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剩下一点面,他用手搓成一头大一头尖的长条,还跑出去找了点胡萝卜叶,摁到上面,然后放到兔子前面。

    “小白兔,给你吃胡萝卜”别说,还真像。

    姥姥一扭头,看到他俩捏得东西,气得声音高上来。“你俩败家的玩意,这是吃的东西,哪能随便玩,这是要招罪的。”

    接着,姥姥就给他们讲了个故事,《关于粮食的传说》:

    不知多少年前,老百姓日子可好过了,年年风调雨顺,庄稼五谷丰登。那时,有句顺口溜:

    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

    雪打灯,好年成,

    一棵麦子打半升。

    那时候的庄稼跟现在不一样,不管是高粱、麦子、豆子、谷子,天底下所有的粮食,都是齐根到梢都结粮食粒儿。你想想,高粱两人多高,齐根到梢得结多少小麦齐根到梢都是麦粒子,一棵就能结多少还有,庄稼种下后,这年年都结种,好几年不死,一个劲儿地结粮食。所以说,那时的人都好过。

    有一户人家懒,种地图省事,三亩地的粪施在一亩地里,胡乱种了一些粮食,就出了一棵高粱。不缺肥不缺水,那高粱长得摸天高。四里八乡的人走累了,都在下面凉快。到了秋天高粱熟了,齐根到梢都是粮食,主家收粮食了,底边的够得着,高处的够不着,就搭上脚手架,拿个长杆子上去打粮食,一打就是三天三夜,就这还没打净。下边地上那高粱粒子一人多深,就把高粱棵子砍倒,就地晒粮,装了好几囤。

    粮食吃不完,人们就有点烧包了。不光浪费粮食,连天神也懒得敬了。玉皇大帝那里香火越来越稀,其他神仙也这么说。玉皇大帝心想:众神很卖力,对凡间老百姓不错呀,怎么回事就派张天师下凡查看。张天师变成一个老道士,下凡来到人间。

    老道士走过村庄,看人们气色很好,不像挨饿的样子。走过湖里,见湖里庄稼长得很好,齐根到梢结满了粮食。走着走着,看见一个人在耕地。仔细一看:不是耕地呀!这个人是在收芋头。就见他鞭打快牛,用犁子耕芋头,后面跟着一个人拾芋头。耕出来耕不出来不问,耕烂耕不烂也不问。拾芋头的想拾几块拾几块,哪块好拾就拾哪块。老道士再往前走,见有些人在掐谷子,想掐几棵是几棵,累了,一撂就走了。老道士心说:人不稀罕粮食了,拿粮食不当好东西了。

    老道士走到一个村子,就想:我再看人心变坏了没有。他手拿破碗,来到一家人门口要饭吃。这家人明明满院都是粮食,偏说没有吃的,撵老道士快走快走。他走了一家又一家,家家如此。最后,走到一家门口,这里的妇女正在烙单饼,老远就闻着喷香。老道士说:“大姐,道士来化缘啦,给点儿吃的吧。”那妇女没好气儿地说:“哪有饭给你吃,快走快走。”可也巧,这时候,她院里坐着玩的小孩哇哇哭起来。那妇女一看,孩子拉了一腚屎,她就顺手拿起一张单饼给孩子擦腚。擦完腚,又顺手拿来一些单饼,给孩子垫了腚。

    老道士一看,心想看来人心也坏透了。张天师回到天宫,一五一十地向玉皇大帝作了报告,玉皇大帝气得吹胡子瞪眼:“好啊,我要整治这些坏良心的人,先旱他三年。”

    地上




第201章 全村齐杀猪
    这以后,人们为了活命,男女老少纷纷下田,耕地、施肥、播种、灌水、锄草、灭虫,不停地劳作,使地里又长出了好庄稼,他们视庄稼为心肝宝贝,小心翼翼地呵护,生怕照顾不好它们。累了,就蹲在地头,一边看着庄稼。从那时起,人们把用汗水换来的粮食视如珍宝,爱粮惜粮,节约用粮,谁也不敢再糟踏粮食了。

    悠悠听了,赶紧承认错误。“姥姥,我错了,不该浪费粮食。”

    迪迪似懂非懂,也跟着说:“姥姥,迪迪也错了,不该玩面。”

    姥姥看着他们俩:“知错就改是好孩子,今后不能再犯了。”

    悠悠急忙做保证:“记住了,我明天就把自己玩的面吃了,姥姥您帮我包成饺子吧。”

    迪迪大声的喊着:“姥姥,还有我的那。”

    昊昊嫌弃的说:“你俩真恶心,玩半天了咋着下锅啊。”

    悠悠可不怕他,把手伸到他的跟前,“我俩把手洗的很干净,咋就恶心了。”

    昊昊往后躲着,“你离我远点,照镜子去,看你脸上成什么了。”悠悠爬到炕柜的镜子前一看,脸上沾着好多的面粉,好几块白,像喜剧里的小丑。不觉内流满面,奔三的人士,真丢不起这人。

    偏迪迪没眼色,用手指着悠悠的脸,哈哈大笑,那个痛快,根本没注意悠悠的黑脸。

    悠悠把他拉到镜子前,“看完你自己再笑。”迪迪看完自己,笑的更痛快,还对着镜子用面手接着抹。悠悠满头的黑线,一口怨气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跟他们这些小屁孩玩了。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己的智商都退化了,孩子气渐重。

    大家看着他们俩,笑的那个痛快。爸爸端过来一盆温水,挨个帮他俩把手脸洗的干干净净。

    姥姥找了根高粱莛,放水里沾湿了。把他俩玩的面搓成长条,旋转着缠在高粱莛上,十五公分左右一根,埋到炕火堆里。

    “给你们烧个‘花不即’吃。”别说,真的和纺线用的棉花不即有点像。

    过了一会,就飘出了一股糊香味,姥姥从火堆里把“花不即”扒出来,把上面沾着的灰吹掉,两个焦黄的面食出炉。

    迪迪拉着姥姥喊:“姥姥,那个大的是我的。”接过来张口就咬,烫的直呼气,还不忘喊:“好吃,真香。”

    悠悠也咬了一小口,享受的眯着眼,跟昊昊哆嗦:“嗯,好香,你要是不嫌我脏,可以咬一口。”

    昊昊傲娇的把头扭过去,迪迪举着凑到他跟前,“哥哥,我的不脏,你吃我的。”昊昊解气的咬了一大口,挑衅的看着悠悠。

    “哇、哇、哇”迪迪的哭声响起,还带着控诉;“哥哥把我的吃完了。”悠悠一看,可不咋的,迪迪的手里的高粱莛上,就剩下一点了。

    悠悠蔑视着昊昊,把自己的递给迪迪。“姐姐的多,都给你,你不嫌姐姐脏吧。”

    迪迪接过去,抽搭着说:“姐姐不脏。”接着跑到志远和志高跟前:“哥哥,你俩也吃,可香了,就吃一小口哈。”

    昊昊听见,气得立眉竖目,悠悠欣赏着他憋屈的表情,心情格外的好。小样,胆敢嫌弃本小姐,自己也被迪迪嫌弃了吧。

    韩屯村今年的冬至过的好,家家户户不仅吃上了饺子,而且吃上了肉,全村五十多户,杀了32头猪。

     



第202章 唐装棉袄
    二十一日,姥姥去张集赶集,顺便把援朝舅舅的自行车给他送回去,就让二爷赶了个毛驴车。

    胜男舅妈看到姥姥,从抽屉里拿出个盒子:“姑,俺想着您今天得来,看俺给您弄了个什么”

    姥姥接过来打开,里面是一个上海牌的新手表。“姑,上海的女式表,俺县里的同学给的票,她还想要十件呢子大衣,您年前给捎来就行。”

    姥姥往外掏钱,问她:“胜男,姑谢谢您,这手表多少钱”

    舅妈急了,“姑,您给俺钱不是打俺脸吗俺得多不懂事才能要您的钱。您给俺们的东西,比这手表多了去啦。再说了,俺不是跟着您挣钱了吗,能给您买的起手表。您经常出去,戴着表好掌握时间。”

    姥姥高兴的把手表带上:“那姑谢谢你了,啥都想着俺,刚给买了个缝纫机,这又给买块表,你一年的工资没了。”

    胜男舅妈嘿嘿笑着,“姑,俺跟着您挣了两年的工资,花一个赚俩还是挺上算的。这600元钱您拿着,是她们给的衣服钱,俺给您买表才花了80元,这10件大衣俺就赚了250元。”

    悠悠笑的快岔气了,真佩服舅妈个二百五。舅妈明白过来,和姥姥一起大笑。

    回到家里,姥姥就把手表给了妈妈。“你上课用吧,俺去临水再给卫华买个男式的。”

    爸爸赶紧表态:“妈,不用买,我用不着,有闹钟就行。”

    妈妈也没不要:“妈,这是胜男给您的,我可不能要。再说,您经常出门,戴着方便。”

    姥姥只好自己收着,过后郁闷和悠悠说:“我带着你,比表都准,要表干啥,还不够碍事的。”

    悠悠奥特了,敢情姥姥把自己当万能表了。“姥姥,我这表好吧,都不用您上弦。”

    姥姥给了她一巴掌,“你咋越来越贫,以后给俺好好的说话。”

    过了冬至,二个舅妈就拿着在平城买的织锦缎,来找姥姥商量:“姑,您在外面见的多,这缎子咋做啊俺俩不敢下剪子。”

    姥姥接过布料,用手抚摸着。“这缎子真好,我会做年轻人穿的掐腰小袄,也会做老人穿的大袄。现在也不兴穿那样的衣服,要是做成现在穿的大襟袄,真可惜了这料子。”

    悠悠听了,心想问我啊,做活面的唐装,大气还好看,现在穿也行。

    看她们对着布料发愁,悠悠急了,没人问咱也说:“姥姥,您柜里的那件衣服好看,就比着那件做呗,俺给您拿去。”

    姥姥还没明白过来是咋回事,悠悠就跑到了里屋,小手在柜里一阵翻,拿出来一件枣红团龙提花的唐装,还是活面的。姥姥虽然迷糊,却明白是悠悠搞的鬼。

    两个舅妈看见,连声的夸好。“姑,这衣服真好看,赶紧穿上让俺看看。”

    姥姥穿上,两舅妈看的眼都直了。“姑,俺这次是真信了,您确实跟俺姑父享过大福,看这衣服就知道了。不是亲眼看到,俺都不知道还能有这么好看的棉袄。”

    悠悠心想:舅妈还真识货,这可是专门定制的,大师设计,手工制作,桑蚕丝的内胆。

    二舅妈说:“要不是亲眼见,俺都不知道,这对襟袄还能这样做,要不说得有文化,人家城里人就是会的多,做的衣服也好看。这样式,别说用绸缎了,就是用咱织的粗布做出来,穿上也好看。”

    大舅妈看着姥姥身上的棉袄:“朝霞,你光看到好看了,你看看这得用多少布,多出来一层



第204章 桂莲的灾难
    现在村民都意识到了种植簸箕柳的好处,要是能把河滩里的二百多亩地都栽上簸箕柳,收获的柳条就足够大家用的。特别是明年,大家靠条编也能弥补秋季的损失。

    二奶奶一家除了狗剩,都学会了柳编。特别是桂莲两口子,白天黑夜的干,当月俩人就领了36元钱。腊月初六,姥姥去张集赶集,张留根也跟着去了。

    他买了一百斤麦子,桂莲快生了,他们来的晚,没赶上队里分麦子,买些让桂莲过月子吃。两口子看着一口袋麦子,满脸的满足。

    俩人盘算着排到他家磨面时,先磨五十斤,过月子加过年,两样都有了。谁想到就是这一百斤麦子,给他们带来了塌天大祸。

    腊月初六的下午,二奶奶家突然传出凄厉的喊声,夹杂着争吵怒骂声。大伙都在地窖里忙柳编,听到喊声赶到时,都气红了眼。

    桂莲躺在地上,身子下面淌了一片血,二奶奶脸色煞白,声音打着颤着的大喊:“救命”。

    她家的猪圈了旁,张留根的娘架着地排车,高声骂着。他的俩弟弟,在二爷家的猪圈里抓猪。

    “留根,你个丧良心的,你这是找着亲娘了,连你老娘都忘了。给你小娘小爹吃白面,你心里就没老娘一点。

    看你那小娘,回到娘家还学会装死了,吓唬谁啊,你们当老娘是吓大的啊。

    告诉你们,就是真死了老娘也不怕,大不了老娘给她抵命。”她骂的中气十足,声音高亢。

    爸爸用银针给桂萍止血,检查后说:“赶紧送县医院,有生命危险。”

    舅姥爷安排爱国舅舅去开拖拉机,大伙忙着抬桂莲上车,二爷从家里拿出三百元钱,姥姥又给加上了二百。“都拿上,救命当紧。”

    二奶奶的身体差去不了县医院,二爷的大嫂还得照顾丈夫,桂香才十七,还是个姑娘。

    “小老妈妈”主动地说:“俺和桂香跟着去。”二爷和宝景也跟着去了。二爷对姥姥说:“秀芹,你二奶奶就交给你了,你多费心。”

    姥姥答应着:“二爷,您放心,俺桂莲姑当紧,快走吧。”

    这边忙着救人,那边仨人还忙着抓猪那,这得多大的心啊。

    那老婆子还在恶狠狠的骂着:“想装死吓唬俺,你就做梦吧,俺擦屎刮尿拉拔大的儿子,给你们当牛做马,挣给你们吃香的喝辣的。你们也不想想,那有这样的好事,只要俺有一口气,那也是俺儿,从俺肠子里爬出来的。”

    看见她张留根上了拖拉机,就扔下地排车,拦在路上,挑着脚的骂:“张留根,你给老娘滚下来。你现在是过好了,把老娘给忘的一干二净,一年十快钱就想打发俺。你自己说说,俺三年的奶水就值十块钱吗。

    你眼里就看到你那小娘了,你下来看看你亲娘,你可怜可怜俺吧,俺老了不中用了,求你赏口饭吃。

    你把老娘撇家受罪,自己吃独食,你咋咽下去的,咋不噎死你啊。”

    路被她拦着,拖拉机过不去,大伙急了。韩道伟过去拉了她一把,被她一头顶到怀了,栽了个屁股蹲。

    傍边呼啦啦上来十几个,有男有女,拽着她走到路旁,拖拉机赶紧开走了。

    韩道伟的娘走到近前,用手往她脸上连着打了十几巴掌,狠狠的骂着:“你作死也不看清楚,俺儿我都没舍得招过一指头,倒让你个死老婆子打了。要是俺儿有个好歹,你一家子的贱命都不够赔。”老太太骂着,还对着她的脸吐了几口。

    &nbs



第205章 腊八粥
    二爷的大哥韩德财坐在轮椅上,指挥着“高高三”。“给我狠狠的打,一群没人性的东西,打坏了我担着,老子扛枪闹革命,连小日本都不怕,还能让你们给欺负了。”

    “高高三”打不了老的,可以打小的,不是踢老二就是打老三,大家看着也没人拉。

    这俩也是欠揍,他们抓猪还捡大的挑,跑二爷家猪圈里去了。嫂子命都没了,俩人没一个管的,就光顾着抓猪了。

    还有人在旁边出主意:别打脸,揍腚,光疼还看不出来。那老婆子也傻了,也不管儿子了,自己抱着头躺在地上装死狗。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有人喊道:别打了,公安来了。一名穿制服的公安人员,领着两个工作人员过来了。

    情况非常明了,那老婆子根本不懂道理,还理直气壮的说:“俺拉自己儿子的东西,碍着你们啥事了,社会变成啥样,也得养老人,他把户口迁到哪里,也是俺儿。

    青天大老爷,您可得给俺做主,这圈里的猪,俺得拉走,俺张家的东西不能留给她娘家。”

    公安问清了口供,给他们读了一遍,确定无误后,让他们摁了手印。然后和舅姥爷商议:你们村不是还有一辆拖拉机吗,帮忙把人给送到县拘留所吧。
1...4950515253...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