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除此之外的地都是一片杂草,这一带没人家再种冬小麦。因为这一片好地都在白老爷手里。
所以这一条大水渠也是白老爷出大钱修的,然后村子里出力,因为大水渠一路从河边挖过来,途径的地方都受惠。
满宝现在看着这条大水渠就很满意。
有了这条大水渠,做什么都要方便很多。
三个孩子那么短的功夫就把一百二十亩地加一座山走完是不可能的,他们就站在周四郎选的石头上眺望。
然后周四郎很敷衍的画了一个大圈,指道:“喏,这一片都是你们的。”
三个孩子“哇”的一声,他们没少看田地,没出村就有田地,出了村口更多,举目望去都是庄稼地。
但那不是他们的地呀,看了也没什么感觉,但现在这一片都是他们的了。
三个孩子眼睛都亮晶晶的。
满宝挥手道:“这一片都种豆子,这一片都种麦子,那一片都种水稻……”
周四郎:……
白善宝表示怀疑,“不是说要计划吗,去年种了麦子的地要种豆子,去年种了豆子的地可以改种麦子。”
“呃,我忘了,没关系,我们还有时间,回去再慢慢计划。”
这种话题白二郎是插不上话的,他主要做的是跑腿的活儿。
比如,他们家那一百亩地哪一块今年种了麦子,哪一块种了豆子都得他跑着去问家里的长工。
然后一直不太认得家里长工的白二郎现在走在田地上,看见一个人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了。
然后他已经很久没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大冷的天,偶尔还要跟着满宝他们跑到大岭去看那长满杂草的地。
他实在不明白那儿有什么可看的,但白善和周满就是看得津津有味,周满还偶尔要挖一些土带回家。
带回家有啥用
反正那地就是这么薄,难道带回家,再带来一次地力就能变厚了吗
不错,满宝带回去的土还真的有这个功效,她挖回去的几堆土是拿回去给d博士分析的。
虽然农书写得很通俗易懂,但满宝还是产生了许多问题,不免就要请教起d博士来。
这种问题d博士当然是交给底下的研究生啦,所以最近都是研究生用d博士的账号跟满宝联系。
d博士的研究好像有些不顺,满宝交换给她的目标物用得差不多了,包括后面换麦种的茯苓土。
她要是问满宝要茯苓,满宝是拿不出来了,但茯苓土却还有许多。
满宝在做交易的时候特别小气,虽然茯苓土暂时卖不出去,但上次交换给d博士时也只有一小捧。
要知道当初她可是趁周四郎挖茯苓的时候收了不少泥土在空间里,那里面有的还带着点点菌丝。
最近d博士和她的研究生都很尽心的帮满宝回答有关农业上的问题,知道她要弄了小农庄,研究生还贴心的为她做了一下规划建议。
所以满宝便送了他们一小捧泥土。
研究生眼尖的在那一小捧泥土里发现了一丝菌丝,高兴得不行。
d博士也很高兴,现在她已经有些摸准对面那位周先生的脾气了,知道他吃软不吃硬,于是也很大方的表示可以在其他方面帮助他。
比如分析泥土成分,给出施肥建议。
d博士已经通过现有的数据猜出满宝他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很原始的世界,在那里,土地和种子的营养液是不用想了,只怕连古时代盛行的化肥和农药都没有。
d博士猜测他们只有农家肥,即古时候传统意义下的花肥。
一般这种农家肥
356.第354章 犁具
第354章 犁具
俩人一起看向一旁正埋头吃点心的白二郎。
白二郎头都没抬,“你们要是放心我来,那我就来好啦。”
俩人立即转头,“算了,我们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俩孩子都很爱书,总不能把这几页撕了吧也不能把整本书给木匠,万一他弄坏了怎么办
而且满宝和白善宝潜意识的知道这本农书很重要,不能轻易给人看。
白善宝苦恼的抓了抓脸,现在现学画画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不及了。
郑氏给他们送点心过来时,就见三个孩子正坐在自己的书桌上,两个正在苦恼的画画,一个则在苦恼的写作业。
坐在旁边写作业的白二郎每次烦躁得要写不下去时就抬头看一眼隔壁正紧皱着眉头画画的俩人,就又按捺下来继续写作业。
旁边的俩人总比他倒霉不是
他可是能写作业的小孩儿,而他们却连作业都来不及做,只能先画画。
郑氏看了一眼,见他们画得黑乎乎的,就忍不住道:“这不是这么画的。”
满宝和白善宝唰的一下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郑氏。
“娘,你会画画”
郑氏有片刻的迟疑,“会一些吧。”
满宝立即放下笔跳下椅子,殷勤的扶着郑氏在她的位置上坐下,提笔沾墨递给她,“婶娘你来。”
郑氏有些犹豫。
白善宝已经连连点头,赶紧将他和满宝那几张黑乎乎不成样子的画揉了丢在一边,重新给她摊了一张白白的,大大的画纸。
郑氏对上儿子亮晶晶,眼巴巴的目光,便不由接过满宝手里的笔,犹豫了一下后道:“你们要画的这个就是说的那个新农具”
俩孩子点头。
郑氏并不懂农桑,没看出这有什么不同,但对画画她还是知道一些儿的,而且她还很擅长画花样子。
因此想了想道:“这画得照着比例来吧得把尺子拿来,我用那个画。”
白善宝和满宝殷勤的给她拿尺子,递点心和倒水。
郑氏还是第一次在两个孩子这里享受这样的待遇,嘴角忍不住上挑,拒绝了满宝的点心后低头专心的画起来。
研究生很贴心,给的犁具的结构是分开的,还说明了组装的原理。
所以郑氏要将那些部件一个一个全都画下来,上面还标了数据。
郑氏也照着抄写下来。
满宝仔细地看了看,和白善宝道:“是比你画的好看,也像。”
“也比你画的好。”
白二郎也忍不住凑上去看了一眼。
白善宝嫌弃的挥手,“赶紧写你的作业去。”
郑氏也嫌弃他们吵闹,于是也冲他们挥手,“你们也写作业去。”
白善宝便和满宝另外拖了两张椅子坐在白二郎书桌的后面,三人共用一张书桌。
一个人坐在他们两个对面的白二郎:……
满宝拿出自己的作业,见白二郎木楞愣的,就问道:“你干嘛呢,作业写完了”
白二郎哼了一声,将作业收起来,道:“我不跟你们一起做作业。”
虽然他们两边的作业不一样,但白二郎还是会有被打击的感觉,所以他不想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写作业。
白二郎走了,满宝和白善宝并不介意,继续低头写作业。
庄先生可不会因为他们有了一百多亩的大玩具就给他们少布置作业。
画出来的图样经过满宝和白善宝细致的对比,确认没有问题后就折起来一并交给大吉,由大吉带去县城找木匠,看是否能把东西打出来。
大吉当然是不去县城的,他转手就交给另一个家丁。
刘氏说了,家里的人白善宝和满宝都已随便用,只要是做正经事就行。
等天气越来越冷,老周家的山药都挖出来,做好留种后,白家的家丁总算从县城扛回来一具犁。
&
357.第355章 失落(六月月票1000加更)
第355章 失落(六月月票1000加更)
周二郎疑惑,“不是说图纸是你给的吗”
“是啊,农书上的。”
周大郎就眼睛就闪闪发亮,问道:“那我们家也能做一具了”
满宝点头,小手一挥,“谁都能做。”
都教会木匠了,难道他们还能拦着木匠不给做吗
老周头比较关心的是,“造价高吗”
满宝看向白善宝,白善宝则扭头看向大吉。
大吉,大吉左右看看,最后发现自己无人能看,便道:“木匠不愿意来家里,少爷稍待,我去把带犁回来的那小子找来。”
“这一把犁因为是第一次造,所以木匠琢磨了很久,木料是自备的,除此外得要九百文的工钱。”
老周头等人咋舌,这也忒贵了吧
家丁继续道:“不过在回来前他说了,若我们还要做第二把,因为已经会做,木料自备,工钱只要八百文,若是量大,七百文五十文也是使得的。”
老周头的脸色总算是和缓了下来,因为他们平时做犁具就是要七百文左右的工钱。
他先看向白老爷,笑眯眯的问,“白老爷家里要不要换犁具”
白老爷目光微闪,他是不懂这新犁具比旧的犁具好在哪儿,毕竟他虽然知道农桑,却不会真的下田犁地,自然也就不知道这其中的差距。
但他知道老周头。
老周头在七里村不敢说是最抠,却也有些出名,最主要的是,农户人家,很少会换这样的大件农具。
因为每一样都需要花大价钱。
可老周头没犹豫多久就与他相问,显然这犁具是真的好,好到一个抠门的,家中余资不多的老庄户都心动起来。
于是白老爷笑着点头,“是打算换一批犁具,大概需要十架左右。”
虽然确定东西是好东西,但他还是决定谨慎一点儿,先买十架回来试用,若好,再添置。
老周头就在一旁笑眯眯的道:“那我家就跟白老爷一起下定好了,也拿一架新犁。”
满宝在一旁喊道:“我们也要四架,这样就有五架了。”
老周头拍了她脑袋一下,道:“没事买那么多犁具干啥,你那一百多亩地,要两架就足够了。”
满宝不服气的看向白善宝。
白善宝就居中取了一个数值,“还是再买两架吧,这样一共有三架。”
大吉就将这些数字记下,回头报给木匠。
白老爷道:“我们家订的犁具多,回头还是把木匠请家里来做吧,这样运送木料也方便些,我们也好监工。”
老周头深以为然的点头,就是,就是,犁具这样重要的东西肯定要盯着看才放心,但一架犁得做好几天,他们总不能天天去县城里盯着吧
这种事当然是白家来做,正巧白善宝和满宝也对木匠很感兴趣,所以老木匠带着他两个儿子到白家时,受到了满宝他们的热烈欢迎以及围观。
被欢迎的木匠父子三人有些懵,满宝问他,“犁具好做吗”
“还行,”老木匠迟疑的道:“东家给的图纸挺清楚的,上头又有数据,就是琢磨的时候多花些功夫,倒不是特别的难。”
满宝就决定晚上回去再给那可怜的研究生一捧土。
犁具有了,接下来就是犁地了。
都不用三个人操心,刘氏直接让人从外面给他们买了三头牛回来,还都是犍牛。
老周头看着眼热不已,忍不住和钱氏嘀咕起来,“你说他们怎么就舍得给三个孩子花这么多东西”
有这钱拿去做什么不好
钱氏瞥了他一眼,“你不也给了满宝六十亩地吗”
第356章 送行
傅县令要离开了,还是升迁,罗江县里自然有不少人要出城门去送人。
主要是他的官声还可以,就算普通百姓有些抱怨现在“昂贵”的入城费,但至少不会有其他太过繁杂的捐税。
比如傅县令住到县衙后就只修缮过一次县衙。
所以傅县令高升离开,罗江县的百姓还是有些不舍的,但内心深处更多的是些忧虑,不知道下一任县令是怎样的人。
满宝一大早就就坐着白老爷的马车往县城去,都不必进县城,出了山路后往右一拐就是官道,再往前去一些就是五里长亭。
那里聚集了许多来送别傅县令的人。
除了县衙的官吏外,更多的是本地的乡绅。
作为罗江县不小的一个地主,白老爷当然也要来送别傅县令。
满宝知道,所以顺便搭乘他的马车过来,白善宝不免好奇,也跟庄先生请了一天假。
白老爷一看,也觉得孩子应该多见识见识这些场面,于是给白二郎也请了假,他就一人领着三个孩子来了。
嗯,还有满宝准备的一些土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