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满宝听得很认真,还问了好几个问题,周三郎便也说得详细一些,比如水利都包括哪些。

    “其实很简单,就是挖沟渠,四尺宽,五尺深,要围绕这些农田,从那处到这处全挖上……”周三郎说的时候很是羡慕,道:“也不知道县太爷什么时候让人修咱村的水利,我们村要是也有这么一




第89章 融洽
    满宝觉得差吏要问的,但劳丁也要问,不过她不急,于是便和白善宝蹲在差吏的面前,先问了一下他叫什么名字,是一直是差吏,还是因为要监工劳役临时招募的。

    差吏觉得这俩小孩问得挺详细,好奇的问,“你们先生还管这个”

    “我们先生不管,但我们想知道呀。”科科说过了,别看调查的这些东西都很细小,每一点细小的东西都有可能影响到大框架,所以要尽可能的收集全信息。

    那样才能更全面的反映出问题,也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当然啦,这些话满宝都是听不懂的,但她知道了一点,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而且科科也有给参考模板给她。

    满宝拿出来和白善宝一讨论,两个人便越添越多,毕竟,既然要问人家的名字,那就顺便问一下他的年龄呗,既然问了年龄,那就顺便问一下娶媳妇了没有,家里有没有孩子……

    俩小孩你一言,我一语,就给他们的调查表上添了很多问题。

    科科看着一言不发,现在俩人就拿着小本本蹲在差吏面前,一一拿出这些问题问他。

    为免他烦躁,满宝还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来放在他手心,请他吃。

    差吏本来还有些严肃的脸便一松,吃人嘴软,而且满宝和白善宝两个孩子还那么可爱,他便也坐到了草地,大手一挥,“我爹在衙门里干活儿,我便也在衙门里干活儿了,我家三兄弟,我最大……”

    白二郎也喜欢听这些闲话,蹲在一旁也听得津津有味。

    周五郎和周六郎左右一看,开始悄咪咪的朝周三郎靠近,见另外两个差吏没反对,便接过他三哥的活儿,三兄弟一起分担一个人的伙计,不仅可以慢一点,偶尔休息一下,还能说说话。

    劳丁们都羡慕的看了周三郎一眼。

    周三郎向来老实,很少被人用这样的目光看着,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是慌的,还是冷风吹的,脸上红通通的一片。

    满宝和白善宝问完了差役,又去问劳丁们,另两个差役也好奇的走过来看了一眼,满宝特别大方的送给一人一颗糖,也热情的采访他们。

    当然,劳丁们也都有一颗糖。

    满宝问到谁就给谁吃一颗糖,劳丁们都特别愿意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回答问题时不仅能停下手中的活儿休息,还能吃到一颗糖,差吏们也没意见。

    白善宝写得小手都累了,见白二郎蹲在一旁一边吃糖,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他就把笔塞到他手里,要他接替他来写。

    白二郎不太喜欢写字,有些不甘不愿的接过笔。

    满宝还说呢,“你不来,我来!”

    “不行,”白善宝想也不想的拒绝,“本子肯定不够写,你写的字不仅难看,还费墨费纸。”

    虽然知道白善宝说的是实话,但满宝还是不高兴的嘟了嘟嘴。

    她刚学写字,当然写得不好了,以后肯定会好的!

    三个差吏忍不住好奇的问,“你们先生是哪位,怎么让你们来记这些东西”

    白善宝正好写累了,就坐着和他们吹牛,他们的庄先生有多厉害厉害……

    在白善宝心里,庄先生是真的很厉害,至少比族学里的先生

    们厉害多了。

    三个差吏的孩子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所以对他们包容得很,也不介意他们来工地上捣乱了,和他们兴致勃勃的聊起来。

    气氛越来越融洽,还没采访到的劳丁偶尔抬起头来看向那边,差吏们便是看见了也没再训斥,更别说甩鞭子了。

    这么一放松,奇异的是,工程进度还挺快。

    一人挥着锄头松土,一个就把松开的土都挖开装在筐里,然后两个人再把筐抬到官道上的坑里填埋……

    大家配合越来越好,间儿休息一下,反而速度要快得很。



第90章 吓到(云起推荐票三万的加更)
    满宝和白善宝毕竟年纪小,白二郎也很少走这么多路,周五郎和周六郎便轮流背他们三个,就这样两拖三的慢慢往家里挪。

    远远的,看到了村子里的炊烟,周五郎和周六郎精神一振,背着白善宝和白二郎加快了脚步,刚被放下来没多久的满宝也迈着小短腿欢快的朝前跑去。

    他们却不知道,随着他们的出现,七里村有多兴奋。

    一直在山上找人并张望的白家下人最先发现他们,他眼睛好,虽然五人还很远,但他还是看到了他们家小少爷,于是他冲着山下吼了一声。

    正安慰眼泪流不止的母亲的白老爷精神一振,丢下众人就小跑着过去。

    正强撑着的刘氏也立即站起来,扶着一个丫头的手就快步跟上白老爷。

    所以周五郎他们都还没走到村口,就见村子里哗啦啦的跑出一群人,跑在最前面,头发都有些散乱的白老爷迎面撞上周五郎和周六郎,看了看他们背上的两个孩子,又去看正靠着两条小短腿走在两个哥哥中间的满宝一眼,他满腔的怒火对着两个少年便发不出来,他红着眼睛瞪向舒服得都要睡过去的白二郎。

    周五郎忍不住悄悄的掐了一下白二郎,白二郎一下就清醒了,叫道:“该善宝下来啦!”

    他一睁眼就对上他爹的目光,吓了一跳,立即推脱责任,“我不是故意领错路的,爹,善宝和满宝都不怪我了。”

    白老爷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一听这话就听得出来,他儿子就是罪魁祸首,于是他“啊啊——”的大叫了一声,撸起袖子就要揍他。

    此时白老爷的面孔实在是太狰狞了,周五郎吓得转身就跑,当然,是背着白二郎的。

    白二郎也吓坏了,紧紧地抱住周五郎的脖子,哇哇的怪叫道:“快跑啊,快跑啊,我爹要追上来了……”

    刘氏赶了上来,没去管白老爷教子,先把白善宝从周六郎背上抱下来,蹲下去问他,“你们去哪儿了”

    白善宝也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知道他们好像闯祸了,便说了一下他们今天干的事。

    其实村里上火着急的只有白家,周家那边还算平静,因为他们不觉得满宝是失踪了。

    大人们都是知道的,今天是周五郎和周六郎带着满宝呢,因为白家丢了两个孩子,整个村的村民都帮着找孩子,周家才发现满宝和她两个哥哥也不在村里。

    不过钱氏只以为他们又溜到县城里去了,并不是很担心。

    她不知道闺女和两个儿子在做什么生意,但他们能往家里买肉,显然是有做些小买卖的,所以她只当这次他们又去县城里赚钱了。

    要说白家为什么那么着急呢

    因为白二郎以前虽然也会到村子里找小伙伴们玩儿,却一定会按时回家吃饭。

    更别说白善宝了,今天白善宝一大早就跑出来,往常跟着他的下人只是先去用了一下早食,等想到要去守着小少爷时却发现小少爷不见了。

    这一找,就发现白二郎也不见了。

    白家的人最先以为村里来了外人,孩子被拍花子拍走了。

    等问清楚村民,确认今天没陌生人来村里好,白家人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生怕他们去玩水掉河里了,或是进了山。

    那才真是大难。

    于是,村民们翻山的翻山,下河捞人的下河,闹哄哄了半天,却没想到两个孩子是跟周家的人在一起。

    白二郎最后还是被白老爷抓来揍了一顿,只是因为他追了好一会儿,怒气发泄了一些,理智也回笼了不少,下手很有分寸,与他表现出来的狰狞严重不符。

    然后白老爷把五人都带回了白家问话。

    于是满宝他们做的笔记也被白老爷收了上去。

    白老爷仔细的翻看笔记,看着那些稚嫩的字,半响,他将册子交给刘氏。

    &nb



第91章 姜和肉
    钱氏一怔,良久都不说话。

    满宝就扑进她怀里,抬起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我还要五哥去买肉回来,到时候剁碎了给三哥熬汤,配着馍正好吃。”

    忧心忡忡的钱氏都忍不住乐了,摸着她的小脑袋道:“你要真这么做,还不如直接拿出钱来给你三哥顶役呢,每天都吃肉,还要再费一个劳力过去熬煮,不说这花销,单一同服役的劳丁便不服,到时候孤立起你三哥来,得不偿失。”

    可到底是自个儿子,钱氏怎么可能不心疼

    反正闺女要写文章也要过去,钱氏想了想道:“现在天冷了,再滚烫的水,带到那边也冷了,明日让你大嫂给你烙两张大饼带上,把罐子带去,别想着买肉了,就给他们煮点水,也别单给你三哥,分给同村的,同乡的劳丁。”

    想了想,一罐水也没多少,钱氏便道:“把家里一只木桶带上,烧好了水倒进去,用布将盖子捂严实了,烧好一罐子就倒一罐子,最后烧好的开水就算不烫,也不至于冰冷,勉强暖暖肠胃吧。”

    满宝却听得一愣一愣的,比了比手指问,“娘,你有没有给三哥钱”

    钱氏怀疑的看着她,不知道话题怎么转到这儿来了,她点了点头道:“穷家富路,我给了他一百文,就想着他要是饿了,或是病了,也能花钱买点吃的或是买个平安,怎么了”

    满宝就眼睛亮晶晶的道:“既然娘给三哥带了钱,那别人家肯定也给劳丁带了钱,娘,我们去赚他们的钱吧。”

    钱氏就靠在椅子上问,“你打算怎么挣他们的钱”

    满宝道:“我卖他们肉汤啊,一文钱一碗!”

    钱氏就觉得这孩子不仅对自个家人败家,对外面的人也败家,她问,“你知道一斤肉多少钱吗熬这么多人的肉汤得要多少肉而且,熬肉汤和煮开水不一样,瓦罐肯定不行,你得把家里的釜搬去,那么大的釜,你就又得去借板车,来来回回费这么大的事,不赚钱也就算了,还有可能亏钱。”

    满宝就挠了挠脑袋,不确定的问科科,“会亏钱吗”

    系统计算了一下成本后问,“宿主觉得一锅汤要多少斤肉合适”

    满宝,满宝怎么知道

    她钻到厨房里去看她家的锅,哦,科科叫锅,但其实它不叫锅,它叫釜,还挺大的,家里烧水,熬汤时都是用它。

    因为他们家人多,还准备了两个呢。

    至于科科说的锅,满宝只在科科的图像里看到过,至少她长这么大就没见过锅,尤其是科科说的铁锅。

    满宝蹲在她家的大釜前一筹莫展,对于熬汤煮饭这样的事她不懂的,于是去问小钱氏,“大嫂,我要是熬一釜的肉汤,那得多少肉呀”

    小钱氏问:“小姑,你发大财了”

    满宝摸着小肚子尴尬的笑。

    小钱氏就道:“那得看你要怎么吃了,一釜水,你放一颗肉下去是肉汤,放一斤肉进去也是肉汤,放两斤三斤它也能放,汤嘛,喝的就是一个味道和油水,盐放足,这么一釜水,有个半斤八两的就差不多了。”

    对哦,好像还得放盐呢。

    满宝看向他们家的盐罐

    ,忧伤起来。

    科科也不说话了,满宝耷拉着小脑袋回屋思考,什么汤可以少盐少肉,又能驱寒呢

    科科想也不想的道:“姜汤。”

    满宝就问,“姜是什么”

    科科找了找,将姜的词条找出来给她,顺便给她看一眼图像。

    满宝一看就认出来了,“这个我见过,过年的时候我们家有买。”

    科科道:“姜有驱寒暖身的功效,宿主如果舍不得买肉,买姜也是可以



第92章 姜贵(云起推荐票三万五的加更)
    大集上有卖姜的吗

    地摊上是没有的,周二郎见他们没头苍蝇一样的到处乱转,就揪住周五郎的后衣领,让他转了半个圈,指了老大夫家的门道:“他家才有姜卖。”

    姜是驱寒的,也可去膻味,所以过年时,若要熬羊肉,很多人都会去药铺或大夫家里买些姜块。

    五郎年纪不小了,也该懂事了。

    周五郎看着老大夫家的门,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他和六郎领着满宝过去。

    老大夫已经开了门,正坐在藤椅上一摇一晃的补眠,看见两少年一孩子站在身前,他就眯了眯眼,仔细地看了看周五郎和周六郎,发现有些眼熟,但不太记得名字了,就看向满宝。

    嗯,这倒是个熟人。

    老大夫就对满宝招手,“看你面色红润,不像是病的样子啊,怎么,你娘又病了”

    满宝更小的时候,三天两头的生病,老大夫对她可熟得很,有好几次,他都是深夜里被周家兄弟给抬到周家的。

    满宝对老大夫也印象深刻得很,因为他每次见她,不是给她扎针,就是给她吃苦苦的药,所以满宝很怕他。

    她对了对自己的小手指,小声道:“我想买姜。”

    “哦,那可是个好东西,你要多少呀”

    “一斤!”

    老大夫的额头就跳了跳,看向小东西,含笑问,“你要这么多姜做什么”

    “做汤呀,我三哥去服役,要给他们做姜汤喝。”

    老大夫想了想道:“驱寒暖身,倒是个好主意,但姜可贵,一斤要六十文呢。”

    “呀,怎么比女贞子还要贵呀”

    老大夫愣了一下笑道:“你还知道女贞子呀。”

    他想了想道:“药方里用到女贞子的次数到底比不上用姜片,而且富贵人家都喜欢用姜做菜,喝茶也得配姜,这物以稀为贵,姜收的少,用的多,当然就贵了。”
1...2526272829...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