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不过,临近八月十五,县里的有关单位,又来韩屯买猪。现在,韩屯村有了联厂,他们买的更加放心大胆了。

    在韩屯食厂买,也算是集体对集体,摆脱了私自交易的嫌疑。买猪的同时,顺带着要些别的产品。

    韩道伟合计了一下,八月十五期间,预定出去的猪,就有4万多斤,午餐、熏、火腿、香肠等产品也超过了1万斤。

    这样一来,在联厂正常的生产量上,就得增加近300头的生猪宰杀量。

    虽然联厂有冷库,可以提前几天把猪宰杀了冷存起来,也避免了临近十五集中宰杀。不过,联厂得加班才行。

    过了八月初六,联厂就开始实行三班倒,全天24个小时上班。幸亏这两年,村里的男劳力都学会了杀猪。临时搭配起来,倒也不影响生产。

    石庙村自从村干部改选后,比原来团结多了,工作也有了起色。看到接近八月十五了,他们就又找到了舅姥爷。

    “韩支书,又到十五了,俺村的猪都长到了二百五六十斤,再不卖就长得慢了,您就cao)心,再给卖一次吧。”

    舅姥爷早就和姥姥算过账,今年韩屯村队里养的二百




第315章 羊毛衫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15章羊毛衫姥姥按照之前和悠悠商量好的数量,从八月初十开始,让他们每天送三百头的量。今年,大舅是不能帮着他们运了,舅姥爷就把“高高三”和志杰两个人借给了他们。

    姥姥带着悠悠,又去了平城。每天早上7点,“高高三”和志杰就把猪肉送来了,石庙村每辆车都跟着两个帮忙的。他们进城就一块买了早餐,吃完后才来悠悠家的院子,卸了车就回去。

    他们来时就把猪肉过好称了,第二天姥姥就把头一天的猪肉钱交给他们了。石庙村的会计每次都跟着,正好把钱交给他。

    等到八点多他们回去了,姥姥就带着悠悠出去转。临水、洪城、平城三个县城被娘俩转了个遍。碰到合适的就买,主要是为了考察市场,看今年市场的变化。

    不得不说,78年的市场比原来活跃多了,尽管还是计划经济,工业品和轻工产品依旧是国家统一供应。不过买卖农副产品的小商小贩多了,农贸市场规模急剧扩展。

    黑市彻底消失,变成了公开的市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紧缺物资的倒卖,基本上是明码标价。

    名烟名酒供货量加大,临水的百货大楼开始卖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不过依然得凭票购买。

    各种布匹种类样式增加,特别是涤纶、涤卡、的确良、尼龙、针织等腈纶化纤布料,以结实不褪色的优点,深受群众的欢迎。

    悠悠在针织柜台,头一次发现了成品的羊毛衫,虽然名称是羊毛衫,其实是腈纶的细膨体纱。简单的单色薄针织衫,胸前配上几朵艳丽的花朵图案,还是比较好看的。

    男式的就是简单的鸡心领,不过在领边上多了一道白色的细线,也挺醒目的。

    关键是腈纶的膨体纱,颜色鲜艳,还不褪色,不像现在的羊毛线,别说用水洗了,就是穿的时间长了,风吹日晒的,肩头和袖头,也自然褪色,显得破旧难看。

    女式的腈纶衫每件18元,男式的20元,比纯毛线织的毛衣价格都高。就这,大家还挤在柜台上抢着买。

    临水是地级城市,供货量大还好点。平城简直是出现了抢购的热潮,每天百货大楼一开门,人们就挤进去,直奔针织柜台,抢着买羊毛衫。抢到的喜笑颜开,抢不到的垂头丧气。

    姥姥问过营业员才知道,原来为了过节,百货大楼特购了一批羊毛衫,每天按量销售。早到早得,卖完只好等第二天了。

    马上要过中秋节了,小青年都想买上一件,给未婚的对象送去,也显得抢手。

    姥姥这次主动的问悠悠:“你那里面的商城里,这样的羊毛衫啥价”

    悠悠在商城里查询后,笑眯眯的告诉姥姥:“女式的4.5元,男式的4元。姥姥咱要多少啊”

    姥姥奇怪的问:“悠悠,你看清楚了,咋女式的比男式的还贵一元钱”

    “姥姥,女式的多了绣花,当然贵了,男式的收虽然多用些线,但是化纤的毛线不值钱,二三元钱一斤。”

    姥姥还是不能理解,自言自语的说:“真弄不明白你那里面是咋算的,用量大的反而便宜,多几朵花能用多大点毛线。”

    悠悠听了姥姥的话,相当的无语,绣花的加工费比起腈纶线来,高的可不是一点半星。这还得是机绣,要是手绣的话,更是天价。可现在是七八十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工费了,找人帮忙,管顿饭就行。

    在后世,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费。为了节约成本,智能机器应用广泛,扫大街都用机器人。估计



第316章 兜底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16章兜底李保国越说越兴奋,最后再三的拜托姥姥:“姐,您可得给俺催着点,千万别断了俺的货,不论多少俺都要。”

    姥姥看着他这无赖的作风,有些无语。偷着对悠悠说:“他要是知道你那商城里,有成百上千万件的羊毛衫,还敢吹吗”

    悠悠小声的回答:“姥姥啊,关键是您老敢把这些货物都拿出来吗”

    姥姥害怕了,赶紧捂住悠悠的嘴:“不敢,咱不说了。”

    闲着无聊,悠悠又找了几种新式的尼龙袜,整个袜子全部带有图案,可爱的卡通动物和花草,这样袜子就厚实多了,穿上特别的暖和,价格还和原来一样。

    今年,人们的生活好了,做衣服的多了,特别是做涤纶布这种好衣服的多了,人们也舍得买好扣子。杨奶奶他们要扣子的数量增大,悠悠又在商城里找了十几种各式的扣子。

    春秋装百货楼里还是原来的哪几种,李保国还是坚持买原来的风衣和条绒裤子。

    他得意的对姥姥说:“姐,您今年得多给我准备货,秋天我准备再跑几个地区,今年争取买它个十万套。您是不知道,咱这衣服好卖得很,现在我都开始收预订款了。

    姐,您先给我发5万套风衣,再带5万条裤子,5万件绣花的衬衣,现在的女孩子要好,好好的衣服套里面穿,就为了露个衣领好看。”

    五天的时间里,悠悠给李保国送了5万套风衣,5万条条绒裤子,5万件绣花衬衣,外加5万件羊毛衫。加上原来的3万件羊毛衫,总共是330万元钱。

    玉玉、王代娣和杨奶奶,总共要了6万代头饰,6万袋扣子,6万条纱巾,10万双尼龙袜,总共31万元。

    晚上娘俩个在空间里,姥姥看着这些钱,觉得不可思议,“悠悠啊,这世道怕是和你这里面说的那样,真的要变了,原来,谁见过这么多的钱啊,这才几天的时间,咱娘俩就挣了这么多的钱。

    就说你李爷爷吧,他一下子要了28万件衣服,一件一元钱,这就快30万了,想起来就和做梦一样。”

    八月十四日徬晚,娘俩才回到家里。这次,一共给石庙村卖了1500头猪,235619斤猪肉,悠悠的商城里,增加了3500万的收入。

    回到家里,姥姥就把12000元利润给了舅姥爷,舅姥爷说什么也不要:“妹妹,原来是爱国两口子跟着您忙活,您分给孩子也就算了,现在俺们坐在家里,不动不摇的,还能再要你的钱。”

    爱国舅舅也说:“姑啊,这次,说什么俺们也不能在拿钱了,昊昊他们都大了,您也得存些家底了。再说了,您刚在京都买了房子,俺们还想着帮趁您些钱。”

    悠悠爸妈和姥爷见了,才知道姥姥赚钱的门道在哪。等舅姥爷他们回去了,妈妈搂着姥姥的肩膀撒娇耍赖:“妈,我回京没事就跟着刘老他们收东西去。原来吧,还担心没钱,这回不怕了,您老人家出去几天,就够我花一年的啦。”

    姥姥财大气粗:“大胆的收,没钱了就写信告诉我。你妈我啊,可不止这一条赚钱的门路,你不知道的还多着那。对了,你回去让刘老他们帮咱买院子,趁现在便宜,给三个孩子一人买一套放着。别怕花钱,三五十万的,我还能拿出来。”

    姥爷他们估计被姥姥吓着了,过了半天,姥爷才说:“你到底在外面干什么了咋挣了这么多钱。”

    姥



第317章 过明路
    有了对比,韩屯和石庙村的群众就明白了,他们穿着自己的干部服,到处的显摆:“看到了吧,俺这衣服,是从上海捎来的,都穿两年了,还和新的一样,就是不褪色。狂沙网”

    公社里的人都知道胜男舅妈和姥姥的关系,就托她来找姥姥买干部服。今年,胜男舅妈在洪城的销售渠道也形成了。她成了批发商,她在县城里的同学同事,成了她的零售商。

    最后,她不只是要了涤卡的干部服,还要了羊毛衫和风衣条绒裤子,加上尼龙袜子,装了满满的五大包。

    胜男舅妈拿货,都是用邮局的大帆布邮包装,她有个同学在县邮局工作,这也算是搞特权吧。

    胜男舅妈搂着姥姥的肩膀,高兴的说:“姑啊,托您老人家的福,我今年已经赚了三万多了,加上这干部服和羊毛衫,到年底能挣五万。”

    可不是咋的,一个夏季,她光是百褶裙就卖出去五千条,光是这一样,就赚了一万五千元。干部服姥姥是按25元一的价格给她的,羊毛衫可是畅销品。

    今年自韩屯村联厂开业以来,各家就没有杀猪的了,谁家吃,就去联厂买,一元钱一斤,想要什么样的都行,还不带骨头。

    就是猪上的板膘油,也是一元一斤,这是最受周围群众欢迎的副产品了,每天都有附近村的群众来买,就没剩下过。

    杀猪剩下的骨头,五分钱一斤,大伙听了悠悠爸爸的话,经常买些炖骨头汤喝,石庙村的人也过来买,骨头也没剩下过。

    过八月十五了,村里每人分了一斤纯,谁家想多要,自己再掏钱买。

    韩道伟兼任联厂的会计,联厂的账目,清月结。从开业到现在,基本上保持了每天5千元的利润,86天盈利40多万。

    村里的几个干部坐下商量了一次,趁着过节,每人先发500元钱,工分到年底再结算。这样就牵扯到桂金和悠悠妈了,她俩去上大学了,还跟不跟着村里分配啊,原来也没有这况,

    韩玉臣的三儿子今年也考上了大学,他就没好意思发表意见。韩道伟会做人,坚持只要是村里的人,就跟着参加分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才算脱离村子。

    最后,舅姥爷决定召开群众大会,让大家表决。会上,大伙一致同意韩道伟的意见,今后村里考上大学的,都跟着参加村里的分配,直到参加工作。

    大伙都说:“孩子考上大学,是咱村的光荣,以后咱们出去办事,也多条路子。别的不说,大家看援朝,给咱村办了多少好事。”

    村里每人发放五百元钱的事,大伙都瞒的结结实实。韩道伟发放时就告诉大伙,谁也不能说出去,以免引起周围村的嫉妒,给援朝舅舅带来麻烦。

    麦收后,韩屯村每人分了伍佰元的麦种钱,就在周围村引起了轰动,好多村私下里议论援朝舅舅,利用权力偏向自己的村庄,照顾他当支书的父亲。

    今年的中秋节,宝山的二姐赵芬的对象又提结婚的事,还是被她给骂回去了。最后,赵芬的对象没办法了,就对她说:“,你还拦霸着二盼,知道外面咋说咱不,都说不敢找咱家的闺女当媳妇了。您也不想想,这两年有给三妹妹说媒的吗”

    还真是,三挡今年都二十岁了,村里和她一般大的姑娘都订婚了,就是比她小的,也订婚了,还真没人给她说媒。原来病根在这里。

    &



第318章 鼓足干劲
    别的村干集体的活磨洋工,韩屯可没这种现象。狂沙网大伙干劲都大,积极特高。特别是妇女劳力,没黑没白的在地里加班干,村里的老爷们都说:“新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还成了真的。”

    关键是中秋节,村里每人发了伍佰元钱,极大的调动了村民的积极。联厂开工还不到三月,每月人均170元了,这是什么概念啊,得是全国最高的工资了。

    大伙可是舍不得让联厂停工,因此,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三秋大忙期间,硬是没舍得让联厂停工。

    收完大豆,把各家积攒的土杂肥拉到地里,连犁加耙,韩屯村的秋种硬是赶到了别的村前面。依然是给县种子站,繁育“齐麦一号”种子。

    石庙村的干部不服气,在村里的大喇叭上大发脾气:“咱村的人啥都和韩屯比,咋不和人家比干活。大家挣开眼看看,韩屯比咱的地多,三秋大忙人家的厂子,就没停工,可是人家的小麦都种上了。

    咱的那,到现在还没开始种,大伙光嫌俺们干部无能,你们倒是有能耐,那就是会磨洋工。”

    他们村的群众不干了,嗷嗷的就犟上了:“石书记,您咋讲话那,你光看见韩屯村收种快了,你没看见人家村里的三辆拖拉机,一辆顶多少人。

    自己没能耐,还怨上大伙了。你要是有能耐,也给县里繁育麦种啊。没看见韩屯今年光是繁育麦种,每人就分了五百元钱吗。”

    石庙村今年是没接到给种子站繁育麦种的任务,不过他们村今年种的,就是韩屯繁育的“齐麦一号”新麦种。

    县里也有考察他们村地力的打算,毕竟,他们村喂的猪多,优质土杂肥也多。

    中秋节过去没几天,三舅妈就来找姥姥,她手里的五百涤卡干部装,很快就卖出去了,还有好多人找她进货。

    “姑啊,好多人听说咱的干部服不褪色,都让我进货,您还得帮我进一批货。这次咱多要些,进二千。

    还有,我还得再要二千件羊毛衫,我的同学他们都说咱的羊毛衫比百货楼里卖的质量好。”她给姥姥准备了一百个邮包。

    姥姥带着悠悠,直接把胜男舅妈要的货物,放在了洪城自家的院子里。胜男舅妈的同学同事,大部分都在县城,货物也是从县城走。

    现在,自家人都知道县城的这个院子,被悠悠姥姥买下来了。三舅妈还是头一次来,她里外的转了一遍:“姑啊,您可是真有眼光,这院子真好啊。”

    看到东厢房里放着的各种废品,三舅妈问姥姥:“姑啊,您存这么多废品东西干什么”

    姥姥告诉她:“我帮别人收的,东关你罗叔叔专门给我收这个,我提给他10%的利润。”

    “姑,您啊,收这东西,还用找别人,您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今后您就交给我吧,我给您收,不用您出一分钱的利润。

    现在,俺们为了处理库存,到处找门道,哪知道您老人家要这些东西。真是的,您竟然出钱找人收。”

    姥姥告诉她:“胜男,姑可不是什么都要,我们只要废铜、头发、废纸和旧家具,别的不要。”

    “行啊,这些就不少了。怪不得咱们县里这几样废品库存少,原来让您老人家给收了。姑啊,您等着,俺保证给您办好了。对了,姑,您能要多少啊”

    “有多少我要多少,胜男,你联系好了给姑说声,要是离洪城




1...7576777879...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