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当你看到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齐落瓦!”
“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风车!”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
这些都是广告词,但每一句都深深地刻在了刘琅的记忆里,别说是他,和他同龄的那代人谁没有听过这些广告词对于他那代人来说,这些广告词真的和西游记电视剧一样无法被忘记。
不是因为这些辞藻多么的经典,而是在那个电视台只有三四个频道的年代里你无法有更多的选择,每天数次乃至数十次但狂轰滥炸,即便是个傻子也会把他们牢牢记下。
同样,“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西亚”这句广告词也被全国无数人牢牢的记下,即便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亚西亚是个什么东西也会听过这句广告词。
亚西亚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就是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影响了一代人,可见亚西亚商场对时代的影响有多大了。
在前世,刘琅看过很多关于这座商场的资料,亚西亚前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业务的中南省乡镇企业局下属中原不动产公司,与中南省建设银行所属租赁公司合作,共同投资投资万元筹建一家百货商场,准备建成后将商场铺位出租来获取利润。
商场地处郑州闹市区的“三七广场”,原本应取得较好收益,谁知建成后因商机匮乏而许久无人问津,两家公司一时间都面临着前期工程耗资量大而造成的资金压力。
时任中原不动产公司总经理孤注一掷,准备自己经营商场,他聘请时任郑州市信托公司下属家电商场副经理的王晓舟来担任商场总经理一职,这位王晓周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职业经理人。
一九年七月份,营业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郑州亚西亚商场正式开业。
当时的中国商界还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的时代,其中计划经济依旧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形式就是国营商业一统天下。
老百姓对商场的印象,依然是冰冷的柜台和高高在上的营业员,大部分消费者还得拿着布票、粮票、食用油票、自行车票。
亚西亚打破了这一局面。开业当天的盛况,后来被认为是中国百货零售业改革的一座里程碑。
新商场打破传统国营商场暮气沉沉、售货员冷面如霜的样态,转而以全新的面貌面向消费者。
在服务上,亚西亚商场的营业员都接受过早期训练,他们衣着统一,面容姣好,口齿伶俐,一律说着普通话,见到顾客先鞠躬,后问好,从不说不。
营业员的管理还有着严格的“三声服务”,迎接顾客有招呼声,接待顾客有介绍声,顾客离去有送别声。
到营业结束时,所有商场员工、营业员都要停下手头一切工作,立正目送顾客离场。
此外,商场还配置有的迎宾小姐、公关小姐和歌舞表演,大厅中央安放琴台,每隔半小时就有乐手登台演出。
为了吸引顾客并打造独具一格的商业品牌,当时郑州最漂亮的年轻姑娘,会经过三个月严酷军训打造出类似国旗班的仪仗队,每天清晨在商场门口升国旗奏国歌,为围观的顾客做队列表演,这一度成为郑州最著名的观赏景点。
除了服务人员,服务措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亚西亚奇迹的陨落
在亚西亚商场出现之前,全国各地的百货商场服务员那是非常牛,你能不能买到东西那得看对方脸色,如果人家看不上你,不好意思,你买的东西没到货,所以在八十年代副食品商店和百货公司的服务人员都是别人要巴结的对象,至于说人家要拿顾客当上帝这种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亚西亚商城的服务方式颠覆了国内的观念,众多商家纷纷效仿,国产零售百货业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后世很多人以为这种服务方式的转变是现代服务业到来的一个标志,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应该说现代服务业是国家商品丰富化的必然产物,“以顾客为上帝”也是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被亚西亚商城最先应用,立刻就让老百姓感到了新奇。
以前国家商品紧缺,百货商店就成了老百姓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及副食品唯一的地方,服务员拥有是否卖给你的权利,所以这些服务员就非常的牛,反正你是爱买不买,跟我没关系。
但这几年商品越来越多,不少的个体户都开设小卖部,就是阜城也有数十家私人小卖部,在这些小卖部里可以买到烟、酒、糖、茶等生活用品,这就大大冲击了国营百货,老百姓对百货的热度也消减了不少,再加上老百姓对那些服务员的面孔实在是看不惯,所以只要是在小卖部里能够买到的就不会到百货商店去买,百货商店的营业额不停的下降,百货商店开始出现大量亏损。
亚西亚商城就在这种形势下诞生,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让来百姓感到新奇和舒服,然后全国范围内所有百货商店纷纷效仿,国家的零售业进入了新的时代。
盛华和就是模仿亚西亚商城,租了中国城八千平方米的面积,服务员统一着装,她们大多数都是二十左右岁的少女,这些人多是农村姑娘,五六年前还在家务农,但不甘心命运的安排,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来到的大城市,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整个国家已经开始了一个人口转移的时代,落后地区的年轻人不断向大城市转移,首都、沪市、深市、广市等大城市都是他们的目标。
最为明显的就是深市,短短十年时间就从只有几万人的小渔村变成了人口百万的大都市,百分之八十以上人都是外来人口,这在中国历史上都不多见。
另外首都每年年底的火车站也出现了返乡潮,这就是春运的前兆,未来将会有几百万外来人口进入首都,整个国家超过近亿人进入城市,春节一个月的时间里会有几亿人次在各条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线路上奔驰,这些人用双手搭建出高楼大厦,用智慧创造出自己的财富。
这的确是一个奋斗的年代,每个平凡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怀揣着这些梦想他们来到了向往的城市,然后在这里挥洒自己的汗水,多年以后有些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样有些人没有实现,但这不是说他们没有成功,在这段激情岁月里他们一定获得了很多东西。
现在这些二十左右岁的年轻人就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再过十年,他们当中一定有人会得到他人的认可,或是成为富翁,或是找到心仪的恋人,在这个时代里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
刘琅、邵明涛、孙虎以及数名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作人员进入盛华和百货商店立刻就有几名服务员走了过来。
“几位先生好,大家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会为大家服务!”
“嗯,我们要买这些东西!”
孙虎将一页纸递给对方。
对方接过来一看吓了一跳,妈呀!这么多!
这是采购单,别的不说,光茅台酒就二十箱,一箱六瓶足足一百二十瓶,一瓶酒是一百一十块钱,一共是一万三千二百块钱。
中华烟一百条,每条一百元,又是一万块钱,另外全聚德真空包装的烤鸭三百袋,每袋五块八毛钱,这又将近两千块钱,还有大白兔奶糖、天津麻糖以及上好的布料,全部是几百人的份额,粗略一算最起码超过十万元。
那名服务员可不敢做主,急忙告诉了一个领班。
“各位,这些东西你们怎么拿”
领班问道。
“外面有车,你只管给我们找就是。”
“这………这东西太多了,得从仓库里面拿,我得根经理说一声!”
&nb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我死也瞑目了
就在刘琅回忆之时,一个中年人在那位领班的带领下向这边走来,突然看到邵明涛,先是一愣,然后就小跑过来。
“您………应该是邵总吧”
“孙凤德,我是邵明涛,你马上按照我给你们的名单把货物备齐!”
邵明涛直接开口。
“邵总,真的是您,罪过罪过,我们怠慢了,你们这些人是怎么搞的这位是勇力集团的邵总,你们眼睛都瞎了吗你们都别干了!”
孙凤德对着手下大叫。
“孙凤德,这些人也不认识我,你跟他们喊干什么再说我就是来买东西的,你赶紧卖给我就是,别废话了,加快速度!”
邵明涛皱着眉头说道。
勇力集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在房地产、商贸物流、金融等行业都有投入,勇力俱乐部是首都最负盛名的高端娱乐场所,一般人都进不来,接待的都是外商和外交人员,还有马上建成的勇力大酒店,也是在首都非常有名气的建筑。
做为勇力公司的总经理邵明涛也以著名企业家的身份频频出现在首都以及国家级的商业企业交流会上,而且身份很高,不是什么盛华和百货公司能够相比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勇力公司背后有国家的影子,属于国家企业,而邵明涛能成为勇力集团的总经理自然不一般了。
当然,勇力公司有军方背景这件事很少有人知晓,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公司只是一个商贸公司。
孙凤德前些日子在首都召开的一个商贸会议上见过邵明涛,对方还是会议的重要负责人,今天邵明涛现身自己的商场是不是要检查什么孙凤德有些诚惶诚恐。
听到邵明涛这么说,孙凤德马上反应了过来,看样子对方是真的来买东西的,那就好,那就好,不过这些东西也太多了,尤其是茅台酒和中华烟都是成箱买,这份名录上的货品就超过十万元,十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已经比商场一天的销售额都多了。
看样子这应该是他们自购的商品,这勇力公司真是有钱,能到勇力俱乐部的人也都是有钱人,我是比不了呀!
孙凤德一边心中暗自感慨一边招呼着手下人赶紧从仓库搬货,结果仓库里也没有足够的茅台酒,只能又把摆到货架上的酒拿了下来,还是不够,孙凤德又亲自到不远外的其他商场购买,一群人忙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刘琅要买的东西凑齐,然后放在了两辆卡车上。
期间刘琅带着大家在全聚德烤鸭店吃了午饭,现在的全聚德跟以前不同了,租了一块六百多平方米的地方,装修的也非常好,中午时分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当然,全聚德大饭店消费是很高的,五六个人吃一顿饭没有一百多块钱下不来,所以来这里吃饭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钱人,刘琅和邵明涛在首都那是名人,尤其是刘琅,不知有多少人想见他一面而不得,为了不被人打扰他特意找了一个雅间,在雅间里吃饭还要多加五十块钱,看来全聚德大饭店对商品经济的理解很透彻,不过刘琅也不在乎,这一顿饭他就花了一千多块钱,还在乎这五十块钱
吃过午饭后孙凤德才把所有货物凑齐,忙前忙后连午饭都没吃上的他还不住的向邵明涛道歉。
“邵总,实在是对不住,让您久等了!”
“好了,你们忙去吧,大家也辛苦了,赶紧去吃午饭吧!”
邵明涛对他们很客气,但也没多说什么就和刘琅坐上了车,三辆车启动离开了中国城。
“孙总,那个邵总就是勇力公司总经理”
看着邵明涛等人的车离开,领班询问道。
“嗯,他是邵明涛,勇力公司的总经理,听说他的背景很深,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卡明斯基来了
“教授,我看你的身体没事,活过九十岁一点问题没有,保养的好一百岁都有可能,所以你一定要保持心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熊教授有些伤感,刘琅赶忙安慰。
“呵呵,九十岁我就不指望了,我就是想看看咱们国家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只要能等到这一天我就知足了!”
熊教授摆了摆手。
“我说老熊,你这话就不对了,这是嫌弃我们两个照顾的不好呗,刘琅,我们两个对老熊头可是比我老公公照顾的还要好,尤其是夏天,就差给他端屎端尿了!”
保姆大娘在一旁插话道,熊教授听了脸腾的一下红了半边,他现在活动不便,自己洗澡都费劲,夏天热的时候洗澡真的要对方帮忙。
“是,是,多亏两位大娘照顾我的老师,老师现在还能活着那是您二位的功劳,我给两位涨工资!”
刘琅知道熊教授不避讳生死问题,这种话对方也不会放在心里。
“那是,要是没有我们两个,老熊头可不好说,不过工资就算了,我们也要尊老爱幼是不是”
对方说这种话显然已经把熊教授当成亲人了,至于说工资,照顾教授的保姆一个月工资是六百块钱,另外一个打扫卫生一个月这工资五百块钱,这可不低,比首都的职工平均工资都高一两百块钱,相当于十多年后白领的工资了。
“不行,我说到做到,两位每个月加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对刘琅来说不值一提,但对这两位老大妈来说那就不一样了,给两人加工资也能让她们更细心的照顾熊教授。
“那,我们就谢谢刘琅你了,当年你三岁考上大学时我们就知道你以后了不得,看看吧,果然是这样,学习又好又有钱,以后你要是长大了,哪个姑娘嫁给你那就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对了,要是那时候你看不上别人就来找大妈我,我认识的人多,保准你找到即好看又贤惠的媳妇!”
首都的老太太都是“话唠”,家长里短聊起来没完,这些人以后都是“朝阳群众”,“眼线”遍布各个角落,那里有情况第一时间就知道。
“你这个人真是不靠谱,刘琅才几岁说这些干什么快去做饭,别打扰我们聊天!”
熊教授对着她大叫。
“这话说的,刘琅今年也十二岁了吧,我们那个时代十六七岁就能结婚了…………好了好了,你们聊吧,我干活去了!”
两个人也觉得这话有些“过分”,转身到厨房做饭去了。
第二天刘琅又到了鲁明志的家中,和鲁老聊了一天。
做为原教委主任的鲁明志虽然退休但也没闲着,这几年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在贡献着力量,同时他也是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荣誉会员,多次为“希望工程”站台助威。
这些老人儿们一辈子都闲不住,只要还能走动就要贡献自己的力量,熊教授那是瘫痪了,要不然还得在一线上奋战,刘琅每次见到他们就是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拜会几位老前辈后刘琅就准备离开首都回阜城了,不过就在当天晚上,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了他的“大哥大”上。
“喂,你是………刘琅吗”
一个陌生的声音从“大哥大”那边传来,刘琅的记忆力超过普通人太多,凡是跟他交谈过的人,只要刘琅听过对方的声音,那他就会被刘琅牢牢记住,时隔多久也不会忘记,但这个声音显然从没有听过。
“没错,我就是刘琅,你是哪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