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白猪
“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这个声音是用汉语喊出来的,别看鞑子看不起汉人,认为汉人都是猪牛狗马,只配给他们当奴才。
但是对于汉人那先进的文化,他们也是发自骨子里的敬佩,所以在鞑子贵族里面,学习汉文化,这也是他们体现自己身份的一种表达方式。
待得占领京城后,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认为要想坐稳汉人江山,就必须要向汉文化靠拢,并且还要全面学习汉文化。
所以多尔衮也是几度下令,要求所有鞑子都要慢慢学习汉语,汉字,汉家典章礼仪。
这一点在鞑子贵族圈里面推行起来并不难,只是在普通的鞑子兵那里却是困难重重,
毕竟这些大头兵也没什么见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只知道打打杀杀,要他们学习汉文化,他们自然是不屑。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在原本的历史中,鞑子在统治汉家江山的过程中也是慢慢的全面汉化,到了鞑子朝覆灭之时,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满语,写一手无错的满文,这样的人已经是几千个里难找一个了。
不得不说,强大的汉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永恒不倒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论是谁,在伟大的汉文化面前都必须匍匐在地,接受汉文化的教养,这一点,无一例外。
言归正传,多尔衮及一众文武百官听到那“不好了,不好了”的大叫之声,不由得是脸上齐齐变色,刚才那欢声笑语也是一下凝固了。
众人都是知道,若是不发生塌天一般的大事,不可能有哪个愚蠢的奴才敢在这样的场合喊这样的话。
顿时之间,一股不祥的预感便是悄然涌上了每一个人的心头,莫名的,他们都是变得不安起来。
“大胆奴才,何事喧哗!”
第三百零三章 咬牙切齿的多尔衮
“对对对,这狗奴才竟然敢胡言乱语,搅了摄政王的雅兴,摄政王大人英明,就算是将他满门抄斩,也便宜他了。”
“不错,现在的奴才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还请摄政王大人以后颁布严令,好好调教一下,要不然,这些奴才都忘了自己的本分!”,,,
一众文武百官见多尔衮这样说,自然也是不敢唱反调,纷纷是出言附和,
不过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却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多尔衮见众人这样说,这才是呵呵笑了笑,而后便是示意众人继续喝酒作乐。
众人自是不敢违背,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极其畅快的和同桌官员豪饮起来。
不过就在此时,多尔衮却是悄悄看了一眼正在和百官畅饮的洪承畴,对他使了使眼色,而后多尔衮便是离开了大堂,去后院了。
洪承畴不敢怠慢,也是悄悄起身离开大堂,紧随多尔衮而去。
到了后院书房,多尔衮那脸上已经是变得无比严肃。
“洪大人,你对此事如何看”
尽管多尔衮将那快马杀死,但是这个消息的真假却是多尔衮心中有数。
洪承畴也是脸上无比凝重,一脸的担忧模样,只听洪承畴说道:
“还请摄政王大人速速传令豫亲王多铎,命他领大军入城,稳定京城局势!”
多尔衮听了,自然也是明白洪承畴的言外之音,这其实也是多尔衮担心的。
而后只见多尔衮大手一挥,叫来自己的心腹,对他说道:“去,立即传令多铎,命他领旗下人马入城防卫!”
“遮,奴才遵命。”
不怪多尔衮和洪承畴这般急着调人马入城,实在是在满清的朝堂上,那一向讲究的便是军功立身。
谁身上的军功大,军功多,那他的权力就大,说话的声音就大,腰板就硬。
多尔衮正是凭借着无比的军功,特别是他带领八旗一举入关,占据汉家王朝的京城之地,这对鞑子来说可谓是一功盖万世!
这样的巨大功劳,使得他在清廷朝堂之上一言九鼎,摄政王的地位也可谓是稳如泰山,无人胆敢质疑。
但是现在则不然,前有巴颜,后有保里哈,满达海,再后有阿济格,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是由多尔衮亲自命令,带着旗下人马前去对付李起,
但是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是被李起歼灭,旗下的人马也是全军覆没!
这般惨烈的损失,特别是这一次阿济格全军覆没,一次便将六千八旗人马葬送,这可谓是八旗自创立以来极其罕见的一场大败。
这一次败仗,再加上此前的一场又一场败仗,直接死于李起手中的八旗人马已经是超过一万人!
而且这些人全部都是真鞑子,这对于总数也不过七八万人的鞑子兵来说,真可谓是一场伤筋动骨。
这般的伤亡,又怎能不去追究责任呢
追究责任,追谁的责任
巴颜,保里哈,满达海,阿济格,这四人除了巴颜侥幸逃得一命,其他三人全部已经死了,追究他们自然也是追究不上,
所以情理之中的,那只能是追究给他们发号施令的人了,这个给他们发号施令的人不是多尔衮又是谁
但是多尔衮毕竟是堂堂清廷摄政王,要想追究他的责任,走正规途径在朝堂之上弹劾他,将他治罪,这是不可能的,毕竟多尔衮在朝堂之中势力太大,没多少人敢站出来赞成。
所以难保不会有人在暗中联络那些手掌兵权的旗主王爷,直接来一场兵变,搞逼宫!
&nb
第三百零四章 多尔衮忌惮的人
多尔衮听了洪承畴这话,不由得更加是脸色凝重。
这话真是说到多尔衮的心坎里去了,要说在清廷朝堂上能够让多尔衮忌惮的人不多,一共也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代善,另一个就是豪格了。
除了这两人,整个清廷朝堂之上,任何人多尔衮都不放在眼里,因为剩下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实力可以和多尔衮相抗衡,也没有谁敢和他抗衡。
即便是当今清廷皇帝顺治,那也不行。
别看顺治是皇帝,在名义上是清廷的最高统治者,但其实现在不过也就是个六岁的娃娃而已,拉屎撒尿还要人服侍,自然多尔衮是不会把他放在眼里的。
但是代善和豪格则不然,要想说清楚这里面的事情,那就有必要详细交代一下满清八旗现在的权力划分。
这个问题不交代清楚,自然也就没办法搞清楚如今清廷的权力结构。
清廷的组织架构是一个很明显的军事结构,一切以军事为先,而军事结构的组成则是以满八旗为主体。
这满八旗便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除此之外还有汉八旗和蒙八旗,不过这汉八旗和蒙八旗在军事实力方面远远不能和满八旗相比,所以在这里就不详细交代了,只说满八旗。
满八旗如今的权力划分是这样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是属于清廷皇帝自领,也就是说这两旗是由顺治皇帝亲自当旗主统领。
但是因为顺治皇帝太过年幼,不能行使权力,所以多尔衮仗着自己是摄政王,大权独揽,趁机窃取了这两旗人马的统治权,
所以现在这两旗人马名为顺治所有,实为多尔衮统治。
在掌握这两旗人马的同时,多尔衮还是自己正白旗的旗主!
不但如此,镶白旗旗主多铎还是他的亲弟弟,对他极其的敬服,一向对他多尔衮的命令是马首是瞻。
所以换句话说,八旗之中有四旗全部掌握在多尔衮的手里,单论军事实力,多尔衮在清廷里面可谓是一枝独秀,无人可比。
至于那剩下的四旗,正红旗和镶红旗本来是由代善一人所有,但是因为代善年事已高,并且现在还体弱多病。
不得已之下,代善便把旗主的位置传给了儿孙,
正红旗被代善一拆为二,一半交由第七子满达海统领,另一半则交由代善孙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统领。
至于镶红旗,那也是分成了两半,一半由代善长子岳托统领,另一半则由英亲王阿济格统领。
阿济格之所以能够得到镶红旗一半的人马,这自然也是少不了多尔衮在里面掺沙子,这些自是不必多提。
还有那正蓝旗和镶蓝旗,正蓝旗则是由豪格一人统领,独掌大权。
镶蓝旗则由济尔哈朗统领,也是他一个人掌权。
这八旗里面的事情交代完毕,那么情况也就很明显了,现在的八旗实际上就是由四个人在当家作主,这四个人就是多尔衮,代善,豪格,还有济尔哈朗。
不过这济尔哈朗为人比较懦弱,有些瞻前顾后,一般从来不会去挑头做事,都是听命行事,所以这济尔哈朗是绝对不敢站出来挑战多尔衮的权威。
那剩下来的就只有代善和豪格了。
先说代善,代善别看名义上把旗主的位置让出来了,但让给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所以实际上他还是牢牢的掌握着一旗半的兵马。
单论实力,代善尽管比多尔衮有所不如,但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论名分,代善还是多尔衮的兄长,在他面前,多尔衮也得以弟之礼待之,
实力和名分两相交加,多尔衮对代善有所忌惮,这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至于那豪格,那就更是忌惮了,要知道豪格那可是皇太
第三百零五章 意图联手
“都老毛病了,有什么好不好的。”
代善听了岳托的话,只是微微摆了摆手。
此时的代善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再加之前不久他的第七子满达海被李起给杀了,这更加是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以代善本就体弱多病的身子,现在更加是一日不如一日,就这模样,眼看着估计也是挺不了多久了。
摆了摆手,代善又道:“岳托,你也回去吧,以后多留在军营,没事就不要回家了。”
代善这话显然也是另有所指,
此时的清廷别看统治京畿之地,但是统治根基极其不稳固,作为手掌兵权的旗主王爷,在这样的时刻,自然也是不能轻易离开自己的军营,
否则,一旦出了变故,那应对起来可就要麻烦了。
岳托正要答应,这时确实有一个奴才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打了一个秋千,对代善禀报道:“老爷,肃亲王豪格求见。”
代善和岳托一听豪格求见,不由得是两眼对视,眼神之中都是有别样的意味在。
“阿玛,不如你先休息,让我去接待豪格。”
代善想了想,道:“豪格看来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是由我亲自去见见吧。”
说完,代善便是示意下人为他更衣。
不多时,在岳托的搀扶下,代善便是来到了客堂,见到了还在那里焦急等候的豪格。
见豪格一副焦急模样,但是他那焦急的模样里却又是透着一股难以仰制的兴奋,不由得,代善心里便是起了疑问,
这豪格一向便是直脾气,心里藏不住事,能够让他又急又喜的会是什么事呢难道是跟多尔衮有关
“豪格,你怎么来了”
一时之间没有猜透豪格的心思,代善便是有气无力的问了一句。
豪格听到声音,转头一看,见代善出来了,便是一脸兴奋模样急忙走了过去,也是和岳托那般搀扶着代善,嘴里对代善和岳托说道:
“二叔,岳托大哥,可见到你们了,我有事要跟你们说!”
说着,豪格便是用眼睛看了看边上服侍的奴才。
代善见此,便是挥挥手,示意那些服侍奴才全部下去,不多时,整个客堂便是只有代善,豪格,岳托三人,除此之外,再无第四人在场。
见代善如此干脆,豪格心里也是高兴,赶紧说道:“二叔,岳托大哥,你们知道吗那阿济格在山东遭遇了前明伪定王的伏击,不但他阿济格死了,就连他那六千人马,那也是全军覆没,一个不剩!”
“什么阿济格死了六千人马全军覆没这怎么可能!”
代善和岳托听了豪格这话,不由得都是震惊非常,满脸的不可置信。
“豪格,你这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这不会是伪定王放出来的假消息吧”
“不会不会,二叔,这消息是我心腹奴才传回来的,千真万确,绝对不会有假!”
见豪格说的郑重,代善岳托两人不由得也是心里一沉,心说这阿济格骁勇善战,带去的人马也是有六千之多,没想到就这样一朝葬送!
而且还又是死在那伪定王的手里,这伪定王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以前和大明打了几十年的仗,都没听说过这人。
现在我大清一入关,这人便是突然间冒了出来,还这么厉害,难不成他以前是在藏拙
 
第三百零六章 为大清江山清理门户
豪格见代善和岳托两人都是对多尔衮咬牙切齿,一副恨不得跟多尔衮拼命的模样,心里不由的是大喜过望。
心说自己和代善看来是有联手希望的,若是联手成功,那么只要将多尔衮扳倒,自己就可以借着威势一举逼迫顺治帝退位,
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以后再也不用看多尔衮的脸色,过那提心吊胆的生活了。
想到这里,豪格心情无比热切,忙道“二叔,岳托哥哥,如今阿济格被杀,六千八旗人马葬送,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联手发动兵变,号召满朝文武对多尔衮追究罪责,不知二叔和岳托哥哥你们如何想”
带上听了多尔衮这话,稍稍一愣,之后很快便是说道“不错,豪格你说的很有道理,自父汗创立八旗以来,我八旗大军就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败仗,
之前巴颜打败仗,保利哈打败仗,满达海打败仗,现在又是阿济格打败仗,这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不知道葬送了我八旗多少精锐勇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