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便衣佛陀
“王大锤说的对,我们大家都不是普通子弟,将来肯定要有一番作为的,我想谁也不想自己是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吧”李承乾趁着氛围比较好,对身边的人说道。
听了王大锤、李承乾、李泰他们三人的话,其他人听了也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他们虽然平日里贪玩,懒散,可是都不是傻子,好坏还是能够分的轻的。
“嘁,狗改不了吃屎,他们这些人烂泥扶不上墙,你们三个就算把话说的再好,我看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吴王李恪突然讽刺道。
李恪的话,立刻惹的其他人不高兴起来,犯了众怒。
“说谁呢,你才是狗!”有爆脾气的直接张口就来。
“李恪,你太过份了啊!”李承乾呵斥道。
“李恪,给他们道歉。”李泰也紧接着说。
说实话,李恪这个人的性格很不讨喜,在弘文馆的人缘也非常的差,基本上是被边缘化。跟王大锤他们不怎么对付。
“哼,我说的不是实话吗他们哪一次不是因为作业的事情被老师吗”李恪不知道抽哪门子疯,哪怕是群情激愤,他也毫不客气,依旧说话非常的难听。脸上挂着嘲讽的表情。
李恪之所以这样,其实是因为内心的嫉妒,王大锤他们几乎包括了教室里九成学生,跟着他的也就一两个,所以感觉自己被人排挤藐视了,所以故意找茬。
“有种再说一遍。”一位性格火爆的怒气冲天道。
“就说你们了,怎么啦敢做还不敢让别人说啊”李恪扬着下巴,毫不示弱。
这下子,暴脾气的直接忍不住了,冲过去要跟李恪动手。
王大锤其实明白李恪这么跳的原因,不过他倒是挺满意李恪这次阴差阳错的配合。
因为有了李恪这样的嘲讽和挖苦,以后自己再带着这些人说起学习的事情就容易的多了。
同学之间争吵是没有什么,但是打架斗殴就不太好了,说不定就引来了学堂的先生。
所以王大锤赶紧叫人拦住了性格比较暴躁的那位同学。李承乾和李泰也一样,上前阻拦,他们也是聪明人,知道打架斗殴的严重性。
&n
第240章 弘文馆新风气
第二天,整个弘文馆的风气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大早,就自觉晨读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刈其楚。之子于归,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刈其蒌。之子于归,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反正是各自背诵各自的,不是统一背诵,吵吵嚷嚷,氛围倒是挺不错的,早上大声晨读,可以很好的加深记忆。
上课的时候,所有人都积极认真了起来,下课之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按时完成,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完成绝对不出去玩。
他们的改变,很快就引起了他们的家里人的注意,见自己家的孩子突然变得如此拼命认真学习,心里自然非常的高兴。
弘文馆的先生也都非常的奇怪王大锤他们的改变,不过见他们是真的用心读书,也是非常的满意。
看到这些往日不怎么爱学习的孩子认真起来,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很欣慰。免不了夸讲他们几句。
这些人以前可都是为了学习的事情经常受家长和老师的责罚,突然受到表扬,自然欣喜若狂,读起书来就更加的用心卖力了。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家乡和老师看他们越来越努力,表扬的次数自然就越来越多,他们受到的表扬越多,读起书来也就越大刻苦努力。
大家来学堂的时间也都越来越早了,来了之后,都会自觉的温习功课或者复习功课,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整体学习氛围变得越来越好。
日积月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大家学习起来也越来越轻松自如,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作业,现在用过去一半的时间差不多就能做完。
大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老师和家人对他们态度的转变,都越大的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王大锤的提醒,心里也就更加的对他感到佩服了。
当然了,王大锤也不是一味的带着他们埋头苦干,学习的空挡时间,也带着他们玩一些比较轻松有趣的游戏,给他们讲各种有趣的故事。
王大锤的点子总是层出不穷,让他们总有数不尽的新鲜事做。
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虽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却亲如兄弟。
“最近我们家人都夸我进步神速,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谁说不是呢,以前老被他们骂,现在被夸讲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呢。”
“我们家也一样,最近回到家什么事都不让做,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只要是读书的事,他们都一概支持。”
下课的空间里,大家闲聊着,虽然听上去像是有点抱怨,但是脸上的表情,早就出卖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喜悦。
“魏院长还专门去我父皇哪里表扬了我们大家呢。要魏院长这样的人说句夸赞的话,是有多么不容易,我想不用说。这次真是没有想到呢。”李承乾道。
“是啊,我们魏院长可是出了名的严厉,从他嘴里经常听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批评,夸讲的事情可是少之又少。”李泰附和道。
“那大家听到魏院长表扬我们大家伙,你们高兴
第241章 西岭月(1)
镇海,旧称江南东道,统管润、苏、常、湖、杭、睦六州,是江南最富庶的一片土地,自古便为鱼米之乡,山水秀美,人才辈出。而如今的镇海节度使李锜来头更是不小,乃大唐开国之君、高祖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之后,族谱上位列五世孙。若认真论起族中辈分,他比当今圣上还要高出三辈,是名正言顺的宗室成员、皇亲国戚。是以在现今各藩镇之中,镇海节度使李锜资格最老,他的嫡长媳身价也最高,是大唐名门贵女都虎视眈眈的位置。试想一旦做了他的儿媳,参加宗室家宴时,就连当今圣上也要敬称一声“叔祖母”,那是何等风光!
偏偏这风光砸在西岭月头上,她还不稀罕,却又不能表露出自己不稀罕,只得硬接了节度使夫人的帖子,以蒋家千金的身份提前来做客。镇海的治所,即节度使府所在之地在润州。虽然西岭月知晓李锜地位非凡,可还是没想到他的府邸竟然修建得如此气派——背靠金山,下临江滨,依山傍水,玉阶彤庭。主院五进,分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前院活泉入池,假山迎客,怪石嶙峋,竹露荷风;中院前厅待客,中厅议事,后堂处理公务,端庄稳重;后院用于居住,却最令人惊艳,院内以御花园的规模营造出私家园林,引水成湖,湖中三岛,岛中建亭,以桥相连,掘地造山,楼阁依势,亭台别抱,九曲回廊。若将节度使府比作女子,前院便是小家碧玉,中院是大家闺秀,而后院并着这座花园,则可堪称绝世美人。再加上东西的跨院、厢房、书楼、练武场等,府内琼楼廊台错落有致,泉石竹林动静皆宜,花鸟鱼虫相映成趣。据说整个府邸足足占地五百亩,出入需要乘坐肩舆,府内仆从三千,不知彼此住在何处。西岭月便是坐着肩舆去见的节度使夫人。当她身处夫人所住的宝华院花厅,忽然后悔听了裴行立的话——这么大的府邸,万一她陷在这里,就连逃跑也没个去路。如此一想,她越发感到不安,连上好的茶水都难以入喉。“夫人到了。”婢女的一声通传让西岭月及时回神,她连忙放下茶盏起身,屈膝行礼,恭候节度使夫人进门。阿萝站在她身后低声提醒:“手势错了。”西岭月迅速换了个手势。水晶珠帘恰在此时清脆碰响,一句笑语随即传入耳中:“是蒋家娘子来了吗”西岭月闻声抬头,只见一位中年贵妇在婢女的搀扶下迈进门来,她穿一件霞影色半臂襦裙,缠着素锦绣金披帛,梳着最时兴的盘桓髻,发钗、梳篦、项坠、手镯等,一整套都是白玉所制。难得的是,这套首饰材质相同、工艺统一,皆为八宝簇珠,是取自同一块白玉雕嵌而成,看似寻常,实则价值非凡。西岭月就这般随意扫了一眼,已是微微惊诧,只因眼前这位贵妇面庞圆润、肤色白里透红,一双狭长的丹凤眼只有些许细纹,两鬓更无一丝白发,看起来至多四十出头。而众所周知,镇海节度使李锜已经六十有七了,他的夫人是原配,年纪应该与他相仿才对,果然还是富贵人家保养得宜。感叹归感叹,西岭月还是懂得礼数的,连
第242章 西岭月(2)
主仆两人回到小客院时已是午饭时候,高夫人专程让婢女将吃食送了过来,统共十二道菜并着两道汤羹,不可谓不精致。西岭月胃口大开,但又顾及蒋三娘的身份不敢多吃,只得每道菜尝一小口。这一尝她却没了胃口,因为这些菜竟然全是素的,连荤腥都没!一旁的婢女见状,连忙笑道:“娘子恕罪,都是婢子的错,忘了向您解释。这是先祖夫人定下的规矩,每年七月七开始,府中要连食三日素斋。可今年七月七碰上簪花宴,总不能让各家千金都来吃素,因而我家夫人把素斋日提前了,今明后三天,就连仆射和世子都不能开荤呢!”仆射,即节度使李锜兼任的官职,虽为虚职,自古却等同丞相,比节度使的头衔要高,资历也更深。因此上至公卿下到百姓,大多敬称李锜为“仆射”。既然连李锜和李衡父子都要吃素,西岭月还能说什么唯有笑回:“吃素有益于修养身心,先祖夫人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婢女听闻此言自然很是满意,西岭月便在她的注目下勉强吃了些素菜,细嚼慢咽,倒真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模样。饭后,婢女们收拾了饭菜便告退而去。阿萝见人都走了,才对西岭月说道:“我看高夫人是在借机考验你!怎么就这般巧,偏生在咱们进府的时候吃素还有那几个婢女,恨不得在你脸上瞧出两个洞来,定是高夫人派来相看你的。”
西岭月岂会看不出来她想起昨夜裴行立的交代,忙问:“对了,三娘闺房里的那个画缸,带来了吗”阿萝一愣:“带画缸做什么”西岭月故意说道:“当然是做做样子,好让夫人和世子知道我喜好诗书字画,手不离卷啊!”阿萝翻了个白眼:“那便将画缸里的字画带来就是了,还带什么画缸怪沉的。”“你不懂,”西岭月轻咳一声,“讲究一些的书香门第,谁家不放几个画缸快快快!吩咐车夫回去一趟,再收拾些诗书,最好……最好凑满半车!”“这也太矫情了,咱们才住几天啊,一看便是做戏!”阿萝不同意。西岭月遂沉下脸色:“如今谁是主子”阿萝张口欲还嘴,可到底是忍住了,不情不愿地领了命,去找车夫吩咐此事。
西岭月也着手拾掇行装,把蒋府带来的吃穿用度一一摆放,一直忙到夕阳西下才整理妥当。想起晚间还有高夫人的宴请,阿萝又替西岭月重新梳妆,为她换了一身藕色襦裙,更显她清新脱俗、身姿窈窕。然而打扮好许久,仍不见高夫人派人来邀,阿萝便有些等不及了,伸着头望向窗外,一脸焦急。西岭月只觉得乏力犯困,坐在妆台前哈欠连连,尤其顶着那发髻和沉重的钗环首饰,她连脖子都直不起来,整个人无精打采。须臾,只听院门“吱呀”一声轻响,一个婢女匆匆走进来,禀道:“娘子,我家世子要来探望您。”阿萝简直两眼放光:“世子走到哪儿了”“马上进院门了!”“多谢,我家娘子这就出门相迎。”阿萝甜甜一笑,塞给那婢女一吊铜钱。
那婢女也不客气,伸手接过。阿萝望着婢女走远,这才转身一把将西岭月拉起,紧张叮嘱:“机会难得,你可要好好表现。”西岭月胡乱点头,勉强撑起精神往外走,刚走出前厅步下台阶,便听到一个温厚的声音响起:“三娘可是身体不适”西岭月抬头一看,才发现两名年轻男子已进院门,就站在院落中央。当先那
第243章 西岭月(3)
李衡这才拍了拍额头,失笑道:“瞧我只顾着说闲话,反倒忘了正事。今日午后有位贵客到访,晚上家父家母要设宴款待他,晚饭还请三娘自便。”
西岭月巴不得落个清净,遂笑着回道:“夫人和世子太客气了,自然是贵客要紧。不过……”她看了一眼窗外天色,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既有贵客临门,世子不用作陪晚宴吗”
“自然要陪,只是贵客与家父一直在书房议事,晚宴尚未开始。”李衡说着已站起身来,也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时辰大约差不多了,我也得走了,明日得空再来看你。”
明日还来西岭月扯出一丝假笑,起身送客,嘴上却说:“茶还没上,您就急着走”
李衡笑得颇有深意,睨着她道:“一杯茶而已,来日方长。”
这句话让西岭月打了个激灵,不敢再多言。她尾随李衡出了前厅,一眼瞧见裴行立百无聊赖地站在院中,正望着一片湿漉漉的地砖出神,很显然,方才他是特意避开,好让李衡与她单独说话。
此时夜色渐深,华灯初上,整座节度使府灯火辉煌,映衬得裴行立丰神俊朗,更兼一丝神秘的忧郁。西岭月见状不由得心想,单瞧李衡,她倒也觉得相貌周正、气质不错,但与裴行立一比就实在是太过平庸。偏巧两人还是表兄弟,时常聚在一处……
西岭月再看李衡,只见他已兀自步下台阶,无视裴行立,朝院中的侍卫命道:“好好保护蒋家娘子,不许有丝毫懈怠。”
“是。”侍卫们纷纷领命。
此时阿萝恰好端着茶盘走来:“咦世子和裴将军这就走了茶还没吃呢!”
李衡转过身,见她茶盘上放着三只青瓷茶盏,便走上前去,打开其中一盏瞧了瞧:“的确是好茶,你辛苦泡出来,可惜了。”他边说边端起那盏茶,拂开茶盖欲饮上一口。
然而他刚将茶盏送至嘴边,忽被一阵高喝打断,是有人在不远处大喊:“抓刺客!快抓刺客!”
“咣当”一声,李衡将茶盏重重放回茶盘之上,与裴行立跃出院门,匆匆离开。
此后一整日,节度使府阴云密布。侍卫们来回搜查,将整座府邸翻了个遍,就连西岭月所住的院落也没有放过,接连来了两次。
与此同时,府内传言纷起,说昨夜的刺客不是人,而是一道青烟。还有人说,是近年李锜杀戮太重,怨灵化作青烟前来报复……
一时之间,府里人心惶惶,许多人都经历了诡异之事,就连厨娘洗个菜也看到了鱼精……
下人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唯独阿萝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抱怨昨晚李衡放茶盏时太过用力,溅了她一身茶水,还烫伤了她的手指。明明只起了两个小水泡,她却嚷嚷着要请大夫,不似吃苦耐劳的婢女,倒像个娇嫩的闺秀。
西岭月听她叨叨一个早上,实在受不了了,便找个借口将她支开,让她去打探李衡的消息。
阿萝这才高高兴兴地去了。西岭月望着她的背影,直叹她天真过头,心大如斗。
这日用过午膳,高夫人一直没有差人传唤,大约是因为刺客之事,她也没心思招呼外人吃饭。眼下府里都忙着寻找刺客,这座小院也无人在意,西岭月便趁机小睡片刻,养养心神。
也不知睡了多久,她耳畔突然传来阿萝的声音:“娘子,不好了!醒醒,你快醒醒!”
西岭月被摇醒,起身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
阿萝先是斥责她:“在节度使府做客,你怎么敢午睡”
西岭月不以为意:“吃饭睡觉,天经地义!”
&
第244章 西岭月(4)
“岂会”西岭月说得一本正经,“您与我初见之日,不正是在金山寺吗”
李衡见她嘴硬,还不肯承认那日去金山寺的目的,遂忍住笑意道:“既然如此,倒真有一桩事要请三娘帮忙,家母昨夜受了惊吓,你这些日子多去陪陪她吧,我怕是不得空了。”
这算哪门子的帮忙西岭月还欲努力争取,但李衡已有去意,道:“我还得去找线索,就不陪你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