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只是后来萧敬爱变了——现在想来就是那时候重生了,眼里心里只有她自己,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顾整个萧家死活,只为成全自己的虚荣,成为一国之母。

    这是大恶,她不能忍。

    至于宣城公主身处宫中,人心叵测,她为自己谋算也没有伤及到她,亦或萧家,这都无所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宣城公主懂得了这话,是她,于新安王都是好事。

    萧宝信就这样在宫里留了下来,陪着宣城公主每天除了抄抄佛经,就是和太后聊聊天,整日间就是说刘贵妃之间那些事,所有宣城公主能记得的,大抵都要说上一遍,说说眼泪就要掉下来。

    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久了萧宝信也看不过眼了,宣城公主年纪还小,就这样不说把人磨的老气横秋,孤僻了,万一以后扭曲了可不好拧回来了。

    于是开始每天拉着宣城公主练套拳,你来我往打那上小半个时辰,果然没几天气色就见好。也不总沉溺在眼泪里了,连太后都夸说宣城公主开朗了些,原来阴郁的太过。

    再见到新安王是在萧宝信进宫的第六天,新安王去向潘太后请安,原本脸颊还有些肉,一阵子不见削瘦的吓人,整个人瘦了不止两圈,衣裳穿在身上都晃荡了。

    新安王比宣城公主更肖似刘贵妃,以前脸上有肉便有六七分相似,这一瘦下来,眼睛立马又大了一圈,除了脸色微微苍白,却是与刘贵妃更像了。

    “……劳烦萧大娘子,舍妹一向被姨宠着,不识人间烟火,直肠直肚,也难有几个知心好友。此时有萧大娘子陪伴左右,小王就安心了。”

    见过太后,新安王就和宣城公主到了她的房间,萧宝信还想着避嫌躲出去让兄妹俩说会儿话,却被新安王给留了下来。

    如果说宣城公主成长成熟不少,那新安王简直就是一夜之间长大。

    如果是以前,萧宝信很难相信他会这么有耐心地和她在这里客套,大抵早撒丫子跑了,躲她都来不及。

    “六大王客气,公主与臣女一向交好,在公主难过的时候能陪在公主身边,臣女义不容辞。”

    新安王点头,“以往是小王为传闻所误,一直对大娘子有偏见,望大娘子勿怪。父皇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小王也是最近才深有感触。”

    “……虽然宣城与令弟婚事现在还未提到礼部,但萧司空认可,父皇金口玉言,便是定下来了。宣城幼时被惯的无法无天,好在她本性善良开朗,有时好心办坏事是有的,但对人却真没有坏心。”

    “以后嫁到萧家,有萧家做她的靠山,小王也就放心了,萧司空的为人一向为父皇称赞,大娘子洒脱爽朗

    ,有大娘子一家护着,小王再放心也没有了。”

    那客套话一套一堆跟不要钱似的砸过来,萧宝信受宠若惊。

    这哪里是在拉拢她,是拉着整个萧家往他这边倒呢。

    新安王说宣城公主横冲直撞,其实以前的他,何尝不是随心所欲的很,不知天高地厚。

    刘贵妃一死,新安王几乎一夜之间就变了,整个人沉稳下来,心计城府都成几何趋势见涨,想是遗传了玉衡帝那一肚子的心眼子,没了刘贵妃的影响,他自力更生地把玉衡帝言传身教就都学起来了。

    &nb




第202章 图穷匕见
    新安王并不想给宣城公主营造一个天下皆你娘的假象,没人会像阿娘一样对他们好。

    她不再是被爹娘护在羽翼之下的公主,没了阿娘,阿爹也不可能天天往后宫跑,不错眼珠地盯着她。

    总有一天要长大的,趁早不趁晚。

    “宣城,这世上只有我和你是最亲的亲人,我们要自己立起来,才不会被人欺负。你要知道,现在太子恨我入骨,阿爹待咱们越好,他就越恨咱们。”

    “你在后宫顾好你自己,别让人伤害到你,好么”

    “阿兄,只有你了……”

    宣城公主哭的稀里哗啦,抽抽嗒嗒地道:“咱们还有阿爹。”

    新安王长叹一口气,“后宫佳丽三千,阿娘在时,父皇宠幸的妃嫔就没断过。现在阿娘死了,父皇痛失所爱,可是谁也不能保证父皇就会一直念着阿娘。”

    “父皇正年富力强。”

    言下之意,守个一两个月他信,一两年也不是没可能,可是一辈子再没别人,就是普通人都未见得如此,更不要说一国之君,富有天下了。

    有了新人忘旧人,这是亘古不变的。

    难得兄妹有机会坐到一处聊这么久,玉衡帝有意改立储君之后,对新安王的要求更加严厉,光是学业就派了专人盯着,玉衡帝又令他拜郗廷尉为师。每日已经排的满满的,新安王也就不藏着掖着,一次性将成败利害都交待给了宣城公主。

    可宣城公主却是越听哭的越厉害,显然新安王对于皇帝的说法深深刺痛了她脆弱的小心灵。

    明明那么深爱阿娘的阿爹,怎么会不管他们

    怎么会只有他们彼此呢

    可是,如果阿爹不再护着他们……他们要怎么办……

    萧大娘子说得对,没有证据证明是王皇后下手杀的阿娘;阿兄说的也对,不管是不是皇后下的手,他们都已经是敌对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玉衡帝为新安王谋算的,又岂止是和萧司空结亲,拉郗廷尉拜师,他甚至主意打到了谢显身上。

    要说他这位耿直的常侍,实在深得他心。

    谢二爷、谢三爷为阻止与萧家结亲,甚至联合谢氏族长一同施压谢显,谢显一刚到底,甚至不惜不请出族。

    虽然最后谢氏族长及族人最终妥协,可难免有人不忿。

    风言风语经过一段时间,渐渐就传了出来,有鼻子有眼,让人不信都不行。

    谢显为了庶族之女不惜得罪族里,这放在世家眼时无异于惊世骇俗,大逆不道。

    可对于痛失至爱的玉衡帝却是由衷地欣赏谢显这种为了心爱之女不顾一切的气慨,不拘泥于世俗,敢想敢做,于朝政如此,于儿女情长依然如故,一以贯之。

    “都道英雄难过美人关,原来谢爱卿亦不能免俗。”

    玉衡帝午膳留了谢显,期间难得有心情打趣谢显。“定的什么日子,可让和尚道士算过”

    谢显细嚼慢咽,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才缓缓开口:“皇上取笑微臣了,臣哪里算得上英雄,不过美

    人关难过倒是真的。”

    “祖母已经请人看过,三月初七是个不错的日子,宜嫁娶。”

    谢显倒是下手快准狠,去年九月定亲,今年三月成亲。

    不过转念一想新郎新娘的年纪,都不是经得起折腾的了,竟在情理之中。

    “如今你婚事有着落了,谢侍中在天之灵也安慰了。你呀,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二十岁才成亲,咱们大梁也少有了。”玉衡帝连连感叹摇头,以前他还跟着吃了一阵了瓜,暗暗地也怀疑过他耿直的谢常侍是不是真如传说中的不能那个人那个道,要不然上赶着追的公主不要,那么大的年纪



第203章 做人做鬼
    玉衡帝一心为新安王铺路,宣城公主的婚事安排给了萧司空家的小郎,就想将萧司空拉到新安王这一边,前些日子又让新安王拜郗廷尉为师,于新安王的亲事皇帝又怎么会放过,这是重中之重的政治成本。

    “皇上日理万机,哪里能事事通晓。”谢显毫不犹豫地给玉衡帝了个软钉子,皇家本就无情,宋室皇帝尤其爱好手足相残,他是猪油蒙了心才会与皇室联姻,把自家阿妹送入虎口。

    事实上谢显从刘贵妃还未死,上蹿下跳地给新安王选王妃就防着她有一天将主意打到谢家。在会稽遇上诸葛一家,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

    皇家,和诸葛家,用膝盖想也知道选哪个了。

    玉衡帝想要世家贵女为新安王妃之心早先便昭然若揭。

    毕竟能与琅琊王氏相抗衡的,唯一最优考虑便是谢家。

    首先王谢并称顶级世家,其次自打谢显出仕便得玉衡帝赏识,可谓君臣相得。

    为了更好的将他拉上新安王的战队,便是结亲。

    而谢家,与新安王年纪相当的,三房嫡女谢珊已然定亲,剩下倒是也有闺女倒都还小,二房是庶子出身,在世家之内联姻都资质有限,会受到诸多挑剔,玉衡帝自然不会委屈了新安王。

    所以可选的只有谢婉,又是长房嫡女,且是谢显嫡妹。份量够。

    “不知皇上可还记得前朝显赫一时的琅琊诸葛氏——”

    玉衡帝这可真惊着了,脸都忘了变:“他家……还有人”

    “正是。”

    谢显笑道:“琅琊诸葛氏能人辈出,于前朝大放异彩,只是诸葛氏人丁一向不旺,加之前朝连年战乱,群雄逐鹿,世人只当诸葛氏后继无人。”

    “臣此次奉旨平乱,才知会稽太守身边的长史正是琅琊诸葛氏。会稽太守才能有限,可是胸襟宽广,豁达爽朗,听闻郡中诸葛氏颇具才名,便将人请到了府中任长史,出谋划策,事事少不得他。”

    “我与诸葛长史一见如故,见他膝下一子钟秀毓灵,少年才俊,便与其交换了庚贴,定下婚约。只待三年后成亲。”

    玉衡帝那叫一个悔啊。

    人是他派出去的,人家谢显当初是不大愿意的,这要是不去,上哪里结这门亲,还不妥妥的落他儿子身上

    他不能拿诸葛小子如今一文不名就把这婚事给搅了,他知道在世家规矩里交换了庚帖就是定了亲,自行毁婚倒不是没有。可新安王如今正是培植势力,积攒名声之际,若传出夺人之妻,无异于自毁长城。

    而且世家看重门第,哪怕琅琊诸葛家只剩这一脉无根无基,那也是诸葛家,自带光芒万丈!

    当然,这只适用于顶级世家。

    普通的小世家,没落了也就没落了。

    “……萧老太君也认可了令母也就这么同意了”玉衡帝道:“琅琊诸葛氏,天下皆知,可是到底没落了这几十年,怕是家底也所剩无几。将令妹嫁过去,只怕受了委屈啊。”

    谢显不以为意。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再者,不还有我谢家吗”

    一句话把玉衡帝又给怼没了回话。

    是啊,谁

    差钱谢家能差吗

    只要诸葛家能舍得下脸接着。

    不过话说回来,是和萧大娘子定亲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说话越来越直白了。

    “听爱卿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见见这诸葛小郎,到底是怎样的钟秀毓灵,能让爱卿这般喜爱,相识不久便急不可待地定下了婚事。”

    “魏得胜,传旨下去着诸葛——诸葛什么”玉衡帝忽然意识到连名字他都还未听闻过。

    “诸葛长史,名复,字仲思,其子诸葛术。”

    “传他们父子二人即刻



第204章 捕风捉影
    唯一令人纠结的是,郗廷尉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相貌实在丑陋。老了比年轻时还好看了些,倒是娶了个贤良淑德的夫人,可郗家的孩子个顶个儿地相貌都随了郗廷尉……

    这也是当初刘贵妃在世家圈里扒拉来扒拉去,生就把郗家给跳过去的根本原因。

    玉衡帝还记得当时刘贵妃一脸嫌弃地在他怀里说,郗家的闺女实在是毫无特色,明明看过这人但转眼移开视线,再转回来你就认不出来了。

    若是穿一样的衣服,你都分不清哪个是宫女,哪个是她。

    郗家唯一一个堪称秀气的,个子又蹿的太高,比新安王还高出一头,年纪也比他大上将近两岁。

    刘贵妃就是禀着各种挑剔,各种权衡,来回纠结,最后马上拍板定下了大长公主的外孙女徐六娘子,谁知宣城公主作那妖蛾子,萧大娘子毫发无伤,倒令太后和刘贵妃都对大长公主颇具微辞。那亲事也就此不了了之。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当初玉衡帝并未下定决心要改易储君,王妃称头便可。

    如今需要的不只是装点门面找个世家名门就可以,小六更需要实权派世家的倾力支持。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小六实在忍无可忍,大不了以后再多纳些美色,郗家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玉衡帝牙一咬,眼睛一闭就着人打探郗家的小娘子去了。

    不到半日,收到的消息却令玉衡帝咬的牙都叫碎了。

    就连刘贵妃看不上那个比宫女相貌尚不如的郗家三娘,已然与王家六郎定亲;高个子郗家五娘更是备嫁,只等元月一过,人家立马就成亲了,比谢显还要早上一个月,急的那叫一个火烧屁股。

    他的贵妃死了没多少时日,可也没挡得住这些世家娶媳妇嫁闺女!一家比一家热闹,郗家更是双喜临门。

    摔。

    扒拉来扒拉去,矬子里面拔大个儿,与新安王年龄最接近的是九岁半,小新安王四岁,乳臭未干,牙还没换完,正中间漏风。

    玉衡帝第一反应,谢显知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内情,那摆明就是不想得罪人,主意他是给出了,可是执行不了。他就是再丧心病狂要给儿子助力,可也不至于找个未成年的小娘子,等不起啊。

    可他转念一想,倒也怪不得谢显,好歹是个郎君,粗心大意些是有的,成天盯着人家府上哪家小娘多大年纪,何时婚配那是流氓。

    可见还没被怒火冲昏头脑。

    郗家算没戏了,转过头来玉衡帝还是最看中徐家六娘子。

    倒不是她多出类拔萃,美名远扬,才名远播,玉衡帝纯粹是看上大长公主的影响力。

    大长公主七十有三,是太祖嫡长女,一向在皇室中举足轻重,包括在朝臣之中与各世家也好,寒门庶族也罢,相交甚厚。

    户部尚书徐耀祖正是大长公主的次子,也是实权在握。
1...5253545556...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