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他们到的时候,豆腐早已经点好了,此时正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上面裹着一层纱布,再压着水桶。
满宝好奇的凑上去看,小钱氏就掀开纱布的一层让她看了看,笑道:“多亏容姨来帮忙,不然我还真做不出来。”
说罢和白善宝道:“一会儿小公子回去时拿一些回去,晚上也尝尝我们家的豆腐。”
满宝看它白白的,趁着人不注意抠了一块就放嘴里吃,正好回头看见的白善宝:……
满宝偷偷摸摸的吐出来,见白善宝盯着她看,她就小声道:“没煮过的不好吃。”
白善宝:……这不是废话吗
 
;周家这一板豆腐做得很成功,而且有很多。
之前满宝并没有说一斤豆子能做多少豆腐,小钱氏就估摸着泡了五斤的豆子,想着家里应该可以吃得完,谁知道竟能做出这么多豆腐来。
小钱氏自己估摸了一下,这两板豆腐得有四十来斤。
她戳了戳,觉得已经可以了,便提了刀切豆腐。
钱氏站在檐下看,点了点头道:“分出两盆来,一盆给白家送去,一盆给村长家送去,剩下的,取一些装好来给庄先生送去。”
&
第177章 相亲(感谢书友珞珞帮忙修改的封面)
周四郎喜滋滋的道:“穿得下,穿得下,我少穿一件就是了。”
周四郎不仅换了一身新衣服,还特意把头发洗了,周大郎已经从妻子那里知道明天他要相见的事,见状忍不住看着他乐了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周大郎就带着小钱氏和一众儿女拿着双份的礼回舅舅兼岳父家,周二郎和周三郎也纷纷带着自个的妻儿回岳家,周家一下就只剩下老周头夫妻带着四个小的和周喜了。
周喜一大早起来便把院子给扫了,规整好后就把准备的点心和糖果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钱氏看到后道:“先收起来吧,人没那么快到的。”
周喜就捡了一块点心塞在满宝手里,笑道:“早晚得拿出来,现在我们家也不缺这点点心。“
钱氏心中一晒,怎么会不缺
周喜他们不知道,她却是知道的,如今家里的钱盒子里只有不到一吊钱,这还是最后卖的那些山药孩子们交上来的公中。
快要过年了,这些钱肯定是不能动的,所以老四娶媳妇是真的得和周喜借钱。
要不是冬至,儿媳们都要回娘家,钱氏都不一定舍得花钱买点心。
她转头看了一眼正捧着点心吃得香甜的小女儿,微微一笑,从盘子里拿起一块给周喜,再将点心重新摆了一下,让人看不出来少,“你也吃一些,客人没那么早上门的。”
这一次媒婆介绍的姑娘姓姚,是大梨村的人,她堂姑就嫁在他们七里村,和钱氏算是堂妯娌,她都要叫对方一声嫂子的。
人当然不是直接领到门上来的,而是要先去看她堂姑,由她堂姑带到家里来,用的就是随她堂姑探病的理由,这样事后不成,传出去对男女双方的名声也都无碍。
所以他们这里是第二道门,客人当然来得不是很快。
满宝对四哥要相亲的对象特别好奇,这还是她第一次看相亲呢,没办法,她出生的时候三哥都成亲了,她想看也没得看。
所以一上午她都特别兴奋,为此还狠心拒绝了白善宝的邀约,不跟他去河边找野鸭蛋,而是留家里蹲守。
大门外传来说话声,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满宝最先跳起来往外跑,即便是钱氏反应快也没把人抓住。
她一脸无奈的看向周喜,周喜连忙迎出去。
满宝一看到外面的人就叫,“姚伯娘!”
姚氏是周大宏的娘,跟钱氏平辈,家在村中央,和满宝家有一定的距离,但村子就这么大,大家也经常见面的。
她看到满宝像小牛犊一样从屋里冲出来,就笑呵呵的道:“是满宝呀,你娘在不在家呀”
“在呀,在呀,”满宝的目光精准的落在她身后一个大姑娘的身上,眼睛亮晶晶的,“我娘在屋里呢,姚伯娘快里面请。”
和姚氏一起过来的有三人,一个是满宝已经面熟的媒婆,一个是个年轻小姑娘,还有一个年纪跟姚氏差不多大,正悄悄的打量满宝。
姚氏一边领着人往里走,一边笑道:“我堂侄女今天来看我,冬日里没什么菜吃,听说昨儿你家做豆腐了,所以上门来讨两块,顺便也看看你娘的身子。”
说着话,周喜已经紧跟着从屋里出来了,她笑着迎上来,“姚伯娘来了,快里面请。”
姚氏就笑着和她弟妹方氏介绍,“这是周家的大闺女。”
方氏知道,在来前她已经听说了,周家有个归宁的大姑子,因为生不出孩子和夫家和离了。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看了一下大姑子,再看一眼一旁笑盈盈站着的小孩子,她心里还是略微有些不满。
进了屋,对外的借口算是全了,大家也不必要太过含蓄,由熟悉两边的姚氏和媒婆一起给两家做起介绍来。
周喜不知何时出去泡了茶,让周四郎给端到屋里去,满宝则被周喜带到了外面。
周四郎微红着脸,端着茶进门,给大家上茶。
满宝一点
第178章 失败
满宝目送媒婆和姚家人走远,转身就跑回正屋找她娘,“娘,以后她就是我四嫂吗”
同样回到屋里的周四郎也竖起耳朵听。
钱氏抬头先看了一眼老四的表情,然后问她,“你喜欢她吗”
满宝挠了挠脑袋道:“又不是我娶媳妇,要我喜欢才行吗”
钱氏点点头,看向周四郎,问道:“你呢,你喜欢吗”
周四郎就红着脸道:“我听娘的。”
钱氏便思索了一下道:“这门亲事恐怕不成。”
周四郎脸上的红色就褪去,他抬起头来看向他娘,几乎快要哭出来,他抿嘴问,“是他们家嫌弃我”
刚才方氏可是问过赌钱的事。
“不是,”钱氏本不想过多解释,但见周四郎面色不好,便知道他想岔了,于是解释道:“是我觉得你们不合适。”
她道:“那孩子太听话了。”
周四郎眨眨眼,问,“听话还不好啊”
钱氏就横了他一眼道:“我要找的是儿媳,又不是下人,要听话干什么你性子不坚,又跳脱,得找个有主意的来管着你,这小姑娘太腼腆,太听她娘的话了,进门以后恐怕也是要听你的话,所以你们不合适。”
周四郎突然觉得脊背一寒,他结结巴巴的道:“可,可我觉着听话也挺好的……”
在钱氏的目光下,周四郎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不可闻,“好吧,我听娘的。”
不听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周四郎觉得今天白忙活了一场,回屋把周五郎的衣服换下,“娶媳妇这么难啊。”
满宝却觉得很有趣,“四哥,下次相亲一定要再叫上我呀。”
周四郎却有些心灰了,道:“就跟案板上的肉被人挑选一样,一点也不好玩儿。”
本来在人来前他还是挺期待的,毕竟是自己娶媳妇,想想就激动,可今天先是被方氏凌厉的目光打量了一通,后来又被各种问,他已经有些厌烦了。
“我的情况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干嘛非得当着我的面再问一次”
“看你是不是好人呗,”满宝还是有些惋惜的,“其实姚姐姐真的挺漂亮的。”
知道这门亲事不能成,周四郎的脸总算是不红了,他客观的道:“也就那样吧。”
这一年多来,他往县城跑了好多趟,加上卖东西见的人也多了,漂亮的小姑娘当然也见过不少,当然有比姚姑娘好看的。
既然他们无缘,那这种漂亮就不必欣赏了,所以他很快将人丢在了脑后,开始鼓动满宝,“满宝,今儿是冬至呢,家里不得炖一些羊肉”
满宝咽了一下口水道:“娘说今天杀鸡。”
“大姐做的面可好吃了,可以用羊肉做浇头,躲得碎碎的,合着酱一煮,再一浇……”
满宝口水急剧分泌,跳下他们的床就蹬蹬的往正房里跑,她从科科那里把自己的钱盒拿来,看着里面仅剩的二十三文钱纠结,最后还是全都拿了出来,跑着拿去交给周四郎,道:“四哥,你现在就去买,我让大姐发面做面条,我们午食就吃面。”
周四郎笑眯眯的接了钱,自己在钱袋里掏了掏,掏出七文钱放进去,“四哥钱少,只能往里添七文,你等着啊,我这就去买肉。”
周四郎的钱都是去县城里卖东西时,每天钱氏给他的五文钱里抠出来的,每天存个一两文,到现在积蓄竟然比满宝的还要多一点了,不过他是不会告诉满
第179章 白面条(起点推荐票四万的加更)
方氏继续小声道:“周四下头还有两个弟弟呢,这娶亲可得费不少钱,这样算下来,他们家至少十年家里没积蓄。”
姚氏忍不住道:“他们家刚起了青砖大瓦房呢,可见不是存不下钱。”
毕竟同村生活了几十年,姚氏和钱氏相处得也不错,忍不住道:“她那六个儿子,就是最不着调的周四,在村子里的青年里也不懒的,庄户人家,只要肯干活儿,什么家底攒不下”
“那花的也多,”方氏还是坚持,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撇了撇嘴道:“家里有个那么小的姑子也就算了,还有个归宁的大姑子,这家里的儿媳妇得多难做啊。”
方氏或许信钱氏可以在几个儿媳妇之间一碗水端平,但绝难在儿媳妇和女儿之间一碗水端平。
就好比她,她对儿媳妇能和对待女儿一样吗
周家有满宝那么小的姑子也就算了,她总会长大出嫁的,但周喜却是归宁的,这都一年了还没出门,万一以后不嫁了,那这个大姑子岂不是要一直跟着生活
这些话,方氏没说出口,但姚氏也猜到了。
她就知道这门亲事是真的没可能了,和钱氏同村三十年,钱氏是什么样的人姚氏最清楚不过,方氏要是露出这样的意思来,现在就是继续谈下去,之后也得断。
那还不如现在就说清楚断了呢。
姚氏颔首道:“那你回媒婆一个话吧。”
话是这样说,但方氏还是有些惋惜,毕竟像周家这样有两个连在一起的青砖大瓦房的院子的人家可不多。
方氏幽幽叹了一口气,心中纠结不已。
但没成想,她这边刚给媒婆回话,那边媒婆就立刻应下要给她闺女另说的话,她便知道,周家这是也没看上她女儿。
方氏不免有些不满,但话不好捅破,总不能去问媒婆周家为什么看不上她女儿吧
那不是在打自家的脸吗
在她心里,自家女儿是千好万好,尤其是对比曾经犯过错误的周四郎,她从没想过周家会看不上她女儿。
周四郎对此一无所知,他欢快的跑向大梨村,欢快的挑选了一块好羊肉买回去,因为想着好吃的,因上午相亲带来的郁闷顿时消散一空。
周喜看着,忍不住和她娘道:“看着一点儿也不像是要娶媳妇的人,要不再等一年看看”
等他再长长,至少心性得成熟点儿吧
老周头不乐意,道:“男人成了家就长大了,再等就过火了,到时候娶不着媳妇怎么办”
在老周头看来,老四本来就属于娶媳妇难的人群,再等下去,年纪一大,更难说。
他可不能让老四把底下的两个儿子都给耽误了。
钱氏也点头,“成了亲就长大了,前提是得找个合适的。”
满宝在一旁连连点头,问的却是,“大姐,面发好了吗”
周喜就点着她的鼻子道:“跟你四哥一个样儿,心里眼里就只惦记吃的。”
家里还有豆腐,周喜将羊肉割出一些来,做了浇头后又和豆腐炖了一些。
炖得久了,豆腐上煮开一些小孔,绵绵软软的,却又不散开,满宝用筷子一夹,里面的汁水就噗嗤噗嗤的往外冒,她吹了吹,小心的咬了一口,确定不那么烫后才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满宝吃得眼睛发亮,其他人也吃得不错。
周四郎把碗里的汤汁都喝干,心满意足的一抹嘴巴,发愿道:“要是能天天过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呀。”
老周头也吃得很满足,闻言瞥了他一眼道:“大白天做什么梦呢,也就今儿是冬至,其他时候,你要是敢这么吃,看我不抽你。”
别的不说,光这做面条去的白面就让老周头心痛不已。
七里村也种麦子的,但种得少,所以白面也精贵,至少周家一般时候就不舍得拿白面这么吃。
今天难得的奢侈一回,短期内,至少过年前是不要想着这么吃了,更别提周四
第180章 我的山
钱氏最后还是同意了。
满宝高兴的牵着周四郎的手出门,但出去前,钱氏给他们安排好了去处,“既然要进山,那就去你分得的口分田里看一看,顺便捡些木柴回来。”
然后对要溜出去玩的周五郎和周六郎道:“你们两个一起去,家里的木柴不多,得多打一点回来。”
周五郎和周六郎就耷拉了脑袋应下,一出门就埋怨满宝,“那么冷的天进山干什么,看,害我们得去捡木柴了吧”
“我都跟人约好要去捉麻雀了。”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我这是做大事,而且山里有好多东西,多好玩呀。”
“不就是拔花花草草吗下次我们进山一定给你拔,今天就别去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