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娇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寂寞的清泉

    夏离点头,又请叶风照顾夏梅娘一些。

    叶风说他会跟沙将军打招呼,给夏梅娘多安排一些活计,再给她长工钱。

    两人又说了一阵话,夏离催促了几次,直至戌正二刻,叶风才不情愿地起身。

    他送了夏离一个小锦盒,笑道,“我亲自去银楼里挑的。”

    夏离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条红珊瑚珠串,珠串鲜艳莹润,颗颗饱满均匀。她拿出来戴在手腕上绕了三圈,显得皓腕更加浩白如玉,也比戴镯子活泼得多。

    夏离笑得眉眼弯弯,“好看,我喜欢。”

    叶风忍住想把皓腕拿起来亲亲的冲动,笑道,“以后去了京城,我给你买更好的。”

    在外面陪着夏聚和二狗一熊玩的金铃终于看到叶风坐的马车走了,才长松了一口气。

    夏聚困得打了好几个哈欠,不时揉着眼睛,二狗一熊也已经非常不耐烦了。

    金铃之前不让他们回家的借口是,大姑娘在屋里对帐,要绝对安静,不能被打扰。

    夏聚是个好弟弟,一听姐姐不能被打扰,就坚持不回去,也不许二狗一熊回去。

    望着跑远的马车,金铃笑道,“大姑娘应该对完帐了,可以回家了。”

    熊样却一下子爬在了地上,凭什么让它回它就回,不让它回它就不回。它生气了,自己累了一天,天黑还不让回家,太欺负熊了。它鼓着腮帮子耍赖皮,就是不走。它现在的体重大概有一百六、七十斤,没人抱得动它。

    夏聚回去叫夏离,夏离来了跟它说好话,还说给它喝不加水水的蜂蜜,它也不走,还怂着鼻子流了泪,觉得姐姐实在怠慢它了。

    路上的行人都来围过来看热闹,笑得不行,有些住家听到动静,也跑出来看。当当和黑子都不好意思陪它了,先回了家。

    夏离心虚,不忍多怪它,只得让田庆去邻居家借了牛车过来,田庆和田庆家的把熊样抬上车,把它拉回家,再把它抬去它的榻上。

    金铃在院子里给二狗洗脸洗“脚”,清洁口腔,还让它们在沙盘里拉粑粑。

    唯独熊样继续赖在榻上不起来。夏离亲自给它擦洗完,它还躺着不去解决个人卫生。

    这是夏离的底线,她说道,“你有本事就憋到明天早上,若是拉在榻上,我会把这个榻拆了,让你住去黑子的屋里。”

    熊样听了一咕噜就爬了起来,极是麻利地跑去檐下的沙盘拉粑粑。这段日子黑子的眼神吓人,特别是看当当的时候,这让它也有了某种恐惧感。

    夏离见熊样这么怕黑子,也就多看了黑子两眼。见黑子鬼鬼祟祟地看两眼当当,被当当一瞪,又赶紧垂目,再看两眼当当,被瞪了又赶紧垂目。

    夏离了然,应该是黑子发情了。她隐约听说过,戎犬训导卒会用药物控制戎犬的发情期,实在控制不了,就会帮着找合适的狗。很可能黑子已经到了发情期,但它唯一看上的只有当当,当当不愿意,谁也没办法。

    当当已经满了两岁,有个崽也不错。

    夏离抚摸着当当的头说道,“眼光不要那么高,黑子不错了,健壮,能干,忠诚”

    一说到这事当当又伤心起来,这么久了,狗家依然没做好公穿母的思想准备,嘤嘤嘤它黯然神伤进了自己的小屋。

    黑子见了,也恹恹进了自己的屋。

    夏离很同情当当,却也没有办法,只得给它时间,适应这具身体。

    把二狗一熊拾掇好,夏离牵着夏聚进了上房。

    夏聚到了夏家这么久,离开过夏离,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夏氏,很是不习惯。他哼哼叽叽抱着夏离不撒手,趁机提出要跟她睡一个屋。

    夏离表面把夏聚当弟弟,实际上是把他当儿子的。想也没想就同意了,把侧屋的美人榻搬进卧房,他睡在榻上。

    姐弟两个说着话,夜深了才睡着。

    夏氏是第三日午后回来的,同来的还有夏老汉、夏老太、夏柱,夏山已经去了军营。

    夏氏说,若他们不出庄子,夏梅娘一家会一直住在山上。

    见到女儿这么决绝,夏老汉也不敢再强求她。

    夏老太的头发乱蓬蓬的,眼睛红肿,夏梅娘的事应该把她刺激得不小。而且,她的右脸青肿,一只腿还不利索,八成是夏老汉打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分家
    夏老汉属于探照灯,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夏梅娘的事,不只老太太一个人的责任,若是夏老汉不同意,老太太也不敢那么做。

    不过,老爷子更瘦了,脸色灰败,尽数华白的头发稀疏了不少,嘴巴上还有一圈泡。

    老爷子拉着夏离的手说道,“好外孙女,外公享了你的福了。若没有你给的人参补药,外公早被气死了。”

    夏离跟老爷子有感情,看他这样也心疼。她扶着老爷子进堂屋坐下,倒了茶,又把茶盅端到他手上。

    众人坐定,听夏柱说,夏山回家说了这件事后,夏家人气坏了,他们三兄弟加上夏大熊、夏老头、李氏、杨氏一起全副武装跑去贺媒婆家大闹。把贺媒婆和她男人、儿子、孙子都打了个半死,把她家也砸了。贺家亲戚不少,听说原委后都不帮忙,同时也恨贺媒婆坏了贺家的名声。贺媒婆心虚,被打得头破血流还断了一条腿,既不敢告官,也不敢索要医药费。贺媒婆的名声也臭了,附近的人家都说不会再请她说媒

    而这件事传了出去,人们在骂贺媒婆缺德坏良心的同时,也更加鄙视夏家老两口的贪心蠢笨,夏家被村民们看足了笑话,又一次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夏老汉哀伤地说道,“我对不起两个闺女,一个卖给人牙子早早当了寡妇,一个嫁给驼子”说完,又哭了起来,眼泪鼻涕一起下。

    他是真伤心了。

    哭了一阵,又拉着夏离说道,“好孩子,你是好孩子。我昨天看到了王家小子,那是个好后生,不错,真不错。若不是你,我的二孙女八成又会嫁给杨家那个缺心眼的磕巴了”

    说到这里,他气得又拎起拐棍打一旁的夏老太,骂道,“这都是老杨家的女人坏良心,把钱看得比闺女重、比孙女重”

    老太太吓得瘸着腿跑去一边,夏柱和夏氏又赶紧拦住老爷子。

    老太太哭道,“梅娘是我的亲闺女,我也心疼她,哪里知道贺媒婆那么坏,骗了我们。那事你也没有拦着我,怎么出了事就是我一个人的错”

    老太太被夏氏扶去了东厢房,夏离又轻言软语劝着老爷子。

    夏家三人在夏离家住了两天,夏离依诺领着三人去湘流居酒楼吃了饭,在府城玩了一天,给他们买了不少东西,还带老两口去申氏医馆看了病,买了不少补药。

    老太太看到这么气派的酒楼羡慕得不行,觉得闺女每月给一两银子的孝敬钱实在太少了,却也聪明地没敢说出来。

    要走的前一天晚上,夏老头让人把夏山叫过来,几人开了个夏家家庭会议,还让夏氏和夏离列席。

    夏离本不想参加,知道让她参加不会给她分钱,反倒是有事让她办。但老头固执,拉着她的手不放。

    众人坐定,夏老汉先拿出十两银子,说六两银子是卖夏梅娘的钱,四两银子是家里给她补的嫁妆,让夏氏说服她收下。之前老头儿拿给夏梅娘,夏梅娘看都没看就走了。

    又拿出四两银子对夏氏说,“我知道兰娘如今富裕,不稀罕这点子钱,但爹娘穷,只能补你这点嫁妆,别嫌弃。”

    夏氏没想到老爹给她补了嫁妆,极是感动。说道,“爹,我家不缺钱,这些银子爹留着买补品。”

    夏老汉摇摇头,硬给了她。

    接着,老爷子的脸严肃下来,说道,“我们回去就分家。”

    这话把屋里的人都震着了,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夏老太的反应最大,大声说道,“老头子,你莫不是糊涂了我们老两口都活着,分的什么家呀不行,我不同意。”

    大和朝律法规定,父母在,不分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是有人家基于各种原因分了的。只不过是在私下分,请族亲、里正、德高望重的长辈作见证,先把家分了,等到父母死了后再去衙门办档。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若有兵役或是徭役,大家庭是个整体,只抽一丁。

    夏老汉气得啐了老太太一口,骂道,“你个死老婆子,还不是都怪你。你当我愿意分家吗你当我不愿意一大家子和和美美一起过日子吗你的名声坏透了,你想想你出了家门还有哪个邻里稀得搭理你我这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受你的拖累,让他们出门能堂堂正正做人、说亲,不被人笑话”

    老爷子这么说,夏柱赶紧表态,“爹,我们不分,都在您跟前尽孝。”

    老爷子摇摇头,他的心伤透了。现在,夏家的名声在那一带已经彻底臭了,特别是夏老太,人们避之不及,他不能再拖累好好的孙子和孙女

    他还说,夏柱一家和夏山都是好孩子,就放他们出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二儿子夏铁糊涂,小杨氏缺德,老两口就跟二房一起过,他还有一口气,看着他们,护着那两个孙子。若小杨氏再犯浑,就直接休了今天先商量商量怎么分家,回去后请夏四老爷、夏九太公、周里正、周木匠、周老大夫等人作见证,立下字据,把家分了。

    现在夏家有八亩田地,两个摊位,一个大院子,一头驴,两头猪,九只鸡,家具、粮食若干,还有五十二两银子,五十六贯大钱。

    听到家里有这么多存款,不说夏氏愣住,连夏山和夏柱都是一愣。老两口平日里死抠,攒的钱真不少,八成周里正家的存项都没有这么多。

    夏离直吐槽,有这么多的存款,干嘛过得那么抠,还那么苛待儿媳妇和孙女,连点子肉都舍不得让她们吃。

    夏老太见老爷子把她的老底说了出来,大声嚷道,“老头子,你黄汤灌多了,胡说啥呢咱们满打满算只有十五两银子,十五贯钱”

    夏老汉的眼睛一瞪,吼道,“闭嘴。分家的大事没有你个臭婆娘多嘴的份,家里有多少钱我清楚。再敢嚷嚷,你就滚回杨家去,老子不要你了。”

    老爷子的眼睛鼓得老大,夏老太哭着不敢再言语。



第二百三十二章 看明白
    最后商量,老两口留下夏家大院和十贯钱、一头驴,九只鸡,夏柱和夏铁各四亩地、一头猪,各一个摊子,粮食和家具老两口和大房、二房均分。夏山多分三十两银子,剩下的银子和大钱三个儿子均分。

    分家以后,夏铁管他们老两口平日的吃喝,夏柱和夏山每月各交二百文的养老钱。再加上夏氏的孝敬,老两口的生活水平好得属于地主了。若有病,三个儿子分摊,夏兰娘也要出分力,夏梅娘就算了。

    夏老汉又对夏柱和夏山说道,“那个大院我们老两口留下,以后就给铁子了,你们也别怨我偏心老二,实在是那一家我最不放心,又多一个儿子,大熊、三豹摊上那样的娘可怜”

    兄弟两个自是同意。

    老太太听说自己攒了那么多的钱,最后只能留下十贯,哭得像个泪人,都快晕死过去了。

    老爷子皱眉骂道,“我们已经半截子入土了,又住在乡下,吃不了多少,穿不了多少,还要那么多钱作甚我们抠了一辈子,钱带不进棺材,还成了别人嘴里的笑话、恶人。”又缓下口气说道,“不如趁咱们活着的时候,把钱分给儿子孙子,让他们盖房娶媳妇。这样,不仅儿孙媳妇念着咱们的好,邻居们也会高看咱们一眼”

    可老太太听不进去,就是不停地哭。老爷子不再理她,如此分了。

    今天的老爷子倒是有些令人敬佩,之前那么自私抠门,被刺激得看明白了许多事。只不过,依然重男轻女,儿子分了那么多,不说日子好过的夏氏,被害得那么惨的夏梅娘也只给了十两银子,其中六两还是她的卖身钱

    把家分完了,夏老汉又郑重地对夏柱、夏山、夏氏说道,“你们的脑子活络,都有出息,将来大熊和三豹有难了,你们要帮帮他们。最好在他们长大后,把他们弄出乡下,离老杨家远着些。”

    夏家三兄妹郑重允诺。

    他又拉着夏离的手说道,“外公知道你能干,柱子、梅娘和二妮不需要我嘱咐,你就会帮他们。但是,大熊和三豹也是好孩子,若是可以,将来也帮帮他们。”

    夏离暗道,让自己坐在这里听了大半夜,最后这句话才是老爷子要跟她说的。

    这个时候她也不能掉链子,只得说道,“若是他们两兄弟争气,我又能帮到,肯定会帮。”

    第二天一早,田庆租了牛车来送他们。因为要分家,夏山也会跟他们一起回去。

    老太太还没气过,走路都打颤,被夏氏直接扶上了马车。

    夏柱出门前,把夏离拉去一旁,说了想来府城找活的心思。昨天他想了一宿,觉得府城大,夏离和夏山认识的人又多,比在乡下更有发展。而且,来了这里,老娘的事情别人不知道,闺女儿子更好说亲。

    夏离非常欢迎夏柱来这里。不仅因为她喜欢夏柱,还因为他是夏家的老大,又得弟弟妹妹的尊重,他来了,许多事由他出头,自己和夏氏娘也省心。

    自家的酒楼需要肉,军营也需要肉,不愁夏柱的生意不好做。

    她笑道,“好啊,我托人在衙门里给大舅办卖肉的红契。来了这里,舅舅不需要那么辛苦亲自去杀猪,直接收生猪卖就是了。”

    夏柱笑得一脸灿烂,说道,“好,我把家里理顺,再把村里的那个肉摊盘出去,就来这里。”

    众人没想到的是,赵亮和赵妞妞来送他们了,手里还拎了两大包礼物。

    赵亮的说辞是,夏氏和夏离、夏聚经常关照自己的闺女,他特地来感谢。

    夏老头知道他是千总大人,还是山子的上峰,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态度极是谦恭,不住躬身说着,“该当的,该当的,还请赵大人多多提携我家山子。”心里对夏氏和夏离更满意了,觉得他们会做人,知道把山子的上峰巴结好,怪不得山子升官的速度那么快。

    老爷子这样,让赵亮红了脸,赶紧躬身说道,“老丈客气了,老丈客气了。夏把总很能干,不需要我提携,也会大有前途。”

    夏氏涨得满脸通红,躲在人后没敢上前。

    看着马车渐渐远去,赵亮对夏氏和夏离等人笑笑,才去上衙。

    送走夏家几人,家里终于清静下来。夏氏又去了乡下,她要把夏梅娘重新劝回庄子,还带去了夏老汉给夏梅娘的十两银子。

    夏离也终于有时间问田庆家的了。听她说,现在街坊邻里都在传,北胡同老王家的二闺女不要脸,被男人赶回娘家,还想攀高枝儿,想嫁给赵将军。人家赵将军的眼光多高啊,哪能看上她王婆子听说了,气得吊着一条胳膊跑去跟几个婆子吵架,差点没打起来。

    还说,前天王家父子不知被谁打得鼻青脸肿,回家后,又打得王婆子嗷嗷直叫
1...6162636465...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