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没错,经过白善宝和满宝的激烈争论,最后俩人还是达成了一致,依然决定按照计划在山脚下的那一片荒地上养鸡。

    当然,为了不让鸡最后变成野鸡,他们需要圈出一块地方来插上篱笆,再建一个鸡棚。

    除此外,还得建几间茅草屋给长工们住,所以需要的树还真不少。

    现在小庄子里只有三个长工,是刘氏从白老爷手里接过来的,但这么多的事仅靠他们三个长工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氏很大方的拿出一部分钱来请短工。

    满宝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给她家几个哥哥报了个名。

    刚把生姜等全部卖出,最近正在家里休息的周四郎等人便撸了袖子去做工。

    老周头一看,便让小钱氏和冯氏也去,道:“不要工钱,就当是帮你们幺妹。”

    小钱氏当然没意见。

    三个孩子说是要养鸡,但这个鸡到底怎么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而那三个长工显然也不太懂,扎着的篱笆稀稀松松,也就能拦住大只的成鸡,小一点儿的鸡都不用钻,进出恐怕就跟逛街一样大摇大摆。

    小钱氏就带着冯氏将篱笆重新绑了一遍,在清理出来的山脚荒地里走了一圈,将已经搭建好的鸡棚推了重新换了一个位置……

    白庄头看着,脸微微有些红。

    白家这次请的工人不少,因为满宝他们决定把山脚下的这片荒地都清理出来。

    石头不必管它,但那些杂树杂草要都割了。

    然后东北山腰处的树桩也要挖出来,再把那些草都割掉,锄掉,工程可不小。

    今年没有劳役,大




第361章 我们要有理想(一)
    笔趣阁 ,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白地主虽然抠,但农忙的时候也是很舍得出钱的,所以时常能给出十八文或二十文的工钱。

    在老周家没种姜,也没有去县城卖菜蔬前,白地主是老周家很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

    每年给白地主打短工起码能挣一千钱,这是最少的时候。

    基本上他们娘亲的药钱就是从这儿来的。

    所以满宝下意识的觉得长工是比短工更赚钱的,因为他们经常有活儿干呀。

    三个长工却忧伤的看着满宝,道:“满小姐开玩笑了。”

    长工的工钱不是按天来算,是按月呀。

    他们每个月的工钱是三百文,包吃包住。

    像农忙的时候,吃的是庄子里统一做的,过了农忙的时期,白家会给他们一些粗粮,要吃多少自己做。

    所以吃得少的,能够自己省下一些粮食,吃得多的,可以自己拿自己的工钱去买。

    满宝数了数,却道:“三百文也不少了,你们怎么会娶不上媳妇”

    长工们更忧伤了,都低下头啃馒头,不想跟满宝说话。

    满宝却很想了解他们,老爹昨天晚上教满宝,要想人干好活儿,就得给人吃饱饭,让她不要苛待了给他们干活儿的长工。

    而今天早上他们要出门时,刘奶奶也特意把他们三个叫住,让他们到地里后要认真,最后收拢人心,不能什么都指望白庄头。

    满宝觉得她不用收拢哥哥们和村里青壮的心,白庄头似乎也很听他们的话,对他们也很好,尤其是对善宝。

    善宝说东,白庄头一定不会说西。

    所以她上下看了一圈,就蹲在了三个长工的面前。

    她觉得她需要和他们谈一谈人生。

    要被谈人生的三人:……

    三个长工被缠得没办法,便也没啥不能说的,反正现在是中午休息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

    主要是他们对满宝的年龄表示怀疑,他们说了她能听懂吗

    不错,三人并不觉得他们的穷困不好说出口,长工穷苦是众所周知的事,他们只是觉得对满宝说了也是对瞎子点灯,没意思。

    “我上个月的月钱还剩五十文,过年前发一个月的工钱,还有一个红包,应该有三百五十文左右,我打算去集上买些肉,再和老爷买些米面,也过个好年,这钱就花完了。”

    “我上个月受寒了,光吃药就去了八十文,又耽误了十来天没下地,工钱只有一半,我还想存着钱买件好点的衣裳呢。”

    “我的钱都买酒和下酒菜了。”

    三人一起看向满宝,“所以满小姐,你看我们一文钱也没有,这能娶媳妇吗”

    满宝都惊呆了,“你们花钱好大呀,我大哥一年到头花的钱都没有一百文,这还是因为去县城要交入城费,偶尔要在县城买几个包子吃,或是给我们买糖果点心才花去许多钱……”

    所以在她看来,一个月三百文是真的许多了。

    一年至少能存两吊钱吧

    五吊钱左右就能娶一个媳妇,所以努力个三年就差不多了。

    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娶不着媳妇。

    满宝给他们数数,“我二哥和四哥是家里花钱最大的,但他们花的也不多,像我二哥,忙起来的时候每天都要进县城卖东西,我娘每次都会给二十文钱给他。但除了入城费和摊位费,和偶尔花一两文和人买滚烫的汤外,余下的钱他都攒下来拿回来给我二嫂……”

    这种事周二郎当然是偷偷干的,但夫妻俩给钱藏钱的时候不会躲着最小的闺女三丫。

    三丫知道了,二丫也就知道了,二丫知道了,满宝也就知道了。

    “还有我四哥,以前他手上只要有钱就给自



360.第358章 白庄头
    第358章 白庄头

    有了玩的,三个孩子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吃的上面。

    白老爷没让三个孩子在街上吃小摊,而是领着他们去酒楼,笑眯眯的道:“我们用了午饭再回去,你们还想去什么地方玩儿”

    都是从孩童时过来的,白老爷当然知道三个孩子为什么来县城。

    三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讨论,县城里能玩的地方不多,但也不少。

    满宝以前来县城多是有事做,少有能畅意的到处玩的,更不要说白善宝和满宝了,他们来县城的次数比满宝还少一些。

    今天无事,又有白老爷带着,三人便放开了玩儿。

    就是白二郎都不怎么忧心,他爹也一向疼他的。

    三个孩子用完了午饭便在县城里撒欢似的玩了一通,直到快傍晚了白老爷才带着三孩子坐上马车。

    没有午睡,又玩疯了三个孩子刚坐上马车没多久就昏昏欲睡起来,还没出城门就东倒西歪的睡着了。

    白老爷只能认命的把他们放倒,护住他们的小脑袋,让车夫放慢了速度。

    出了官道拐进山道,路就不好走起来,好在马车走得慢,虽然一摇一晃的,但并不是很颠簸。

    三孩子就这么一路睡回到七里村。

    马车先送满宝到老周家,这才调头过河回白家。

    满宝抱了一怀的玩具,乐滋滋的去和侄子侄女们分享。

    老周头坐在门槛上看着他们玩儿,问满宝:“这些都是白老爷买了送给你的”

    满宝点头,“大家都有。”

    老周头这才没说什么,转而问道:“县太爷家的小姐有没有说什么”

    满宝都快忘了她的好朋友离开的事了,老周头一提才想起来,她从自己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给老爹看,“这是傅二姐姐送我的。”

    老周头看了一眼,见是手绢,就砸吧嘴道:“倒是个好东西,不过你现在还小,也用不着,先收着,等你再长大点儿再用。”

    大丫看了一眼,羡慕道:“好漂亮,小姑,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绸缎”

    满宝就伸手拿出一块来看,摸着软软的,滑滑的,她迟疑道:“应该是绢吧不都叫手绢吗”

    老周头深以为然的点头,“不错呀,不然干嘛叫手绢”

    大丫怀疑,真的是这样的吗

    不过老周头说得对,满宝现在用不上这东西,她将盒子放在了自己的书架上。

    说是书架,现在上面除了书外还放了各种东西,所以还不如叫置物架。

    满宝将它放在最顶端,决定等她想傅文芸了再拿出来看一看。

    不过年纪还小的满宝显然没那么多忧愁,她和傅文芸本来就更多的是书信来往,所以一段时间不见并不会太过思念。

    不比白善宝,他们每日都见面,所以一分开一段时间便想念得紧。

    白善宝见满宝几乎不怎么提起傅文芸,也不忧愁,就放下心来,然后就找她讨论许多问题。

    本来还担心她伤心,不想她太过发愁呢,不过今天看来是没必要的。

    刘氏给他们找的农庄管事到了。

    不错,刘氏从白家的的庄子里调了一个管事来帮他们管理那一百二十亩的田地,以及那一座山。

    连白老爷都觉得刘氏有些太小题大做了,一百多亩的地而已,又是在七里村,随便交给一个长工或是下人都行,何必还要从别的庄子调派管事过来

    不过之前便说好,人力物力由刘氏他们出,所以白老爷并没有说什么。

    人到了以后,刘氏让三个孩子到家里去见管事。

    三孩子比之前都高了一些,但在刘氏等人眼前,他们还是孩子。

    被请来的



361.第359章 争执
    第359章 争执

    刘氏看了几天,忍不住和刘嬷嬷道:“他也太老实了,这么多年还是一点儿没改。”

    刘嬷嬷笑,“要不我去提点一声,让他多教教少爷他们”

    “算了,当初选他就是因为他老实听话,要是你提点了,他一多想,以后三个孩子再吩咐他,他又跑来问我,烦的反而是我。”刘氏呼出一口气,又气又笑道:“算了,好在满宝身后有整个老周家,也不用怕他们做太错的事儿。”

    这倒是的,满宝身后站着整个老周家的智囊团呢。

    论种地,他们不敢说是七里村的第一,但至少也能排在前三名。

    虽然说是把那二十亩的地给满宝玩儿,但老周头不可能不问。

    眼见着年节将至,而过完年就是春天,老周头就问满宝了,“你们打算地里种多少亩的豆子,多少亩的麦子,多少亩的水稻种子都准备好了吗”

    于是满宝一呆,问道:“家里不都是年后才开始准备的吗”

    “是啊,但你们不是要上学吗”老周头瞥了她一眼道:“种子这样的大事你们不会也交给下人吧”

    他道:“这可是大事,一年的收成能不能好,一半看天时,一半则看种子,这是马虎不得的,你们年纪小,人也不多,该早些准备了。”

    满宝就去找白善宝商量种子的事。

    白善宝这才想起,种子还得他们自己准备。

    于是俩人去找刘氏。

    刘氏笑道:“你们的种子得从县城里买,你们看是你们自己去买,还是让白庄头去”

    白善宝看向满宝。

    满宝心中一动,他们的种子是该要原汁原味的,还是要掺了未来的呢

    白善宝和满宝决定商量一下,主要是地里一共需要的各色种子是多少还没算出来呢。

    其实这点儿并不难,尤其是在有了白庄头以后。

    白善宝将以前收集到的数据拿出来,再让白庄头去找以前的长工了解一下情况。

    七里村的作物很少,不是稻,麦,就是豆子,嗯,各种各样的豆子,其中又以黄豆为主。

    俩孩子决定种植的东西简单而粗暴,今年种了豆子的改种麦子,种了麦子的改种豆子,而田里也只能种稻。

    有白庄头在,很快就算出了各作物能种的亩数,一亩需要多少种子都是差不多的,满宝他们在纸上轻轻一算就算出来了。

    麦子和水稻的数量都没什么问题,轮到豆子的时候,满宝觉得只种豆子太无聊了,于是她道:“还可以种黑豆,种红豆,绿豆,芸豆……”

    白善宝连连点头,“你之前拿来的计划书上不是说要在山脚下养鸡吗还得留出一些地来种菜蔬吧鸡是吃菜蔬吗”

    白善宝不提满宝都快要忘记了,她精神一振道:“还有山上要种果树呢。”

    一旁艰难的写作业的白二郎也写不下去了,凑上去问,“要种什么果树”

    满宝道:“我喜欢吃梨。”

    这也是她唯一能吃到的水果,是山上野果树结的梨,有些酸,但满宝也觉得很好吃。

    每年周家兄弟只要上山就能给她找回来,不要钱的。

    白善宝和白二郎喜欢的就多了,于是俩人掰着手指头数,“我喜欢吃苹果,桃子,还有橘子……”

    “我也喜欢吃桃子、橘子,还喜欢吃樱桃。”

    满宝愣愣的看着他们,半响才道:“我只吃过苹果和桃子……”

    那是来白家做客时郑氏给她吃的,但不是自己家,自然不可能放开了吃。

    一想到自己的庄子里就要种上果树,以后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时,满宝就忍不住激动,“你们能找到果树苗吗”
1...102103104105106...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