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一辆牛车能用很多年,如果没有意外,它存在的年限可能比牛还要长,从车轮到车身,全是木头打造,因此一点儿也不便宜。
平时,请大梨村的木匠打牛车,除了要给两棵树外,还要给一千文左右的工钱,主要是打造一辆牛车需要的时间不短。
细细地琢磨,说不定要做上两三月,这比打造犁具还费时。
不过犁具也不是谁都能打的,它的东西太精细,大梨村的木匠打不了。
这次他之所以肯给老周头便宜这么多钱,而仅仅是多要他一棵树,是因为他现在手上就有一辆牛车。
那是去年灾前接的生意,两方商定的手工费是一千二百文,送来的木头也很好,所以木匠很用心的打造了。
谁知道打出来人家遭灾,一时拿不了这么多钱,哪怕木匠说愿意赊也不乐意要,当然,那两棵树对方家里也不要了,算白送给木匠。
木匠气得不轻,打好的车就给丢在了家里。
之前满宝刚把牛牵回来,老周头就想起了这事,因为这事在附近几个村子里闹得不轻,两家差点还打起来。
所以他知道得特别清楚。
好木的牛车啊……
一千二百文的人工费啊……
老周头中间趁着不那么忙的时候去过大梨村两三趟,你来我往的说了几次,总算是把钱降到了八百文,当然,木匠也要重新给他的车打磨一次,确定它更好。
老周头当天下午就领着周大郎上山找到了三棵还不错的树,父子几个砍了以后运下山,第二天一早,钱氏带着小钱氏等人去收割麦子,老周头则带着几个儿子挑着木头,牵着牛去大梨村
村要牛车。
不到中午,老周头就牵着牛拉着牛车到了地里,地里现在正收割的也只有他们家。
等到牛拉了一车的麦子回去,村民们才知道老周家买车了,大家纷纷站着围观。
嘈杂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叹息,“下午我们家里也开镰吧。”
有人道:“我看这天能晴好几天,再等等呗,麦穗也能更熟一些。”
“都暗黄色了,差不多行了,收完了麦子还得插秧呢。”
这话一出,不少村民都觉得腰酸背疼,今年真是特别忙和累的一年,每次一忙起来,那是没黑天白夜的忙,好容易忙完一阵,休息了不到两天又开始忙新一拨。
村民们问了一下车的价钱,看足了热闹后就要散去,一退开,正好看见满宝背着小书箱回来,忍不住笑问,“满宝,你怎么下学回来了,你们那小农庄也要收割了”
“是啊,”满宝道:“我们先生下午要去大岭那边给我们上课,所以我先回来吃午食。”
“满宝,你们庄子用的麦种也是你家的我昨天路过看了一下,发现你们的麦子比我们的好许多,跟你们家的差不离。”
满宝就对他憨憨一笑。
娘亲说过了,不想回答的问题,笑就好啦。
问话的人自以为得到了答案,没有再问。
老周家开了头,七里村的村民们就好似受了刺激,大部分人家都开始收割起来了。
白老爷家和满宝他们的小庄子当然也一起了。
满宝在自个家里都没有下地割过麦子,更别说在小农庄里了。庄先生带着他们去草棚里上课,课间休息时他们就戴着草帽去地里捡麦穗。
别的好处庄先生且没看到,大家一起吃午食和晚食时,白善宝和白二郎再不会浪费粮食了。
&nb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争论
庄先生连忙问道:“你们种子哪来的”
白善宝打了一个哈欠道:“跟满宝家买的,她说她家的种子好,还给我们算便宜点儿,其实也没有便宜,白庄头说,跟县城里粮铺的一样贵。”
满宝不乐意了,也不睡觉了,从床上爬起来道:“那我家不是送货上门了吗而且麦种还是我大嫂帮发的呢,县城粮铺会帮你发麦种吗”
白善宝幽幽地道:“今年麦种比往年的贵了三倍。”
“是啊,”满宝一点儿也不心虚,反而还掐了腰道:“所以卖了这么多麦种,害得我都没面条吃了,我家现在吃馒头都是掺着糠一起做的。”
满宝系统里倒是有许多换下来的麦子,可她又不能唰的一下挥挥手就把那些麦子给弄出来,她也不能啃麦子吃,只能瞅着空就往粮袋里塞几把麦子,还不敢塞多了。
有一次她只是多塞了点儿,她娘就很惊奇的念叨,说家里的粮袋怎么吃着吃着不少,反而还多了。
然后科科就严禁她再多塞,只能隔三差五的塞两把,里面这么多麦子还不知道要塞多久呢。
所以满宝很愁,一听到换种子的事就着急,她觉得以后她再也不跟未来的人买种子再换种子了。
直接种子换种子多好
可惜没人看得上她的麦种。
满宝叹息。
白善宝却抠门得不行,主要现在小农庄的财政大权是他管着的,因为开春那会儿他们买种子,买农具,买各种东西花了不少钱,祖母估计是嫌弃他们花钱太大,直接拨了一笔钱给他,让他自己管着。
现在还没收入,而他每天要给短工们付工钱,还得花钱买粮食给他们吃,他压力很大的好不好
白善宝觉得,幸亏一个月前他们在山前的地里种了不少菜蔬,菜可以不用买,不然他一定会更心痛的。
满宝虽然也喜欢钱,但花钱从来不手软,主要是这钱不在她手里,也不是她管的,所以她一点儿也不心痛。
俩人一个不能理解另
另一个,当下就吵了起来。
庄先生本来还关心麦种的事,见状也不关心了,挪了一下,坐到板床的最边上,就看他们两个你来我往的吵架,看得津津有味。
白二郎本来都睡着了,被吵醒也不睁开眼睛,继续趴着装睡,结果见他们越吵越激烈,忍不住爬起来大吼道:“你们别吵了!”
俩人一起停下看向他。
白二郎生气的道:“不就是钱吗,我爹有,回头我问他要,你们说要多少”
“不行!”白善宝和满宝异口同声的拒绝。
白善宝道:“这是我们的事,之前就定好了合约,怎样违背”
满宝也道:“而且我们现在也不缺钱,就算缺钱,也应该是借,而不是要。”
白二郎就吼道:“那你们吵什么,大中午的不睡觉,有什么好吵的”
“这怎么能是吵架,我们明明是在商量怎样节流。”白善宝不服气的道。
“就是,”满宝也道:“一个家庭怎么才能富裕起来那就是开源节流,我们现在还没有收成,没有开源,那就只能节流了,你还是庄子的主人呢,一点儿也不操心!吃白饭最可耻!”
白善宝跟着强调了一句,“吃白饭最可耻!”
白二郎哑口无言,吵不过,好像也打不过,他便哼了一声,转过身去不理他们了。
但满宝和白善宝却达成了一致,“接下来我们省着点花。”
白二郎忍不住转过来道:“省什么,花钱的时候都过去了,我们的麦子收下来不是就开始赚钱了吗”
“这批麦子不能卖,”满宝道:“得存下来吃,以后请短工还得做吃的呢。”
白善宝却有不一样的建议,“那也吃不了这么多,现在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争论
庄先生连忙问道:“你们种子哪来的”
白善宝打了一个哈欠道:“跟满宝家买的,她说她家的种子好,还给我们算便宜点儿,其实也没有便宜,白庄头说,跟县城里粮铺的一样贵。”
满宝不乐意了,也不睡觉了,从床上爬起来道:“那我家不是送货上门了吗而且麦种还是我大嫂帮发的呢,县城粮铺会帮你发麦种吗”
白善宝幽幽地道:“今年麦种比往年的贵了三倍。”
“是啊,”满宝一点儿也不心虚,反而还掐了腰道:“所以卖了这么多麦种,害得我都没面条吃了,我家现在吃馒头都是掺着糠一起做的。”
满宝系统里倒是有许多换下来的麦子,可她又不能唰的一下挥挥手就把那些麦子给弄出来,她也不能啃麦子吃,只能瞅着空就往粮袋里塞几把麦子,还不敢塞多了。
有一次她只是多塞了点儿,她娘就很惊奇的念叨,说家里的粮袋怎么吃着吃着不少,反而还多了。
然后科科就严禁她再多塞,只能隔三差五的塞两把,里面这么多麦子还不知道要塞多久呢。
所以满宝很愁,一听到换种子的事就着急,她觉得以后她再也不跟未来的人买种子再换种子了。
直接种子换种子多好
可惜没人看得上她的麦种。
满宝叹息。
白善宝却抠门得不行,主要现在小农庄的财政大权是他管着的,因为开春那会儿他们买种子,买农具,买各种东西花了不少钱,祖母估计是嫌弃他们花钱太大,直接拨了一笔钱给他,让他自己管着。
现在还没收入,而他每天要给短工们付工钱,还得花钱买粮食给他们吃,他压力很大的好不好
白善宝觉得,幸亏一个月前他们在山前的地里种了不少菜蔬,菜可以不用买,不然他一定会更心痛的。
满宝虽然也喜欢钱,但花钱从来不手软,主要是这钱不在她手里,也不是她管的,所以她一点儿也不心痛。
俩人一个不能理解另
另一个,当下就吵了起来。
庄先生本来还关心麦种的事,见状也不关心了,挪了一下,坐到板床的最边上,就看他们两个你来我往的吵架,看得津津有味。
白二郎本来都睡着了,被吵醒也不睁开眼睛,继续趴着装睡,结果见他们越吵越激烈,忍不住爬起来大吼道:“你们别吵了!”
俩人一起停下看向他。
白二郎生气的道:“不就是钱吗,我爹有,回头我问他要,你们说要多少”
“不行!”白善宝和满宝异口同声的拒绝。
白善宝道:“这是我们的事,之前就定好了合约,怎样违背”
满宝也道:“而且我们现在也不缺钱,就算缺钱,也应该是借,而不是要。”
白二郎就吼道:“那你们吵什么,大中午的不睡觉,有什么好吵的”
“这怎么能是吵架,我们明明是在商量怎样节流。”白善宝不服气的道。
“就是,”满宝也道:“一个家庭怎么才能富裕起来那就是开源节流,我们现在还没有收成,没有开源,那就只能节流了,你还是庄子的主人呢,一点儿也不操心!吃白饭最可耻!”
白善宝跟着强调了一句,“吃白饭最可耻!”
白二郎哑口无言,吵不过,好像也打不过,他便哼了一声,转过身去不理他们了。
但满宝和白善宝却达成了一致,“接下来我们省着点花。”
白二郎忍不住转过来道:“省什么,花钱的时候都过去了,我们的麦子收下来不是就开始赚钱了吗”
“这批麦子不能卖,”满宝道:“得存下来吃,以后请短工还得做吃的呢。”
白善宝却有不一样的建议,“那也吃不了这么多,现在
406.第404章 像坐着云彩的粮价
第404章 像坐着云彩的粮价
在罗江县,任是生意如何凋零,有两个地方是会一直有人,不愁没客人的。
一是有盐卖的杂货铺;二就是这粮铺了。
白善宝他们到时,粮铺里虽只有三个客人在,但伙计也只是掀起眼皮看了他们一眼便问道:“买些什么”
白善宝道:“我们看看。”
伙计点头,“随便看吧,看好了问我价格。”
正说话,一旁的客人问道:“这米怎么还是五十文一斗,我看外头地里的小麦都收了。”
“那点冬小麦也就够乡下人自己家嚼用,谁往外卖呀”伙计道:“现在我们的粮食还是高价从外头进回来的,这个价不算高了,您要等粮价降下来,那得等到夏收,甚至是秋收之后了。”
正犹豫着要不要买的三个客人闻言,只能无奈的道:“那给我量一斗吧。”
离夏收至少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呢,谁能饿着肚子等到那会儿
不过他们也没买多,现在不像去年遭灾的时候,他们觉得粮价只会越来越低,不会再往高处去了。
所以他们宁愿多跑几趟一次就买一斗,也不多花那点冤枉钱。
杨和书看着伙计给他们量米,问三孩子,“去年之前,你们这儿的米价是多少”
白善宝表示不了解,白二郎就更不知道了。
满宝道:“我二哥从家里运来县城卖是八文一斗谷,听说粮铺卖出去是十文钱。”
杨和书皱眉,那这差的也太多了吧
他伸手捏了一把谷子,问小二,“你们现在谷子是怎么卖的”
“三十文一斗。”
“以前是怎么卖的”
小二笑了,问道:“客观您问的以前是多以前”
杨和书感兴趣的问,“在这之前的都算,我在外头好似没看到这么贵的谷。”
“哎呦,那是您没见过,别的不说,就开春那会儿,这谷就是四十八文一斗,更往前,去年五月,雨水刚停,但外头路塌了粮食进不来的时候,六十文一斗都买不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