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传出去,丢不起那人。
至于什么四儿不四儿的,且远着呢。她就不信,怀了个前世的老儿子这么出奇的事儿还带自动续航功能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排队改爹过来投胎。
如果老天爷真有这番神操作,也是没创意到极点了。
她不相信!
老天爷:呵呵……
祖氏擦擦汗,依然没反驳萧妙容的意思,顺手就从腰间解下个流云百福的羊脂玉的玉佩,交到萧妙容手里。
“那咱们这亲事就说定了。”
萧妙容一看祖氏摘了玉佩,也将身上那百年和合,刻
第517章 诡异
连朕都忍不住吐槽了:
‘阿娘,你是认真的吗’
‘要说福气谁比得上你前世嫁给杨阿爹,为一国之母;这一世嫁了世家之首陈郡谢家,福气无边的啊。’
‘难保阿娘就各个儿得男呢!’
‘阿娘,切不可妄自菲薄!’
萧宝信牙都要咬碎了,要结亲的也是老儿子,不要结亲的也是他,到底是想怎么样
如果不是当着外人,她一巴掌呼到肚子上,给他点儿颜色瞧瞧!
“这话让你说的,咱们投缘,结个儿女亲家倒是好的。反正咱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但凡咱俩生的不一样,就定下亲便是——”
没等祖氏把话说完,萧妙容才声明了:“四娘子可别忘了,头一个定下的可是我。”
祖氏失笑:“我咋还成了香饽饽,看来以后我可得紧着点儿努力,不能懈怠了的生娃,不然跟你们姐妹俩都交待不了。”
再一琢磨左右两个玉佩,又把另一只刻着芙蓉、桂花,万年青和长红的富贵万年玉佩交到了萧宝信手上,心里比刚才更激动了些。
“咱这是定下了。”
萧宝信也解下佩戴的岁岁平安玉佩作为了交换。
“以后我责任大了,可得教育我家几个小郎更加上心,哪怕不是定的他们,也不能让他们落了你们姐妹的脸面。”祖氏半开玩笑地道。
三人边说边笑,回了殿内。
直到坐回了座位,祖氏感觉脚下都飘了,头昏脑胀有些飘飘然,跟踩在棉花上似的。惹得婆母不由侧目。
“怎么了”
祖氏的婆母是汝南齐氏,正是礼部齐尚书的嫡亲妹子。
四十二三岁的年纪,一张圆脸,眼角已经深深少浅的许多皱纹,看上去竟是和蔼可亲的。
对于祖氏这个进门一路给路家开枝散叶的媳妇,齐夫人是再满意不过的了,哪怕对面精神恍惚,她也不曾怪责,只是关切地寻问了一声。
祖氏以帕掩口,凑近了齐夫人身边小声道:
“……我好似做了件冒失事,未征得婆母同意……把咱们……不知道小几给许出去了……”
齐夫人一头雾水,怎么每个字她都认得,就是组到一起听不懂啊
“你好好说,什么冒失事”
小几是谁
许出去,许的什么,给了谁啊
就没见祖氏这么失仪过。
“皇后的大好日子,你可谨慎着些,别触了皇后的楣头。”
祖氏一噎:“触楣头倒不至于,就是……谢家那位萧氏,她拉着我要和咱们家结亲家。”
她先把萧宝信给祭出来,毕竟身份尊贵,只要这关过了,萧妙容那里倒好说。
“结亲家”齐夫人都愣眼了:“你俩”
“是呢。”祖氏这才将萧妙容首行提出结亲,才带出萧宝信。只不过在她嘴里倒是粉饰了一番,萧宝信先行开口结亲,她巴巴地应下了,萧妙容也道两姐妹都要和她家结亲,她无奈只得应了。
少不得又夸了一番郗绍在前朝的作为,自然借的都是她家大郎之口,并凭白地给路大郎‘交好’了这么一位黄门侍郎。
果然,齐夫人皱了皱眉头:
“这也太早了。谢家那媳妇,听说怀的是个男胎”
“正是。”
“那定的……”
长房没庶女,路大郎成亲就守着祖氏,就以前有个通房都给打发了,要说庶女二房倒是有,可也轮不到祖氏做主。再者,那萧宝信再没规夫矩也不至于给自家儿子定个庶女。
瞧人家那高嫁,盯上的就是世家之首的陈郡谢氏,一看就是个心大的。
&nbs
第518章 快刀斩乱麻
殷夫人倒是笑容满面,小意殷勤,就是康乐公主那张脸要笑不笑,僵的要命,若不是看不见人,真当旁边有人扯着她的面皮在做出笑脸。
也不过是转眼间,殷夫人的笑就冷下来了,转脸和旁边的夫人小声说笑。
康乐公主坐在桌安前,一盏接一盏地饮起酒来。
后宫里宴席,一般备的都是果酒,度数低不上头,除非饮上半缸,真不是那么容易醉的,防的就是万一有哪个没深沉的饮酒多了再在皇宫里大耍酒疯,那就难看了。
就康乐公主这个速度喝下去,不愁半缸的量。
让旁人想注意不到都难,脸上写着老娘不爽,老娘要醉的呢。
总感觉……事情要往偏了发展呢,萧宝信摸摸肚子。
朕:也就是始宁县主倒贴袁琛,想嫁进袁家呗,左右也就是这样。
“你肚子里怀着孩子,可离着远些,躲着她些。”袁夫人轻声叮嘱。
萧宝信点头,“我省得的,阿娘。”
没再过多久,殷夫人又自己斟了盏茶,举着酒盏就冲康乐公主敬上了,却见康乐公主牙都咬上了,愣是把脑袋给拧过去,装没看见,手上的酒盏被她狠狠摔在桌案上。
然后也不知道殷夫人小声过去说了什么,康乐公主脸都白了,握着拳就回头看向了殷夫人。
萧宝信这位置是上佳的观测点,看了个门儿清,手上青筋暴露,要不是还有理智在,估计那拳头就直接砸上去了。
谢母和袁夫人小声道:
“看来,这俩人是要结亲家啊。”
萧宝信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照她看,不像结亲,像是结仇啊。
要是都这么个结亲家,估计建康城能打成一锅乱粥。
袁夫人附和:“我看着也像。”
萧宝信一脑门的问号。
不过没问出口,毕竟席上人多嘴杂,万一谁听去了往外一传,倒显得他们谢家背地里讲究人。
他们在席上那一番作为,想装看不见都不行,动作太大,表情太内涵,谢家人没讲究不代表别人就不议论了,基本席上的大部分人——只要眼睛没病,视力完好的,都看出里面有戏。
连高高在上的皇后都捏了把冷汗。
这是第一次外命妇朝贺,可不能让人给搅和了,眼瞅着之前四平八稳,却横生出康乐公主这么一个酒鬼胚子,萧凝生怕这人耍起酒疯,将朝贺给搅了。
郭尚仪这时凑到皇后耳边小声道:
“外命妇们已经觐见了皇后,恭听皇后的教诲,不如今日便到这里吧。”
这比预计的提前了半个时辰。
萧凝不敢想照这速度喝下去,康乐公主会喝成什么样,她不信康乐公主的酒量。
这康乐公主乃先帝阿姐,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可怎么也算得是永平帝的姑母,真要是她耍起酒疯来,自己一个新进门的媳妇——尽管贵为一国之母,却也不好明面上针尖对麦芒,处理了康乐公主。轻了重了的,都难免为人说道。
倒是郭尚仪一番话说到了萧凝的心坎里,早点儿结束总比闹出事来强,便轻轻点头算是应下了。
没片刻郭尚仪便宣告宴席宾主尽欢,圆满结束了。
萧凝少不得出来说两句场面话,以示威仪,但这些都在各家的心里呢,谁都不是吃白饭长大的,不懂情理,一看康乐公主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萧皇后不愿招惹是非,这是快刀斩乱麻了。
直到宴席散了,各自坐了宫里的折角小牛车换回了自家停在皇宫外的牛车,王夫人才道:
“我是听说了,好像前几天——就阿嫂过完生辰三四天左右吧,康乐公主家的始宁县主和袁琛就在秦淮河边上私会,让人给瞧见了
第519章 滴水不漏
谢母也道:“七娘还小,倒是不急,先可着她几个姐姐。”
内里情况她是不知道,但并不妨碍她信得过自家孙子。谢显最是疼爱七娘,不可能坐视看着七娘子成个老姑娘,沦落成别人的笑柄。
儿媳妇说阿郎自有安排,那肯定就是‘自有安排’。
这无端的信息纯粹来自于谢显自小到大,说一不二,从来不动摇自己人设的原因。
以至于谢母想起谢显来,就是泰山一般稳固的形象,从不信口开河,他说出口的话那就是板上定钉的事实。
王夫人真心服。
以前谢侍中就是这样,一家子为他马首是瞻,这其实是正常的,好歹人家是嫡长房嫡长子,比自家夫君大。
这个谢显却是晚辈,婆母也好,阿嫂也好捧的是不是有点儿过呢
王夫人心里暗恨,可也不敢说话。
以前三五不时倒还敢起刺,含沙射影地说上两句,可是现在谢显身具从龙之功,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而自己娘家又倒了,身后又没了依仗。
不得不说,没了娘家做靠山,王夫人思虑的就更多了。
至少,谢姗成亲以后还要靠着谢家,靠着谢显,还是不愿和长房崩了。
不然她哪里有那么好性子。别人还不觉得,她却感觉自己委屈求全,牺牲的太多。
“好,我听阿娘和阿嫂的。”王夫人欣然应下,“不过,阿嫂也别怪我这做弟妹的多嘴,都是为了七娘子不是。那诸葛家现在还悄无声息的,都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是不是投靠了判军。七娘是还小,不急,但咱们家也不能就可这一棵树上吊死,是不是和阿郎说说,早做打算……可不能留来留去,到了二娘子这般大,那可就够让人急的。”
“——那个,我没别的意思,都是自家人……”
王夫人后知后觉地补了这么一句。
这是好话,袁夫人自然不会怼回去,当然暗地里是什么用心就不是她能计较的了,至少明确上是个关心晚辈的婶娘该说的话。
“弟妹说的有道理。”
王夫人:但就是不会听她的,她懂的。
她也纯粹就是快活快活嘴。
至少在她心里,还是希望家里几个小娘子能嫁的好的。
别看在自家里都掐的跟乌眼鸡一般,可是真到嫁到旁人家里做了别人媳妇,自然就知道娘家的重要,也真就不觉得自家那些事儿叫事儿了,能相互帮扶到底还是要抱起团来,不然自己落不着好,也叫旁人看笑话。
像王夫人,以前为什么腰板硬,敢出头敢说话,蔡氏就像个活鹌鹑,一则蔡氏是庶女,二则也是蔡氏自来不比琅琊王氏得势。
不像王夫人,根红苗正,妥妥的王家嫡女。
……嗯,当然这都是老皇历了。
王家垮了,王夫人的气焰也嚣张不起来,端看之前王家那些嫁出去的媳妇夫人的也都不再像以前一般出风头了,低头做人的不在少数。所以谢姗出嫁,能依靠的也就是谢家了。
王夫人才抱过来个庶子记在自己名下,可到底还小,即便以后能给谢姗撑腰那也要老早以后了,这中间少不得谢显的作为。
谢婉是谢显的嫡妹,兄妹俩感情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王夫人一直教谢姗交好谢婉,别管诸葛家是个什么打算,谢显却不会让妹子低嫁,以后总有益处。
倒是二房的四娘五娘只要不交恶也就尽够了,两个庶出的嫡女,婚事也高不到哪里去,即便有作为也有限。
可谢姗就是喜欢被人捧着,就爱和谢婵谢娟凑到一处,王夫人也是没辙。
因为谢姗的亲事只待定日子,王夫人最近待萧宝信都客气了几分,她再不愿意以后中馈
第520章 后知后觉
这样的事其实萧宝信从小到大见多了。
谁让她有听见别人心声的天赋技能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她或许看不出来,心里一套说的又是一套她在行啊,听这个长大的。
听听就习惯了。
王夫人反正没作出什么祸端,王家倒了,连带着萧宝信初进门时,王夫人那暗自拧着股劲,跟她争管家权都不蹦哒了。
审时度势,没人比得过王夫人。
所以,袁夫人没多说什么,王夫人心思再多,小动作不断,但大局上还是拎得清的,不然王朗对新安王下手之际也不会和谢老三说让他别掺和了。
王夫人嫁进谢家,想的就是他们自己小家。
为王家为马前卒什么的,想都没想过,别看她在谢家再闹有动心思,别损害过谢家的根本利益。
所以谢母容她。
萧宝信就想的更开了,谁嫁的不好她也得不到什么,嫁的好了也不指着她们帮衬,各自安好也就罢了。自然,需要他们帮扶的,能帮一把肯定帮,不至于扯人后腿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