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可姜很容易种呀。”

    “嗯”老大夫微微坐直身体,笑问,“你会种”

    满宝一点也不在意的道:“姜喜肥沃湿润的土地,只要埋下一块,就能收获一大片呢。”

    这是词条上注明的,科科也说了,姜很容易种植,在未来,因为人类大迁徙,很多物种都消失或减少了,但就是有些物种不但没减少,反而还越种越多,姜就属于很容易存活的一种。

    老大夫若有所思,他起身,拿出一块姜来给她,道:“姜分为生姜和干姜,我这只有干姜,干姜都要在地里埋够三年,气味浑厚,用缓和,你想要的应该是生姜,你要还想要,下次大集的时候再来一趟吧。”

    又道:“现在天冷,除了姜,萝卜也可多熬煮,其实姜片夏天吃着更好,冬天吃萝卜更胜一筹,你与其熬姜汤,不如熬萝卜汤。”

    老大夫冲满宝微微一笑,调皮的冲她眨眼间道:“萝卜和肉也更配啊。”

    满宝就咽了一下口水,她抹了一把嘴角,小声问,“除了萝卜,还能放什么”

    “可惜现在是冬日,除了萝卜,也没其他菜了,不然可以放点菜叶子,过一过汤也好吃呀。”

     

    ;五郎和六郎见妹妹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觉得老大夫很不靠谱,他们是上门来买姜的,他怎么教他们怎么做起汤来

    而且他说的是汤吗

    那简直是大菜了,周五郎连忙拽着满宝要告辞,生怕小妹被说动,一定要那么做,那他们做这门生意就不是赚钱,而是赔钱了。

    五郎要付那块姜的钱,老大夫特别大方,挥了挥手道:“就那么一小块姜,你给个两文钱就行。“

    周五郎觉得两文也很贵了好不好,他们是想熬一大釜的水,计划用的姜可不少。

    如果两文钱只得这么一块,那能熬一釜的水




第93章 驴
    满宝连连点头。

    “那这个骨头可不好,你看它两头扁扁的,也没啥肉,这熬汤啊还得是大骨,这块看到了吗,连着的肉多,这骨头里还有骨髓呢,熬出来的汤特别好喝,这边的骨头都是我削干净,回头拿回去熬了喂母猪下奶的。”

    摊主道:“不然要排骨也行,豚排也好吃。”

    科科道:“这堆骨头是比不上大骨,但聊胜于无,熬煮也有油水。”

    满宝就坚持,摊主就犹豫了一下,“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也不多要你的,你给十文钱就全拿走吧,我也不称了。”

    满宝高兴起来,但她不止要这点而已,还花十文钱买了一斤最好的肥肉。

    周五郎和周六郎在一旁看得肉痛得不行。

    满宝还得去买盐呢,因为家里的盐并不多。

    有货郎挑了盐在大集上卖,价格比县城里的略贵,但因为方便,不少人家都会在这里买。

    满宝蹲在货郎面前看了老半响,觉得盐比肉还要贵,但没办法,她还是买了一点儿。

    买了肉,又买了盐,周五郎顿时感觉肩膀上的压力大了很多,要是不赚钱……

    周五郎苦着脸。

    满宝一点儿都不在意,一边流着口水一边道:“不赚钱就不卖了,我们自己吃吧。”

    这一刻,满宝是有些期望的,嗯,期望卖不出去。

    满宝爬到六哥的背上,看着五哥手里的肉和骨头流口水,意志不是很坚定,“要不我们不赚钱了,拿回家吃吧,给三哥送一大碗去就行了。”

    周五郎加快了脚步,没理她。

    满宝很是惋惜的看着五哥带着肉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三人买了肉,当然不能再在大集上耽搁,所以和周二郎说了一声便回家去了。

    从大集到家里并不是很远,周五郎和周六郎又加快了速度,不到三刻钟便回到了村口。

    要回家时要经过学堂,满宝就在学堂门口的草地上看到了她的两个小伙伴,于是满宝不想回家了,麻溜的溜下六哥的背就要去玩儿。

    周六郎就叮嘱道:“你就在这儿玩,不许乱跑,我让大丫过来带你。”

    满宝乖巧的应下,蹬蹬的朝白善宝和白二郎跑去,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白善宝不高兴的道:“等你呀,你家人说你走了,我们还以为你自己去,不等我们了呢。”

    “没有啊,”满宝道:“我去大集买东西了,一会儿给我三哥带一点东西去,今天你们还能去吗”

    “当然可以了,”白善宝这才高兴一点,挺着胸膛道:“祖母还让大吉陪我一起去呢。”

    白二郎不是很想去那灰尘漫天的地方,但他爹要求他一定得跟着去,就算他告诉他爹,先生没布置他这个课业,他爹也不管,反而还骂了他一顿,问他,明明都是先生的学生,善宝和满宝比他还小,为什么先生给他们布置了这个课业,却没有给他布置

    白二郎想,还能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他讨喜,

    然后那两个人不讨喜,所以多给他们布置课业了呗。

    虽然不高兴,但反抗无用,白二郎便也只能跟着俩人一起去,不过他还是给自己邀功了的,“我爹让家里的驴车送我们去。”

    满宝眼睛一亮,“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我爹说了,这四天,我家的驴车都给我使,只要我出门,就随便使唤。”前提是得跟着他们,白二郎一点儿都不理解,为什么要跟着这俩小屁孩。

    自己都是小屁孩的白二郎不甘不愿的对满宝道:“你快点吧,我们就都等着你呢。”

     



第94章 承诺(云起推荐票四万加更)
    而且,满宝悄悄的想,她要是能买驴,那肯定是先给爹和大哥他们用啊,这样他们种地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科科:“……宿主觉得种植生姜怎么样,这东西比山药好种,价值也不低。”

    科科连种子都替她想好了,它主动打开商城,替她搜索生姜。

    出来的页面还挺多,品种也各不一样。

    科科扫描了一下满宝衣兜里的那块干姜,很快找到了与它最为类似的几种,然后放在最前面给满宝看。

    介绍道:“姜有小块的,也有大块的,味道也有浓轻的分别,这五种是最贴近这个时空的生姜基因的,宿主可以先看一下,它们的产量各有不同。”

    满宝看了一下,发现这里都是五斤五斤的卖,都没有一斤的。

    不过五斤的价格也不是很高,只要十个积分。

    满宝好惊讶,“为什么你们的姜块这么便宜”

    科科道:“因为它多,而且容易繁殖。”

    为了充分表现姜块的容易生长,科科还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姜块有一个小故事,据说远古时候,咳咳,我们那个时代的远古时候,应该就是你们这个时代之后不久的时候。”

    满宝:……所以她是远古时候的古人吗

    突然间,满宝心里升起一股自豪怎么办

    哼,我是你们的祖宗呢。

    “有两户人家的菜园是相邻的,但他们彼此间的感情不好,其中一家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了姜,就在篱笆不远处。”科科继续讲故事,“另一家也想要种姜,但因为感情不和,不好去问对方要种,她就在临近那块姜地的自家菜园里铺了一层粪土,时时浇水,除草,松地。”

    “不到冬天,就有姜从篱笆底下生长过来,在她家的地里发芽长大,从那以后她也有姜种了。”

    满宝在心里哇哇两声,惊奇得不行。

    “所以只要土地够肥,姜是很容易生长的,而且一生十,十生百,再容易不过。”

    满宝就看着商城里五斤包的姜心动不已,毫不手软的买了一包。

    科科替她收货,然后存在系统里,道:“种姜卖了钱,记得要买驴啊。”

    他道:“收录驴后获得的积分,你还能在商城里买各种有用的东西呢。”

    满宝敷衍的点头,已经在心里计划着要怎么种这个姜块了。

    只是她很好奇,“既然姜这么好种,为什么还这么少呢姜好贵呀。”

    “可能是因为你们这个时代消息传递落后,东西流通也缓慢,”科科道:“种植姜块的人少,但消费的很多,姜的用途有很多,我扫描过,富贵之家日常都拿来煮茶的,并不缺姜。”

    所以缺姜的只是你们这些贫民。

    满宝琢磨了一下,也不知道在心里打算什么。

    有驴车,他们速度快多了,大家嘚嘚的又回到了昨天那个地方,却发现劳丁们已经往前移动了一大截。

    官道因为填了不少土,被休整过的地方都好走多了,就是走过去灰尘很大。

    劳丁们看到一辆驴车在他们不远

    处停下,车中间钻出三个特别眼熟的小脑袋来,便知道是昨天那三孩子又来了。

    有人就喊了一声,“周三郎,你弟弟妹妹又来看你来啦。”

    大家对周三郎羡慕得不行。

    满宝已经跳下车,和白善宝背着小书箱就往前跑,她和周三郎就打了一个招呼便直奔差吏而去,继续昨天的问题。

    心里又酸又胀,正想劝妹妹明天别来的周三郎就被丢在了一旁,他:……

    满宝说了要问遍每一个,果然就要问遍每一个人。



第95章 肉汤
    周五郎带来的这个釜挺大,本来放家里就是烧水洗澡用的。

    另一个熬汤的要小一些。

    周五郎生起了火儿,知道要这骨头要熬挺长时间才出味,不过现在还早,离用饭的时间还长,他并不急。

    所以火一升起来,他就让老六看着火,他去对面找木柴。

    熬汤费柴,而且要是找得多了,他们可以留一点在这里明天用,或是直接带回家去,反正是不嫌多的。

    满宝这个也好奇,那个也好奇,因为科科的催促,还跟着周五郎去林子里转了一圈,挖了好些不太眼熟的植物丢给科科,也不管系统内是不是已经收录过。

    水烧开,滚着骨头,将里面的油水慢慢的熬了出来。

    周五郎将那斤带着一点瘦肉的肥肉切成一片又一片薄薄的丢到了锅里,直到香味飘出来了,淡淡的肉香飘在空气中,他这才把切好的萝卜丢进去,盖上盖子继续熬。

    已经慢慢把路俢出去的劳丁们闻着慢慢飘过来的肉味,肚子一阵一阵的叫,都觉得手脚有些发软,竟然就心思不属起来。

    差吏甩了一鞭,喝道:“还不快干活儿,离开饭的时间还长呢,赶紧的!”

    其实并不长了,大家平日里都只吃两顿,但服役要干的活很重,每天都会给出三个时间段来吃东西。

    早食基本上就是靠自己从家里带的干粮,中午和稍晚一些的晚食衙门都会提供,不过份量都很少,大部分还是得吃从家里带来的干粮。

    有的人不能一次性带这么多,每十天,衙门还会放小半天假,让人回家拿干粮,县衙也不希望劳丁死在路上的。

    本地人口减少,同样会影响县令的政绩考核。

    劳丁们勉力又使了一波力,终于,送饭的人到了,差吏也早饿了,敲了敲锣,让人拿自己的碗筷来领馍。

    大家呼啦啦的散了,跑得比往常更快了点儿。

    大家领完馍就往回走,都冲着周五郎他们那口灶去了,不说买不买,至少闻着味啃冷馍也要美味点儿。

    周三郎倒是也想走,只是他跑慢了一点儿,轮到他拿馍时,工友们早跑在前面了。

    领了一个馍,他便也撒腿往那边跑。

    差吏沉着脸站在一旁监督大家领馍,领完一个便在一个人的牌子上打勾,只有这样才不会混领,剩下的馍才是他们的。

    来送饭的差吏也闻到了空气中的肉味,问道:“这是哪儿来”

    差吏道:“有个劳丁的家人忧心他吃苦,特意做的。”

    差吏嗤笑一声,“这是钱多了没处花有这钱,还不如出钱代役呢。”

    “五两银子呢,不是富贵人家谁家出得起这个钱”差吏难得的道:“那也是个穷人家,就是家里人比较会心疼人而已。”

    问话的差吏便不再问,只是叮嘱道:“把他们盯紧了,可别出乱子,隔壁县去年服役,据说有劳丁受不了要私逃。哼,都是本子上记着的有名有姓的人,跑得了和尚,还能连庙也一块跑了结果伤了两个衙役,你们可别让手底下的人也造反起来。”

    “放心,不会,他们都老实得很。”

    差吏交代完,看着送饭的人走了,这才把剩下的冷

    馍一拿,也摸了自己的碗过去。

    别看他们是差吏,其实他们吃的和劳丁们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劳丁们得从自己家里带干粮才能勉强饱肚子,他们却不用,基本靠衙门送来的馍度日。

    同样是冷馍冷水。

    也只有分到县城和镇上的那两拨差吏待遇好些,还有一些家里比较富裕的同僚会自带一些肉馍。

    满宝早等着了,锣声一响,她就让周五郎打出一碗最浓的汤来,里面有好几片肉片和萝卜。

    然后她端




第96章 买卖(云起推荐票四万五的加更)
    满宝松了一口气,就踩在一块大土块上,声音洪亮的让大家排队。
1...2627282930...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