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董明回过头看着刘威,面无表情的道“你的志向,你想好了吗”

    刘威点点头,又看向了那对母子,母亲正在仔细的为儿子整理身上的衣物。他忽然想到,还在留南村的时候,母亲也是如此对他的。

    “学生的志向,就是想让身边的每一个都过得幸福!”刘威大声回道。

    董明笑了,笑得好开心。

    “你会做到的,记住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刘威咀嚼着这句话,然后轻轻的点头。

    “明年,你就离开吧,老师会为你及冠,给你取字。”董明道。

    刘威闻言脸色一变,不过他性子沉稳,明白董明是什么人,很快又调整过来,道“老师,学生该去哪里”

    “洛阳。”

    “洛阳”

    董明对着刘威笑了笑道“为师会给你安排好的,到了洛阳之后,去寻志才和琢之吧,你们三人守望相助,也好在朝廷站稳脚跟。”

    “然后呢”刘威知道老师肯定还有后续的计划。

    董明摇摇头,没有再继续说,而是笑道“对了,你及冠和取字的时候,回家跟你父母说一下,征得他们的同意。”

    “学生知道了。”

    “走吧,这院子,就送给你了。”董明笑了笑,转身离开。刘威亦步亦趋的跟着,甚至连走路的姿势都下意识的在模仿董明。

    至于那院子,是专门给董明的建的,雅致非常,可是他不喜欢。




139章 书院招新
    中平四年的春天,来得比以往要晚一些。当然了,这两年大汉朝的气候一年比一年糟糕,低温、干旱也一年比一年严重。

    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明德书院开学了。这一次开学要比上一年早上半个月。因为书院开始招新了。

    招新的宣传单页在汉中、新野的帮助下,散发到了周边的州郡中,这些日子已经陆陆续续有不少学生前来报到。

    跟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董明得意交待了学生的年龄,不能超过十八岁。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本就是少数派,再加上基本上都是在家读书,所以只有少数人会对来明德书院读书心动。而这些人中,又有不少人因为地处偏远,而不会过来。

    因此,这一次的招新,一共只来了一百多个学生。其中有超过五十个学生是本郡或者隔壁郡的学生。当然了,董明为了提高书院进来读书难度,给所有人安排了一场考试。

    这场考试基本上都是最基本儒家经典考试,再加上一篇简单的策论。主要还是想看看这些学生目前的水平如何。若是太差了,书院肯定是不收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董明也借着考试的机会,用眼力将来报考的一百多名学生看了一个遍。

    “啧啧,看来某家这魅力还可以啊。”董明摸着下巴,看着几个日后的大佬,心里美滋滋的。

    坐在最中间,一张脸帅的无法无天的少年周瑜;他旁边抓耳挠腮,恨不得将笔折断的孙策;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答题的法正;还有坐在第一排首位顾盼生辉的王粲。

    四个小家伙最大的孙策才十二岁,年龄最小的王粲才十岁。其中周瑜果不其然是甲上的资质,军略谋略双甲上;孙策也是甲上的资质,但仅限于武力值,而且小小年纪就带了一个刚烈的特性。

    让董明意外的是,他虽然有印象但是并不是很了解的法正竟然也是甲上的资质,并且跟周瑜一样,军略谋略双双甲上资质。在董明的印象里,这位也就是比龙套稍强一些的配角罢了,没想到竟然这么牛掰。

    对此,董明只能说历史没学好害死人。

    倒是最后一个王粲没让董明惊讶,乙等的资质。说实话,董明对王粲的了解也就仅限于当年高考背诵文学常识的时候,记住的那一句话王粲,建安七子之冠。

    换句话说,这哥们就是个文化人。董明溜达过去看了看他的卷子。才十岁,这文笔甩了董明一个鲁迅先生了。不过这内容嘛算了,还是个十岁的孩子。

    考试只有半天,到时间之后,自由监考的学生收卷子。考生们则在学长的带领下鱼贯而出,学校会给他们食宿直到录取结果发布为止。

    考场外,孙策一脸纠结的走在周瑜旁边,嘟囔着“瑜哥儿,为什么我等要来这里参加这劳什子考试是练武不好玩,还是打架不舒服某家舒县小霸王这一次真真把脸都丢光了。”

    “不会写”周瑜一脸温和的看着孙策。

    孙策理所当然的点点头,然后又理直气壮的说道“你说说,俺怎么可能会写俺要是会写,至于三天两头被我家大人一顿打吗”

    “你要没考上的话,某与你一同回舒县。”周瑜仍然很温和。

    孙策闻言眼睛一亮“当真”

    “什么时候骗过你呢”周瑜笑了笑,拍了拍孙策的肩膀。

    孙策挠了挠头道“你真真是个好兄弟。”

    周瑜仍然笑着,道“不过,你得答应某家一件事。”

    “你说你说,什么都能答应你!谁让你是俺的好兄弟呢。”孙策说话的时候,将胸脯拍的震天响。

    “明年好好读书,再配某家考一次如何”周瑜笑眯眯的问道。

    “哎”孙策犹豫了一下,咬咬牙答应下来“好好读书就好好读书!俺说到做到!”

    周瑜点点头,带着孙策继续跟在书院的学长后面,朝着食堂走过去。前面带路的学长穿着书院特有的月白色加厚长袍,说不出的潇洒。

    “对了,俺家大人眼下在长沙,要是这一次考不上书院,俺就要去长沙了。”孙策忽然想起来了,一拍脑袋对着周瑜说道。

    周瑜闻言皱了皱眉头,然后继续保持着微笑,道“无妨,某家也去就是了。”

    “伯父能同意吗”孙策有些担心的问道。

    “能。”周瑜笑着说道。

    说起来周瑜也觉得奇怪,从小就异常聪明的他,总觉得同龄人都是傻子。也因此他一直都没有什么朋友,直到孙策来了之后,他才有了朋友。

    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在众多傻子中选了一个最傻的做朋友。看着孙策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周瑜笑了笑,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不过说到底某家才十二岁,怎么这心思重的跟老头子似的。”周瑜自我吐槽了一句,继续往前走着。

    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抬起头来,四下张望了起来,很快就看到不远处的凉亭下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那孩子正抱着一本书,认真的看着,不过看书的速度很快,几乎可以说一目十行。

    “这个小孩儿怎么让某家觉得既危险又亲切呢”周瑜看着那看书的孩子,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凉亭这边,诸葛亮正在看书的时候,感觉到有一道异样的目光盯着自己。他抬起头一张不知道被谁喂胖了的小肉脸映入了周瑜眼帘。当然后者也被诸葛亮看在了眼里。

    “这家伙,让某家觉得有些不对劲啊。”周瑜在于诸葛亮目光交汇之后,心里觉得奇奇怪怪的。

    诸葛亮则歪着脑袋感慨了一句“唔,又是一个看起来还算聪明的家伙不对,是非常聪明的家伙,比我那笨蛋兄长要强多了。跟嘉哥儿差不多一个档次”

    眼下只有六岁的诸葛亮表示,整个明德书院,只有四种人。比他聪明的人,如董明;跟他一样聪明的,没有;比他差一点点的,如郭嘉、徐庶;剩下的,傻子。

    “瑜哥儿想什么呢你”孙策跟周瑜说了半天话,没得到周瑜的回应,见他一直盯着对面的小胖子看,有些不满的拍了拍周瑜的肩膀。

    周瑜回过神来,摇摇头道“没什么,怎么了”

    “前面就到食堂了!俺听文向哥哥说,这食堂的饭菜可都是美味至极啊!待会儿某家要八碗米饭!”孙策乐呵呵的说道。

    周瑜眨了眨眼道“唔,我吃不完四碗米饭的。一碗就够了。”

    “哎”孙策一脸可惜的说道“那我们就要九碗米饭好了!瑜哥儿啊,你吃这么少怎么行啊!”

    “”周瑜看着孙策一脸的关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们才十二岁,应该像孩子一样做事,也应该拥有孩子的饭量。”周瑜觉得这句话说出来有点奇怪。

    “谁家孩子一顿饭不吃个七八碗饭啊!”孙策表示这很正常。

    “是是是!”周瑜败退。

    在他们后面几个身位,黑黑瘦瘦的法正双手缩在袖子里,跟着队伍缓慢的往前走着。前面周瑜和孙策的对话,他一句都没有落下全都听到了。不过他也就是听听而已。不像其他人,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

    法正本就是个沉默的性子,但是浑身上下却散发着危险的气息。君不见原本跟在离的很近的王粲已经悄悄的落后了好几步。

    “前面这个家伙是怎么回事离得近了天气都变得比平常要冷了啊。也太吓人了吧!”王粲刚刚写完了试卷,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考上,本来乐呵呵的想找法正聊聊天呢。谁知道刚一开口,就看到了法正的一对死鱼眼,差点被吓哭了。

    一行人进了食堂,带队的学生吩咐了一下之后,就让他们散开,各自去打饭。除了新野本地的学生之外,其他人都觉得很惊奇,每个人都打了不少自己爱吃不爱吃的东西。

    法正打完饭,找了一个角落里,又默默地吃了起来。另外一边打完饭的王粲四下打量了一会儿之后,一咬牙端着盘子朝着法正坐的位置走了过去。

    “那个某能坐在这里吗”王粲到了跟前,又怂了,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

    法正闻言停顿了一下,他抬起头看了看王粲,缓缓地点点头道“可以。”

    王粲后悔了,可是又不敢离开,只能硬着头皮坐在法正对面。

    “扶风,法正。”就在王粲紧张的时候,法正忽然开口了。

    王粲楞了一下之后,连忙笑着道“高平,王粲。”

    “俺们能坐在这里吗!”这个时候,一个有些粗犷的声音响起来。法正自顾自的吃着饭,王粲抬头看了看,却看到两个同样是来考试的学生正端着饭等着。

    不过其中一个人,一手一个托盘,一个上面堆满了各种菜,一个上面堆满了米饭。

    “这这得多能吃啊。”王粲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自己盘中的一小块米饭“唉,就这某家也吃不完。”

    法正这个时候也抬起头,看向了两人,然后道“请坐。”

    这两人自然是周瑜和孙策了。

    孙策闻言连忙将餐盘放下,然后坐到了法正的旁边。周瑜也笑了笑坐在了王粲的旁边。说起来倒不是没其他位置了,只是周瑜觉得早晚要来这里求学,不如先认识一些人好了。选来选去就选中了看起来有些有趣的法正和王粲双人组。

    “扶风,法正。”

    “高平,王粲。”

    大概是收到了法正的影响,王粲也显得有些高冷。

    “唔好吃唔舒县孙策。”孙策一嘴巴的饭,说起话来都不连贯。

    周瑜看了他一眼摇摇头,然后端起一碗汤,用汤匙舀了点汤递到了孙策的嘴边,道“舒县,周瑜。”

    孙策连忙喝了一口汤,周瑜见状皱了皱眉头“慢点儿,有些烫。”

    “不碍事的!”

    这个时候,旁边的餐桌张坐下了几个人,全都是明德书院的学生刘威、郭嘉、徐庶、诸葛瑾、诸葛亮。

    刘威要走了,他们是来送行的。只能坐四个人的桌子,多了一个诸葛亮也无所谓,他被抱在了刘威的怀里,一脸的不高兴。



140章 放榜
    “威哥儿,什么时候离开”诸葛瑾跟刘威的关系最好,因此也第一个开口询问。

    刘威闻言笑了笑道“等我这届新生入学了,先生赐了字,某家就离开。”

    “去哪里”郭嘉好奇的问道“某家也想早些离开这里,可惜老师硬是不同意,非要某家及冠才行。”

    “因为你太小了。”徐庶看了一眼郭嘉瘦小的身材摇摇头“你还是多吃点吧你瞅瞅你瘦的,跟麻杆似的,这身体能好吗别整的最后跟季直兄似的,被老师按在医务室,除了吃饭都不给出来。”

    “那能一样”郭嘉反驳道“季直哥哥是因为身体不好,某家这是天生就吃不胖!”

    刘威这个时候开口道“可是嘉哥儿,你也太瘦了。你看看全书院,不管什么年龄的人,身体都比你好!平日里让你练武你还偷懒。”

    “有脑子就好啦。”郭嘉无所谓的说道“练武什么的,压根就不适合俺,多跟老师学习才是正经事。你们虽然有一身武艺,但是也用不上啊。”

    “谁说用不上”徐庶反驳道“你瞅瞅,全书院,谁是俺徐某人的对手”

    “是是是,庶哥儿最厉害了。”郭嘉摆摆手,表示不愿意跟猛将兄身材的徐庶说话。

    诸葛瑾见大家越说越远,连忙将话题拉了回来“别说这些了,威哥儿还不知道你被老师派去哪里呢”

    刘威闻言摇了摇头道“这个,某家也不清楚。不过老师的意思是让某家去洛阳,找琢之兄和志才兄。”

    “志才哥哥也不给我来封信,生气!”郭嘉听到了戏志才的名字,一抱膀子有些不满的说道。

    刘威见状笑了笑道“那你可以给他写一封信啊,某家帮你带过去。”

    “不要!”郭嘉立刻拒绝,然后又道“俺不想给他写信。”

    “真的吗”刘威一脸促狭的笑容看着郭嘉“你确定啊,真的不要的话,那某家可就不帮你带信了啊。”

    “唔”郭嘉抿着嘴道“就一封!”

    “还想要多少封啊你!”刘威笑道“行了,不要说这些了。这不是还没道某家走的时候吗先吃饭吃饭!”

    “好嘞!”

    几个人乐呵呵的吃饭,刘威一边吃饭,还要一边喂一脸嫌弃的诸葛亮。

    “啊!当小孩好辛苦!”诸葛亮吃着刘威喂的饭,心里不停地吐槽着。

    旁边周瑜等人一边吃饭,一边偷偷打量着刘威等人。心里暗自感慨,明德书院怎么都是这种看起来就不一般的好儿郎。同时,想要考上明德书院的心思又重了几分。甚至连孙策燃起了斗志。
1...5455565758...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