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谢卿有安邦定国之能,大梁现在正是危急存亡之际,朕问计贤人又有何错你们若是有建设性意见昨天不早就说了,至于憋了一晚上,现在就计谋百出了”

    “谢卿是在守孝,可是历来忠孝,为国尽忠大于尽孝,谢显又非起复,又非夺情,只不过在大梁需要他的时候,尽了他的忠,怎么就跟戳了你们心肝肺了似的”

    “但凡你们有谢卿的本事,朕至于的吗!”

    “不寻思着为国尽忠,尽盯着什么细枝末节呢!”

    永平帝登基,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很有宽厚仁德之风,于朝堂之上大开嘴炮实属首次,也是气急了,一夜未合眼,火都拱到了脑瓜顶。




第872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永平帝非但没有一吐为快的快意,反而头疼欲裂,感觉自己分分钟要爆炸的节奏。

    他这皇帝当的,太难了!

    但凡少些扯他后腿的,朝中有能代替或者不能代替整个儿谢显,哪怕能代替一半他的能力呢,结果,没有!

    气皮眼胀一个比一个强!

    真有能耐你使啊!

    你没能耐,还不让他找有能耐的人——

    尽忠和尽孝哪个重要,心里没点儿数

    心里是恨死了淮阳王,要不是他心存非分之想,觊觎皇位,嫉贤妒能,冲谢显下手了,现在能到他连个用的称手的人都没有吗

    话说回来,淮阳王不整这么一出,临川王还老实地趴荆州当他的刺史王爷也未可知!

    ###

    朝堂上的腥风血雨很快就传开了。

    其实传的血淋淋的,大多都是永平帝单方面的炮轰,指责,外加控诉,皇帝炮火那么足,真没几个摆明车马和皇帝对着干的。

    但认同皇帝说的吗

    显然是不认同的。

    谁没有能力

    得皇帝信啊。

    他信谢显,谢显放个屁,皇帝都要夸一句不同反响。他们说破大天,其实皇帝不信,就是绝世好计,那都形同放屁。

    圣旨都发出去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也不能硬按着皇帝的脑袋,让他派人把圣旨追回来吧

    再者,虽说忌惮谢显,看皇帝独宠一人,他们心中不忿,但谢显的才干还是有目共睹的,看他不顺眼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是有真材实学。

    适逢天下大乱,谢显便是有私心肯定也是以朝廷社稷为重。

    在朝堂上挤兑谢显不过就是给永平帝敲敲警钟,别以此为借口再把谢显给夺情起复了。

    好不容易有个脑残的淮阳王舍己为人把谢显给拉下马来,全家的性命都豁出去了,可不能便宜了那么谢显,隐下去没没段时日就复起。

    谢显的起复,是要卷动多少人的利益相关,多少好位置要给他,以及他的心腹人让道

    没这么便宜的事。

    朝中有那么一拨人,世道乱成什么样子,都以自身利益为重;有那么一拨人,对朝廷向来保持着迷之信念,相信外面的世界不会干扰到建康朝权力的更迭;还有那么一拨人……

    日常怼天怼地怼空气,上层没有他们上升的空间,反正看不惯什么怼什么。

    永平帝知道,谢显知道,谁都知道。

    不过是看哪个把理由包裹的更冠冕堂皇一些,为外人道时更占据道德高地。

    谢显依旧把风雨关在谢府之外,不掺和,不迎和。

    唯一令他颇为烦恼的就是永平帝好似习惯成自然了,隔个天不管有没有消息传回建康,他都要往来谢府,找他拿意见。

    是真不管不顾,放飞自我了。

    也是真没顾着他,不管旁人的吐沫星子吐他身上臭不臭,皇帝只管他自己心里舒服了,不焦躁了。

    不过,谢显也只是腹诽一番,拉着萧宝信的时候。

    算是有个人解解他的烦,又不怕被人听了去。

    实际上却也看得出来永平帝这些日子过的并不轻松,眼下越发青黑,口有异味,瞧着就是吃不好睡不香,火大痰多的样子。心理承受力太低。

    嘴上各种相信,其实心里各种没底。

    事实上除了谢显日常安慰一番,也没什么新的情报能让他分析解决的。只能走心理安慰风了。

    谢显在接待了三次之后其实就已经有点儿烦了。

    这位不是胆小怕死,被害妄想症严重患者吗,怎么最近往宫外跑这么勤,不怕有人暗中下手了

    怀念他们各自安好,风吹草动就能把皇帝给镇在宫里不敢往外伸头的时候了。

    “……或许可能有一战定胜负的时候,但这种事可遇不可求,陛下还是暂且放宽心。”谢显已经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用同样的话安慰永平帝了。

    他能力显著,才干超群,让他出谋划策他义不容辞,但是安慰人他是真不擅长。

    他家宝信外表强大,内心更强大,根本不用她安慰,她还动不动安慰自己呢。

    皇帝,呵,他何德何能求他安慰

    自己没这技能啊。

    这已经是看在他那臭嘴让人无法忽视后,心里仅存的那点儿善意能够安慰他的全部了,再多自己也没存货了。

    “天佑大梁。”

    “……还有那么多才能卓著的将领。”

    好容易在嘴皮子磨破前把永平帝前送走,谢显一头扎进萧宝信的怀里求安慰“如果不是荆雍动乱,我真想带你回下邳,安静的守孝。”

    萧宝信看得出永平帝几番登门已经快把谢显给整自闭了。

    “皇上现在是惊弓之鸟。”萧宝信摸摸谢显的头,看把皇帝给吓的,日常折磨她家夫君,这是哪来的道理

    “要不,你下次托病吧。”

    她怕荆州那边再没好消息传来,永平帝能驻扎到谢府里,和她抢夫君。

    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和谢显聊天就能聊出天下太平,那还要满朝的文臣武将做什么摆样子好看的吗

    别人有,你也要有吗

    自然是物尽其用,人尽其职啊。

    况且谢显不是没说过,实则大梁文武人材济济,真不是没他整个大梁就不转的意思。

    可永平帝也不知道是不是雏鸟情结,谢显扶他上位,在那之后就认准了谢显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唯有谢显入了他的心他的眼——

    当然这也没挡住永平帝被害妄想症,该怎么防备谢显还是各种防备,只不过和别人比,好像天生对谢显信任多了那么一点点。

    至少在用脑子这事儿上,永平帝相当依赖谢显。

    “你信不信我托病,皇上也会在我床榻边儿上把他该说的都说了”谢显无奈。

    难道他劝慰的语言还不够干巴巴吗,他自己听着都没什么说服力,听他说,图什么呢

    好吧,不用什么阴谋诡计,永平帝直接烦就能烦死他,不战而屈人之兵。

    洪水猛兽一般的言论,连郗绍都不得不上折子参了谢显以示公正,依然挡不住永平帝的步伐,试问一场小病而已,如何能把永平帝给隔离开来



第873章 割韭菜
    873

    谢琰捧着抄了半个月的佛经进屋子的时候,谢显已经听着丫环的回禀,迅速地直起了腰,并与萧宝信保持在一手臂宽的坐距。

    只是微微乱的发丝出卖了他。

    谢琰只当没看到,爹娘俩腻歪他都习以为常了。

    能这么避讳他,显然刚才不是拉拉小手那么简单。但不是他作为儿子该置喙的。

    如果说重生后在后宅看到的那些个阴私只是把他变成了恐婚,还没完全变成恐女,原因也只有一个,大概就是亲爹亲娘的婚姻了。

    除了日常齁人,就是……齁人。

    他能看到阴暗,但也能看到阳光。

    没一棒子打死他。

    “阿爹,请指教。”谢琰规规矩矩的把手里捧着的佛经递上去。

    “叫叫……”奶奶的声音,紧跟着一张小胖手递过去的是谢琪的鬼画符,谢显也看不出上面写的是什么,反正满满的,都是线条。

    “阿琪很棒。”谢显例行夸赞,“以后也要和兄长一起,好好练字。”

    “是,爹爹。”谢琪这都是跟谢琰身后学的,很有些架式了。

    没用谢显出手,谢琰先摸摸谢琪的头,自豪地夸道“阿琪真棒。”

    谢琪笑的见牙不见眼“棒棒!”

    谢显认真看了看谢琰的笔迹,“进步空间还很大,继续努力。”

    “不用藏拙,写到你最好。”后面又补了一句。

    谢琰真心想哭,之前不是没有藏拙的心,总觉着毕竟是不到三岁的孩子各方面太出众也不是什么好事。虽说是窗户纸,可毕竟没捅破啊,还是得有点儿基本的敬畏。

    但后来几次三番被说进步空间很大,他就知道了,这是亲爹嫌弃他这字写的不好。

    可他现在是用了真心写的,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了。

    本来他前世就不是什么文治武功的全才,字也不过是普普通通拿得出手,想来他现在年纪还小,拿笔并不是那么遒劲有力,前世还能沾着年富力强,手劲够大,写出来不好看好歹还能夸句有风骨。现在,他小小的身体没那么大能量——顶多有前世五六分的功力,真勉强够不着亲爹的水准。

    “这已经是写到我最好了。”谢琰未免二次伤害,还是交了实底。

    谢显挑眉,半晌被噎的没说出话来。

    最后皱了皱眉

    “以后要加强练字的功夫,每天多一柱香的时间写字。”

    谢琪在谢显教导谢琰的功夫已经挤到了萧宝信怀里,他不像谢琰身体里有个老灵魂,满脸抹不开的肉,他跟亲娘还是很亲的,虽说亲娘最爱吼他,跟她也最亲。

    “阿娘,阿娘……”捧着萧宝信的脸就吧唧亲了一口。

    萧宝信看了谢显一眼,这是跟他亲爹学的。

    谢显也是,对待谢琪就不似谢琰这么小心,跟她在一块儿也不避讳着儿子,声称这是爱的教育,让儿子从小知道什么是和谐友爱的一家人。

    萧宝信“@#……&……¥x。”

    “行了,下去玩吧。”谢显把俩儿子都给轰走了,他们亲爹脆弱的小心灵还未得到完全的抚慰,他们就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叹了口气,正要拉着萧宝信一诉衷肠,就听隔间屋里传来了响亮的哭声。

    俩双胞胎女儿醒了。

    萧宝信摸摸他的头,去抚慰俩闺女去了。

    ###

    谢显的担心很快就得到了制止,非永平帝自愿的。

    太皇太后突然甍逝。

    根本就没有任何预兆,吃完饭,喝着茶,突然间一头就扎到地上,待宫女嬷嬷们上前人已经没了呼吸了。

    太皇太后死了,虽说丧仪不用皇帝操办,但他是需要守孝的。

    他是皇帝不假,也不用像平民百姓那样守个年把月的,以天代月,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宫里的事务一下子就将永平帝给绑住了身子。

    宣城长公主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进了宫,亲弟弟一直教养在太皇太后膝下,她心里也一直感念着太皇太后的周全。

    “怎么会突然人就没了。”宣城长公主快人快语“别又是后宫还是世家什么的又拿皇祖母下手了吧”

    宣城长公主纯粹是没过脑子直接走嘴。

    想也知道太皇太后现在于后宫争斗是真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这就不是个贪权恋战的,乐的享受皇帝给的孝敬,人家以养天年还享时间不足够呢,向来是谁当皇帝听谁的,皇帝宠谁她宠谁,最是见风使舵的这么一个人。

    一切开始改变是在什么时候呢

    潘家送了贤妃进宫贤妃生了儿子

    还是萧皇后亲生儿子中宫嫡子死了的时候……

    永平帝心里咯噔一声。

    “小十七可怎么办,他才六岁。”宣城长公主问“要请皇嫂帮忙照看吗”

    都说长嫂如母,小十七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也是挺尴尬。

    永平帝身着丧服,脸上木然“都六岁了,可以出宫开府去了。本来他这年纪——”

    “皇兄,”宣城长公主抢在皇帝前面道“能不能先不让小十七离开建康他还小,不像咱们自小爹娘教养在身边,好歹等他长大些……”

    她多多少少也看出来了,皇兄现在人大心大,怕是越发容不得宗室王。

    小十七又是皇帝嫡亲的弟弟,怕是更顾忌着。

    所以宣城长公主才有些一说。

    永平帝看了宣城长公主一眼“你和十七是朕的亲弟妹,难道也和别人一般见识,以为朕防着十七别说现在天下大乱,朕不能如此,就是天下太平,朕也想多留十七几年,你勿需多虑。”

    东郊向来是王室子弟居所,近些年让玉衡帝杀完,永平帝杀,韭菜是割了一茬又一茬,倒是空出一所所的王府,都是现成的收拾收拾就能住进去。
1...261262263264265...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