穿了。

    村里人都习惯了吃食堂,很少有在家做饭的。食堂的饭菜质优价廉,营养搭配合适,比自己在家做饭费用都低,深受大家的欢迎。

    关键是吃食堂可以节省时间,每天至少能省下两个小时的做饭时间,这些时间用来织粗布,能挣一元多,够两口子一天的伙食费了。

    收入高花费少,即便如此,韩屯村没一个舍得闲着的,青壮年妇女每天晚上织粗布,老年妇女手巧的做盘扣,做不了盘扣的,给服装厂打零工,每天也挣个块儿八角的。

    韩屯村的男人,都非常的勤快,吃饭去食堂,洗衣服有洗衣机,拖地打扫卫生,大部分都是他们干。

    有些还帮着妇女织布打下手,经线掫线穗,大老爷们干起来,也挺像模似样的。

    别说男人了,就连孩子们,晚饭后也能给母亲打下手。现在的孩子作业量小,在学校作业就完成了,晚上大部分在家看电视。

    以前没电视的时候,孩子们吃过晚饭就出去疯跑,到处跑着捉迷藏,听大人侃大山。现在看电视,成了大人孩子晚上的主要娱乐活动。

    好些人家把电视搬到书房里,妇女织布也能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特别的好,家庭矛盾越来越少。

    就连红英舅妈,家里有着上亿的资产,每天晚上都不舍得闲着,织起粗布来,经常熬到夜里十点多。爱国舅舅和智茹两个,有空就帮她掫zou线穗子。

    一年多来,韩屯村很少有打架闹乱子的,大伙都说是少了韩玉臣他们这伙害群之马,韩屯村安定多了。

    只有韩志杰的父母和二嫂,私下里把韩玉臣恨之入骨,可表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韩玉臣也正是抓住了他们的弱点,想方设法拉着韩志雄赌博。

    韩志雄尽管连自己的工资都被父母领走,可在韩玉臣的有意放水下,赢多输少,几百元的赌资还是有的。

    他们晚上十点下班后开始赌,第二天早上六点就结束了。下午二点才上班,八个小时的时间,倒是能休息得过来。13




第792章 产品展销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792章产品展销厅这也是村里管制的严格,他们不敢白天赌博,也不敢耽误上班。要不然白天黑夜的赌博,精力不济,工厂都是机械化作业,安全生产都难保障。

    妇女讨论的是进京购物,男人考虑的是明年的生产经营。整个八四年,韩屯村没上一个新项目,意外之财就是方便袋的收入了。

    八三年村里从过年开始,忙活的整整一年,垫村台,建别墅,建厂房,连着上了四个大项目面条机、速食面、火腿肠和麦芽糖。

    村里今年的主要收入是肉食厂、速食面和麦芽糖,火腿肠和麦芽糖几乎被岛国给包销了,速食面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在大城市中比较受欢迎。

    就韩屯村速食面的销售情况来看,农村对速食面也比较欢迎,成立人们走亲串友的必备礼品。五毛钱一包的速食面,拿上两包才一块钱,比带两包点心便宜还体面。

    速食面的外包装好,彩塑的包装特别的漂亮,而且干净卫生。现在点心的包装依然使用彩纸,现买现包装,放上两天包装纸就油透了,当礼物不算太好。

    普通的点心在冬季也就是一个月的保质期,夏季的保质期也就是十来天。过期的点心发霉长毛,绝对没法当礼物。

    速食面的保质期长,半年的保质期深受人们欢迎。放上半年外包装和新的一样,随时可以当礼物。人们的生活虽然提高了,可还是挺节俭,没病没灾的人们舍不得吃点心。

    大伙光看速食面的包装大了,其实里面才二两面。一斤点心份量可是速食面的五倍。省钱又能挣面子,还是比较收人们欢迎的。

    不过走亲戚要的就是面子,速食面鼓囊囊的一大包,包装袋有好看,关键是老人孩子都喜欢吃。

    韩屯村的产品展销厅,除了方便袋和鲜猪肉,速食面是销的最好的产品,尤其是大包装的碎速食面,更受大伙的欢迎。

    展销厅每天上午八点开门,,没开门前就有人在门口守着,就为了买大包的碎速食面,韩屯村的人想买也得提前去排队。

    村里人从碎速食面的热销中受到的启发,大伙想起了去年韩道伟的提议,生产大包装的速食面。

    通过一年的销售,韩屯村对速食面的行情,也有了详尽的了解。速食面在国内普遍称为方便面,生产厂家主要在京都、上海这些大都市,主要以大包装为主,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二两的大面块,用大纸箱子装着。零售价每块025元,二两粮票。购买这种方便面,得自己准备包装袋,所以被群众形象的称为光板面。

    这种光板面不带调料包,想买调料包得另外付钱,一包调料一毛钱,够用好几次的。

    正因为他们的包装受限制,所以在大商场中,还是进口的袋装速食面销售比较好,特别是在深南这种开放城市,光板面市场很小。

    从中受到了启发,韩屯村的人们都同意新增一条速食面的生产线,专门生产大包装的方便面。进口速食面的机器也有门路了,直接和山本联系就可以。

    速食面一条生产线600万元,其他的配套设备都齐备。最大的问题是面粉厂的生产能力低,以现在的生产能力,全天二十四个小时的生产,也供不上两条速食面生产线。

    大伙倒也痛快,提议直接从岛国进口一套面粉加工设备,大伙对于全天三班倒的工作制还是不适应,比较喜欢两班制。

    大伙讨论到夜里九点多,就散会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估计回家也睡不着觉。

    特别是“大一号”家,两年的分配加一块三百多万,赶得上新石庄一年的收入了。

    回到家里,姥姥去了悠悠的房间,娘俩在一起,盘点自家一年的收入。

    先算服装厂的收入,今年虽然洪城县的加工点减少了三分之二,可阜城产业园的服装厂,来了个开门红,效益特别好。

    再者,朝霞舅妈负责的部队家属服装厂,今年全部更换成电动缝纫机,效率明显提高。

    因此,今年服装厂的收入不减反增,全年收入35个亿,每家七千万。

    阜城的服装厂,总投资三千万元,三千亩土地服装厂和电风扇厂一分为二,资产分的一清二楚,虽然挂在震宇公司的名下,可产权归属五家共有,也就是爱国舅舅兄弟四人和悠悠妈,每人一份。

    服装厂除了京都的产业园,其他所需布料,都是悠悠从后世订购的,仅此一项收入四个亿,这项收入见不得光,只能算是悠悠自己的收入了。

    震宇公司加上振华公司,两项收入今年也达到了十五个亿。加上布料的收入,今年总收入十九个亿。

    今年的支出也多,光是阜城产业园,两次投入就是25个亿。电冰箱厂和洗衣机厂,设备已经运了回来,厂房年前总算是完工了,工人也培训好了,年后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投产了。

    洪城的发制品厂,投资达到了二千万。这可是悠悠为后世开办的厂子,为此悠悠还比照着岛国的发制品厂,杜撰了一条销售渠道,利润比岛国的发制品厂略高,罗锅子每个月的提成就达到了7万元。

    工厂招收的五百名工人,都已经成为熟练工人,其中不合格的重新分配,成为工勤人员。

    技术工人的工资,全部按照计件工资,高的达到了一百多,低的也在六十以上,反正比工勤人员工资高了一大截。

    五百名工人的工资,每个月五万元钱足够了。工厂投产后,平均每个月给县里上交利税十万元。

    收购头发和加工费用,每个月大概需要15万元。加上工资利税和罗新才的分红,发制品厂每月的支出,大概在37万元。

    悠悠每个月获取三万斤的头发和五百个发套,在后世,化纤的发套价值也在五千元以上,人发的价格更高。有发制品做支撑,悠悠的时代电商就有了牢靠的基础。

    以前的野菜、猪肉、鸡蛋、野生鱼这些销售活动,现在都成为了过去式。只有铜钱和银元的销售,保留了下来。普通的定价销售,特殊的网上拍卖。真正珍贵的,则被悠悠当成了收藏品。



第793章 投资
    洪城的发制品厂,还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那就是在洪城逐渐形成了人发交易市场。每到集市,上百名的从业人员,用自行车带着收购来的人发,到发制品厂收购门市出售。

    支出最大的是悠悠在各地收购的产品,各地知名的特产都是悠悠收购的重点,全年支出近五个亿。

    这些特产,有些被悠悠在后世销售出去,赚取高额的差价。不过大部分都被保存了下来,悠悠的仓储园时间可是静止的,不存在过期问题。好些名优产品,再过十几年,价值就会暴涨。

    各地名优产品,通过振华和震宇两个公司,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临水,悠悠每到周日,就去临水火车站的库房,转手之间,两个时代之间的物流就完成了。

    随着震宇公司的业务逐渐扩大,火车站虽然增加了库房数量,可依然不够使用。在李保国的操作下,公司在临水火车站,自己投资建设库房,连土地都购买了下来。

    幸亏有智脑这个强大的助手,出入库清单衔接完美,使悠悠的瞒天过海之计,得以顺利实施。

    借着大卫定做唐装棉袄,悠悠大量订购各种高档的丝绸产品,仅此一项,支出几千万元。特别是手绣产品,悠悠是抄底收购,当然了,价格更加的优惠。

    悠悠作为后世的知名电商,可是清楚的知道,这种便宜到八八年就结束了。

    八八年的物价通涨,引起了全国的qiǎngu风,此后物美价廉成为了过去式,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其次就是姥姥收购的手工品了,家织粗布投入最大,加上手工鞋垫和绣花鞋,全年投入也超过了一个亿。

    不过,大卫今年可是真给力,震宇公司和他的合作金额高达五千多万,这可是英镑,兑换成人民币,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八四年人民币对英镑的汇率虽然低,可也在280,兑换成人民币就是上亿元的收入,还给国家赚来了珍贵的外汇收入。

    京都的震宇公司,林爷爷用于购买各种老家具和古董的投入,今年不算大。关键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对古董的价值逐渐认识,价格逐渐升高,非珍品林爷爷不再收购。

    老家具倒是便宜,不过数量已经不多了。京都的四合院,也逐渐稳定下来,加上悠悠限定了位置范围,可以入手的更加的少了。各种支出加一起,林爷爷今年支出总和才八千万。

    今年一年,震宇公司给国家上缴了二亿元的利税,其中京都一个亿,阜城伍仟万元,临水五千万元。

    总算起来,自家全年收入十九个亿,支出九亿五,节余九亿五千万。加上往年的节余,总数超过了二十个亿。

    姥姥可能受了村里人的影响,竟然提出了主动投资。她老人家说“年后你妈她们回去的时候,我跟着去一趟京都,给你联系一下中考的学校,咱们的户口在京都,你高中得去京都读书。

    再给你林爷爷商议一下,京都产业园扩建的事情,有了阜城的经验,京都的电子产业园,咱们也开办电冰箱和洗衣机厂。

    你刘冉舅妈的叔叔,今年被委以重任,担任了京都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让你刘冉舅妈捎信,邀请我年后去京都,无非就是扩大投资的事宜。”

    悠悠对于扩大投资特别赞同,这个年代只要是正规的投资办实业,想不赚钱都难。工业品供不应求,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依然实行工农业剪刀差,工业品利润居高不下。

    不过,她对去京都上高中持反对意见,距离后世的自己读高中,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以前再扎实的学业,现在也忘了个七七八八。

    可穿越大神不仅给自己赠予了智脑这逆天的所在,还附加了过目不忘的福利。再加上现在的中学课本内容,简单易懂,学习对悠悠来说,确实不算是个问题。

    下半年在教室里窝了半年,可是把悠悠给憋屈坏了,她是五花八门各种知识都学,好在韩屯联中管理不严,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悠悠具体干什么也没人管。
1...228229230231232...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