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娇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寂寞的清泉
夏离笑起来,应该是赵亮收拾了王婆子的男人和儿子,她男人气得又回家收拾了坏嘴的王婆子。
哼,看着自家孤儿寡母好欺负啊,后台硬着呢。
赵亮的表现不错,也让夏离更欣赏他的胸襟和豁达。虽然被夏氏拒了,但依然像没事一样让赵妞妞天天来夏家吃饭,还经常让她带些东西来。他或许在给夏氏时间,让她想通
下晌申时夏氏从庄子赶回来。
她说,夏梅娘在她的劝说下回了庄子,也留下了卖她的六两银子,另四两银子的嫁妆钱无论怎样说都不要。还说,沙将军又把之前兵士做的打扫训练场、犬舍的活计交给了夏梅娘,说她做得好,以后那些活计就一直做。再加上给戎犬做背带,她每个月至少有七、八百文的进项。而且,做那些活少不了狗粪,许多村民都想要那些粪,对夏梅娘的态度也好多了。
夏梅娘高兴坏了,直说自家的日子一下从一无所有的赤穷上升到了三涧村的中等户,这个好日子是她之前从来没想过的
夏氏探寻地问道,“你求了谁,沙将军这么买面子”
第二百三十三章 密信
夏离笑道,“那天劲爷送当当它们出门,我就跟他说了。”又故作不在意地说道,“求力爷都没这么管用,劲爷跟沙将军更熟一些。”
夏氏说道,“等到山子回来,请劲爷和力爷他们来家喝酒,感谢人家帮了忙。”
她倒是不怕叶力和叶劲跟夏离有来往,因为她已经听说,他们两个都娶了媳妇,只不过媳妇在京城没跟过来。
夏离道好。
第二天夏氏没有按时起床,她生病了,发热,头痛。她不许夏离和夏聚进屋,站在门外的夏聚都哭了。
田庆又赶紧去申氏医馆请大夫来诊病。大夫说,她是多思,劳累,加上冷热不调引起风邪入体,卫表失和,吃几副药,多歇息,少思虑。
夏离很心疼,在她的记忆里,夏氏这是第三次生病。夏氏性情温婉,心态平和,这段时间她遇到的事太多了。先是夏梅娘,后是赵亮,再是夏家几人来闹腾,而这么多事里,最让她多思多虑的应该是赵亮的事了吧。她嘴上说放下了,其实哪里放得下。
赵妞妞过来看到夏氏生病,也哭了起来。
这几天他们哪里都没去,在家里尽孝。尽管进不了夏氏的屋里,夏离会亲手做汤羹熬药,夏聚会从夏离的手里接过汤盅或药碗小心奕奕递给田庆家的。
赵妞妞也天天来夏家,若夏离熬汤熬药,她就烧火,也尽了自己的一分力。赵妞妞每天都是赵亮送来的,他没进内院,只在外院问了田庆夏氏的病后,才去上衙。
都司府的主子听说夏氏病了,还专门派华嬷嬷送来了补品补药。
五日后夏氏的病大好,夏山也回来了。
夏山说家已经彻底分了。因为他没田没房没铺子,拿了分得的三十两银子和二十二贯钱就走人。夏柱好像要把田地佃出去,还要把肉摊盘出去,暂时住在夏家。夏老汉说他不放心夏铁和小杨氏,让他们一家等到夏二妮嫁了再搬去府城。
夏柱就拜托夏山帮他家租一个便宜些的小院子,最好在东门附近,离夏离家近一些,他们全家都搬来。再请夏离帮忙,二虎想在东荣街的那家私塾上学。
通过这次夏氏的病,夏离更想让夏柱快点搬来了。
夏山还说,他拎着礼物兴冲冲去了李家,这次李家倒是让他进了门。他跟李秀才和秀才娘子说,自己又升官了,夏家也分家了,他分了不少钱财,再加上军营里的斩获,能在府城买个小院,能给李姑娘一份好生活
可李秀才跟他说,李姑娘已经定了亲,明年秋天就出嫁。
一说到这件事,夏山又不淡定起来,眼睛通红,一脸的忧伤,反复说着,“怎么这么快呢,再等等多好”
夏氏和夏离也替他和李姑娘难过,一对有情人,现在条件成熟了,却永远错过了。
夏山又意有所指地对夏氏说道,“大姐,我和李姑娘是因为许多事不得不分开,没有法子。可你”他觉得当着晚辈的面说得太明不好,住了嘴。
夏离见了,领着夏聚去了东侧屋。让夏山劝劝她,或许会好些。
似乎夏山也没劝好,他走后,夏氏的脸色不太好看。
夜里,又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绵绵秋雨一连下了几天。
每天早上夏氏起来,看到外面的雨天,她都会万幸地说一句,“还好梅娘搬去庄子了,雨再大我都不担心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更凉了,人们都穿上了夹衣。
九月初七这天晚上,睡觉前,夏离来到院子里看向腾书阁,黑暗了几天的腾书阁里终于又灯火辉煌。
这几天没看到叶风,叶离还是前天专门去都司府托贺叔帮忙给夏柱办了开肉铺的红契,说城内或者靠山镇都行。昨天下晌就办好,在靠山镇。那里更好,不仅离东城门近,离庄子和三涧村都近。
腾书阁二楼没有亮灯,叶风站在窗棂后看着那个小影子,影子跳了三跳,招了招右手。他尽管看不到夏离的小脸,也能想像出她看到自己的兴奋。
他也给小影子招了招手,笑起来。不过,他笑得比较勉强。
小半刻钟后,那个小影子便进了屋里。
看不到她了,叶风来到书案前坐下,让人点上羊角灯。遣退下人后,他又拿起那封密信看起来。
叶全要带他的母亲,也就是叶风的乳娘赵嬷嬷来湘山府城,要后一步到。他写了一封密信,让同是叶风亲信的叶正日夜兼程先送来。
叶风共有四个心腹干将,叶力、叶劲、叶全、叶正。前三个跟他来了湘山府,而叶正留在京城帮他办事。
叶全的信里说,夏氏是在十三年前,也就是昭乐元年六月抱着只有三个月大的夏离到了湘江省潼宁县。
按照夏氏的说法,她嫁的是京郊一个秀才,夏离出生后不久,她的秀才男人就死了。可他们查遍了京郊,也没查到有中了秀才的男子在那年的三月底至六月初这段时间去逝。
而夏氏所说的主家被流放讨婆家不喜,他们查了一下,昭乐元年上半年没有被流放的官员。只有前一年年末,就是祯庆三十年,因为杨家被牵连进先太子妃杨氏“谋害皇孙”一案而被流放,同时被流放的杨家一党大小官员共计八家。
先不说夏氏那句话的真伪,这么多人家,根本无法查出哪一家在案发前嫁出过一个丫头。所以,这条讯息暂时无法核对
叶风的表情更加凝重了几分。
夏氏的确说谎了,那个秀才男人是她杜撰出来的。她的身世越复杂,夏离的出身也就越加扑朔迷离
杨家大案发生的时候,叶风虽然还小,但经常听长辈提起,特别是母亲曾经说过多次,他还是印象深刻。
祯庆二十五年腊月,先帝驾崩,传位于当今皇上。先太子妃杨氏指使乳娘捂死太子良媛齐氏所出的皇孙,也就是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的二儿子,是在那年的八月。之后,杨氏畏罪上吊自杀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往事
先太子妃杨氏使指人捂死皇孙被人发现,先皇和当时还是皇后的齐太后震怒,下旨查办先太子妃的娘家杨家,先太子妃的儿子,也就是当今皇上的长子刘运被圈禁。
因杨家家主杨老将军战功赫赫,被赐过免死金牌,杨家女犯罪已经畏罪自杀,就削了杨老将军的镇西侯爵位,贬为庶民,一家人发配琼州。一起发配的,还有另外八家杨氏一党。
叶风的母亲和安郡主之前跟先太子妃杨氏的关系非常好,说杨氏开朗贤惠,知书达理,她始终想不通杨氏怎么会那么糊涂,自己已经有了个长子,哪怕再忌惮良媛齐氏的姑母是皇后,也不应该做那种傻事
这些事串联起来,不管夏氏和夏离跟杨家有没有关系,但跟邱家肯定有牵绊。
叶风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不光关乎自己和夏离的前路,还关乎家族,必须要跟老爷子通气,便拿着密信起身出了腾书阁。
叶老国公看了那封密信,又听叶风说了邱商见到夏氏后的反应,表情极其凝重,低头沉思起来。
片刻后,他抬头说道,“杨老将军有二女,大女是先太子妃,二女嫁给邱继礼。我还记得,杨家出事的第二年,也就是昭乐元年,嫁给邱继礼的杨氏生了个孩子,男娃女娃我记不清,但生了没多久,就传出孩子死了,之后杨家女也上了吊。这事当时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心底对杨老将军极其敬重,当初就弹劾过先皇和太后没有调查清楚就急于处置杨家,只是皇上不听劝诫。出了这事,对邱家更不会客气。许多朝臣又上折子弹骇邱家父子,包括我和你老子,说邱家不地道,罪不至出嫁女,他们却逼死了人家的闺女和外孙这事不仅朝堂闹得大,连街头巷尾都传遍了。邱继礼似乎对前妻还是有感情,又不愿意在京听人说三道四,一气之下调去了鹤城,很少回京”
突然,叶老国公的眼睛一下瞪圆了,说道,“怪不得,我总觉得夏小姑娘有种熟悉之感,细想想她的小模样,不仅有些像邱继礼,也有些像杨老将军年轻的时候。你别看杨老将军骁勇善战,几次挂帅,年轻时最是俊俏无双,齿白唇红还有那个小丫头卓越的箭术,也像极了杨老将军若真是那样,小丫头现在的娘应该是杨氏的心腹,邱杨氏自觉自己和闺女在邱家活不出来,死前安排闺女诈死,让人带去别处”又摇头道,“杨老将军坚韧豁达,可两个闺女都没有秉承他的这种品性,都是上吊自杀,可惜了。”
叶风看着老爷子点点头。他早看出来夏离和夏聚有些相像,却没往这方面想。这么看来,夏氏不是逃妾而是忠奴,带着小主子逃出邱家,远走千里隐姓埋名。怪不得赵亮求亲她矛盾重重,心悦赵亮而不敢接受,原来她身上背负着这个天大的秘密
叶风还想到了另一件事,夏离射箭射得好,不仅是技艺高超,还有超好的视力。难不成杨老将军射箭射得好,也因为他有一双“千里眼”,夏离得了他的传承
这么一想,他也就更加坚定地认为夏离就是邱继礼和杨家女的女儿,杨老将军的外孙女,夏聚同父异母的嫡姐。
叶老国公把信还给叶风,说道,“事关重大。明天跟夏小丫头说一声,后天我们一起上山打猎,我要再确认一下。”
叶风点头,又郑重说道,“祖父,不管夏姑娘是什么出身,我都要娶她。”
叶老国公说道,“若她真是杨大哥的后人,我们庇护她责无旁贷。可若你娶了她,她的身份相反容易暴露。”见孙子的脸都急红了,眼睛也瞪了起来,又道,“臭小子,急什么,老子又没说不同意。”
叶风笑起来,说道,“谢祖父成全。”
老爷子白了他一眼,冷哼道,“谢什么,我又没说同意,家族利益重于一切。”
叶风没言语,只要老爷子不明确反对,就好办得多。他一定会想办法,既能娶夏离,又确保家族利益不受损。
老爷子又道,“这事牵扯重大,要从长计议,不要义气用事把整个家族搭进去夏小丫头的身世必须保密,只能我们两人知道,以后再告之你爹,万不能有第四人知晓哦,还有邱继礼那个小王八蛋,邱商认出夏氏,也就会怀疑夏小丫头,万一他们查出什么”
叶风说道,“邱商已经发现夏姑娘母亲有来历,为了邱小公子的安全,邱大人也会想办法调查她之前的情况”
叶风和叶老国公商谈到夜深,才回腾书阁歇息。
叶风洗漱完,久久站在三楼的小窗前,看着那个小院。离离的魂魄来自异世,这个秘密让他们的情感多了几分欢愉和神秘。她的身上如今又出现了另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却注定他们的将来要面临更多的曲折和未知
第二天上午,夏离正领着夏聚在正房后练箭,小期来报,都司府的贺总管来了。
贺总管可是这个家的贵客,夏离和夏聚、夏氏都笑容满面迎上前去。
贺总管没有进屋,只在院子里笑道,“我家老太爷让我来告诉夏姑娘一声,他老人家突然手痒想打猎了,我家大爷和表公子都凑着趣儿,说会请假陪他老人家一起去。他让我来问问,夏姑娘想不想去”
夏离的手早就痒了,既能打猎,又能跟多日不见的叶风相处一天,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也忘了掩饰自己的情绪,喜笑颜开道,“当然想去了,一定去。”
贺总管又笑道,“那好,明天早上辰时初请夏姑娘去我们府前院,也把当当和熊样、黑子带上,一起去训犬营,从那里进山。”
夏离点头应是。
夏氏看到夏离欢喜的眼睛放着光,乐得见牙不见眼,不由的心里一沉。夏离性情比较沉稳,她如此喜形于色,应该是因为叶大人吧。
把贺总管送走后,夏聚进屋写字,夏离欢欢喜喜进屋找打猎的衣裳。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人心易变
夏氏看着夏离雀跃的背影,眼里更加黯然。
她进了自己屋把门插上,打开柜子拿出一个枕头。坐上床,从枕头的棉絮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把布打开,里面是一块一玉牌和一支菊花簪。玉牌碧绿澄澈,上面刻了一个凸出的“礼”字。菊花簪上镶着几颗红宝石,有酒盅那么大。
她看了一眼玉牌就撂在枕头上,一直拿着簪子看,看着看着眼圈又红了,无声说道,“大奶奶,你看错人了,人心易变。你做梦都不会想到,当初说如何心悦你的男人,居然娶了齐家的女人,他居然娶了齐家女人。就是那两个老女人以后都死了,那个家还是齐氏的,也不敢让姑娘认祖归宗啊,那不是羊入虎口吗如今,姑娘已经长大了,也该说婆家了。她美丽,聪慧,有本事,也有主见,唯一一点,姑娘似乎倾心于叶大人。叶大人出身晋国公府,是和安郡主的长子,现在的天还没变,奴婢怕呀”
夏氏后悔不迭,她不应该带着夏离来府城,应该永远呆在乡下。那样,就不会出现这么多不可预料的变故了
当初,她带着姑娘离开邱家藏身于京郊,大奶奶的意思是,若自己遭遇不测,让她赶紧带着姑娘回乡。以后,若那两个老女人死得早,就让她带着姑娘拿着这块玉牌回京找邱继礼认祖归宗。若那两个老女人还活着,姑娘的岁数又大了,就在姑娘出嫁前把这块玉牌交给她,再把她的身世说清楚。等到时机成熟,再回去认祖
若是邱继礼不幸先死了,就把这块玉牌和这支簪子给姑娘当念想,让姑娘以夏氏女儿的身份永远生活在民间,彻底继了跟邱家和杨家的一切。
可是,大奶奶做梦都没想到邱继礼没有先死,还背信弃义,娶了害死杨家和主子的齐家女人。不管那两个老女人死没死,邱家依然是齐氏的,邱继礼是不值得信任的,她怎么敢让夏离再回邱家认祖。
想到将来要把这块玉牌和这支簪子给姑娘当念想,夏氏就气得咬牙。大奶奶当初十里红妆,却怕被齐氏发现端倪,只拿了这一样普通的簪子出来给姑娘当念想,后来听说几乎所有的嫁妆都被那不要脸的一家子霸占了。老太爷的两把绝世好弓,被邱继礼占着。还有那套大奶奶最喜欢的红翡菊花头面,小齐氏居然舔着脸戴过
唉,邱家现在如何,杨大伯已经八年没有带消息过来了。杨大伯究竟还活没活着,她都不知道
夏氏无声地念念叨叨一阵,擦了眼泪,把玉佩和簪子包起来放进枕头,再把枕头装进箱子,坐去窗边发呆。
窗外阳光明媚,那盆“晚装美人”开得正艳,花瓣层层叠叠艳丽得如美人的衣裳。她似乎又看到一个丽人在侍弄那盆花,先是夏离,又变成了她
恍忽中,光晕里走来一个青年男人,他长身玉立,气韵不凡,满眼含笑地看着侍弄花草的丽人,居然是邱继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