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都是满宝写累了白善宝接笔,或是白善宝写累了满宝接笔。俩人也很干脆,你一张我一张的分了,轮到最后一张时,满宝的小胖手先按在了纸上。

    白善宝叫道:“上次吵架就是你拿的这张,这次轮到我了。”

    满宝道:“这上面我写的最多,你才写了三行字,本来就该我拿的。”

    眼见着俩孩子为了一张纸都快要打起来了,傅县令忍不住开口,“给我看看。”

    俩孩子一起抬头,惊讶的发现,呀,原来县令就在这里呀。

    傅县令:……

    众人忍住笑。

    然后满宝和白善宝重新将稿子整理好,自从吵过几次架,分过几次稿子后,他们就学乖了,在稿子的底部写上数字,这样都不用看,直接就能按页数把它们整理好。

    白善宝把整理好的稿子给傅县令看,眼巴巴的看着他,“县令,我们写的很好吧”

    刚开始读书没两年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能好到哪里去

    通篇都是童言稚语,直白得不得了,并没有什么行文的美感,但却有内容。

    其实这是一篇建议县衙为服役的劳丁提供足量的热水饭菜的文章,文中先是说了服役的劳丁有多辛苦,当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文字还直白,还带着孩子气的话,直白的写到:“他们好可怜的。”

    傅县令:……

    但文中并不只有这样的语言,最主要的是,它详细的举出事例表明了这些劳丁是如何可怜的。

    谁家里有几个人,家境如何,因为要服役,家里如何如何,每天早上吃什么,吃多少,中午和晚上各自的食物和量也都一一列举出来,县衙午晚提供的食物也都列了出来,显然,这不是凭空写出来的文章,而是调查取证过后写的。

    看这童言稚语,显然还感同身受。

    傅县令的官是考出来的,他当然知道写好一篇文章的要点是什么,可以说,这篇文章除了没有文采以外,其他的要点全

    都具备了。

    而如果写这篇文章的是两个未满七岁的孩子,那最后的那个缺点也不重要了。

    傅县令目中闪过惊喜,他低头看着身前的两个孩子,又看了一眼文章,他叠起来收好,问道:“这篇文章能送给我吗”

    满宝问,“县令大人,你觉得我们写得好吗”

    傅县令就摸着胡子赞道:“写得不错。”

    满宝高兴起来,高兴之余又有些惋惜,“那县衙什么时候给劳丁们




第152章 作业
    傅县令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但还是道:“县衙不宽裕,如今给劳丁们的饭食是循旧例,要想改制,恐怕不容易。”

    满宝皱着自己的小眉毛,觉得怎么会难呢,不就是挣钱吗而且大家也没吃多少呀。

    满宝张嘴就要说话,县丞突然开口问白善宝,“小郎君叫什么名字”

    满宝便暂时闭上嘴巴,娘亲说过,别人说话时要等人说完了再开口,插话是无礼的行为。

    白善宝挺了自己的小胸膛道:“我叫白善。”

    “白”傅县令笑问,“七里村的白立是你什么人”

    白善宝愣了一下道:“那是我伯父。”

    “咦,白立还有兄弟”

    白善宝便道:“我父亲与伯父是堂兄弟。”

    傅县令闻言点头,以为白善宝是白氏过来依附白立的亲戚,笑着问他,“看你读书颇有天赋,你父亲现在也制学吗”

    白善宝垂手回道:“家父是大贞元年的进士,大贞二年被任命为巴西县县令,后因为缉拿匪盗亡于任上。”

    白善宝抿着嘴角,显得很不快乐,这番话当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曾经他祖母对着一个人念的,只是白善宝把儿子换成了家父而已。

    这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回忆。

    满宝感觉到小伙伴的不开心,立即把什么劳丁,什么饭菜都丢到了脑后,伸出小手抓住他的。

    白善宝的手被一双肉呼呼的手握住,他往旁边看了一眼,心里好受了许多,元气又恢复了,抬起头来看向傅县令。

    傅县令没想到这还是旧日同僚的遗孤,此时的官员并不多,所以官僚圈子很小,大贞二年离现在又不是很久远,他略一思索就想起来了,“你父亲是白启”

    白善宝奶声奶气的道:“就是家父!”

    傅县令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原来是故人之子,你可愿意来县学读书,我可以给你一封举荐信。”

    白善宝摇头,道:“多谢大人,只是学生现在的学识还去不了县学,等我再长大一些再说吧。”

    傅县令点头,欣慰的道:“很好,白大人也算后继有人了。”

    满宝仰着小脑袋好奇的看着他,想要说什么,却被白善宝狠狠地握了一下手,她便没说话。

    傅县令没有再和两个小孩儿说话,让衙役把他们带下去,然后去看堤坝。

    他是来巡视的,以前都是来晃一圈就走,这次是因为听说工程已经进行到一半,这才来看看的。

    白善宝牵着满宝的手走远,走出很远很远以后才回头看了一下傅县令他们的背影。

    满宝也回头看,见旁边就只有她四哥和大吉了,这才道:“他说谎,他根本不认识你爹。”

    白善点头,“我知道啊,要是认识,我祖母带我们搬来的时候就会去拜访了。”

    “那他为什么要说谎”

    白善宝毕竟比满宝大一岁,从小接受的又是另一种教育,因此道:“这是客套,而且巴西县离这里也不远,和罗江县同属绵州治下,他当然要说一说啦,

    倒是你,以后别什么话都往外说,外面的人和村里的人不一样。”

    满宝惊讶道:“原来罗江县外是绵州呀,你去过吗”

    周四郎都忍不住扶额:……这关注点。

    但白善宝却接受良好,他很快丢到了烦恼,也高兴起来,道:“没去过,但那是州府,肯定会比罗江县更繁华,以后等我们再长大一点儿就去。”

    满宝点头,“我要吃好多好多的饭,快点长大才好。”

    白善宝深以为然的点头,“还得



第153章 钱钱
    刘氏站在窗前看着俩孩子的互动,脸上不由带出了些笑意,她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大吉低头垂手的跟上。

    刘氏停下脚步,侧首道:“由他们去吧,不必狠拦着,至于傅县令那里,不用管。”

    大吉应下。

    刘氏转身正视前方,轻声道:“哪有什么故人,人走茶凉,何况启儿与他从无交集。”

    所以也没必要太过介意。

    话是这样说,但白家祖孙俩人都因为傅县令提起白启而伤怀起来,刘氏是把伤心藏在心里,白善宝夜里却忍不住哭。

    他早已经不记得他父亲了,记忆里并没有他的存在,但他从小听着他的事长大,又因为没有父亲一直被人欺负,让他小小的心里也知道,有爹是好的,爹会保护他。

    所以一连三天,他的小枕头都是湿的。

    刘氏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并没有出手干预。

    但很快白善宝的小脑袋里就没空再做关于父亲的梦了,因为他决定把他的姜挖起来了。

    他的姜长得特别好,比满宝的还要好,肥肥的,一串连着一串,他拿着小锄头把土松了松,握住姜叶往上一拔就带出一串来。

    白善宝很开心,捧着姜就去找他祖母换钱。

    刘氏给了他一串钱,白善宝高兴的不行,拿着钱去找满宝,“你看,我赚了好多钱。”

    满宝一点儿也不羡慕,她跑回自己的房间,从科科那里取出她的竹盒子,抱着出来找他,“我的比你的多。”

    老周头正坐在门槛上抽烟呢,闻言就敲了敲烟杆,悄咪咪的站起来往这边看,发现看不清,便往前走了几步。

    满宝蹲在院子里打开自己的盒子,让他看她的钱。

    里面有一小堆散落的铜板,还有四串分别系好的铜板,满宝数出来给他看,道:“还差二十二枚,我就又有一串了。”

    满宝骄傲道:“等我五哥从县城回来,肯定有一串了。”

    白善宝羡慕,“你怎么赚了这么多”

    “要不是我天天买肉吃,我还能存更多呢。”白善宝掰着手指头道:“我五哥他们每天都能卖出好几百文的姜呢,入冬了,吃姜的人好像变多了。”

    “咦,你不是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吗”

    “是呀,我朋友是那么说的,但好奇怪,他们都是冬天吃。”

    站着的老周头想,两个傻子,姜就是秋冬收的,不秋冬吃,谁还在姜块没大时挖出来吃

    他又悄咪咪的看了一眼满宝朱盒子里的钱,心中有数了。

    几个小的钱都是满宝拿着,老周头从不知道他们挣了多少,但是他知道他们的钱满宝是分开放的。

    满宝说这钱是她的,那就是她的。

    老五和老六分的钱和满宝是差不多的,但那俩小子抠得很,连进城用午食都是买的素包子,不像老四,手里只有四文钱也要买肉包。

    而自从满宝有钱后,她又开始往家里买肉了,或是叫周二郎早上去赶大集买食材时买一些,或是叫周五郎从县城里买回来。

    老

    周头算了一下最近满宝花的钱,对老五老六这段时间赚的钱就心中有数了。

    这么一算,老周头满意起来,晚上入睡前特意当着满宝的面和妻子商量,“入冬了,老四他服役也快回来了,我看可以准备建房子的事了。”

    钱氏也点头,“就在旁边的空地上起吧,顺着建出去,在院子里开一道门过去就行。”

    老周头点头,道:“既然要建,我就想着多建两间,干脆建成七间大房子吧。”

    钱氏惊讶的看向丈夫。

    老周头习惯性的捻了捻手,道:“老四



第154章 打算(云起推荐票12万的加更)
    等满宝睡着了,钱氏这才皱眉看向老周头,“建七间房,你是认真的,还是哄满宝的”

    “当然是认真的了,我会骗孩子吗”还是这种大事,满宝那么聪明,万一让那孩子给学坏了怎么办

    老周头自有自己的考虑,道:“前儿你不是说老四的债要还完了吗”

    钱氏轻轻地“嗯”了一声,道:“不差多少了。”

    谁也没想到几个孩子胡乱种的姜会这么值钱。

    周四郎陆续开出来的那块荒地并不是很大,大概只有六七分,小半种了山药,剩下的都种了姜。

    那一小块姜的产量很大,这段时间,家里每天出去的姜都至少四十斤,也因此每天都有固定的收入。

    其他人不知,但老五他们回来都要和她算一遍账,交了公后还要把老四的那份钱给她,钱氏是除了满宝外知道得最清楚家里的账和各人的存款的。

    恐怕连当事人周五郎他们自己都不是很清楚。

    不知不觉间,家里已经存了一笔不小的钱。

    可要建七间砖石房……

    钱氏蹙着眉头道:“恐怕不够呀。”

    “差不多了,”老周头低声道:“去年存的那些,老四还回来的钱和今年陆续存的,得有三十五两了吧”

    钱氏“嗯”了一声。

    老周头就道:“既然公中的钱有多,那老大他们手里肯定也有,这房子建了是给他们住的,满宝都出了钱,他们自然得出一份。这就差不多了。我心里估摸着,不仅够建房子,连屋子里的摆设都足够了。”

    老周头算道:“每个房间做一张床,满宝的还得添张好一点的桌子和椅子,我们最多给他们添置一套被子,剩余的,他们自个来吧。”

    这一笔笔都得花钱,这么算下来似乎是有些不够,特别是床,那可是大件。

    老周头觉得自己的烟瘾又犯了,他想了想道:“不急,地里的姜不是还有许多吗等卖完应该就差不多了。”

    钱氏瞟他一眼,“你是不是忘了还要给老四说亲呢”

    老周头都快愁死了,道:“不然让他再等一年”

    “明年就十九了。”

    老周头叹气,“是有点老了。”

    夫妻俩许久没说话。

    老周头就咂摸道:“不然和喜借一些”

    周喜地里的姜收获也不小,她同样要交一份到公中,但因为她是出嫁女,这家里的东西将来未必有她的份儿,所以钱氏做主,只取她的三成,剩下的她自己拿着。

    当然,她也是要分给满宝他们的,只是比例也小些,这十几天她每天都背着十几二十斤姜出去,拿回来的钱也不少,所以老周头估摸她手里应该也存了一笔。

    钱氏见他啥都算到了,就道:“你去和她说。”

    老周头就嘟囔道:“我去就我去。”

    但最后钱氏还是没让老周头去,除了在满宝面前,在其他儿女跟前他从不会说软话,让他去借钱,不仅他难受,被借的人也难受。

    &nb

    sp;不过,此时离做房子还有一段时间,钱氏也只是和周喜提了一提,并不是马上就要钱。
1...4243444546...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