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等用过早食,周二郎执意把钱大舅舅送到家里去,钱大舅舅一边进门一边念叨,“地里还那么多活儿,我看你就是想偷懒,我又不是不认路,你还非得给我送回到家里。”
周二郎憨笑,伸手将大表哥拉到一旁说悄悄话,“大舅最近的记性是不是不太好,我发现昨晚才跟他说过的话他今天早上就忘了。”
大表哥不在意的道:“人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这不是正常的吗?不是要紧的事,他现在转头就忘,要是要紧的事儿,他会反复提起来的,没事儿,多几句嘴的事儿。”
周二郎:“……不是,我听满宝说起过,说健忘也是病。”
“你都说是健忘了,那不得是健健康康的才能忘事儿吗,都健康还有啥病?”
周二郎一时间竟然被说服了,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大表哥的胳膊道:“不对,满宝说了这是病,这就是病。”
钱大郎:“……那要怎么办?”
周二郎:“去看大夫。”
钱大郎瞪眼,“现在?”
“不现在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正好今天大舅忘事儿了,这说不定就是犯病,这会儿把脉应该能把得出来。”
“可这会儿农忙……行行行,去就去吧,不过你得跟我一块儿去跟我爹说,我是不介意抽出一天时间送我爹去看大夫的,但你觉得我爹会去吗?”
钱大舅舅用扫帚把俩人给打出去了,他被烦得不行,都说了自己没病,他要是有病,昨天还能下地帮着老周家收那么多稻谷吗?
钱大郎被扫帚打到了脸上,捂着脸和周二郎道:“都是你,我都多少年没被我爹揍了,刚才我孙子就在一旁看着呢。”
周二郎:“……反正这就是病,等农忙结束,你还是想个办法带大舅去城里找大夫看一看吧。”
“行行行,我知道了。”
周二郎忧心起来,晚上干完活儿回去就和周立重说:“明天就把院子那些稻子脱粒,称一称重量给满宝写信去,顺便告诉满宝,你外公现在忘事忘得厉害,我记得她以前说起过,这是病,你问问她有没有好的药方,开一张回来给你外公喝。”
周立重惊讶,“外公病了?”
周二郎点头,“应该是,就是总忘事的病,反正你这么写满宝一看就懂了。”
周立重连连点头,第二天把稻谷都脱粒后记好数字就把信寄出去了。
他们的信是通过商队寄出去的,得先送去京城再到青州。
商队拿的信要比驿站还要快一点儿,不到十天就到了京城,京城这边庄先生也刚收到大吉送回来的盒子。
周家人把周立重的信拆了,因为上面写了那边新稻种的亩产,钱氏便派人把信送给庄先生拿主意。
看过以后誊抄一份,将手抄的信封了交给大吉,“让人送到青州,你先留在京城,等宫里有了消息再走。”
大吉应下,领了信后退出去。
庄先生看着眼前的折子和信,沉吟许久,还是收了盒子起身,“备车,去魏府。”
大吉亲自驾车送庄先生。
庄先生抚摸着手边的盒子,在下车时终究是叹息一声,然后扯起一个笑容走进了魏府。
魏知近来病情好了一点儿,已经开始上朝,只是身体到底不如以前,所以处理政务减少,面上依旧有病容。
“庄侍讲?”魏知笔顿了一下,立即放下,“快请。”
虽然魏知和白善周满关系不错,和庄先生也有一段旧情,只是因为庄洵是崇文馆侍讲,算是东宫的人,所以魏知私下里与他少有来往。
听说他找上门来,魏知很惊讶。
等拿到盒子里的折子,他更是惊讶,“这样重要的东西庄侍讲为何不递送给太子?”
庄先生笑道:“这是白善的折子,是白善和周家之功,不过是因为他们都不在京城,所以才由下官转递进宫,这是给陛下,给朝廷的东西。”
魏知听明白了,他是他,白善是白善,周家是周家。
魏知目露赞许,连忙去看盒子里的稻穗。
此时稻穗已经干了不少,但稻谷却很饱满,他小心翼翼的拎起来,垂下来的稻穗沉甸甸的。
魏知惊叹,“他们竟然种出来了。”
庄先生笑着点头,他虽然也惊讶,却并不怎么意外,这几年周家很用心的在做这件事,庄子里每年收水稻时情绪都很复杂,种好了高兴,种坏了的又不免失望。
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有所收获是正常的,只是他也没想到收获会那么大。
魏知将白善的折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眼睛发亮的道:“民为天下基,而粮食是民的本,若新稻种果然如此高产,那天下将大变了。”
“亩产六石,而之前的亩产还不足三石……”魏知算着,心情激动。
庄先生道:“这只是其中一块地的收成,在之前,他们在职田里耕种此稻种时,亩产达到了七石,还是晒干的稻谷,这上面的称重还是生稻谷。”
魏知惊讶,“那岂不是减产了?为何区别这么大?”
庄先生这几年没少听他们谈培育稻种的事,他自己也钻研过农书,因此笑道:“环境不同,地肥不同,降雨不同,甚至阳光都不同,产量自然也就不会同。”
他道:“其实早在它们在各个地方种下以后,它们就已经开始不同了,之后也会分化成不同的种子,这就和十多年前的新麦种一样。”
庄先生道:“到现在,新麦种在各个地方都种有,但它们早已经不同于第一批新麦种,彼此间更是不相同。”
“比如北方的麦种更耐旱,南方的麦种更喜水,现在再把已经在南方生长了十几年的新麦种种到北方,和一直在北方种植的麦种相比,肯定有很大的区别。”
魏知点头,“先生说的有理。”
他立即起身,“此事事关重大,我这就进宫去面见陛下,庄侍讲一起吧。”





农家小福女 第3180章 眼色(补更五)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难得休沐,皇帝正携美同游,他抓了一把鱼食丢进水里,水里顿时游过几条鱼,正机敏的追着鱼食吃。
皇帝摇了摇头,问道:“这湖里的鱼怎么这么少,朕记得以前洒下去一把就能游来十几条鱼的。”
古忠弯腰正要回话,边上的美人已经不依的抱着皇帝的胳膊扭了扭,“陛下,您是来看妾身,还是来赏鱼的?”
皇帝哈哈一笑道:“自然是来看美人的,罢了,鱼虽然少了一点儿,但还算机灵。”
“那您怎么还在说鱼呀?”
皇帝笑容淡了些,浅笑道:“好,不说鱼了,嗯,朕看那边景致不错,让人把船划过去,我们过去看看。”
美人道:“都没有莲花了,上头全是长得高低不一的莲蓬,而且蚊虫还多,陛下,我们去那一头吧,从那儿可以顺着湖水而下入河,顺着河流往下就是大明宫了。”
皇帝道:“怎么,爱妃想去大明宫?”
“妾身入宫多年还没去过呢,听说大明宫地势高,正在山脚下,夏秋很是凉爽干燥,不似太极宫,因为正在低洼处,每到夏秋都闷热潮湿得很,尤其是春天,可难受可难受了。”美人靠在皇帝的怀里道:“妾身也想去看看大明宫是怎么样的,正好还能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帝没说话,有内侍划着小船飞快的追来,上了大船后急忙过来找古忠禀报。
古忠快步上前,打断了美人的盈盈目光,“陛下,魏大人进宫求见,说是有要事要禀,此时已候在太极殿外。”
皇帝一听,立即起身,“魏知此时来见朕,必是有要事,来人,速速回去。”
“是。”
到了岸边,皇帝丢下美人就往太极殿疾步而去。
美人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耽误皇帝处理国事,只能暗暗跺了跺脚,无奈的走了。
等走远了一些,急匆匆的皇帝就慢下脚步来,开始躲着太阳走,专门找廊下和屋檐走,他不满的和古忠哼哼道:“休沐日也不消停,魏知又有什么事啊?”
古忠笑道:“魏大人没说,小内侍回禀说魏大人手上带了一个盒子,估摸是来给陛下送礼的?”
皇帝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一边慢悠悠的晃荡往回走一边道:“古忠啊,你这笑话一点儿也不好笑,魏知给朕送礼?那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而是太阳压根就没升起来吧?”
古忠也跟着笑起来,后道:“陛下现在不就笑得高兴了吗?只要陛下高兴,奴才这笑话就值。”
他顿了顿后道:“说不定魏大人真是来送礼的呢?他可不是一人入宫,还带了庄侍讲呢。”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才问道:“哪个庄侍讲啊?”
古忠笑道:“崇文馆的庄侍讲。”
“哦,白善和周满的老师,现在教太子的庄侍讲?”
“陛下记性真好,正是这位庄先生。”
皇帝这才微微加快了点儿脚步,不再晃晃悠悠的想走不走,“走,去看看他们有何事禀报。”
等走到太极殿时,皇帝出了一身汗,偏闷得很,出了汗更不舒服。
皇帝接过古忠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脸和手才道:“宣魏知进来吧。”
“是。”古忠退下去宣人,刚出门,一个小内侍便带着两个宫女拎着食盒快步上来道:“公公,这是美人遣人送来的汤,说是她一早就叫人煨着的,本是想和陛下在船上用膳,没想到陛下有国事,所以让奴才等送来。”
古忠只扫了一眼便挥手道:“交给我们,一会儿我们便给陛下送去。”
小内侍低头应了一声是,留下食盒后恭敬的离开。
古忠便和左右道:“把食盒拿下去,你们自分了去吧。”
“是,谢公公赏赐。”
古忠点点头,带着徒弟满脸笑容的去请魏知,“魏大人,陛下有请。”
他和坐在一旁的庄先生点点头,一边把魏大人往书房引一边道:“陛下先前在御花园,一听说魏大人来了,立即就赶了过来,因为天热走快了一些,身上的衣裳都湿了,这会儿正换了衣裳等大人呢……”
古忠将魏知送进殿里,见魏知扫了一眼殿中的人,古忠便看向皇帝,见他微微颔首便转身带上屋里的内侍全都出去。
“去泡壶蒙顶石花,我一会儿给陛下和魏大人上茶。”
“是。”
等人退去,古忠便带着几个人守在门外,一个内侍拿出一个钱袋子塞给古忠,小声道:“大人,这是刚才下船的时候美人塞给奴才的,说是要给大人的。”
古忠掂量了一下后惋惜的塞回给他,声音平淡的道:“还回去吧,以后这位美人的礼我们都不受。”
内侍们吓了一跳,连忙应下。
等他们都散去,古忠的徒弟才忍不住问,“师父,为什么不接她的赏?”
“我们做不成人家的事,怎么好受人家的礼?”
徒弟一头雾水,“她不就是让师父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吗?”
古忠瞥了他一眼,抬手拍了一下他脑袋,“傻子,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摸不到边儿?”
他道:“陛下喜欢的,我们自然可以多说几句好话,反正好话也不花钱,她们得了好处,陛下也高兴了,可要是陛下不喜欢,我们再说好话,那就相当于在陛下喝茶的时候脱臭袜子,你说陛下高兴不高兴?”
“可刚才陛下和美人游湖不还挺高兴的吗?”
“一开始高兴,但后面不高兴了,”因为是自己的徒弟,古忠便说得详细些,也是顺便教他,“陛下喜欢的人,不管外表性格如何,但行事一定要大方,恪尽职守……”
“可这是后宫……”
“后宫嫔妃也有品级,也有自己应当遵守的规矩,”古忠道:“陛下喜欢守规矩的人,还喜欢有才华,有见地,心怀天下者。”
他哼了一声道:“这位美人逾越了,还没有才华,更没有品格,陛下以后应该不会再见她了。”
至少不会主动去见她,那就没必要替她说什么好话了。
徒弟虽然老实笨拙,但也不是真的一窍不通,好一会儿,他小声道:“就好比皇后娘娘?”
古忠赞许的看了他一眼,也不是完全的朽木嘛。
和其他喜欢单纯善良柔弱女子的皇帝不同,当今最喜欢的恰恰是能与他并肩而立的女子,也更喜欢有才又有德行的女子。




农家小福女 第3181章 惊喜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古忠退下后,皇帝就问魏知,“出了什么事,竟累得爱卿冒着毒日进宫?”
魏知行礼后将盒子奉上,“陛下,这是白善自北海县送回来的,是给陛下和大晋的贺礼。”
皇帝接过盒子,一边打开一边问,“什么贺礼?朕的寿辰也没到啊。”
魏知没说话,皇帝已经打开,看到里面的稻穗和折子,他略过折子,先是好奇的拎起那株稻穗看,无言道:“千里迢迢就给朕送一株稻穗?不知道信件来往花销很大吗?”
看着,看着他便发现了不对,他拎着稻穗仔细的看起来,还掂了掂,感觉到这沉重的重量,眼睛微眯。
皇帝很看重农事,每年龙抬头都会下地开犁,祭天,祈福,秋天自然也时常去皇庄里看庄稼的收割情况。
他自己也是屯过田的,他以往见过的稻穗,似乎没这么长,这么多谷粒和饱满的吧?
魏知见他发现了,便拱手弯腰道:“陛下,这是周家花费六年时间培育出来的新稻种,现在青州北海县和绵州罗江县的亩产都有六石。”
皇帝惊得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眼前眩了一下才稳下神,他抬头揉了揉额头,激动的问:“果真?”
魏知低着头,没有看见,低头高声道:“陛下,白善不会在此事上作假,他的折子上写得一清二楚。”
皇帝便连忙拿起折子来看。
魏知这才抬起头来看向他,见他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红光满面,便一边等他看折子一边介绍道:“周大人有一侄子,现为绵州罗江县吏,种在罗江县的良种便是他带回去的,而且这六年来也是由他及其父培育此种,信寄出来时他们只收割一块地,称了生稻谷,亩产是六石半,若是晒干,大约能有五石出头。”
皇帝已经一目十行的将白善的折子看完,这上面也详细记载了莆村试验田的试验过程。
他后面已经听不到魏知在说什么了,眼睛就紧盯着折子上一份试验数据。
魏知见皇帝半天不说话,看了一眼便知道他在看什么,于是道:“陛下,陛下——”
皇帝掀起眼眸,暗暗嫌弃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低头看折子,“叫什么,朕听得见,说吧。”
“陛下,白善折子上的试验数据虽然好看,但那是试验,据庄侍讲所言,他们对试验田会更关注一些,不仅给最好的肥料,总是保证足够的水,除草捉虫耗费去的精力是一般稻田的五倍不止,所以臣觉得试验田可以育种,但它的产量不能用作标准,至少得往下降一些才行。”
皇帝道:“这上面的数据,晒干的稻谷能有七石还多出二十二斤,也就是说生稻谷可能达到了九石,就算一般的水田比不上试验田,也不该直接少去三石吧?三分之一呢。”
想想就心疼。
魏知就知道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是得陇望蜀呢。
他道:“陛下,这个新稻种的产量可是比现在的高出一倍啊,也就是说,若它能在天下适种,那来年天下稻子的收成是现在的两倍……”
想想就很激动好不好?
皇帝攥紧了手中的折子,眼睛发亮,“若是继续培育良种,让种子更加优良,使普通农田的收成也能如现在试验田的数据,那就是现在的三倍……”
魏知:“……倒也没错。”就是这个野心太大了,种子要是这么好培育,这么多年来稻谷的亩产不会还这样低。
皇帝激动不已,只要想想粮食增产后各种结果,他就激动得坐不住,恨不得去西内苑里跑三趟马。
他兴奋的起身,转了两圈后回头看向魏知,“看来周家人很有种地的天赋,朕隐约记得当年新麦种也是周家新种出来的。”
魏知低头应道:“是。”
当年杨和书还上书为周家请过功,不过当时情势复杂,朝廷只是赏了一些财物,并没有其他的封赏。
因为杨和书是主要推广人,功劳主要落在了他身上。
魏知想到进宫前庄先生的暗示,他顿了一下还是道:“听闻周家最擅长种地的,一是周家大郎,二是周家三郎,不过因他们不怎么识字,试验田主要是周大郎之子周立重在管理和试验,所有的试验数据皆出自他的手。”
皇帝便忙问道:“也就是说周立重识字读书了?”
“也是,朕记得周满有两个侄子,前两年还考中了明经,是他们当中的?”
“不是,”魏知无言了一下,他就说刚才皇帝没听到他的话,他只能又说了一次,“周立重现在只是罗江县一吏员。”
皇帝:“恩荫进去的?”
周满做到了这个位置,恩荫侄子一个小吏还是能做到的。
“不,他自己考进去的。”
皇帝赞赏的点头,“倒有志气。”
他顿了顿后道:“宣庄侍讲进来。”
魏知便出门去找古忠。
古忠很快将庄先生请了过来。
皇帝兴致勃勃的问道:“既然试验田是在莆村,那现在应该还在吧?”
庄先生含笑回道:“在。”
“那莆村可有这一株新稻种?是全都收割完了,还是……”
“已经开始收割,但并没有收割完。”庄先生道:“今年莆村庄子里的水田都种的这一株新稻种。”
皇帝立即起身,“走,我们出宫去看看。”
魏知一愣,“现在?”
皇帝心急,“不现在去,等明天他们全割完了怎么办?朕要亲眼去看一看。”
虽然皇帝不觉得白善会撒谎,但他还是想亲眼去看一看,主要是这稻种对他来说是突然出现,他有点儿不敢相信。
魏知一想也是,他也想亲自去看一看。
于是同意了,“陛下是要仪仗,还是……”
“仪仗太麻烦,等他们准备好,朕都快马到莆村了,让殷礼准备,我们即刻出城。”
庄先生垂眸思索片刻,还是抬手行礼道:“陛下,就是要微服,也不能私自出宫,皇后和宗室一处……”
皇帝嫌弃的挥挥手,想要驳掉,魏知已经道:“庄侍讲说的对,宗室便罢了,皇后那里却不能不说。”




农家小福女 第3182章 超过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皇帝只能将古忠叫进来,和他道:“派人去一趟大明宫,悄悄与皇后说,朕要出宫微服,快的话晚上就能回来,不快明天一早也必定能回。”
他顿了顿后又道:“此事不小,也告诉太子一声,朕今晚要是没回来,让他守好大明宫。”
现在太极宫这边只有皇帝和太子住,皇后和几个皇子女早在夏天刚起时就搬去了大明宫,皇帝偶尔乘船过去找皇后玩儿,其实也是今年江南的事牵制,太过繁杂,朝臣们来往大明宫不方便,不然皇帝和太子也要去大明宫避暑的。
太极殿地处洼处,既潮湿又闷热,每年夏天皇帝呆在此处都心烦气躁,恨不得去行宫里居住算了。
古忠应声而去。
皇帝重新去换了一套方便出行的衣服,出来时,殷礼已经一身便服的带了侍卫们在等着了。
“陛下,车马都已备好。”
“不用车,我们快马加鞭,看日落时是否能回宫。”
他是皇帝,时不时的溜出去玩一下还没什么,要是夜不归宿,那就让人害怕和担心了。
殷礼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对身后的下属点点头,一行人便纷纷上马。
庄先生:……
一脸病容的魏知也上了马,大家一起看向庄先生。
从来都是坐马车、坐骡车、坐牛车,再不就是骑驴的庄先生默默地看着他们,算起来,他已有二十来年没骑过马了。
庄先生还算顺利的爬上马,皇帝都看得担心,于是对殷礼道:“让人把马车再赶回来吧,魏大人身体不好,和庄侍讲一起坐马车前往。”
魏知立即道:“臣并无不妥,可以骑马,不过庄侍讲年纪大了,倒的确应该坐马车。”
庄先生道:“臣也可以骑马,陛下和大人们不用管臣,只管先行一步,我慢慢骑。”
皇帝直接冲几个侍卫挥手,“请魏大人和庄侍讲去乘车。”
几个侍卫立即下马请人,庄先生没有反抗的下马,魏知却据理力争了好一会儿,最后被侍卫们架到了马车上。
皇帝满意了,打马就走,“你们保护魏大人和庄侍讲前行,我们先行一步。”
魏知撩开窗帘看着皇帝带着殷礼几人一溜烟就跑了,忍不住捶胸顿足,“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老实去莆村了。”
庄先生迟疑道:“粮食一事如此重大,陛下应该不会懈怠,大人放心。”
魏知才不放心呢。
皇帝和殷礼快马跑出皇城,进了内城后人就开始多了,且也不能快马,于是一行人压着速度往前跑。
跑着,跑着,皇帝压下了马速,和落后大半个马身的殷礼道:“朕记得上次出宫时吃的馄饨……”
1...10911092109310941095...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