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杨和书看着垂着脑袋的三个孩子,觉得那叫周虎的在村里人缘应该不差。
他沉思道:“一场病便能让一个稍富裕的家庭倾家荡产呀。”
“可不是吗,所以我爹常说,有啥不能有病,我们要是敢去河边玩儿,或是淋雨,回去就一定会被揍一顿。”
杨和书笑问,“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满宝精神一振,乐颠颠的道:“我爹叫周金,我家可穷了,你可要记住了喲。”
杨和书笑容一僵,问道:“为什么要让我记住”
满宝和白善宝对视一眼,连忙道:“没什么,没什么,你只要记住就行了。”
杨和书就揉了揉额头,问道:“你们猜出我的身份来了”
满宝眼睛亮晶晶的,问道:“你什么身份”
他什么身份
杨和书定定的看了满宝一会儿,见她眼睛晶亮,并不心虚,而一旁的白善宝也满怀期待的看着他。
只有白二郎一脸懵懂。
他便忍不住笑道:“也没什么,就是罗江县新到任的县令而已。”
他问满宝和白善宝,“你们见过我”
他到任也有二十天了,满宝他们在街上不小心看到他也是有的。
谁知道满宝摇了摇头道:“没见过。”
杨和书怀疑的看着她,问道:“那你们是猜没猜出我的身份”
“反正你一定是官,”白善宝道:“除了官和将要当官的人,谁还去体察民情呀。”
“为什么我一定是官”
这下换满宝说了,“你一看就是读书人,还是细
379.第377章 贷款吗
第377章 贷款吗
满宝好奇的问杨和书,“你家那边的口分田不是分山吗”
“……不是。”他斟酌的道:“分的是荒地。”
满宝便表示同情,“荒地比山还不好呢,你看这一片山脚下的荒地,也被划给了我哥,上面全是成片的石头和杂草灌木,山上的树木可以当木柴,好树还能拿来做房子,做家具,做农具,但这片荒地基本没啥用。”
杨和书张了张嘴,想说他说的荒地不是这样的,而是可以耕作的。
但作为新任的县令,他觉得不能挑起治下百姓的不平,于是沉默不言。
他调节了一下情绪,问道:“那你们的桑麻种在哪里”
一般来说,口分田土地会比较贫瘠,如果劳力足够,就会种些豆子,不够则多数种桑麻。
白善宝道:“这儿不种桑,只种麻。”
满宝点头,“在地头,山脚下种麻,就差不多够自家用了。”
“麻并不值钱,为何不种桑呢”
满宝眼珠子转了转,她并没有收录过桑树,甚至连蚕虫都没见过,只在农书上见过描写,先生也说益州一带的百姓多种植桑树。
蜀锦在天下都是有名的。
只是他们这里偏僻,只个别地主人家会养桑蚕,也多是只供自家所需。
说到底还是因为山多地少。
这是先生说的。
杨和书却是才来的,并不了解这一点,他只觉得前任县令和当地的里正在胡闹,从没听说过把山分给百姓做口分田的。
那不是朝廷的吗
不过这不是最要紧的,杨和书问道:“你们不养蚕,那每年要交的绢哪来的”
“我们不交绢,我们交的是布和麻。”满宝每年都要给老爹算家里要交的调,对这些熟得很,她道:“一人交二丈五尺的布和三斤麻。”
杨和书就揉了揉额头,问道:“那你们要用绢,岂不是只能从外地买了”
“我们为什么要用绢”满宝稀奇的看他,“我们家只用绵,像我的衣裳,就是用绵和麻织在一起,这样就很轻柔了。”
杨和书就看向白善宝和白二郎。
白善宝道:“我家的家业主要在陇州,棉麻桑都有种。”
白二郎则道:“我的衣服都是我娘做的,我娘有。”
杨和书就蹙眉道:“还是应该种些桑树,蜀锦可是很有名的,你们沾上一些边就能挣不少钱了。”
一听说挣钱,满宝就精神一振,问道:“蜀锦怎么做”
“首先得种桑树,然后养蚕,待蚕吐了蚕丝再纺织成锦缎,一匹蜀锦可是能卖三千钱以上,最好的,千金难求。”
满宝“哇”的一声,“一匹蜀锦能换一头牛!”
这个换算让杨和书愣了一下,反应过来问,“你想买牛”
满宝连连点头,“我们一里只有一头牛,等轮到我们家,春耕都快要结束了,要是我家能自己买一头牛就好了。可惜去年遭了灾,现在刚开春,冬小麦的收成还未定,我爹不敢把家里的钱拿出来用,可抠门了,家里这么忙,也不舍得买肉吃,只给吃鸡蛋。”
杨和书:“……去年朝廷不是免税了吗”
“是呀,但家里还是没多少存粮。”
杨和书迟疑的道:“可我听你的意思,你家的情况在村里似乎还不错”
“是呀,去年我家的小麦还行,所以收成比别家的略强些。”
杨和书便沉默,如果满宝家这样的情况还算好的,那别家的更不必说。
一路走来,杨和书也了解过去年的收成,都说不好,现在已经开始混着糠吃了。
但现在春耕才开始,等麦种下后,过了一波寒潮,就该种豆,也要撒稻种了,等豆子种完就可以收冬小麦,然后准备插秧了。
380.第378章 有条件(给书友“Gail”的打赏加更)
第378章 有条件(给书友“gail”的打赏加更)
杨和书思索了一下,从脑海中找出了一些先例,笑道:“我记得有一先例,朝廷借钱给百姓,一两银的月息是在十二文到三十六文不止,视使用的途径而定,像你们是为了耕种要借贷,那我就给你定一个最少的十二文如何”
满宝心里算盘打起来,一两是十二文,那三两就是三十六文,最晚等到秋收地里就有收成,到时候他们平分地里的利润,三千二百一十六钱她还是拿得出来的。
满宝立即点头,“好,我要买一头。”
白善宝立即道:“我们也要买一头,地多,光靠三头牛还是有些少了。”
这么便宜的利息,不占便宜实在是心痒啊。
杨和书却笑眯眯的道:“你们的情况不符合,这些牛只赊欠给贫户。”
他怀疑的看着满宝,“你家是贫户吧”
满宝肯定点头,“那是当然,我家可穷可穷了。”
“贫户的女孩也能读书”
满宝立即道:“我读书不要钱,先生见我聪明伶俐,就收我为徒,不仅束脩不要,我的书还是先生给我抄的呢,还有最开始的笔墨纸砚都是先生送的。”
杨和书更怀疑了,“你们先生这么好”
满宝点头,“我们先生好,当然,也是因为我很聪明,我以前是方圆百里内最聪明的小孩儿。”
杨和书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着问道:“以前是,那现在不是了吗”
满宝就瞥了一眼白善宝,道:“很快就又会是了。”
白善宝挺足了胸膛。
杨和书看着乐得不行,差点笑出眼泪来,他道:“行吧,那你带我去找村民们聊聊天,还不能告诉他们我的身份,如果真像你说的,我就答应给你报名,把第一头牛赊欠给你,不过除此外你还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你能做家里的主吗”
“还有条件呀,什么条件”满宝道:“不涉及钱的事我基本都能做主。”
这条件……
杨和书忍不住道:“那你这跟不能做主一样啊,你赊欠了牛,回头能把钱给还上吗”
“你放心,一定可以还上的!”
就算地里的粮食不好,或者又遭灾了,那还有姜块的收入呢。
满宝想到这里,悄悄和白善宝道:“我们再在地里种一些姜,到时候晒干了卖给药铺好不好”
白善宝也觉得姜块很挣钱,比粮食挣得还要多,点头。
杨和书听不到两个孩子说的悄悄话,笑眯眯的看着满宝。
得了白善宝的认可,满宝便道:“你说吧,什么条件”
“我要你家腾出至少三亩的地来种桑叶,明年养蚕,能做到吗”之所以选择满宝家,一是因为她读书,这说明她家人比较开明,她接受知识也更快;二是刚才听她的话头,她上头至少有五个哥哥,这说明他们家人丁多。
看看地里的情况,这些农民做这些事恐怕一年到头都不能休息,哪儿还能抽出时间来养蚕
除非能让他们看到养蚕的巨大收益,不然恐怕就是他下令他们种桑养蚕,他们也不会太尽心。
满宝纠结道:“可我家没桑树呀。”
“衙门送你。”
“没钱。”
杨和书:“白送!”
满宝眼睛一亮,“那蚕种呢”
杨和书想了想道:“也白送,不过织出来的锦缎要卖给县衙。”
满宝一呆,“我家不会织锦。”
这下换杨和书呆了,他纠结的问道:“男耕女织,一般织布女子不都会吗”
“有这样天生就会的人那她们比我还厉害啊。”
白善宝哈哈大笑起来,乐道:“你是仙子转世,那她们就是仙尊转世。”
 
381.第379章 跟着满宝走
第379章 跟着满宝走
杨和书沉吟问:“如果有一头牛,能不能顶一个劳力”
“哎呦,先生可说笑了,一头牛可不是顶一个劳力,那是顶三个劳力,像我这样的人,走上三行就要停下歇一歇了,牛只要喂养得好,一口气能走十行八行的,那牛的耐力可比人厉害多了。”
杨和书没想到牛的作用这么大,连忙问道:“那要是衙门愿意给你赊欠牛,你愿意去赊吗”
满宝忍不住坐直了,刚才的事他们还没商量妥呢,杨县令这是要抛弃她,另寻新欢吗
“这可不行,这牛是我们这样的人家买得起的”
对方显然没有满宝的胆量,也没那么魄力,他甚至当这是一个笑话来听,他笑道:“衙门能那么好赊欠肯定是要利息的,到时候还不上,房子、田地都得被收走,那多冤的慌”
“利息不贵,一两银一个月只要十二文钱。”
村民啧啧摇头道:“一头牛好贵的,衙门这是坐着就能挣钱,我才不赊呢。”
杨和书:……
他看向满宝,满宝正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道:“你看我,我就很信任县衙,真的!”
杨和书收回视线,转开话题,又问了一些农事,便要起身离开。
正巧时间不早了,村民的妻子见他们坐在说话不干活儿,干脆拿出午食,招呼孩子们过来吃东西。
他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多少,是用麸皮磨碎后和面粉做成的黑馒头,带来的竹篮里有一盆已经凉了的菜。
他们招呼满宝他们一起用饭。
满宝他们推辞了,他们也不硬拉,现在各家的粮食都不怎么够吃,这不过是客气客气。
和满宝他们客气的人不少,正是吃午食的时候,各家都走上田埂,随便找了块宽一些的草地坐下就打开竹篮用饭。
满宝他们都走过,村民们都招呼一声,满宝们一拒绝便不再相邀。
杨和书对他们的午食很感兴趣,看了一路过去,面上还算平静,心里却很不好受。
这些东西别说吃,在来罗江县前,他见都没见过的。
杨和书是不会吃的,因为现在他们吃的东西,这两天他便在不少农家里吃过的,实在是很不好吃。
他一路上又找了好几家说话,同样问起县衙愿意赊牛与他们的事,但出乎杨和书的意料,被问到的人没有一个愿意的。
杨和书都怀疑满宝是故意的了。
满宝就看着他道:“村长家有牛,他们家肯定不会买,周虎哥家现在穷得很,你要去看看吗”
周虎一个人没法犁地,所以他今年开春还是和老周家搭伙儿,虽然是在一块儿干活儿,却是各吃各的。
老周家是习惯回家去吃,因为中午还要休息一下,周虎却不回去,自己带着两儿子在低头吃午食,打算一会儿去自家地里看一看。
看到满宝们过来,他就扬起笑脸和他们招手,“你们吃午食了吗没吃过来和哥吃一些”
满宝婉拒道:“我们吃过啦,周虎哥,这是杨先生,来问问题的。”
周虎好奇的看了一眼杨和书,问道:“问什么问题”
满宝嫌弃杨和书每次说话都要铺垫一大堆,直接在他前面开口道:“他想问你,要是县衙愿意赊一头牛给你,你要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