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第319章 肉联厂(30月票加更)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19章肉联厂三舅妈的同行再来送废品,就开始托她买衣服,从最初的十件二十件,到后来的一百二百件,有时就是单纯的来要衣服。

    胜男舅妈基本上是按照他们供销系统的惯例,给他们留出20%的利润。就这样,他们都成了胜男舅妈的客户。

    临水的废品货源被胜男舅妈给包了,姥姥就给罗新才打了招呼,把实情告诉了他。罗新才说:“嫂子,我现在根本没在咱省收废品。我啊,直接去了河西省,他们和咱就隔着一条黄河,离的也不远。

    现在我还捎带着卖您的那些货,咱临水有卖的,河西还没有卖的,这些小东西啊,比我收废品还挣钱。”

    难怪,罗新才最近要货量那么大,原来是开辟了新的战场。

    悠悠爸爸走了20多天才回来,桂金的父母没回来,跟着他回来的,还有部队的后勤人员,他们是来和村里定购货合同的。

    原来姥姥捎去的肉联厂的产品,几位首长吃了都说好,听说是韩屯村肉联厂自己生产的,就派了后勤人员过来订合同。其实主要是为了帮助韩屯村,借此表达自己的谢意。

    进入七八年的九月份,以前的冤假错案开始平反,姥爷和爸爸的身份敏感,尽管有部队的领导帮忙,最后还是被压了下来。老首长他们为此没少发火,可是牵扯到国家的大政方针,谁也没办法。

    刘老他们几个,也没有平反落实政策,他们属于封建王朝的遗老遗少,不符合平反的政策。

    他们自嘲的说:“都土埋半截的人了,平反不平反的没啥,俺们现在的生活就挺好。”

    几个人继续帮着姥爷收购各种被人们嫌弃的宝贝,乐此不彼。

    妈妈隔两个星期,就去那里看看,给他们准备些吃的用的,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更是一心扑在了捡漏大业上。

    本来,韩屯村肉联厂的产品也没剩下过,加上部队的订单,生产量就不够了。暂时只好和县里的肉联厂一样,实行三班倒,全天生产,就这也供不上。

    现在部队的事情重于地方,只好先把县里的供货减少了。有了部队这个稳定的大客户,援朝舅舅又带着舅姥爷他们几个村干部,到处跑门路,扩大厂子的规模,又是建厂房,又是进设备。

    10月底,村前塘子坑边上的200亩地刚能站住人,大伙就穿着“鞋胚子”,种上了小麦。

    “鞋胚子”就是比鞋底大一圈的长方形薄木板,前后打眼穿上麻绳,绑在鞋底上。

    这样就增加了受力面积,人不至于陷进泥浆里。两人一组,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摇耧,耧腿浅浅的划过地表,划出一道浅沟,一会的功夫,就合了起来。

    稍有不慎,人就陷进泥浆里。费好大的劲,才能拔出脚来。这麦子种的,可真是艰难,种上麦子的地里,不多远就一个泥坑。

    今年的洪水含泥沙多,洪水漫过的地面,覆盖了一尺多厚的泥浆。

    本来,这二百多亩地留着明年种春作物正好。可是,大伙看900亩的耕地都是繁育的麦种,就把这二百亩地种上了小麦,大伙还是吃自己分的麦子安心。

    连着忙活了两个月,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河水封冻前,厂房扩建完成,厂里的工人增加到80人,每天宰杀生猪200头。

    石庙村的人那个高兴啊,他们村养的猪都能卖个高价了。个别提前卖给食品站的人家,后悔的不行:“早知道就等俩月了,就这俩月的时间,每头猪少卖一百元钱。”




第320章 学习精神(60月票加更)
    村里只是负责把自来水通到各户的院子里,好多的人家为了方便,就自己掏钱买材料,把自来水接到了厨房里,也不过是十来块钱的事。

    各家的院子里,是村里统一购买的石头水槽,厨房里安装的则是悠悠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白瓷洗菜盆,当然对外的说法是在临水采购的。

    1978年的12月18——22日,划分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大的转变,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会议结束后,各级政府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刚进腊月,县里就召开了三干会,学习会议精神,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各行各业也开始了改革,大家都没经验,就按着中央的指示,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解除人们的思想负担,废除了阶级斗争,也不再上纲上线。

    可是,十多年的大革命,已经根深蒂固的印在了人们的脑子里,不是一时半会的能转变的。不过唯一令人放心的是,摘帽子右派平反,让人们从此摆脱了戴帽子的担忧。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标准,悠悠听着收音机里的报道,心里美滋滋的高兴,终于盼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今后,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手脚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一切都在摸索阶段,就没有对错,市场那个乱啊。

    要不是文革把人们的思想固定死了,真不知能出什么乱子。这其实也应该是国家之福,不然,苏俄的分裂得提前在华国实现。

    舅姥爷开会回来,尽管是满心的不解,不过有一样他是理解透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把姥爷和爸爸找到一起:“你俩啊,总算是熬到头了,国家要给你们平反了。”

    姥爷和爸爸这些天也一直在听收音机,不过还是没有听舅姥爷亲口说出来今人震撼。俩人竟然激动的留下泪来,姥爷拉住舅姥爷的手:“哥啊,这些年,亏了您的照顾,不然哪来的这一大家人,我根本也等不到这一天。”

    姥爷因为比舅姥爷年龄大了十几岁,轻易不叫舅姥爷声哥,看来这次是真的动了感情。

    会议精神虽然层层传达下来,不过落实到行动上,还是得一段时间。起码,农村里还是那个样。

    唯一见效快的是,自三中全会后,市场就彻底的放开了。不过这时候还是实行计划经济,物资都在国家的控制范围内。

    放开的市场上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农村人公开的把自家多余的东西,拿到集市上买钱,城镇人口买东西方便了。

    李爷爷、杨奶奶和罗新才两口子也不用偷偷摸摸的了,他们都自己开了门市,正式的做起了生意。

    最有意思的是三舅妈,因为她货源足,她的同学和同事都让家人开起了门市,三舅妈成了批发商。

    这时候开门市可真简单,找个门面挂上牌匾就行,连个执照都不用办,工商所的人主动上门给补办手续,还真是应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指示。

    市场开放,加上快到春节了,李保国要货量特别大。他现在的销售渠道,已经铺展到十几个地区,进货量以十万计。

    随着他销售渠道的扩展,他帮着姥姥收的银元和珠宝也多了起来。

    李保国七七年干了一年的收购,临水附近的银元和玉器被他收的差不多了,可是外地区的还有好多,他接着把这项生意也做了起来。

    现在,一个工作人员,每个月才30多元的工资,收购银元,



第321章 宿舍闹意见(90月票加更)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21章宿舍闹意见现在,杨奶奶和小姑请人在家伺候老人,俩人在平城自家的房子里开了个对外的门市,基本上是以批发为主,专营袜子、围巾、头饰、扣子这些小饰品,悠悠把小饰品的品种增加到了近百种。

    罗新才收废品卖小商品两不误,还捎带着收银元,王代娣在县城开门市,罗新才带着妻弟往外跑,把生意做到了河西省。

    李保国是衣服小商品兼营,批发零售两不误。玉玉请了长假,他爷俩现在都成了老板,找了十几个帮忙的。

    三舅妈就在洪城悠悠家的院子里,往外批衣服,她的那些同事和同学,把废品送到洪城,随带着进货。临水有李保国父女,两下里冲突了不太好。

    慢慢的洪城成了收购废铜和头发的集中地,一直到了本世纪末,洪城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发都。后来编撰的洪城县志上,发都的起源地就是“六傻子”家的老宅。

    “福宅认主”被罗新才两口子,传的神乎其神。人们才知道,在七五年曾经出现过花生亩产过千斤的事情。

    三舅妈买的最好的是涤卡的干部服,春节前,她以每套30元的价格批出去15万套。光是这一样,她就赚了45万元钱。

    三中全会后,三舅妈的同事真给力,几乎把全省的废品都给调拨过来,悠悠看着屋子里装的满满的废铜和头发,满眼里都冒金星,这可都是钱啊。

    姥姥雇车把这些废品运到平城,悠悠收进空间的仓储区,拿出衣服和小饰品,再雇车拉倒临水,有进有出,倒也说的过去。

    今年,虽然不用帮着村里卖猪肉,不过悠悠和姥姥比往年更忙,娘俩原来还有时间逛街。今年啊,整天在三个城市来回的跑,连逛街的功夫都没有,忙的悠悠差点错过了期末考试。

    妈妈是在腊月二十二回来的,这次是爱民舅舅开吉普车回来的。老首长给找的车,主要是为了方便桂金的父母来回。

    老首长帮着桂金在京都买了个小四合院,院子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南面一间大门,两间倒坐房。

    买院子用了2万元,桂金家这两年攒了一万元,以前因为帮着二爷家,也没攒下钱。其实即使不帮二爷家,也攒不下多少。韩德才的工资加上护理费,一个月才七十多元,一年也攒不了伍佰元。

    结婚时,周胜英把自己的积蓄三千元钱都给了桂金,买院子还差七千元,老首长就给拿上了。

    不仅如此,老首长还给韩得才派了个勤务员,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本来,老首长准备把韩得才的关系,转到京都的部队疗养院。

    听悠悠爸爸说起韩屯的经济情况,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韩屯村群众的收入,在现在来说,应该说高的离谱。

    妈妈又带回来一小箱的珠宝玉器,是刘老让她带回来的。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听姥爷逐件的评定,真长见识啊。

    还是刘老他们眼光好,这些东西,几乎件件是珍品,都有极高的保存价值,价格也不比姥姥收的高。

    刘老他们收的东西,每一件都有记录,这么多的珍品,才用了四千多元。

    妈妈还谈到她们宿舍的事情:暑假结束后,许玉婷刚出了满月,把生的女儿交给婆婆,自己回到了学校。

    结果,刚回来五天,她爱人就把孩子抱过来了。原来,她婆婆重男轻女,把俩人好不容易买到的奶粉,偷着给孙子喝了,每天给婴儿喂些米汤。

    刚断奶的孩



第322章 吉普车(120月票加更)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22章吉普车悠悠妈听刘冉说了,就让她们带着孩子搬到自己的家里。拖家带口的上大学,本来就不易,相互帮助才是正理。

    就这样,她们就住进了悠悠妈那里,刘冉高兴的说:“我自己住单间。”

    上课期间,她们在学校的食堂买着吃。星期天,就在家里自己做,生活比原来还好。反正妈妈那里的东西多,米面油都充足。

    两个奶妈吃的好了,奶水足足的,俩孩子养的白胖。侯兰珍的婆婆用婴儿车把孩子们推出去,家属院里的老人看见,都乐意抱一会。

    天气稍凉,妈妈就把壁炉烧上了,屋子里温暖如春,俩孩子待在屋里,活动也随意。

    几个人相互帮扶着,学习也没拉下,成绩都是前几名的。其实她们几个都是高智商,在沉重的劳务和家务双重压力下,还能考出出类拔萃的高分数。

    爱民舅舅开回来的吉普车,吸引住村里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吉普车的周围就没断过孩子。别说孩子了,就是大人,没事也来瞧两眼。以前村里也来过吉普车,不过停一会就走了,这次吉普车得在村里半个多月。

    悠悠见有了开车的机会,手和心里都痒。自打穿到这里,整整三年没摸过方向盘了。

    悠悠缠着爱民舅舅交自己学开车,志远和昊昊听见了,更是两眼放光。

    爱国舅舅也凑热闹:“爱民,没事也教大哥开几圈,俺看看开吉普和拖拉机有啥不同。”

    村里的肉联厂有汽油,大部分是姥姥从平城买回来的,其实是悠悠从商城里拿出来的。预备着断电的时候发电用,肉联厂配备了发电机。

    爱民舅舅看到仓库里,存放的几大桶汽油,就放心的带着孩子们学车。

    他每天把车开到麦场里,教给志远昊昊志亮开车。爱国舅舅得空了,也上去开几圈。

    一对一的教学就是快,两天以后,几个人就能开着吉普车,围着麦场转圈了。

    不过,他们都没有悠悠开得好,悠悠虽然刚够着踩油门,可她熟悉了吉普车的配制后,开起来就上路了。

    带着几个孩子和爱民舅舅,一路稳稳当当的把车开进了张集公社院内,漂亮的一个掉头,停在了援朝舅舅的家门口。

    胜男舅妈的母亲,听到汽车的声音,开门看到悠悠从司机的位置上走下来,惊讶的问:“悠悠,你自己开车来的哪来的车啊”

    话没问完,就看到爱民舅舅从旁边下来,才松了一口气。“爱民回来了,我说悠悠咋着把车开来了原来是你开的车。”

    悠悠不服气的喊着:“姥娘,真是我开来的,我学会开车了。”

    接着从后面下来一群孩子。志斌从院里出来,看到大家,嗷嗷的喊着扑过来:“哥哥,姐姐,你们都来了啊。”

    孩子们不顾得搭理志斌,抢着给悠悠正名:“姥娘,真是悠悠开来的。妹妹可真厉害,俺们都不敢上路。”

    悠悠自得的笑,一点没有作弊的自觉性。后世里,自己由于腿有残疾,出门就开车,在外面尽量的少走路。

    自16岁就开始开车,车技锻炼的相当娴熟,要是再不比几个孩子学的快,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志斌姥姥拉着悠悠左右的看:“这孩子咋长的啊,干啥都比别人强。”

    回去的时候,志斌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奶奶家,爱民舅舅抱着他坐进车里,才停了下来。

    回到家里,孩子们把大人都喊到麦场里,看悠悠开车。除了



第323章 高四瞎子(150月票加更)
    “姐,您就放心的收,好收就多收些,要不我再给您些钱,趁着俩孩子在家,多跑些地方。”姥姥说着从兜里拿出两万元钱,递给了王奶奶。

    “妹子啊,姐姐谢谢你了,你帮姐的太多了。”王奶奶拿着钱,激动的话都说不利落了。

    说起卖金条和银元来,赵宝山的姑姑现在可是抖起来了。还真让她娘俩押对宝了,宝山姑姑的婆家还真是藏着家产。为了娶儿媳妇,到处了宣传自家埋了一罐子的银元,也不知真的假的。

    不过,家里确实新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摆在那里也舍不得用,说是给儿媳妇准备的。

    她还跑到宝山家显摆,故作惋惜的对哥嫂说:“二盼结婚了,是没法了,要不让三挡退亲吧,给俺做儿媳妇,俺这万贯家财啊,不能便宜了别人。
1...7677787980...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