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大秦王座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笔洛惊风

    项燕见状,便想因势利导整肃出一支真正具有抗秦战力的大军,不需说六十万,只要手中能有精兵四十万,项燕便有再败秦军的雄心。项燕料想的很美,然而不久之后残酷的现实就将他从美梦中扇醒。

    没等项燕开始整兵,军营中各大世族的在军大将时不时被族命召回,一来为了贺功,一来则是密商扩展壮大各世族领地的对策,派私军前来的世族都是延续了几百年的老世族,纵是项燕也惹不起,项燕不能不放。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光是私军难以统御,项燕自己也是疲于奔命。楚王一连几次召他回郢寿,漫无边际地会商种种合纵攻秦与重振楚国昔日霸权的计策,一次朝会至少要耗费旬日时光。就是回到前线的军营,项燕也不得安生,营地中各方势力的军队大小纠纷不断,背后都牵涉世家大族的利害,每一桩都得项燕亲自拍案决断。若是这两者只是让项燕疲于奔命,那么第三者就让项燕有点心寒了。自从项燕大败秦军后,项氏一族的名望一时间如日中天。俗话说得好,不遭人妒是庸才。而庸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楚国不少世家都对项氏一族的壮大议论纷纭,这个时候楚国分治的影响便出来了,每有世家对项氏一族提出异议,楚王负刍就要召回项燕澄清一回,项燕便得放下军务奔波都城一回。如此多方斡旋奔波,数月之间项燕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往返奔波上了,哪里还有时间整治军队。

    直到秦军再度整军南下的消息传来,项燕才能借助敌人的威名喘息片刻。对于一代名将项燕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11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
    得知秦将王翦聚兵南下的时候,楚国君臣此刻也不叫嚣着北上灭秦了,没喝到头汤的那些世族私军此刻也不争相开往前线了,就连已经被项燕归拢在营地中的世族私军也开始一小波一小波的离开。【≤八【≤八【≤读【≤书,o对此,项燕无力阻止也不愿阻止。

    不久,庙堂公议之后楚王负刍给项燕下达王书:着即谋划御秦方略,整军备战以再胜秦军。

    从这开始,项燕才能够真正地能够处置军务。看着父亲憔悴疲惫的身影,项梁每每愤愤然:“一窝乱蜂!若非秦军再度攻来,父亲便要累死!”项燕对此只是苦笑,“胜而不堪其扰,战而始能清静,如此为将,只怕不能长久也!”

    不过话虽这么说,项燕还是开始任劳任怨的安排军事。盛名之下无虚士,项燕一出手就一改楚军往日的混乱。项燕首先整肃幕府,以景氏大将景祺、屈氏大将屈定分别为全军副将,以昭氏大将昭萄为军师,以项梁为前军主将,以项伯为后军主将,全部中军主力则由他亲自统领。如此任将,既安抚衡平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同时也保住了楚军战力不至于被很大削弱。

    其次,项燕对老军力与新聚“官军”做了明确统属:原先大军分前中后三军,由他们父子三人分领;其余新聚“官军”分别由世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昭、屈、景三家的将领率领,各部兵力大体都在十万上下。诸般铺排下,各方皆大欢喜,军中纷争总算是平息了下去。

    安排好bgbushu后,项燕聚拢众将,开始讨论抗御秦军的方略。

    “诸位,本将军的御秦方略,仍沿用前次战胜李信之策。3≠八3≠八3≠读3≠书,o先放弃陈地诸城,大军渐次退至平舆、汝阴地带,而后相机出战!秦强楚弱,此格局并没有因为之前那一战的胜负而有所改变!秦依然是强军,而楚依然是弱旅。当此之时,若欲再败秦军,需空其当守,以淮北陈地诱使秦军分散兵力,而后方能寻找战机。否则,无以胜秦!”项燕苦口婆心的解释道。

    “大将军之策,末将不敢苟同!”景祺率先发难。

    “我等亦不敢苟同!”屈定昭萄见状同声响应。

    看着三人脸上的小觑之意,项燕回身坐进帅案冷漠的看着他们三人说道:“老夫愿闻三位将军的高见。”

    “我等所以不敢苟同者,乃是大将军错估秦楚大势也!”景祺昂昂然拱手高声道:“秦以一国之力连下四国,再加九原抗御匈奴,北中国足足分秦之兵二十余万!连同攻楚大败之伤亡,以及关塞驻军,再去秦军二十万只少不多!如此,秦军攻楚兵力能有几何末将算计,至多三十万而已!我军几何六十余万!以六十万大军对三十万,尚言秦强楚弱,大将军可是怯战了”

    对于景祺的挑衅,项燕置之不理,只是问道:“谁言秦军三十万”

    “斥候、间人连番军报,大将军视而不见么”景祺理所当然道。

    “此乃王翦骄楚奸谋,将军听之信之”王翦闻言笑问道。

    “吾常尝闻败军再起,必张其势,必扬其威!败军复出而隐匿兵力,吾未尝闻也!”景祺引据经典道。

    王翦闻言呵呵笑道:“将军所言,乃弱军之败。而以秦军之强盛和王翦之持重,何须虚张声势。”

    “我等以为,至少当据守陈地与秦军决战!”景祺坚持道。

    “正是!富庶淮北刚刚被楚军夺回来。若是拱手相让,大王必不答应!”屈定站出来为景祺撑腰。

    “陈地商路堪堪复原,当真弃之不顾,国赋必将锐减也!”昭萄也不甘示弱的站出来说道。

    “三将军既有坚执之见,那老夫只好禀报楚王决断罢了。”

    这便是楚国,军有私兵而府有族将。

    景、屈、昭三人之所以不同意项燕放弃陈地和周围的城池,无非是因为这些地盘都是他们三家趁着项燕大败李信的那段时间里抢回来的。吃到嘴里的肉这三家哪里舍得吐出来,至于王翦说的战法他们也不是不懂,但是楚国就是这样,国家的利益远远没有世族的利益重要。

    楚国徒拥数十万大军而鲜有煌煌大胜者,根源皆在于此。纵使项燕有天大的本领,也不得不循着长久累积的传统行事,上报郢寿庙堂由楚王权衡决断。

    当然,项燕也不是好相与的。在上书楚王禀报战略歧见的同时,项燕向楚王另外上书一卷,以“旧伤发作,不堪重负”为由请辞归乡。前书由军使上达,后书由项梁专程晋见楚王申述。至于结局如何,项燕还当真没有成算。

    几日之后项梁归来,随他一同归来的除了楚王的特使还有楚王派来的御医。特使在景、屈、昭三人面前宣读的王书云:秦楚大战在即,举凡方略部署皆以大将军项燕为决断,任何部将俱奉将令行事;大将军操劳致病,本王并庙堂大臣无不忧心如焚,唯战事在即,尚须大将军带兵大胜秦军,以振兴大楚霸业;今本王遣太医署一圣手入军,专司大将军病体,余事胜秦之后再论。宣罢王书,又一番抚慰,特使留下太医自己走了。

    项燕立即召来项梁询问朝中情形,待项梁叙说罢了,项燕却更是忧心忡忡了。

    以项燕对庙堂大局的预料,楚王负刍应当是全力支持他的,原因有二。

    其一,项氏一族的兴盛对其他老旧世族来说一种威胁,但对楚王及其王族来说项氏一族实力的增长正好让他们脱离受景、屈、昭三氏的威胁。其二,楚王负刍与项氏交谊颇有渊源,在负刍还是王族公子时,项燕便是公子府的常客之一,后来负刍兵变夺取王位,项氏也是其根基势力之一。

    凡此种种,若无异常情势,楚王负刍就应当全力支持项燕的抗秦方略与统军将权。

    不过,项燕也深知楚国庙堂势力盘错纠结极深,权力分合无定,若其他世族大臣铁心反对,楚王纵然想要全力支持他也是无能为力。为此,项燕主动给楚王提供向世族大臣施压的力量,否则,各大世族不明里掣肘,只需搪塞王命,粮草辎重立马便告吃紧。

    寿春的朝堂上,景、屈、昭三家果不其然的站出来对楚王施压。楚王见状也抛出了项燕给他的杀招:老子不干了,你们来打吧!话虽然不是这么粗俗,不过意思却是大同小异。

    项燕请辞归乡,谁来领军抗秦楚国也不是没有将军,但是像项燕这般大胜秦军而在朝野具有极高声望的良将无人可以匹肩。除非世族大臣们愿意玉石俱焚,否则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承认项燕至高无上的将权。朝会过后,景、屈、昭三家俱秘密知会自家将军不要与项燕对峙。

    项燕的釜底抽薪成功的让他拿到了完整的将权,不过,景、昭、屈三家也不是全无反抗之力!1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项燕用釜底抽薪这一招虽然拿到了完整的军权,但是新的枷锁伴随着完整的军权再次套到了他的身上。

    据项梁转述,楚王用釜底抽薪一计在朝堂上议定众将需听从项燕的指挥后。景氏在朝中的重臣站出来提议,言楚军集结已达六十余万之巨,已然超过秦军一倍,堪称史无前例。项燕想要南撤也未必不可,但必须尽早与秦军决战并大胜秦军,否则chunxiazhijiao的雨季到来,楚军粮道便要艰难许多。

    项燕从中听出了浓浓的威胁的意味,自己若是不按照他们说的做,恐怕这些世家大族就要借雨道湿滑为借口断绝大军的粮食供给了吧!

    景氏提出这个要求项燕并不惊讶,但让他失望的是楚王竟然赞同景氏的提议。楚王负刍说秦军远道而来疲于奔命,自是力求恢复元气而后战,我军则当以汝阴坚城为根基,早日寻求决战,不可延误战机!继楚王之后,朝中所有的大臣都是慷慨激昂,争相诉说要他项燕尽早日与秦军决战的种种道理。

    有人说楚军士气高涨,胜秦势在必然。有人说楚国民众仇秦已久,不可坐失民望。有人说秦军粮道绵长,如截断粮道则秦军不堪一击。有人说兵法有云倍则攻之,若他项燕退至平舆汝阴还不求速战,分明便是亡楚于怠惰等等言论不一而足。

    听完项梁的转述后,项燕一言不发。

    项梁见状继续说道:“父亲,速战速胜的提议如今已成定局!”

    “全我军权,强我速战!老夫身下这大将军之位岂不是徒有虚名!”

    到了此刻,项燕已经无力愤怒了。颓然一笑后,项燕一言不发的盯着眼前的地形图发呆。

    说心里话,项燕对再次败退秦军还是很有底气的。秦国在短短一个冬天能够集结大军再度南进,就绝不会是区区三十万兵力,而且秦军此次南下伐楚绝不会再像李信那样轻出。项燕可以肯定,秦军必然会以持重之兵与楚军周旋。在得知秦军统帅是老将王翦的时候,项燕越发的肯定自己的想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项燕所知之王翦,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王翦决不会与楚军交战。趁着王翦寻找战机的时间,楚军若能整肃军伍深沟高垒,依托淮水、江水两道天险坚壁抵御,只要楚国自己不生内乱,秦军绝无取胜的可能。

    项燕的作战方针是:大军退至淮南,整个放弃淮北;秦军战无可战,空耗粮草时日;再加上北面燕代两地尚未平定,期间难免有战事发作,秦军必会有分兵的那一天;等到那个时候只需趁秦军分兵后撤之际,楚军做闪电一战,便可再次败退秦军。

    另外,项燕当初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负刍杀掉楚哀王助他登上王位,便是看重他本人的能力与态度。眼下楚王负刍若能洞察大局,以艰危抗秦为时机力行变法,整肃朝局整合国力,楚国崛起于艰难时世的可能性极大。

    楚国不同于中原五国,正面有淮水江水两道天险,东南吴越有茫茫大湖为屏障,西南有连天茫茫之云梦泽为屏障,腹心更有烟波浩淼的洞庭泽连同湘水沅水之密布水网,后有丛林苍莽的五岭横亘,若收缩防线以求固守,秦国万难破之。然而如今的楚国庙堂不识大局,反求速战速胜,如何不令项燕失望!

    无论项燕如何愤懑失望,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地聚将发令了。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楚军终于撤离了陈地十余城,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南方。旬日之后,楚军抵达淮水北岸,项燕下达了布防的将令:三十万楚军主力驻守汝阴,三十万后聚“官军”分两部驻扎,景祺率军十五万驻扎平舆郊野构筑壁垒,屈定率军十五万驻扎寝城郊野构筑壁垒。两三日之间,三部大军在淮水北岸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展开,日夜构筑壁垒,气势壮观之极。

    因了大军距都城郢寿不过百余里,楚王负刍的犒军特使、令尹、大司马及各大世族的军务特使,连绵穿梭不绝于道。南楚民众也纷纷跟从各县令入军劳役,或搬运粮草辎重,或辅助构筑壁垒,终日旌旗招展喧嚣连天。在王酒、民气和朝野公议的交互刺激下,楚军战心日炽。汝阴的项燕主力大军虽然稍微平和,但也是辣一片。而平舆、寝城两大营地,竟终日如社火狂欢一般嗷嗷求战。

    四月初,姗姗来迟的秦军终于开过颖水,在西岸立定了自己的营地。

    大军南来,依照王翦之前颁布的将令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进兵之期大军两分:王翦率主力大军四十万,以日行六十里的常速稳健推进。而蒙武则率后军二十万,逐一占据陈地楚军所弃城池,会同南阳郡守派出的秦吏恢复商旅百工农耕,使民生纳入常轨。蒙武给每座城邑各留五千人马防守,陈城留守军马一万总司策应,所有陈地民治军务,俱交总司后援的姚贾统辖。

    诸事安定,蒙武方率所余十余万人马后续南进。也就是说,王翦向秦王嬴政索要的六十万大军一开始便在陈地留下了将近十万,用来确保后方坚实通畅。

    王翦非常清楚,当年的长平大战若无河内郡为坚实的后援基地,秦军根本不可能在上党苦寒山地与赵军对峙三年。而今进兵广袤楚国,若不清理出一片坚实的后方根基,只怕秦军也难以从容不迫地与楚军周旋。王翦宁可少一部战场兵力,也不能缺失了后方通畅。

    就像英雄联盟打团需要提前布置视野一样,秦国与楚国交战秦国自然会派人去楚国内部打探消息。财帛动人心,再加上姚贾这个出色的外交官,关于楚国楚军的种种消息早已经源源不断地汇入王翦的营帐。王翦对楚国庙堂与项燕bgbushu的诸般情形,可谓是了如指掌。

    王翦的进兵军令很简单:大军以坚兵之阵常速南进,直逼汝阴城下扎营与项燕的主力军对峙。

    项燕知王翦,王翦亦知项燕。高手过招,比的从来不是谁强谁弱,而是看谁先犯失误。

    故此,秦军南下进兵,首要预防者便是楚军的奇袭。王翦不知道的是,楚军景祺部与屈定部确实曾经要北上奇袭秦军,只是被后来被项燕严令制止了。项燕对眼前的局势也很清楚,现在谁先主动出击谁就会先露出破绽。项燕对于景、屈二人没有好言相劝,只是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自己都不会出兵,如果他们有把握战胜秦军,那么请自便。

    景、屈二人别的不行,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听项燕说的如此决绝,他们二人也只好悻悻离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到达汝阴后,王翦再次聚将。》八》八》读》书,∞o营帐中王翦指着身后的地形图对身前诸将说道:“平舆楚军与寝城楚军,皆由楚国世族私兵汇聚而成。只有汝阴的项燕军,才是楚军真正主力。三地楚军,横展不过百里,各城相距不过三十余里,骑兵纵马即到,步军兼程互援亦不过一个时辰。为此,楚军三大营,实则当做一营视之。”

    “上将军,我军大营若卡在三地中央的寝城是否会更佳”杨端和指着地图提议道。

    “寝城虽形在中央,然实非轴心。”王翦指点着地图道:“汝阴大营的项燕军,才是楚军之根基。项燕军败,则其余两军不堪一击,甚或可能作鸟兽散。”

    “如此说,我军当尽早与项燕决战!”坐在杨端和身边的辛胜闻言兴奋道。

    “不可。”王翦摇头,“前次我军一败,楚国朝野上下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相比起你们,楚军求战之心更盛。此等风靡之势,虽项燕不能左右也。我军应对之策只在八个字: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等时日一久,楚国庙堂必生歧义,楚军士气亦必因种种掣肘内争而低落,到那时我军再寻机猛攻,才能完胜楚军!”

    “上将军方略虽好,只是太急人了些!”冯劫高声嚷嚷道,随后帐里的大将们一片哄笑纷纷点头附和。

    王翦见状黑着脸没有说话,冷冷的看着他们。在王翦的注视下,方才附和的大将们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嬉笑言谈。

    王翦肃然正色道:“兵书有云:图大则缓。灭国之战,其根基就在强毅忍耐。眼下这里虽然聚集了四十万秦军,但关塞守军与原主力大军初合,战法配合、兵械使用还有兵将统属等问题均为解决。更有前战将士多有带伤南来者,伤势尚未复原,。再有许多久驻北方关塞之将士初来淮水,水土不服必生腹泻。凡此等等,都需要不少时日整休恢复。兵未养精而仓促决战,胜算至多只有一半。王翦身负大王重任率领秦国六十万举国之兵南下伐楚,若没有十二分胜算,岂能出战!众将听令!”
1...5758596061...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