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新活一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里全是水
说话间,老板娘已经煮完了云吞面。她分别盛到五只大碗里,用托盘托着,递给了老板。
老板把托盘端到外面,在碗里撒上香菜,然后拿马勺给碗里浇上汤,并且打了满满五勺猪杂,分别放在五只碗里。
新鲜出炉的猪杂云吞面上桌,却是只见面条,不见云吞。
老板介绍说,面在上,云吞在下,这是祖传的窍门。这里的面是老板每天亲自做的竹升面,竹升面筋道有嚼儿劲,刚上桌时是最佳赏味期,口感最佳,所以要先吃。
大家听得都是食指大动,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和勺,向着云吞面发起进攻。
老板很健谈,他看到大家爱吃他的面,心里很高兴,外加孙大海还不时和他交流几句,于是他便打开了话匣子。
老板介绍说,他姓秦,随母姓,原本是粤省一厨艺世家的庶子,云吞面的做法就是家里传下来的。
他小时候正赶上乱世,战火纷飞,家道衰败。一次意外,他和母亲被主母借故赶了出去。
从此他改随了母姓,两人几经辗转,来到香江定居。
秦老板的母亲,原本
第113章 军哥和山仔
一拨几乎全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许多人都光着膀子,露出身上的纹身,表情凶恶,面露狰狞,一副我是坏蛋的模样。
另一拨人则是岁数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偏大一些,个个身穿破旧的衣服,灰蒙蒙的一片。但他们不动声色,面带轻蔑地看着对方,举手投足之间,显得十分剽悍。
被秦老板称为山仔的那个人,坐在圆桌主位,看起来是纹身青年的带头人。
“山仔”开始说活:“军哥,那件事,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对面的一个人说:“我们可以再加上一个数,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
“山仔”皱了皱眉,没有理说话的人,而是对着另一个人说:“军哥,这么说,那就是没得谈了”
刚才说话的人,在军哥耳边小声说着什么。
军哥在思考,他的手放在桌子上,食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不快,很有节奏。
“我们可以最后再答应你一个条件,当你需要和别的社团动手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十个人帮你们出手。”军哥开口了,声音缓慢而低沉,一股海蛎子味。
噗嗤一声,孙大海笑出声来。
所有人一齐转头,瞪着孙大海。
他连忙捂住嘴,一边冲他们摆手,一边习惯性的用普通话说:“不好意思,我实在没忍住。你们继续谈,不要管我。”
说完,他发现自己说的是普通话,便又用粤语重复了一遍。
军哥目光中带有一丝亲切,而山仔的看着他的目光,由愤怒,忽然变得有些奇怪。
没忍住笑的孙大海,知道自己闯了祸,在众人的注视中,小心肝儿噗通噗通的乱跳。
“但你要负责提供武器,如果有人受伤,也要你负责出治疗费。”这时军哥继续说着他的条件,帮孙大海解了围。
对面的纹身青年们,大多连普通话都听不懂,更何况是东北话呢。
翻译连忙用粤语复述了一遍。
这时,山仔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坐在他旁边的人,干瘦干瘦的,还戴了副眼镜,看起来像是白纸扇——也就是社团中的军师或幕僚之类的人物,插嘴说:“军哥,这不合规矩吧。钱归钱,帮忙归帮忙,混在一起,可就掰扯不清了。再说,说到动手,我们的兄弟多了,个个讲义气,还能缺人手不成”
军哥旁边的人,又对军哥一阵耳语。
孙大海算是看出来了,这军哥不是带着翻译来装逼的,丫就听不懂粤语。
看他的打扮,穷的很,难道是刚游过来的
军哥听完“翻译”的转述,扫了一圈山仔带来的人,目光中有些轻蔑。
山仔很敏感,他开口说:“别看我的兄弟们年轻,可都是敢拎着刀上,不怕见血的主儿。”
翻译没有转述,自己就接口说:“见血算什么我们谁身上不是带着几条人命的!”
一语既出,餐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山仔和白纸扇对视了一下,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恐慌。
孙大海也是头皮发麻,嘴里发苦,自己就是来吃碗面呀,最多算是心怀不轨,想把秦老板连人带手艺都拐走,可这不是还未遂嘛,怎么就掉贼窝里了
他们不会杀人灭口吧现在自己这些人,都被堵在饭馆里面,想跑都跑不了。
指望榮叔带队突然出现吗
可是影视剧中,警察总是完事以后才出现,现在不会来的。怎么办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在孙大海胡思乱想中,场面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山仔不愧是带头大哥,他强自镇定下来,开口问道:“你们……你们是雇佣军”
声音干涩,略带颤抖。
翻译知道自己嘴快惹了祸,见军哥看着自己,便小声对他解释情况。
军哥听后,用责备的目光瞪了他一下,然后对山仔说:“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是大陆的复员军人,刚参加完南边的战斗。
小毛说的人命,是我们在战斗中杀敌所致。
我们来香江,是为了挣口饭吃,更好的生活,和你们没有直接的冲突。”
小毛翻译完,对面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气氛,顿时缓解了不少。
见此情景,秦老板出来打圆场。
“好了,一点小事,好好商量不就完了让你们搞成了什么样山仔,你说来
第114章 双方冲突的原因
有了秦老板居中调解,双方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事,现在也就心平气和地继续谈。
军哥全名叫做赵军,辽东口营人。1954年出生,17岁时参军入伍。
当1979年卫反击战开始时,赵军时任某部队连指导员。他们是第一批上战场的部队之一,属于东线战区,孙卫民的部队属于西线战区。
首轮战役结束后,他们奉命撤离战区,返回驻地,并按照服役年限,陆续开始复退工作。
血与火的战场,不仅磨炼了人的意志品质,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战友之情。
1980年,石志坚是他们连队第一批复员的战友之一。
他回到粤省的老家后,被回乡探亲的远房亲戚看中,和他父母商量后,把他过继给了那位亲戚,并一起去了香江。
他的新爸爸是个孤寡老人,别人都叫他石老头。
他住在兰桂坊几十年了,自己有间仓库。平日靠出租仓库,并帮忙看管和搬运仓库物品为生。
他上了年纪以后,就想着要延续香火,所以回大陆探亲,就是想在亲属中过继个儿子。
石志坚哥哥弟弟有好几个,自家都吃不饱饭,他父母便同意了过继。
于是,新进香江人石志坚,开始了在香江的生活。
他的新爸爸其实也没有什么钱,不过,守着自家的仓库,只要肯卖气力就能吃饱饭。
而且,他家的邻居,好几户都是这样经营仓库的。
人老了就干不动了,家里的年轻人又不肯干,所以这边对壮劳力的需求很大。
对香江年轻人来说,这个工作又累又苦,薪水还很微薄,实在是没有人愿意干。可对大陆人来说,却是非常肥美的工作。
石志坚连写了好几封信,寄到连里,把这里的情况介绍清楚,并请他的老领导赵军帮忙组织一下,看谁愿意到香江,大家一起发财。
赵军动心了,他和石志坚的情况相仿,家里兄弟姐妹不少,他更愿意出来打拼,挣钱帮助家里,而不是回家种地,和兄弟姐妹们抢饭吃。
1981年冬季,赵军复员了。
他先回到老家,和家人共度了一个完整春节。
出了正月以后,他按照约好时间,来到了广州,他们事先定好的集合地点。
石志坚也来了,他们在最后期限过后,又多等了两天,直到确定没有人再来为止。
算上赵军,他们一共来了十六个人,石志坚带他们找到事先联系好的蛇头,花了不少钱,最后顺利偷渡到了香江。
到了香江,他们就开始了工作。他们干活肯卖力气,人也老实勤快,虽然大部分人言语不通,但对工作都很认真负责。
他们是三月初开始工作的,白天根据要求搬运货物入库出库,晚上排好班,轮流到几家仓库值夜班,这下可把那些仓库主高兴坏了。
为了省钱和方便工作,他们采用了部队的管理模式,大家同吃同住,一起生活。
他们来的人里没有炊事员,所以一日三餐由石志坚和小毛负责,谁让他俩都是粤省人,最会吃呢!而且,他们与外界交流,没有语言障碍。
石志坚的新爸爸石老头也很开心,每天跟他们一起吃喝生活,还负责日常的采购。
五月初,几间仓库的老板一起给他们结了账。他们第一次分到了钱,便准备庆祝一下。
其实四月初他们收过一次钱,是三月大半个月的工钱。因为石志坚前期为大家花了不少钱,包括偷渡的钱和伙食的费用,所以他们一致决定,把三月的收入钱都给了石志坚。
既然决定要聚餐,那就需要去采购。
石老头和石志坚两个真正的香江人,各带一个人,分头去鱼市和菜市采买物品。
石老头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
他手里拎了一大条猪肉,还有一捆白酒。跟他一起的人,名叫巴特尔,身上则是挂满了大包小包,全是水产海鲜,手里还抱着一个大鱼篓,里面是两条大鱼。
快到家的时候,在狭小的巷子里,突然窜出一只灰扑扑的动物。
它个头挺大,眼里泛着绿光,耳朵尖尖的,尾巴耷拉在身后。
&n
第115章 当穷人遇到穷人
两拨人开始了谈判。
双方冲突的罪魁祸首,那只死掉的“狼”,被抬了过来。
受伤不清的阿福,被扶过来,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不是狼,是一只刚成年哈士奇。
……
阿山所在的社团不大,人数也不多,原因就是他们很穷。
虽说是社团,但其中也有好又坏,阿山的社团主要是靠收保护费过日子,自己并没有经营什么黑色产业。
他们的老大没有文化,也不会经营,但人很善良,秉承的理念就是拿人钱就要为人家做事,是很老派的社团作风。
他收了保护费,就真的会帮商户做事,不光防止小偷和小混混骚扰商户,还经常帮商户搬东西、修房子等等,在他控制的范围内,口碑非常好。
在他的影响下,整个社团都是这样,甚至有人笑称,他们收的钱不应该叫保护费,而应该叫物业管理费。
他们社团不沾赌和毒,本着合作的态度,管理着十几个流莺。这算是他们唯一的生意。
难怪他们穷呢!
这也是任爸爸身为警察,知道阿山在这家社团后,只怪他不争气,却没有逼他退出的原因。
因为穷,社团也养不起太多新人,更没有能力和临近的社团抢地盘。打不起呀,不说要发给兄弟们的奖金,光是医药费和进了警局的保释费,他们就承担不起。
阿山在社团混了足有十年,最近才刚刚分到半条街,不是功劳不够,而且没有新地盘可分。
这半条街还是一位社团元老的地盘,因为要去国外定居,所以交还给了社团。
这半条街上没有什么大商户,油水不多,刨去上交社团的三成后,每月阿山也就能得到五六千块,勉强能养活他十几个手下,还不能有别的花销。
所以,当他们发现赵军一伙有实力,即使在自己人受伤的情况下,都能忍住,要以谈判来解决。
穷则思变,阿山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没钱,没地盘,招不上新人,这成了恶性循环,照这样下去,不用等别的社团来打,自己社团迟早要完。
说到这条哈士奇,却是他们集体省吃俭用,凑钱买的。
新入伙的小弟阿福是刚从湾湾搬过来的,以前在湾湾一家狗场打工。他出主意说要养狗,以后靠卖狗崽儿挣钱。
大家也都同意了。
于是,他们省吃俭用三个月,攒下五千港币,买下这条不到一岁的纯种母哈士奇。
大家一起精心照顾它几个月了,这些日子,阿福根据它的种种迹象,判断是它到了发情期。
今天,他们要给它配种。
他们花了五百港币,请一个养纯种哈士奇公狗的人,带狗上门来配种。
可能是狗龄还小的缘故,他们的母狗非常不配合,在院子里乱咬乱叫,表现得很狂躁。
最后,一不小心,它从院子的排水沟中跑了出去,直到遇上石老头和巴特尔。等阿福他们追出来,为时已晚,悲剧已经发生了。
事情既然发生,双方也都认可了事实,那就谈判呗。
首先是伤员,巴特尔受伤较重,阿山这边是三人受伤,双方差不多,所以各自负责自己的人。
现在双方的分歧主要是在狗的赔偿费上。
阿山这边是要用它下崽挣钱的,结果被杀了,因此开价要一万港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