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可是很显然,包括刘备自己在内的众人都没意识到,他的统帅能力和临阵指挥要比孙挺强多了。
这也好理解,刘备可以说是整个汉中文武中唯一指挥过大型战役的人。中平元年,在广宗的一战,虽然因为张角横死而虎头蛇尾,但是刘备确确实实是当时的统帅。
当时的关张二人,跟眼下一样,都只是冲将罢了。只能指挥小规模的部队和作为箭头凿穿敌军阵营。
不过好在白马羌这边的统帅,这指挥能力还不如孙挺呢。大爷不笑话二爷,就这么耗着吧。
“云长哥哥!小心!”
战场之上,已经杀嗨了的张飞刚刚捅死一个敌将,抬头就看到有员白马羌将领,拍马冲向关羽,要围攻于他。
说道斗将,关二爷到底是不如张三爷。人冲上来之后,他也要皱一皱眉头。这又不是个大头兵。光看这几人身上的衣甲就知道,至少也得是中层将领。
不过,关羽毕竟是个极其高傲的人。虽然明知道自己可能会扛不住敌方的围攻,但还是一言不发的策马迎了上去。
战马跑动间,他开始蓄力。打定主意,最强的前三刀,至少要弄死一个孙子再说。
白马羌上来围攻关羽的一共有五员将领,这五人分别是日渥不基、日谷得基、露佛基、美思基、日达木基。
羌族取名字很有趣,前面是自然事物,后面则是性别。基是男性,女性的话,名字后面则加上一个“子”字。
举例来说,日渥不基,就是大山的儿子的意思。
这五人,以日渥不基为首,大山的儿子这名字没有取错,长得人高马大的不说,一身腱子肉看着一堵墙似的。单手拎着一直长柄狼牙棒,看起来威风凛凛的。
剩下四人,也都是白马羌勇猛果敢之辈。日谷得基看起来有些像是汉人,用一柄长刀;露佛基则拿着一柄开山斧;美思基和日达木基两人则用的是一样的武器,全都是长枪,看起来应该是走的灵巧路子。
日渥不基在前,其他四人分左右包抄,杀到关羽跟前。这个时候,关羽已经攒足了力气,对着日渥不基兜头就是一刀。
日渥不基连忙举起狼牙棒,挡住了关羽的第一刀。
“好大的力气!”日渥不基心里暗惊,他这一身蛮力在白马羌也算是少有,没想到这红脸汉子竟然这么大力气。
可是还没等他感慨完呢,关羽第二刀又斩了过来。这一刀速度之快,超乎了日渥不基的想象,他只能勉强将狼牙棒举过头顶,虽然挡住了这一刀,可是巨大的力道直接将狼牙棒压在了他的胸口。
“噗!”
一口气没缓过劲的日渥不基直接口吐鲜血。
“唰!”
第三刀来的更快,再一次砸在了日渥不基的狼牙棒上。这一击可以说是的关羽前三刀中最强的一刀,力道之大,速度之快,让人侧目!
日渥不基连人带马被砸在了地上,那精心挑选的战马,两条前腿直接就被砸的骨折了,跪在地上嘶吼。日渥不基滚落马下,口角溢血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这一段说来麻烦,实际上就发生在一瞬间。实在是关羽前三刀太过霸道!挡不住就直接被杀,挡得住,那就能跟关羽五五开。
因此跳出眼前,纵观关羽一生,凡是跟斗将的,要么就是直接被秒杀,要么就是能他五五开。
日渥不基直接被关羽三刀打的生死不知,一下子就镇住了剩下四人。尤其是使用长刀的日谷得基,都开始怀疑自己用的是不是长刀了。怎么这红脸汉子这么厉害。
不过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想要捡漏的投机主义者。手持开山斧的露佛基,发现关羽解决了日渥不基之后一直没动,他仔细分辨了一下,才看出来关羽在趁机回力。
当下,他拍马上前,打算趁关羽旧力刚去,新力未生的时候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汉狗,露佛基前来取你狗命!”露佛基上前,大喝一声,一斧头就劈了过去。关羽二话不说,转身就走,长刀拖在地上,佯装不敌败走。
聪明的脑子对于露佛基这种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完全不去想刚刚秒杀日渥不基的关羽为什么说走就走,埋头就追。
关羽跑了一段,见露佛基与其他人已经拉开距离,眼睛一眯,猛地转身,长刀甩了一圈,自身后甩了上来,对着露佛基当头就是一招。
如果说关羽的前三刀是秘技的话,那这一招拖刀计,就是大招了。别说是露佛基了,整个汉末三国时期,能接下他这一招也就极其稀少的几人而已。
毫无悬念的,露佛基连人带马被关羽劈成了两半。
这一幕实在是太血腥、太暴力了!美思基三人见状,追都不敢追,转身就撤退。可是已经晚了,刚才提醒关羽的张飞,和听到张飞声音之后上来支援的徐暖已经拍马杀到。
这两人才是真杀神!三声惨叫之后,美思基等人也变成了战场上的三具尸体,来年开春的时候,必定能够滋养出不少鲜艳的花儿来,告慰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关羽、张飞、徐暖三人碰头。
“再这样下去不行,一旦我等脱力,我军就会陷入被动。”关羽毕竟是个有智商的,不像另外两个人,一个有脑子不愿意用,一个没脑子。
“哥哥有什么好办法吗”张飞也有些累了,斗神虽然会让他越变越强,可是不代表会让他拥有无限的体力啊。
徐暖更是喘着粗气坐在马上。他的实力比起关张二人来说,差了一个档次。冲杀到现在,自然更累一些。
怎么说呢,顶尖武将中,武力值九十五是个分水岭。九十五以下和九十五以上的武力值,基本上算是两个世界了。
直白点说就是,九十五以下武力值还属于人类范畴,九十五以上武力值的那些人基本上等同于人型凶兽。
关羽和张飞就属于人型凶兽。
“不如试试季直的法子”关羽眯着眼睛,盯着白马羌的中军大旗。
“什么法子”张飞表示自己的脑子只有在画仕女图的时候才会用,平常的时候别人用脑子自己跟着蹭一下就行了。
“我等三人,直接杀向白马羌中军如何一旦斩了白马羌头人,这场战争也就可以结束了。”关羽解释道。
眼下的关羽只能说是有脑子,小年轻一个该上头还是会上头。若是再过个十来年,二爷肯定不会干这么莽的事情来。
“好计谋!”张飞闻言眼前一亮,颇有一股拨云见日的感觉。
徐暖听了之后也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哥哥,你怎的不早说”
“不过光靠我等三人还是不够!最好是汉中死士随行,成功率大一些。可是眼下汉中死士正在保护主公,不可轻动。某家麾下骑兵要牵制敌军,如今可用之兵就只剩下我等亲卫,大概一千人。”
“哥哥莫要再说了,这就够了!”张飞有些跃跃欲试了。
徐暖也摩拳擦掌“俺也这么觉得!”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干吧!”关羽大笑一声“收拢亲卫,翼德你打头阵,某家与子煖分分列左右,杀了白马羌头人!”
“好!”
“这就去办!”
很快,三人再聚首,身后还有一千人。这么一千人,对于整个战场来说,实在是不起眼。反而因为三人没有再领兵冲杀,汉军开始陷入被动,白马羌只顾着扩大优势,没人在意他们了。也不能说没人在意吧,只是下意识觉得他们可能是累了或者怎么了。
“目标!敌军中军大旗!冲!”关羽断喝一声,张飞应声策马而出。
徐暖二爷紧随其后,再后则是他们的亲兵,清一水的骑兵。一千人冲杀起来,在这么庞大的战场上并不起眼。可是加上关张徐三人之后,就有了质变。
至少,他们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朝着白马羌中军杀过去。等到后者发觉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快冲破前军阵营了。
“快!快!拦住他们!”白马羌头人见到当先的三位杀神,脸都绿了。那红脸的汉子刀刀见血;长相斯斯文文的家伙,杀起人来更是状若疯魔;最可怕的是那个一脸横肉的胖子,杀人就杀人把人家脑袋敲碎干嘛一路杀过来,遍地都是红的白的,好不恶心。
136章 董明回新野,许能种水稻
新野,明德书院。
董明归来之后,书院给他举行的盛大的欢迎仪式。回到学院之后,他还是在安安心心的教书,可是心里面总是装着白马羌战场上的事情。可惜的是,就算他面子再大,刘备也不可能随时将战况抄送一份给他。
不过,某个爱吃臭豆腐的文学泰斗又说过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董明只能压下心里的担心,专心教学生。
也不仅仅是教学生,他还给荀家、陈家送了一封拜帖,邀请他们来参加学会。这当然是借口了,所谓的学会也是临时起意,他就是想探一探这两家的口风。毕竟这一次白马羌之战,几乎可以说是这两家隐藏在背后一手促成的。
当然了就算如此,这学会该弄还是得弄,新学这种东西,就得多宣传,多吹。吹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显学了。
“老师,高尚哥哥那边找你。”这一天,董明刚刚吃完饭,诸葛瑾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对着他说道。
“高尚”董明有些好奇的问道“他最近不是在烟花房呢吗找我做什么”
“跟烟花房没什么关系,说是有一位同学有了新发现,想要问问你。”诸葛瑾回道“他们好像很紧张的样子,不方便过来,所以让学生来叫您”
“新发现”董明来了兴趣,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诸葛瑾前头带路,董明兴致勃勃的跟了上去。两个人一路走出了书院,却没有去后山反而往山脚下走去。路过还在建设的小镇子,又走了一段距离,来到了一片水田前。
高尚和一个学生,正围在一小撮水稻前记录着什么。
董明走上前,轻咳了一声“发现什么了”
两人抬头,董明才发现另外这个学生是一个名叫许能的人。今年二十出头,各方面能力都很平庸,唯独内政能力快到八十了。而他的内政能力是靠高达九十的农业能力撑起来的。
“老师!”高尚和许能对着董明施了一礼。
两人互看一眼,由高尚开口回道“这一片是咱们书院给学生们做研究用的耕地,这一亩多地水稻都是许能种的。这些年气温太冷了,一直到眼下这水稻才成熟。许能本来是过来记录水稻生长情况和亩产的。结果发现了一株水稻,单株的产量要比平均单株产量搞出两成左右”
董明听到这里看了一眼许能。
书院有给学生研究用的耕地这他知道,他也知道有不少学生都承包了一两亩地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做研究。可是他没想到许能竟然做的这么细致。
从高尚的话里,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者,许能一定一颗一颗数完了这一亩多地一共有多少株水稻并且做了记录;二,他不但熟了,还对每一株的产量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且计算出了平均每株水稻的产量。
这小子能成大事!
“学生种植的水稻,要比普通百姓种植的产量高一些。主要还是因为耕地比较少,学生能够仔仔细细的照顾它们。但是,这一株不单单是产量高的问题,本身也比较粗壮高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抗虫害能力肯定也比较强。”许能说话有些絮絮叨叨的,一开口就说个不停。
“学生就想着,能不能研究出这一株水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如果找到了原因,然后掌握这种方法,那么以后咱们就可以专门种植这种水稻。只要稍微用点心,亩产就能增加两成左右,可是学生观察了很久,也跟高尚研究了一些日子,一直不得要领。今天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叫老师过来看看。”
说着许能有指着那株水稻道“本来想亲自去找老师询问的,可是今日学生过来,却发现了不少雀儿在此处盘旋,只好留在这里保护它了。”
“老师要不你看看有没有办法弄明白,这株水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董明耐心的听着许能在絮叨,心里却对他很是有好感。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学生,资质只能说优秀,但是平日里沉默寡言,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了,现在看起来只要说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个话痨。
话痨没关系,但是这种认真研究,踏实做事的性格,董明很欣赏。同时他也不得不感叹,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古人诚不欺我。
估计也只有高尚这个科研怪才能跟许能做朋友了。
“你说的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董明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你可以理解为两个很优秀的母株结合,诞生了这么一株非常强壮的水稻。”
“嗯”许能有些迷迷糊糊的问道“水稻还分雌雄吗”
“我就是打个比方。”董明拍了拍脑袋,道“这样吧,你以后每天放学之后,去我那里,我给你多上半个时辰的课程,专门讲如何培养出这种特殊的水稻,可以吗”
许能闻言眼睛一亮,快速的点着头“多谢老师!多谢老师!”
“谢我做什么这是为师应该做的。”董明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你只需要保证以真的能够种植出来这种水稻就行了。当然,能够将我说的那种水稻种出来就更好了。”
“您说的那种水稻是哪一种”许能来了兴趣。
董明想了想决定给许能说一下,好激励一下许能“甭管什么粮食吧,大汉朝亩产最高是多少”
“大概是十石左右”许能道“代田可以达到亩产十石。”
“十石”董明在心里快速的默算了一下“这个时候一石是五十五斤,十石也就是五百五十斤啊。”
五百五十斤一亩董明笑了。
“为师说的那种水稻,理论上来说,最高亩产可以达到”董明故意拖长了声音,看着高尚、许能、诸葛瑾三个人一脸期待的表情,他静静的吐出一个数字“接近四十石!”
“什么!”许能压根就不相信!
“就算是普通百姓在肥力适中的地方种植,亩产也能达到十石以上。”董明说的自然是超级杂交水稻了。不过他也就是说出来吓唬一下人,在汉末搞超级杂交水稻董明根本就不敢有这种幻想。
但是杂交水稻还是可以搞一下的。不需要亩产一千多公斤,甚至七八百公斤都不需要,只需要亩产能达到三百公斤以上就行了。
三百公斤的亩产,相当于眼下五石多,不到六石。这个产量已经很吓人了。以如今大汉的人口体量,一旦水稻的亩产上来,那必定会迎来人口大爆发。
在这个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是战斗力,人口就是综合国力的年代。庞大的人口体量加上足够的粮食,绝对可以支撑汉家儿郎在整个亚欧大陆繁衍生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