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谢显:“既然大王开诚布公,显也就不藏私。本来无论谢家还是萧家,也都是希望皇上能约束安吉公主,并非想致之于死地。”这话他得说到头里。

    “不过安吉公主之事危害之重,影响深远,若不严惩,于皇室名声不利。”

    “……也寒了百姓,朝臣之心啊。”

    “城门郎保卫建康的安危,安吉公主却肆无忌惮,无视国家律法乱闯……”谢显先把好话说完,之后又陈述利害。

    “大王换个角度想一想,若非是安吉公主,皇室中人,换二儿一个人这就是杀头的大罪。”

    江夏王不得不点头,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说破大天,敢闯城门,闯进去还横冲直撞伤了城门郎,也就安吉公主这么个不着边际的货,换成其他哪怕皇亲国戚王爷皇子也都落不着好。

    “皇上也是犯了难,毕竟大长公主年事已高……”

    谢显就没想置安吉公主于死地,想一个人死太容易了。

    但因为安吉公主,把谢萧两家头上扣着逼死皇室公主的名声,却要不得。

    “显也不过是想大王禀公处理。”

    江夏王举起羊汤都想跟他干一杯,太上道了。

    这一招棋走的高,先是把立场摆到皇帝跟前,硬气的很,就是要给自家夫人出头。然后在皇室下不来台的时候,顺道就给递个台阶。

    台是他搭的,梯子又是他递的,里外里皇帝还得念着他的好。

    既然谢家退一步了,皇室处理安吉公主就不能轻了。

    不过内里的门道江夏王虽然看出来了,却也领谢显这情,真要摆到台面上硬刚,至少皇室颜面不好看,毕竟安吉公主理亏在先。

    “那是自然,错肯定是安吉错了。大长公主也不是想推卸责任,不过也是碍于同为宋氏子孙,不想见到安吉在战乱之际,被迫流亡于外的下场,该担的责任还是要担的。”

    谢显:大长公主是不想推卸责任,可是这又和推卸责任有甚区别

    但他不想点破这层窗户纸,大家心知便是。

    “虽然我家夫人是苦主,但她一向宅心仁厚,禀性纯善,便是自己受委屈,也不曾想将安吉公主赶至建康之外……”

    “我代我家夫人严正声明。”

    江夏王:咱们说的肯定不是同一个人。

    萧宝信,建康城谁不知道手欠的主儿,当时在大长公主府都敢闹起来,以一己之力掀出整场丑闻,拳打安吉奶嬷嬷,拳踢丑闻男主的人物

    和世家公子也敢叫板动拳头的主儿啊。

    还自己受委屈……

    他都不知道萧司空怎么养出这么个跋扈的丫头来的,恐怕长这

    么大不知道‘委屈’是个什么东西吧

    江夏王就是喝的羊汤,换成一碗水酒,他这话说什么也控制不住喷出来了。

    不是为安吉公主鸣不平,纯粹是听谢显在这里往萧宝信脸上贴金听不下去,他这惯会演戏,溜须拍马的都做不到这般。

    他,是迫于生存,无奈之举。

    谢显途的是什么啊,怎么当着他的面还这么谄媚……

    而令人扼腕的是,谄媚的对象不是他们老宋家的皇帝,而是他自己的夫人。

    江夏王愣是在谢家喝羊汤把自己给喝的五迷三道了。

    &




第399章 畏妻如虎
    永平帝在早朝时看到江夏王冲他微微点头,就知道谢显那里的缺口是打开了,那是棘手问题摆平后的轻松。

    心里莫名舒了口长气。

    但若谢显咬死不松口,他也是左右为难,为安吉公主伤了谢家和萧家的心,他认为得不偿失,自然是不愿意的。

    可江夏王说的也在理,真要把安吉公主再重又撵出城,在这乱世之中,比让她死还要更狠。

    谢显退了一步,那便是再好不过。

    可无论是永平帝还是江夏王都忽视了一个人,他们的御史大夫萧雨。

    这是他们的盲区,都以为安抚了谢显,萧家自然也就退了,可是直到萧御史在早朝上再参安吉公主,他手下众御史也跟风上折子,才让江夏王警醒,昨晚上从谢家出来太晚了,他就直接回王府,愣是把萧家给忘了。

    人老了,不中用了,江夏王咬牙。

    是他的疏忽啊。

    他让谢显好话给拱的飘飘然了,那谢显呢,会不会留着萧御史这一手,故意没和萧家通气。或者,这是他们通气后的一击

    永平帝显然也是和江夏王想到了一处,脸上有几分难看。

    “谢爱卿的意思”他试探地问。

    谢显义正言辞:“此事归宗正寺审理,臣相信江夏王会秉公处理。”

    萧御史还在叫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永平帝:御史大夫哪里听来的歪理邪说也来跳出来忽悠人。

    他年纪不大,可读的史书可不少,就没见过哪朝哪代王子犯法能与庶民同罪的。忽悠穷苦百姓的事,你拿朝上来忽悠谁呢

    刑,还不上大夫呢,你咋不喊

    不过也没和御史大夫揪着一起干,他又不是想偏袒安吉公主,他还巴不得在大长公主底线以内好好治治安吉公主呢。

    为了自己一己私欲,置宣城的名声于不顾,更不要说萧宝信了,那位是个生猛的,手也欠,可真不置于下那黑手。真要脏水落实到萧宝信头上,让安吉那姘头得逞了,还有萧宝信活路吗

    人言可畏,就是明知她被人陷害,这辈子都完了。

    能活活逼死人。

    “此事便交予宗正卿去处理。”永平帝掷地有声:“定要秉公处理,切不可因安吉公主的身份而有所偏袒。”

    “是,臣遵旨。”江夏王领旨。

    萧御史一看这情形,也知道不好太激进,皇帝也没说不治安吉公主。能得着准话也就行了,看以后呗。

    真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再上折子参,下回连江夏王都参上。

    萧家的意思表示的很明白,他就不信皇帝还会偏向个人、尽、可、夫的银妇,而无视他们萧家老少两代都在战场上为朝廷卖命。

    ###

    按律安吉公主的情况,自然是罪不致死。在大梁律法中,除了明确表明皇族阴谋造反有杀头大罪,就没有过份严峻的刑法。

    大多罚银,降爵,再严重就除皇室玉牒——

    大长公主自然不会同意将安吉公主罢为庶民

    ,那是对宋氏血脉极致的侮辱了。大家伙都有数,其实得罪谢萧两家才是皇帝穷追不舍的原因,伤及城门郎不过是摆在台面上的由头。

    江夏王能拿出来作文章的也就是城门郎了。

    一晚上想出了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安吉公主降为益阳县主,食邑百户。并且声明并非新皇违背先皇之令,打扰安吉公主清修,实是因战乱,为保安吉公主的性命才允许她留至城中,待得天下太平,安吉公主依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至于将安吉公主安置在何处,先皇不是为刘贵妃修了座庙吗,就让她去那里待着呗。

    又能清修,又有了容



第400章 仗义
    谢显不是没听过传闻,不过跟没听过一样,依然故我。

    他自己是不怕别人这样认为的,坦坦荡荡无所谓,可在别人看来就是默认,连否认都不敢。

    将安吉公主贬为益阳县主,谢显还是很满意的,这处罚不谓不重,还让她在刘贵庙里清修,那就是从银钱与脸面方面重重制约。

    玉衡帝爱重刘贵妃,城里建的刘贵妃庙也是极尽奢华,派着宫里的老太监老宫女给看管,规矩也是极严的,不比城外的尼姑庵里能让益阳县主胡作非为,这就是对她最大的惩罚了吧。

    永平帝又怕老太监老宫女看管不住,便从宫里退下来尚仪局管规矩、惩戒的司正给找出来,放到刘贵妃庙里养老。

    临走时还特地嘱咐她,无论是她还是原来的太监和宫女,乃至益阳县主,尤其是益阳县主是清修去的。既要清修就要规规矩矩的,不来宫里达官贵人那一套。

    就怕这些个宫人们跪的久了,不会站。

    把益阳公主放到里面,他们自动自发就干起了奴才的话,伺候上了人。

    永平帝怕不把话给说开了,他们还当让他们去服侍益阳县主,把益阳县主给供起来呢。

    那司正眼瞅着快五十了,从小在宫中少说也有三四十年,不会这点儿眼色都看不出来。皇上话里透着音,她再听不出来都白活这么大的岁数。

    这哪里是让她去贵妃庙清修,是让她去盯着益阳县主啊。

    说苛待益阳县主吧,她不敢明确这么保证,但皇帝说来说去可不就这意思。

    多大点儿事还亲自把她叫来吩咐,这是生怕她领会错了,让益阳县主过的太潇洒啊。

    司正领命:“老奴已经离宫,本想安度晚年,若能去贵妃庙里伺侯贵妃,那是几生修来的福分。既然陛下信得过老奴,老奴自然严于律己,严以待人,不敢乱了庙里清静之风,定当好生管理庙中事务,和人。”

    这话说的通透,永平帝美滋滋地把人打发走了,自然没忘了赏银。

    司正:这是说到皇帝心缝里去了。

    ###

    安吉公主的处置算是告一段落,萧宝信这里算是炸开了锅。

    难得褚令姿和王蔷都赶到了谢府。

    她们在后宅,收到风声晚些,才知道萧宝信在路上让安吉公主给冲撞了,好在当时传到她们耳朵里已经过去了两天,知道她是没甚大碍。

    不过几个人的交情摆在这里,出了这事儿就坐不住了。

    若在平日里她们不至于坐立不安,有人冲撞了萧宝信,那只能是那人倒霉,萧宝信不给冲撞回去算她们输。可问题就出在萧宝信现在有了身孕,那是冲不得撞不得的。

    哪怕知道传话的说没事,在家将养,她们仍是不放心。

    好在褚谢两家交好,褚令姿亲娘正是袁夫人的亲妹妹,虽然拘着褚令姿,发生这么大的事儿也不至于不近人情,到底把她给放出来了。

    褚令姿原本还提心吊胆的,看着萧宝信红光满面的样子就把心放肚子里了。

    “……我就知道你是个福大命大的。”她笑的肆意,“现在整个建康城都知道安吉公主——不对,现在应该称益阳县主了,都知道她对上你都吃瘪了,以后再没人敢在你面前吆五喝六了。”

    王蔷只在旁边笑。

    “也不知是谁听到了风声,一宿都没睡好觉,今天起来脸都浮肿了,跟个肉包子似的。”

    现在也还看得出来褚令姿的脸比往日的确圆了一圈。

    谢婉上手轻轻掐了一把:“我说怎么比平日胖了,原来如此,快,来让我上手给你把水挤挤。”

    &nbs



第401章 死仇
    这是小娘子的意气之语。

    王蔷笑,以前她也曾想过,为褚四郎义薄云天,全了他们这辈子的缘份。褚家总不会亏待了她,再者还有娘家做靠山。

    可是现在想起阿娘死活不同意她守寡,说的那些话,当真是对极了。

    当时自然人人都念着她的好,但日子久了,没人会在意你的那些好,只当是稀松平常。厚道些的记着你的好,凉薄的就当你是应当应份。

    现在才几个月

    王家一倒,褚家的整个风向都变了。

    婆母是王家人不假,可是儿子死了,王家倒了,她的脾气越发古怪,几个儿媳妇都不着她待见,不独是她。

    她是没个依仗的,不像几个妯娌也都是世家贵女,二嫂还是公主。

    王夫人病倒,紧跟着接手的便是长媳周氏,向来与王蔷不睦,上行下效,没有哪个愿意依附在没丈夫傍身的寡妇这边,草木从劲风,她在褚家的日子不好过。

    没有戏剧化的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过日子没这么过的,就只是在小事儿上消磨人,打机锋。

    日子是过的一地鸡毛。

    不过,谢婉和萧宝信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整颗心都是热的。

    难得几个小娘子聚到一处,索性就在谢家留了饭,没等过晌午,萧妙容也到了。

    虽然在谢夫人那里得知萧宝信没大碍,但越听外面的消息传的越邪乎,她还是亲自跑了一趟,身上还带着给谢婉的两幅画像。

    一知道萧妙容带来了画像,整个场子都热起来了,眼里哪还有那位她们探望的‘病号’,直接就把萧妙容给围起来,从她身上卸下来画就摊桌案上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下一跳,两幅谢婉果然无论身形还是眉目都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谢婉美滋滋的收起了画,于看萧妙容的眼神都不一样的,闪着光一样。

    她自幼的确是琴棋书画样样都学,勉强也能画得了几笔,看出个模样,要说画成萧妙容这般那是天赋,学不来。

    “这是一笔一笔拿我阿姐练出来的啊。”萧妙容对着几个人的赞叹并没有受之有愧的想法,她就是这么实诚。

    画的好就是好,谦虚就是虚伪啊。

    让她说句话,说的跟获奖感言似的。

    “三娘子,你也给我画一幅吧。”褚令姿跃跃欲试,“你画的真好,我怕以后我嫁人生了孩子,或者老了以后就变样儿了。你趁现在给我画一幅画,我定然好好收藏,传至子孙后代。”
1...105106107108109...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