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辛苦了。”董明也不耽搁时间直接道“快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做的新的雕版。”
“好!请老师随我来!”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虽然做出来的东西跟老师的要求不太一样,但是高尚自信自己和李正两个人做出来的这个,效果更好。
进了印刷坊,里面有不少工人正在忙着,制作泥活字。高尚让李正去拿了一套雕版过来递给董明。
董明接过来,是一个一尺见方的字盘,字盘内摆满了文字。文字已经排列少了,可以看出来是《大汉思想与品德教育》的开篇。
“老师,这上面的泥活字是拿起来的。如果需要印刷其他的书籍只需要调换文字顺序就成。”说着高尚上手操作了一下。
董明自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不由得非常高兴“好好好!你们两个人做的很好!这比我原本想的要好多了!”
李正和高尚两个人闻言都很高兴。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董明笑着问道。
这边高尚闻言解释道“是这样的。学生刚来的时候,就跟李正两个人一起重复做了好几次雕版。可是效果都不太理想,而且每次都要雕刻一整版的阳文,太过麻烦了。于是我们就想着先做一个字的,等找到了合适的材质之后再做大。”
“结果实验的次数多了之后,发现这些单独的泥活字可以自由组成想要的文章。因此我们俩就商量了一下,只做单字,然后再排列成文章。而且这种单字的,材质还好处理,要比整版的更加方便。”
高尚说完,这边李正接口道“而且我们还发现,这种印刷方式要比整版的方便很多。第一,整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但是眼下的这种活字印刷的方式,就可以规避掉这些问题!”
“你们做的很好!非常好!好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啊!”董明很是兴奋!要知道活字印刷还要**百年之后才能发明出来,眼下就做了出来,这中间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进步的问题。
而是他真的可以先知先觉的加速大汉朝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当然,他不知道的是,活字印刷本身就必雕版印刷要容易。
“单字的使用时长如何重复使用多少次才会出问题”董明又问道。
两个人闻言都想了一下,然后高尚开口道“这个还没有做实验!但是肯定会越来越好。”
“嗯”董明不解的看向他们“为什么这么肯定”
李正见状解释道“小的和高先生打算用新的材质制作泥活字。这种东西高先生取名叫胶泥。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这种泥活字应该非常的耐用。”
高尚在一旁解释道“其实就是加了水的黏土,粘性很大,不易碎,也耐用。”
“好!你们继续做!”董明开心极了!这可比自己做出来还要开心“明天为师让书院给你们拨款!至于你们俩,明德书院给你们一人留一套房子!”
“谢谢老师!”
“谢谢先生!”
两个人闻言大喜!
明德书院占地面积很大,除了教学区域之外,还有很多房间都空着。不少学生都想买一套,可全被董明拒绝了。没想到今天竟然有机会得到一套。两人能不开心吗
但谁也没有董明开心!接下来,他又从系统那里换来了活字印刷的资料,一一口述给两个人听。尤其是活字印刷的使用方式上。
高尚和李正虽然做出来了字盘,但是还没有想到给泥活字排列顺序。几乎就是随意放在字盘内,等需要用的时候,再一个一个接着找。
董明则将字典用偏旁部首和比划查字的方式告诉了他们,让他们按照这种顺序将字符排列好。
两个人听的眼睛发亮,直言还是老师厉害。来了兴趣的董明,当场自己尝试了一下,印刷了一页文字。
“还有几点,泥活字有些大了,最好能再做小一些。”董明拿着他们做的泥活字提了要求“再小一些!争取一个一尺长半尺宽的纸上面能够印几百个字。当然这个不着急,慢慢来。”
“还请老师放心!”高尚和李正应了下来。
“对了。”董明又道“除了学院的书籍之外,其他的书籍你们可以印一些。到时候可以在新野城开一个书店,咱们卖书!”
“卖书!”高尚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怎么可以卖书呢!”
董明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没有把思路转变过来,便道“《论语》一共才多少字你想一想,等排好版了,你一天能印出来多少册卖了就是了。还能给书院增收,给作坊增加研究资金不是”
“这!”高尚反应过来,然后脸色就变了“老师以后这书就不值钱了啊。”
这个现实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谁说不值钱了”董明笑道“天下人这么多,你们一个作坊能印多少至少十来年之内,这书还是很值钱的。”
高尚闻言点点头道“学生至少一时间,无法接受罢了。”
“你会接受的。”
董明笑了笑。
铁匠铺,戏志才一脸无奈的看着兴致勃勃的郭嘉。
“你自己在这里玩行不行我想去看造纸坊和印刷坊。”戏志才不想来铁匠铺参观,因为他知道,董明的重心放在了造纸坊和印刷坊那里。这就说明那两个地方有好东西。
郭嘉闻言道“哎呀,志才兄!那两个地方肯定有好东西了,咱们肯定能见到。可是这边没有啊,要是咱们有了什么新发现,你说老师高兴不高兴”
戏志才闻言摇摇头“两个问题,第一,你会打铁吗第二,你学过打铁吗”
“都没有!”郭嘉很光棍的摇摇头。
“那你说个锤子!”戏志才翻了一个白眼。
这个时候郭嘉却轻咦了一声“咦,那是什么”
戏志才闻言顺着郭嘉的目光看了过去,发现一个老头子正跟一个大汉两个人在研究一个奇怪的东西。
“谭老,你看这个犁铧可以不”大汉大声问道。
谭木匠闻言笑了笑道“你的手艺我还是相信的!不过这可是咱们准备给董先生的惊喜!咱们还是在仔细一点的好。”
“自当如此。”
“这是耕犁可是有些奇怪。”戏志才很是好奇“跟平常的不大一样啊。”
郭嘉闻言眼睛了一亮“看来,铁匠坊这边也是有惊喜的啊。”
“走,去问问!”
096章 曲辕犁和刘琦
新野,明德作坊,铁匠坊。
谭木匠和贺铁匠两个人还在商量着的时候,戏志才和郭嘉两个人慢慢靠了上来。
“两位师傅,你们这做的是耕犁”戏志才上前轻轻咳了一声,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之后,才开口问道。
谭木匠和贺铁匠两个人停下讨论,转头看向靠上来的两人。只看两人的衣服就知道,是董先生的学生。两个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要行礼。
戏志才自然拦下两个人,道“不必如此!某家观之,你们做的应该是耕犁对吧可是我感觉有些奇怪。别看我现在这样,小时候也是个种田的好手。只是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耕犁,这是新发明的吗”
“发明”谭木匠挠了挠头,有点儿没弄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不过却也不妨碍他解释“这个叫曲辕犁,跟之前的耕犁大不一样!”
“曲辕犁”戏志才刚才就发现了,谭木匠两人正在制作的这耕犁的犁辕是弯曲的,不同于之前的直辕犁。
谭木匠继续解释道“这是董先生给的图纸,老头子跟贺大郎制出来的的。已经做了不少了,现在正做的这个,是最好的。不管是用料还是用工,都非常的讲究。”
“爷爷,跟我们说说曲辕犁有什么不同吧!”郭嘉乐呵呵的问道。
“好好好!”谭木匠高兴地说道“这曲辕犁啊,是真的好用。董先生,是真的厉害。”大概是因为人老了,就是话多。在说之前,谭木匠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有的没的,才开始向两人解释曲辕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说到这个时候,谭木匠很是流畅,说完了又笑道“这都是董先生说的,就老头子的真实体会来看,好处很多。”
“比方说呢”戏志才追问了一句。
“旧式犁长一般为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减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节省畜力,由二牛抬杠变为一牛牵引。而且,由于占地面积小,这种犁特别适合在南边的土地上耕作。那地方河网密布,耕地零散。以前的耕犁并不是很好用。”
在这里要说一下,经过这么几年的发酵,《算学》所带来的全新计数方式逐渐被大汉朝所接受,阿拉伯数字也取代了麻烦的汉字数字。当然,眼下它们叫董氏数字。
“好处还有呢,省时省力,一人一牛,一天耕地上百亩都没问题!”谭木匠用夸张的声音夸赞着曲辕犁。
戏志才和郭嘉两个人附和着。
郭嘉主要是觉得高兴,总之自己老师做的东西很厉害,他就很高兴。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再聪明敏锐也只是一个孩子不是
戏志才则不同,他不知道一人一牛一天百亩这个说法是否是真的。但就算不是真的,想来也不会差太多。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耕地,只需要更少的人手就能耕种。反过来说,同样的人口,可以开垦更多的耕地。
这就是技术革新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
戏志才一瞬间觉得自己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老师这么看重技术革新。仅仅一个曲辕犁的出现,就可以让大汉朝开垦更多的荒地,获得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百姓。这可比什么之乎者也的东西强太多了。
董明从造纸坊出来的时候,本来打算去铁匠坊看一看。可是刚一出来,就遇上了马令的亲兵,说是有贵客找他。如今被马维留在了县衙。
董明很是好奇,不知道是谁会在这个时候过来寻他。不过左右就是县衙的距离而已,他跟一个学生稍微交代了两句之后,便直奔县衙。
到了县衙,就看到一个看起来有些面熟少年郎站在门口,正在迎接他。
“先生!”少年郎见到了董明,连忙遥遥行了一礼。
等走得近了,董明才认出来,这少年郎恰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刘琦。那么寻他的人是谁就不用说了,肯定是那位嗜酒如命的刘表。
“不过,刘表找我干啥”董明有些闹不明白。
“刘琦啊!”董明看着刘琦,发现后者变得强壮多了,皮肤也黑了一些,笑着道“气色不错啊。”
刘琦闻言挠挠头道“那日先生离开之后,小子便央着父亲给找了个武师,这两年一直在习武。”
说着,刘琦还摆了一个似模似样的花架子。
董明点点头,道“继续努力,但是读书也不能落下。”
刘琦闻言冲着董明眨眨眼,道“肯定不会的。”
“走,咱们进去吧,你父亲怎么会来这里呢”董明觉得很奇怪。
“送我来上学啊。”刘琦理所当然的说道。
“哎不会是明德书院吧”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入了正堂,马维正在陪着刘表吃酒。董明见这不早不晚的,两人就开始吃酒,立刻就明白,这肯定又是刘表自己馋虫上来了。
“明,来迟了!”董明朗声笑道。
刘表此时正在喝酒,估计是酒劲上来了,见到董明过来,大笑着站起来,道“来来来!伯照,你我满饮三百杯,好好叙一叙这离别之苦,重逢之乐。”
董明觉得自己肯定一脑门子的黑线,伸手接过刘表的酒杯,一仰头喝了下去,道“景升兄,你吃醉了。”
“无妨无妨!”刘表摆摆手道“吃醉了才好呢!为兄这次过来,是想把我家琦哥儿送到你的书院去。你可不能拒绝。”
董明闻言连忙应下来“景升兄说什么醉话,琦哥儿某家也喜欢的紧,直管送来便是。”
“好好好好!”刘表性子又上来了“来拉来,一起喝,一起喝!”
跟一个酒晕子,你压根谈不成什么。董明只好顺着他,跟马维一起无奈的陪他吃酒。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刘表自己一个人一口一口的往嘴里灌,董明和马维在一旁劝。
倒是刘琦,似乎早就习惯了。
“报!上庸郡守来了!”一个衙役忽然跑了过来,大喊了一声。
马维当时就站了起来,大声道“快快出迎。”
他着急忙慌的也不想想,上庸郡守跟他有一毛钱关系,他新野又不是上庸郡的。董明在一旁暗自吐槽着,正想让马维冷静一下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话说,刘备好像就是上庸郡守啊莫不是他来了”想到这里,董明也顾不得刘表了,站起来跟了出去。
“琦哥儿,看好你爹。”
“好嘞。”
刘琦是怎么回事这事儿好像熟练地有点儿让人心疼啊。
097章 刘备真真好厉害
董明还没走到门外呢,就听到了一个大嗓门。
“哥哥!董先生怎么来新野这么个小地方要俺说,他就该去上庸。有俺们几个在,他还不是能过上神仙日子。”
“翼德不要乱说话。”二爷虽然也这么想,但是也不能在新野县衙口说啊,这太不给人面子了。
当先出去的马维,紧随其后的董明,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县衙。门外,站着四个人,四个人各具特色。
看起来亲切的刘备,帅的一塌糊涂的简雍,日益威严的二爷和高富帅张飞。说起来,董明第一次见到张三爷的时候,可被他的颜值吓了一跳。也就比简雍差一点儿,实打实的大帅哥一枚。
怪不得日后刘禅,娶了他家的姑娘呢。这长相,女儿肯定也是个美女。
“哈哈哈哈哈,玄德!你怎么来了!”董明大笑一声道“上庸应该百废待兴吧,怎么有时间过来宪和、云长、翼德,好久不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