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第386章 分等级
    结果,赵芳没来,宝山奶奶也没来,宝山的父亲来了。他把包袱系上,提起来就走,嘴里连连道歉:“孩子这就结婚,这些东西不能卖,你们多担待。”

    这件事情,被村里人议论了好久,都说宝山奶奶做过了,哪有奶奶卖孙女嫁妆的,宝山的奶奶得有十几天没出门。

    到了晚上,一家人在一块,对收来的布鞋,做了简单的包装,主要是分清型号和款式。

    这么多的鞋放在一起,手工的优劣就明显的看出来了。特别是绣花鞋,绣工的差别立显。即使是男式的布鞋,做工也能分个三六九等。

    这些具体的细节,还是让舅姥奶她们费心去吧。在悠悠的商城里,这个年代妇女的手工活,是从小练就的基本功,都能称得上优质品,后世人的手工活,拍马也赶不上。

    到了第二天,石庙和周楼等附近的村庄,来卖布鞋和鞋垫的人就多了,每个人都带着个大包袱。

    姥姥和舅姥娘俩人根本忙不过来,只好临时请来“老骡子”和韩道伟的母亲帮忙,她们俩比较清闲,算账又快又好,也敢说敢道的,不怕得罪人。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而且人越来越多,距离越来越远,看来到春节也消停不了。

    姥姥就对她们俩个说了,每天给她们一块钱的工资,请她们长期的帮忙。她俩开始还不好意思,直到舅姥娘说不要钱就请别人了,她们才算把钱收了。

    钱花的是真快啊,每天都是三四千的往外支,光是石庙村就四百多户人家,那家不存着十来双布鞋和鞋垫,一家就是三四十元,光是这一个村,就得近二万元。

    现在是冬闲季节,自从悠悠家开始收购鞋垫和布鞋,各村的妇女,做布鞋和鞋垫的多了,赶集买绣花线和鞋面的也多了。

    平城县梅庄村的妇女,带着布鞋和鞋垫来卖,姥姥也收下了。洪城县其他公社的人来了,也照样收。

    “老骡子”和韩道伟的娘,两个帮忙的,还真负责,她们俩质量关把的比较好,账算的又快又准。难怪她俩在村里,是大伙公认的明白人。

    还真亏了她们两个,质量把的严。通过收布鞋和鞋垫,悠悠知道了,农村人可不都是憨厚老实的,贪小便宜的大有人在。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卖的大多是以前的存货。十几天过后,就有新作的了。一些人为了加快速度,质量就下来了。

    鞋底纳的稀针大线,绣花专挑简单的花样,就连鞋垫也减了一层布。

    好些人看到大型号的鞋贵一毛钱,就转做大号的鞋,其实比起小号的鞋来,大号的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碰到这种情况,她俩就一句话:“这活俺们拿出去,丢的是韩屯的人,你们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刚吃过早饭,人少的时候,她俩就帮着包装整理。基本上,每天的货物,当天就能简单的整理出来。悠悠在商城里,再进行精包装。

    绣花的门帘,还真收了十几个,尽管规格是一样的,可是每个都不相同。门帘和布鞋不同,件件是精品。

    悠悠先挂出了十件绣花门帘,销售采取的是网上拍卖形式,一个星期的时间限制,最高的一件拍到了38888元,最低的也达到了36888元。

    悠悠在商城里开设的手工鞋专柜,更是当天就卖火了。后世的人们注重保健,对纯手工的布鞋,那是好评如潮。

    没人计较



第387章 发展中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87章发展中服装厂是胜男舅妈和李保国需要什么,就给他们加工什么。每个星期天,悠悠就开车带着姥姥,出去一次,给他们补货,也给服装厂运回需要加工的服装。

    卖了四年的毛领呢子大衣,今年依然畅销。不过,颜色多了,达到了16种,比原来多了10个。粉红、粉黄、粉蓝等粉色系列,比较受欢迎。

    今年深南的市场上,多了一种青果领的短呢子大衣,价格达到了120元。

    悠悠在商城里订制的价格是40元,往外批的价格是55元,花色更是齐全,达到了三十多种,并且增加了各种格子花型,花色更多。

    另外,今年男式的长短呢子大衣也开始流行,价格也都在100元以上。在悠悠的商城里,男式的呢子大衣比女式的还便宜。毕竟,男式的款式简单,加工费便宜。

    呢子大衣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广大的农村,还是以棉衣为主,所以,涤纶的干部服和女式的罩衣,销量还是最大。

    另外,搭配着罩衣买的,还有一种隐条尼的裤子,肥大的直筒裤,军装绿、酱红两种颜色,比较适合罩在棉裤外面穿。

    可能是因为军装绿的颜色吧,使人们多年的军装梦得以实现,这种裤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销量特别大。

    每条12元的价格,和悠悠卖的条绒裤子一样的价格。悠悠的商城里,这种布料不到2元钱,加上裁剪费和辅料,成本也就是2元钱。

    一条裤子0.20元的加工费,做下来每条裤子的成本价2.20元,悠悠5元批发,市场上的价格很快就降到了8元。

    供销社里的隐条尼布料,是90公分的窄幅,每尺1.20元,做条裤子最少用6尺布,做下来也得8元钱。

    进入冬季,这种裤子加上罩衣,销售的最好。几乎一半的服装厂,都加工这两样服装。

    迪迪和志斌他们,有时跟着车去临水,出去玩上一天。三舅妈每次都忽悠着志斌住下,家里有保姆,住着也方便。可是志斌每次都跟着回来,男孩子还是比较贪玩,安静的家属院不如热闹的韩屯有吸引力。

    七九年的春节,是阳历的80年2月15日,腊月十八就打春了,气温比较高。长短呢子大衣畅销,各种羊毛衫也成了抢手货。进入腊月,销售量提高了接近一倍。

    另外,临近春节,儿童的服装销量剧增,一直到了腊月二十,还是大量的批发。进入腊月,悠悠和姥姥几乎是二三天就去一次临水,给他们补货。

    三舅妈在批发的同时,还帮着姥姥收废品。今年,收废品种类只剩下铜钱和头发两种。不得不说,还是国家的力量大,各地的供销社来拉货的同时,就把废品带来了。

    多半年的时间,三舅妈帮着姥姥收了近二十万斤的铜钱,乱发达到了五十万斤。

    罗新才下半年以办收音机培训班为主,废品主要以洪城县的为主,原来的废铜被他收的差不多了,半年也没收到一千斤,乱发倒是快一万斤了。

    王代娣的小商品批发,在娘家人的帮助下,倒是红火,今年一年,销售量超过了50万。

    平城的杨奶奶,在自家的院子里,也卖出去30万元的小商品。她公婆都快90岁了,家里光是保姆,就找了两个。她和小姑俩人,互相扶持着,日子过的倒是比较安心。

    妈妈和智慧她们腊月十八就放假了,可是她们等爱民舅舅放了假,腊月二十二日才一起回来。

    爱民舅舅



第388章 盼团圆
    这半个月,爸爸在那里可是累坏了,有时候动手术忙到半夜,大多是南越战场上回来的危机病人,可守着舅姥爷他们,爸爸只字未提。

    反而是爱民舅舅,对着大家把爸爸捧上了天,爸爸的外号也被他叫了个遍:吴神医、扁鹊再世、军中神刀。

    最后,爱民舅舅自豪的说:“我们部队都传遍了,只要有一口气,到了吴神医手里,就能拉回命来。”

    过了腊月十五,韩道伟和韩道存俩个,就开始算账,准备年底的分配。

    今年的春节,韩屯村的鱼塘,剩下的鱼基本上被部队里给包了。进了腊月二十,二斤以上的黄河鲤鱼,一车车的往部队运。

    韩屯村的肉食厂,有现成的冷库,即使运不出去,也能放几天,冷冻好的鲤鱼,部队上还是比较欢迎的。

    所以,今年悠悠和姥姥不用帮着村里卖鱼了。县里和地区的各单位,也是早就预定好了,他们要的多,都是自己来车拉。

    年前,韩屯村光是卖鱼,就收入了46万余元。一斤以下的鱼,基本上没抓,留着明年再卖。

    韩屯村的养猪场,存栏母猪保持在200头左右,每年产仔两次,一次2000余头。猪场留下1000头,剩下的卖给群众。

    肥猪加上卖猪仔,猪场一年的收入,也在35万元以上。

    鱼塘两次收入76万元。

    服装厂给村里带来了10万元的管理费。

    村里的卫生院,也给村里带来了10万元的收入。

    大头还是肉食厂,每天2万元的收入,全年除去停工放假,收入也在700万元。

    不算地里的收入,村里全年收入820万元。中秋节每人发放了2000元的福利,支出65万元。麦季的500元,是繁育小麦品种的收益。

    工值还是按2元计算,这就是全县最高的了,总共还不到10万元。

    村里的干部商量了好几次,还是决定一半留作集体积累,一半发放给群众的办法。全年820万的收入,除去75万元的支出,还剩745万元。

    正好人均1万元,这还不算中秋节发放的2000元和麦季的500元。三项加一起,今年每人12500元。

    村里家中存款10万元的户,得有半数以上。这在七十年代末,估计全国也没有比的。

    腊月二十八,大伙拿到钱后,再次的集体宣誓,谁也不能说出去,否则全家撵出村。

    其实,大伙的心里都怕,不用发誓也没人敢往外说。虽然国家号召发家致富,可是韩屯与这个社会脱节太大了。

    动乱结束三年了,可经济体制没变,工值8分的村庄仍然存在,农民的收入没啥变化。

    人们的口粮都不够,指望家庭养殖,也没那个能力,只是比原来强些,也多不了那里去。

    家里有一百多元存款的,就是中等户了。300以上家底的,就算是过的好的人家。千元以上的人家,比八十年代中期的万元户还稀奇。

    腊月二十九日,爱军舅舅一家和周胜英一块回来了,去年过年俩人都没回来,今年总算是回来了。看来东北边境的局势,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紧张。

    舅姥娘抱着爱军舅舅,放声大哭。她提心吊胆了一年,情绪总算是得到了释放。

    两个儿子,一南一北,都在边境,随时都有送命的危险,作为母亲,每天都担惊受怕的,多少次梦中惊醒,发现是虚惊一场。

    今年一年,舅姥娘为儿子哭的次数,光是悠悠看见的,



第389章 算笔账
    援朝舅舅也挠头,对舅姥爷说:“看来,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起来难啊,连俺娘都不理解。

    你们想啊,解放后人口成倍的增长,可是土地就这些,在这样下去,以后人们吃饭就成了问题。”

    舅姥爷想了一会:“还真是这样,就说咱们村吧,解放的时候,还不到二百人,人均五亩多地,现在320多口人,每人才3亩地。”

    舅姥娘却说:“早先,一亩地还不到一百斤粮食,现在麦子每亩五百多斤,这能比吗”

    爱国舅舅说道:“五百多斤的就咱村,石庙和咱挨着,麦子才三百多斤,再说了,他们村现在每人还不到二亩地,在这样生下去,粮食还真不够吃的。”

    舅姥娘反驳道:“账大家都会算,可是具体到人,就不好办了。就拿咱村来说吧,‘小老妈妈’你们就缠不了,兰芝现在已经俩闺女了,你们不让她生三胎试试。”

    还真是这样,“高高三”就他自己,兰芝已经生了两个女孩,要是不让生三胎,“小老妈妈”那要强的脾气,工作够难做的。

    下午,悠悠按照姥姥的吩咐,把一年来服装厂的账结清了,钱也分成了四份。

    自上次分红后,服装厂一共赚了近5千万元。每份先拿一千万的分红,剩下的做流动资金。

    晚上九点以后,孩子们都休息了。姥姥给大家公布了今年的收入,听到五千多万元的利润,援朝舅舅惊讶的说:“姑啊,您们这服装厂比收音机厂还赚钱。”

    大舅妈给他算账:“俺们一件衣服赚2元钱,一个工人一天最少做10件,就是20元。你们收音机厂,每人一天装3台机子,才赚30多元。

    你们才2千工人,现在,给咱加工服装的工人,都过万了,肯定比你们挣钱多。

    援朝,你知道咱村的妇女挣多少钱吗,和男工一样,也是150元的工资,别看你当书记了,俺们的工资比你的都高。”

    胜男舅妈开口说道:“嫂子,别说援朝了,我更惨。今年,我比李叔批出去的东西都多,他爷俩挣了几千万,我还没援朝的工资高,每月二十多元的奖金,外加一张奖状。

    亏得我原来跟着咱姑干,铺了些路子,今年也挣了几百万,不然我得郁闷死。”

    爱军舅舅两口子和爱民舅舅,听着大家的议论,目瞪口呆。爱军舅舅不敢置信的问:“姑,你们在家都干什么了,挣了这么多的钱。”

    舅姥爷把家里的情况给他们解说的一遍,“这都是你们姑姑的功劳,我可是没这个能耐。”

    姥姥不乐意了:“哥,要不是你和援朝帮着我开代销点,我哪能趟出这条路,这是咱家的财运到了。”

    舅姥娘笑着说:“你们姑说的对,她啊,就是咱们家的财神。”

    舅姥娘把自己的那份钱,给了朝霞舅妈500万元,还有京都的一处房产证。

    “我和你爹这份,就是你们和爱民的。这京都的房子,是你们姑姑帮着置办的,你们兄弟四个,每家一个院子。

    以后有机会了,再给孩子们置办。你大哥的院子好些,我和你们爹老了,就跟着你大哥住。

    朝霞,你家的你拿着,爱民的那份我先给他放着,等他娶了媳妇,我就交给他媳妇了。

    爱民,你过年就23岁了,也该找媳妇啦。要不咱在家找个吧,咱村现在可是比有工作的还好,娘给你找个俊媳妇,娶进门光是分红就比你们的工资高。”

    朝霞舅妈没有接钱:“娘,俺都四个孩子了,没能孝顺您二老,不能再要你们的钱



第390章 收猴票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390章收猴票悠悠家每天人来人往,看到智慧干家务,都赞不绝口。转头就说教自家的孩子:“你们看人家智慧,不仅学习好,在家也勤快,不怕脏不怕累,人家还是大学生那。”

    智慧成了别人家的好孩子,不过她可不招人厌。有空就和村里的同龄女孩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做些这个年龄女孩子的私密事。

    除夕守夜,除了和以往相同的酒菜外,还多了看电视的娱乐。悠悠看到新闻上发行猴票的消息,立马兴奋起来。
1...9293949596...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