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白猪
丰衣足食对那时的百姓而言,早已是一个梦想和遥远的回忆。
现在李起凭着赫赫武功,登上了皇帝宝座,但是他并没有一味的迷信武力,反而是将民生看在第一位。
这个时候还能拥有如此清醒的头脑,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其令人佩服的事情。
这时候李起那明君的光辉,也是更加耀眼显现,看得众人也是更加热切。
堵胤锡便是第一个激动的站出来,说道:
“皇上英明,如今我大明纷乱数十载,天下十室九空,百姓家破人亡,死难者不计其数。
而今皇上减免天下赋税,三年时光可使我大明百姓喘息过活。
待得商税征收,农税更可减半不止,此等仁政,实乃盘古开天辟地未有之事,
此,足以使皇上彪炳千秋,英名永流万世。”
顾炎武也道:“不错,皇上仁义无双,恩泽天下,苍天必将保佑我大明浴火重生。”
岳来,戚正,黄廷三人也是纷纷附和。
听着他们赞扬的声音,李起并没有得意,更没有迷失自己,有的只是忧伤和感慨。
若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还巴不得可以做一个悠闲皇帝。
甚至做一头被皇帝高高供养起来的猪,那也可以。
谁又愿去操这份心思。
“商税要收,但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也不能不管。”
李起说着,便是将目光第一个看向堵胤锡。
“堵爱卿,你之前也和李闯打过几次交道,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大战,但也算是老熟人。
如今李自成兵出潼关后,便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处作乱,这样的势头不得不压下去。
所以朕希望你走一趟,朕不求你灭了李自成,只求你可以牵制住他,把他的势力再一次压制在陕西。
只要他的势力不出陕西,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堵胤锡信心满满,激动无比的说道:“臣必将不负皇上希望,倘若李自成失去控制,臣必当以死谢罪。”
“没有那么严重,尽力就好。”
李起宽慰了一句,而后又对岳来说道:“岳大哥,朕许你三万精兵,你随同堵爱卿走一趟,受其节制。”
岳来郑重抱拳道:“末将遵命。”
岳来虽然是厉害,但能力不像堵胤锡那般的全面。
再加之堵胤锡凭着一己之力收复京城,名满天下,李起自然是将这一此陕西之行全权委托给他。
便是岳来,这个李起的结义大哥,也是要受其节制,可见李起对堵胤锡之信任。
一旁的堵胤锡见此,自然是心中感动不已,莫名的,一股热血便是在心中翻滚。
“君王待我如此,我堵胤锡复何求”
交代完这边,李起又看像顾炎武,说道“先生,目前张献忠盘踞四川,虽然没有出川的迹象,但是也不得不防,所以四川那边朕希望你可以走一趟。”
顾炎武见李起将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自己,心里也是非常感动,不敢怠慢,立即郑重回道:“臣领旨。”
李起欣慰的点了点头,“四川秦良玉秦老将军虽是女子,但却是我华夏少有之巾帼英雄,公忠体国,可托大事。
你到了四川,需以她多多配合,须知秦老将军乃四川土著,对四川地理人情,风土产物极是了解,爱卿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当向她多多请教才是。”
“皇上放心,臣明白。”
李起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又对黄廷说道:“黄将军,朕也给你三万兵马,你随同顾先生一道出发,朕希望你们彼此配合,圆满完成任务。”
“末将遵旨。”
黄廷大声唱诺,心中激动。
这时候正是大好男儿精忠报国,建功立业之时,李起又委以重任,这怎叫黄廷不激动。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都是一心报国,勇于任事,李起心中也是高兴好。
第五百六十二章 使者
李起又开口勉励道“只要你们把李自成张献忠势力扼制住,那么只需给朕三二年时间,朕便可将我大明财政整顿一新。
待我大明财政通畅,收支自如,朕便可有足够的本钱对他们用兵。”
李起说的自信满满。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起也确实是有这个底气。
李起认为只要能够把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势力限制住,那么其他地方便可再一次的实现统治,有序的恢复生产和建设。
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明,最富有忍耐精神的人,只要给他们一点政策,他们就可以爆发无限的热情。
君不见后世政策一起,不过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天下便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实力急速增长。
并且一举超越岛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
而且这发展的势头还越来越红火,成为世界第一也是必然的事情。
从一穷二白,到举世瞩目,不过短短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我们就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可见我们中国人的能力和精神。
现在李起相信只要自己的政策有利于百姓发展,那么这个奇迹必将再一次的上演。
免税免徭役只是开始,以后利国利民的政策还多着呢。
虽然三两年的时间就让大明财政回到正轨,这话为了给众人大气,说的有些夸张。
但是让大明再一次爆发蓬勃生机,这一点,三年时间足以,李起对此还是有这个信心的。
众人听了李起的话,也是深受鼓舞,皆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李起正要再对他们鼓励几句,提振人心,不想此时却是有一个老宦官进来禀报,说鞑子使者进京,请求面圣。
对于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李起在心中也是比较同情他们的。
毕竟舍得进宫当太监,那绝对是家中极度穷苦的人家,要不然,不会走这一步。
还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一个富贵人家,会把家中小孩送进宫里当太监。
这些人大多静身的时候都很小,大多在十五岁以下,小的,甚至三四岁就被家里人净身了,那时候他们又知道什么。
哎,但凡有一点出路,试问哪个为人父母又会让孩子走上这条路。
所以对他们的遭遇,李起很是同情,甚至几次也想废除这个制度。
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毕竟封建王朝几千年下来都是这样的,强大的惯性在,又岂是说废就废的。
再加上皇宫里本身就有数以万计的太监,不但如此,在宫外,在这个京城依然还有超过十万名私自自宫的人,他们都还在宫外排队。
如果一朝之间废除了太监制度,那便是断了他们的希望。
所以李起对于这项制度的废除,也将是循序渐进的,不会一刀切。
听闻鞑子使者请求面圣,李起先是一愣,不过很快也是反应过来。
现在包括顺治孝庄这些鞑子皇族在内,数以万计的鞑子贵族,高官家眷全部都是被自己俘虏。
这是自己手里的王牌啊,但是自从俘虏他们之后,自己便也没有时间去管他们。
这自然便让多尔衮等一众鞑子贵族心中惶恐不安,吃不准自己是做何打算。
现在趁着自己登基称帝,他们便跑来对自己表示祝贺,名为祝贺,实为摸底。
为的不过是想要摸清自己的打算,到底有什么目的。
想明白个中关节后,李起自然也没什么好犹豫的,更不会有什么担心。
现在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已经可以说是喘过了一口气,并且是这最关键的一口气,收复了京城,收复了山海关,这是最关键的。
这口气喘过来了,只要自己不乱拍脑门乱做决定,那么再给鞑子一千年时间,他们也不可能再入关。
“宣。”
李起说了一句,而后便是坐回龙椅上,一副潇洒从容模样。
皇上在自己的书房召见敌对使者,这在大明王朝立国以来也是非常少见的事情。
不过李起如今时间宝贵,每一寸光阴都是分外珍惜,自然容不得糟践,所以干脆便在书房直接见了,免得又去什么大殿。
倒要看看多尔衮有什么说的。
不多时,鞑子使者进来了,只见此人一进来,便是一副奴才模样,恭敬的打了一个秋千,对李起叩头道
“奴才范忠君,拜见大明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忠君。”
李起一见他打秋千,自称路才是,便是眉头一皱,不悦道;
“怎么,范忠君,你在满洲给鞑子做狗做久了,现在见到了人,也不会说人话了,不会行人的礼节了吗。”
这“范”姓一听就是汉人的姓,但是这时候范忠君在李起面前也是一口一个奴才,秋千打的贼溜,心里自然是对他看不顺眼。
范忠君心中一阵羞愧。
李起这话若是换做常人,一般会有两个表现,第一是愤怒。第二是羞愧。
不过很显然,范忠君此时效忠鞑子,做了汉奸,那自然也不会有很大的骨气,所以愤怒倒也没有多少。
至于羞愧嘛,那就更加谈不上了,须知能做汉奸的人,哪里还要什么脸面。
羞愧,他们若是知道“羞愧”这两个字怎么写,估计也就不会去做汉奸了。
所以范忠君听了李起这话,仿佛是置若罔闻,早已习惯一般,只是说道
“汉人有句话叫各为其主,如今奴才已是大清的臣子,自然当守大清的礼节,见到大明皇帝陛下,奴才也当谨守本分。”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你是打算当狗一直当下去了,你当完了你儿子接着当,你儿子当完了你孙子接着当,好啊,真是有出息啊。”
“范文程是你何人。”
突然,李起想起了范文程,这个大名鼎鼎的大汉奸,于是好奇的,李起便是对范忠君问道。
“正是奴才家父。”
“原来如此。”
没想到这范忠君竟然就是大汉奸范文程的儿子,李起不由得是更加来了兴趣。
。
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训
那范文程帮助鞑子三代汗王,也算是颇受信任,在汉人里面也是比较得重用的。
但有道是恶人自有恶人磨,恶人不磨,天磨。
想那范文程卖国一辈子,不想最后躲在鞑子后方,本以为高枕无忧,不想却是被堵胤锡带着龚长发,被稀里糊涂杀死在京城。
这也算是苍天有眼。
不过当时这范忠君却是不在京城,而是跟随多尔衮一道随军,让他躲过了一劫。
“呵呵呵,,,”
李起一阵冷笑,而后指着一边的堵胤锡,李起对范忠君道:“范忠君,那是朕的股肱之臣,也是你的杀父仇人,堵胤锡堵大人便是。”
李起想要看看这范忠君做了鞑子的奴才,还有多少骨气。
范忠君一听那堵胤锡便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不由得是对堵胤锡怒目而视。
堵胤锡面对他那仇恨的目光,丝毫不为所惧,大义凛然的站了起来,上前一步,走到范忠君的面前,
堵胤锡道:“范忠君,你父亲范文程便是本官一手所杀,你待如何”
范忠君被堵胤锡身上气势震慑,刚才那怒火一下便是消失不见,本能的目光看地,躲闪起来,身子也是弯了不少。
“奴才此次乃是奉我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之命,前来拜见大明皇上,便,,,便不与你这卑鄙小人一般见识。”
范忠君一脸通红,竟然是用多尔衮来为自己开脱。
“哈哈哈,,,”
李起和堵胤锡,顾炎武,岳来,戚正,黄廷等人皆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在众人的哄笑中,范忠君只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一个老鼠洞钻进去。
“范忠君,没想到刚才朕的话竟然是应验了,你父亲当狗当完了,你真的也来接班了,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只是不知道你的祖先范仲淹范老先生,他老人家如果在地下知道生出你们这样的后代,却是不知作何感想。”
范仲淹在历史上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他那句著名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发着他们一心报国。
这范忠君别看没什么骨气,也不要脸皮,但竟然是有一个这么出名的祖宗,这真是造化弄人,世事无常啊。
范忠君见李起提起自己的祖先范仲淹,这时候脸上也是划过一丝羞愧之色。
不过很快,这羞愧之色也是一闪而过,“回禀大明皇上,奴才范忠君如今已经改弦易张,投奔大清。
在大清,奴才一家深得重用,大清历代皇上也是对奴才之先祖分外敬重,更于沈阳为先祖修建庙宇,供奉香火。
如此,奴才一家虽然是弃了故国,但仍不失为我范家子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