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踱步到食堂,董明打了早饭,找了一个位置,笑眯眯的吃着。与此同时还在琢磨着自己的计划。
“唔,接下来就是要在读书人那里狠狠的刷一波存在感。然后抛出那篇文章,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再然后就可以让书院里到年纪的学生去各地任官。等时机成熟了就去洛阳。”董明在心里盘算着。
“唔,趁着刘宏还活着,局势还算稳定的时候,现在朝中布局,等到刘辩上位之后,某家”
董明想到这里,纠结了一下,他还没想好,自己到底是亲自上阵,还是坐镇后方看着学生们拼杀。
这里面既有新学和儒家旧学的理念之争,也有改革大汉的千斤重担。想到最后,董明叹了一口气:“估计还得某家开个头才行。”
177章 益州黄巾
士子们走的时候,董明笑眯眯的将他们礼送下山。
转过天来,董明还是在书院里安安稳稳的上着课。丙一的课其实非常好上,都是之前给甲一班讲过的内容,他也不用准备什么,直接讲就行了。
就就这么安安稳稳的上了几天课之后,华佗找了过来,说是跟张仲景取得了联系,后者这几天就会过来。
这倒是个好消息,董明对张仲景可是非常的感兴趣。他的明德书院还缺一个内科大佬坐镇。华佗虽然也能治,但是毕竟没有张仲景专业。
有机会的话,他肯定会留下张仲景,然后将华佗解放出来,跟着他偷偷摸摸的研究一下外科。不过这事儿,只能等张仲景来了之后,再见机行事了。
六月,天气已经开始热了。明德书院正在准备期末考试,这一次考试凡是不及格的学生,下一个学期要在食堂帮工整整一个学期。因此书院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大家都拼了命的在温书复习。
六月初六,是个好日子。
董明搬着一张躺椅,在院子中的树荫下放好,然后自己躺了上去。手中羽扇轻轻挥动着,带来一丝丝的凉风。
正迷迷糊糊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董明搭眼一瞧,却是武敬走了过来。虽然走得急了一些,但是武敬还算稳重,没有大声嚷嚷。
他走到董明跟前,弯腰低声说道:“老师,左将军派人来报信,说是益州那边又起了黄巾,让我等注意一下。”
董明闻言一愣,坐了起来,支棱着身子,回道:“益州那边玄德送来了具体的消息吗传话的人呢让他进来回话。”
“学生这就去请。”
武敬答应下来,转身快步离开。盏茶功夫之后,武敬回转,身后还跟着一个身高接近八尺,虎背熊腰的健壮年轻人。
董明站起来,看着年轻人走了过来,心里甚是满意。玄德混得不错啊,来一个传话的家伙,看起来都人模狗样的。
一扫,信息到手。这健壮的年轻人叫吴兰,实际年龄要比外表小一些,今年只有十八岁。
吴兰走到董明跟前,抱拳行礼,大声说道:“吴兰见过先生!”
董明双手虚扶,笑着道:“不用如此,你既然来此,想必左将军定然有话要带给我,是也不是”
在刘备的部下面前,董明还是非常给刘备面子的,口称左将军。
吴兰闻言条理清晰的回道:“主公让某家来保护先生,除此之外,还有书信一封。”说着,他从怀里掏出来一封信,双手捧着,递给董明。
“如今益州黄巾再起,賊首马相前些日子已经将益州刺史大人给杀了。如今在以巴郡为都城,自称天子。益州从事贾龙邀左将军共击马相。如今,左将军已经率领步骑三万人,去了益州。”
董明闻言眉头皱了皱,打个马相,至于步骑三万人吗这特娘是去平叛的,还是去接管益州的
这么难看的吃相,肯定又是孙挺鼓噪的,刘备个铁憨憨估计半推半就的也就应了下来。
“刘备这一下要起飞了啊。虽然不可能入主益州,但是孙挺肯定会留下大量的后手和暗桩。”董明心思急转:“唉,刘备势大,有些不好搞啊。”
吴兰说完,就站在一旁,一声不吭。董明稍微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对着他笑道:“左将军麾下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定然会旗开得胜的。小将军不如也追上去,某家这里不碍事的。”
吴兰闻言摇摇头道:“某家得到了命令就是护卫先生周全,如今战事未了,某家不敢轻动。”
“不是,在益州打仗,你跑到新野保护我干啥”董明觉得刘备真是绝了:“咋了,难不成他马相还能打到新野不成”
“那万万不可能!”吴兰闻言斩钉截铁的说道:“就算整个益州都烦了,也绝对会倒在汉中的城墙下!”
“哎”董明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好像刘备小团伙现在都非常的有自信啊!”
“那你来新野保护某家做什么”董明反问道:“某家这里又不会有什么危险。”
吴兰闻言脸色变幻了一下,然后道:“是季直先生让某家来的。”
“孙挺他要干嘛”董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属下不知道。”吴兰一脸淡定的说道:“不过季直先生想来算无遗策,如此做法,定然有自己的道理。这一次属下还带了五百校刀手,就在明德镇外驻扎。”
“你是关二吗哪儿整的五百校刀手啊。”董明觉得很奇怪,便道:“这五百校刀手不是关将军的亲卫军吗”
吴兰闻言表情有些尴尬,然后小声说道:“属下非常敬重关将军,也是因为他,才投奔主公的。这五百校刀手都是属下同乡,皆是良家子,忠诚勇武。虽不如关将军麾下校刀手,但也是精锐。”
吴兰说完之后,董明才发现,这小子身上的衣着打扮都神似关羽。只不过关羽一身鹦鹉绿,这家伙一身朝霞红。合着是二爷的迷弟一枚。
不过董明想了想,二爷那个形象,再加上天生自带满级装啵依气场,的确是挺能吸引粉丝的。
董明点点头,知道吴兰这里也问不出什么来,便不再浪费口舌。跟武敬说一声,让他给吴兰安排住处。
不过却被吴兰拒绝了,他要去明德镇的大营中,与他的五百校刀手在一起。
董明对此还挺满意的,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人才,既是刘备的,但是同样也是大汉的。董明对吴兰很满意,对益州的战事一点儿也不担心。
可是,现实往往不能尽如人意。
巴郡的马相,其实就是个铁憨憨,被人鼓噪几句,脑袋一抽,拉着几十号兄弟,打着太平道的旗号,轰轰烈烈的就开始杀官zaofan。得亏是汉末,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不然谁跟他一起作死呢杀了益州刺史之后,马相整个人就飘了。
称帝!
他老马家,终于也能当一回皇帝了。只不过马相这位,老马家的第一位皇帝,如今正穿着衮服,伏在地上,两股战战。
在他前面,站着一个年轻人,脸上带着半块青铜面具!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观鹄口称先生的那位,不知道怎么的就出现在了巴郡。
更是将马相玩弄于鼓掌之中。
“天子是吗”青铜面具文士说话的时候,旁人都能听得出来,他压抑在嗓子眼里的愤怒。
马相趴在地上,不住地求饶:“先生,属下错了,属下错了!”
“某家说过,你只需要搅乱益州即可,多余的事情一概不要管。若是官军来了,直接逃跑,跑不掉就投降便是。眼下你自称天子了,你说你该怎么死呢”青铜文士冷冷地说道。
马相这个时候早就吓得三魂不在,七魄消散,闻言只知道打摆子:“先生救我,先生救我!”
“救你”青铜文士轻笑一声:“你自裁吧,汝妻儿,吾养之。”
马相闻言一愣,低着头,眼神里闪烁着凶光。他如此伏低做小还不是想要找一个法子大汉朝就算是再衰弱,也不是他一个黄巾贼能推翻的,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眼下听到青铜文士的话,他也不打算演下去了。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一脸平静的走到一旁的软榻上,屈膝坐下去。
就好像刚才那个怂了吧唧的人是别人似的。
“先生可知道,如今在巴郡,姓什么”马相笑着问道。
“姓马。”青铜文士平静的回道:“但也可以不姓马。”
“凭什么”马相哈哈大笑起来:“真当某家怕你不成不过是藏头露尾的苟且之辈,若不是你背后”
“唰!”
“砰!”
马相话还没说话,他背后一个侍卫猛的上前,一刀将马相的脑袋砍了下来。脑袋在地上滴溜溜转了几圈,才停了下来。
“先生。”那侍卫走到青铜文士跟前,单膝跪地。
“收拾一下吧,一会儿观将军会来接手巴郡。”青铜文士平静的说道。
侍卫闻言,小声说道:“左将军刘备,麾下步骑三万,正朝着巴郡赶来。。。我等是否要暂避锋芒”
“不用,正好检验一下咱们的兄弟有几分成色。”青铜文士摇摇头道:“放心吧,不会出问题的。某家已经安排好了退路。”
“喏!”
侍卫闻言离去,那青铜文士走到马相的尸体跟前,蹲了下去,在他腰间摸索了一会儿之后,找到一个虎符。
“何苦呢”
他站起来,来到阴暗的角落里,将面具摘掉。面具下面是一张年轻的脸,没有任何伤疤,长相虽然说不上英俊潇洒,但也自有一番味道。
这人,赫然是别家而出的马明!
“老师啊,终于要跟你看好的刘玄德正面相对了啊!还有季直兄等人,不知道如今的某家,是否是你们的对手”
马明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的怀念,紧接着又被果决所替代。他将青铜面具再一次带上,转身大踏步离开了马相的“寝宫”。
外面,残阳如血,一如故人。
178章 乱起
新野,明德书院。
董明不管孙挺是如何安排吴兰的,但是他还是对此有些疑虑。因此特意派徐庶去了一趟襄阳,想要通过黄忠那边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加准确的消息。
除此之外,他还找人去了一趟长沙,问一问徐盛。
不过这一来一回的也需要时间,董明也只能等着。数日之后,董明没等到新的消息,却等来了张机张仲景。
这也是一件大事儿,他特意将课程移交给了别人。跟华佗一起,接待了张机。张机的年龄要比华佗小一些,两人叙了年齿,华佗比张机稍长五岁。
不过两个人站在一起,华佗是个圆润的中年人,而张机已经略显老态了。
“元化兄,深谙保养之道啊。”张机看着比自己年龄大,看着比自己年轻得多了的华佗,一脸羡慕的说道。
此时,三人并没有在医院,而是在新野的一家酒楼里。
“也没什么保养之道,就是身心舒畅罢了。”华佗摇摇头,笑着说道:“某家可不像仲景你,劳心有劳力啊。”
张机眼下有官身,特意趁着休沐期赶来的。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因为是地方官,所以琐事比较多。
再一个,张机一家两百余口,如今还剩下十来人,心力憔悴之下,自然显老。
张机闻言摆摆手道:“早就想脱了这一身官服了。可是,若没有个官身,诸事不便啊。”
董明倒是理解他的意思,有了官身之后,他才有钱财研究医学,也有资格查阅一些普通医生查阅不到的卷宗资料。
“仲景老弟最近在研究瘟疫”华佗其实不知道,是董明告诉他的。
张仲景闻言点点头,苦着一张脸道:“唉,瘟疫,终归是唉”
华佗端起酒杯,对着张仲景说道:“何必唉声叹气呢瘟疫也不是不能治啊。”
“也对!”张仲景也端起酒杯,跟华佗遥遥相敬了一个。一旁的董明笑眯眯的自己喝着酒,看着两位医学大佬聊天。
“倒是前些年,伯照先生的一本《天灾防治条例》,让某家大开眼界。”张仲景忽然说到了董明头上:“虽然书中没有明言如何治疗瘟疫,却将瘟疫的危害缩减了最小!实在是天下百姓的一大幸事。机,敬先生一杯!”
董明连忙站起来,端着酒杯陪着喝了一杯,谦虚的说道:“仲景兄不必如此,过誉了!还有,若是仲景兄不嫌弃的话,就直接叫某教伯照即可。先生什么的,太过见外了。”
“哈哈哈,伯照可不是那种酸臭的读书人。”一旁的华佗笑着打趣道。
“如此甚好!甚好!”张仲景也很高兴,笑着应下来。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酒足饭饱之后,才回了明德镇。到了之后,直接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华佗跟张仲景解释了一下医院是个什么东西。听的张仲景频频点头,一脸的羡慕。而后,华佗又拿出了不少从董明那里搞来的方子,一一给张仲景看。
这一下就没有董明什么事儿了,他也不懂他们俩说的什么药理,什么君臣佐辅的。跟着点头,微笑,称是即可。
陪了张仲景一天,实在是无聊。第二天董明便没有再去了,只是说要去上课。能不能留下来张仲景,或者让他对书院感兴趣,就看华佗的了。
正常上了一天课。下午下课的时候,董琬急匆匆的就出去了,一看就知道是要下山。董明皱了皱眉头,找到了武敬。
“琬儿这几天都去哪里了”武敬作为书院的大管家,同时也会在董琬出门的时候,派人保护她。
“去山下明德镇了。”武敬回道:“吕姑娘最近都在那里,两人很是要好。”
董明眉头紧皱,似乎可以夹死一个吕萌。
“派人看着她,不要让她吓跑了,都快要嫁人的人了。”董明说了一句,有些气闷。他是对吕萌有些成见,总觉得这姑娘不是个好人。因此也不想董琬跟她有过多的来往。
“学生知道了。”武敬虽然不知道董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但是他也不会多问,反正照做就是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董明有些烦躁的离开,去食堂里吃饭。
吃完了饭,本打算休息一会儿呢。结果吴兰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