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卡明斯基的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好,只要老先生同意就成,不过还有一件事,您一位太少了,我希望能有更多向您一样的人到我们国家来,比如您的同事您的学生,这些人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拖家带口一起到中国居住,而且是越多越好,怎么样老先生,您联系到他们吗”
单单是卡明斯基一个人刘琅可不满足,最好是几十上百人,他不嫌多,这种技术工人越多越好。
卡明斯基也不是傻子,知道刘琅的目的,这很正常,当年苏联就曾援助中国,为中国工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两个国家的传统友谊需要世代相传。
卡明斯基还知道工业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自己当初已经给了刘琅一份大飞机的设计图,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这件事好办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正文卷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这件事好办尹
钟仪说得没错,俄罗斯现在顾忌不到这些人,但这不是说明他们不重视,自己家里的破烂扔到角落那也是在自己的东西,不能轻易给别人,做人不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国家不能做利人不利己的事情,将这些产业工人,尤其是卡明斯基这种专家级的人送给外国简直就是犯罪。
白为任听了点了点头,这道理他懂。
“孙将军,咱们有什么办法”
白为任看向了总长孙德胜,这件事关键还是要看孙将军这些人的意见。
“呵呵,这件事好办,现在苏联………不对,现在叫俄罗斯了,俄罗斯自己都管不了自己,还能管平头百姓不要说弄一帮穷的吃不上饭的人,就是坦克大炮我都能给它弄回来,为任,我还派周虎去苏……去俄罗斯,对了,这个周虎就是上次和刘琅到俄罗斯的那位,再带上十几个人,装作做生意的,让他们和那个什么卡明斯基一起把他们给弄回来,只要上了中俄列车,他们就没问题!”
孙德胜爽快的答应下来,当然,他不只是给刘琅的面子,还是因为他早就看出来白为任的态度,既然不能通过外交途径做这件事那就用其他手段呗,什么手段还用说吗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俄罗斯现在真的太乱了,乱到什么程度说出来都别人都不相信。
两年前周虎为了保护刘琅到了苏联,过程除了在列车上碰到一群国内的劫匪外没有遇到任何危险,这让周虎看到了“商机”,回国后跟上级汇报后就开始做起了“买卖”,通过勇力公司从苏联买了大量的军需物品,简直就是整车整车的买,价钱比自己造还便宜。
等到了去年就更过分了,不仅仅是普通的物品了,重型的家伙都能弄到,很多都不需要通过师长和军长这个级别,只要团长甚至连长就可以直接买到手,而且价钱低的可怕,一辆二十多吨的大家伙就卖不到一万美金,跟废铁差不多一个价钱了。
后来一个联系人跟苏联方面的一位团长熟悉了,还在一起吃过饭,对方也知道买这些武器是违法行为,是对国家不忠诚,可没办法,因为国家不给工资,他们也得活着,卖出这些家伙还能有钱给下属,让他们买点伏特加喝。
这就是俄罗斯的现状,就是保家卫国的军人也要自己想办法活下去,至于说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没有人管你,军火武器都能弄过来,普通人算什么在国家大乱的时候普通人就是炮灰。
这就是孙德胜的底气,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危险很小很小,只要筹备得当,那就几乎没有任何危险,关键是要筹备得当。
“孙老既然同意了,那我觉得就可以筹备这件事了,虽然我觉得这件事风险不大,可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筹备得当才好!”
刘琅的话太合孙德胜的胃口了。
“刘琅,你说说如何筹备”
孙德胜笑着问道。
“关键就是要保密,如何保密那就是不能扩散,先把卡明斯基的家人带回国内,然后再让卡明斯基通知下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同意了再送回来,我们要用老鼠捣洞的方式一点点送回来。”
刘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你的提议非常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虽然时间慢一些,但最保险!”
孙德胜表示赞许,然后接着说道。
“这件事我是这么想的,我们会派出十几个人,分成三到四个小组,在列车上护送是一个小组,在俄罗斯具体行动是一个小组,还有一个后勤小组和一个机动小组,要制定行动方案和紧急
第四十七章 大干快干
肖南光跟着众人走了出来,心里也在不停的盘算,胡卫国这个人他很了解,都是当年打过仗的老军人,对国家的忠诚那是没话说,国家让他去死也不会有半点迟疑,但是思想上就有些保守了。
国家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不就是计划经济无法实行下去,老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难不得已而为之吗所以改革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改革开放呢就是要打开国门,放眼世界,让自己走出去,了解世界接受世界,在肖南光眼里就是要打破陈规放手一搏。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改革开放,这个问题整个国家都没有人完全能够说得明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用自己的脚趟出一条路来。
现在的改革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遇到的问题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就瞻前顾后,迟疑不定,这么下去怎么实现国家的富强梦想
国家现在要辽北省扩大产能,虽然一下子提高二成有些超出辽北省的能力范围,但起码说明南方的需求增大了,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了,这就是个好现象,你胡卫国做为一省之最高的领导,就要坚决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怎么能当面发起牢骚呢
有些不妥,有些不妥呀!
肖南光心中暗道,但是他也知道胡卫国当着一位副总理的面“放炮”绝不是无的放矢,他的主张在高层那里是有很大基础的,改革开放是邓公一手主导的,但邓公绝不是一言九鼎,很多老人对这种提议都有不同意见,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进行改革开放尝试一下。
现在看来,改革绝对是利大于弊,而且还是远远大于,看看现在沈城的老百姓身上都穿上了“的确良”,“的确良”这种材料可就是从国外进口的纺织机制造出来的,很多人还买了电视机和收音机,短短两三年就范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些事实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当然,改革这几年也有很多不符合国家利益的缺点出现,这也是造成高层的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原因,肖南光就怕反对的意见占了上风,到时候风风火火的改革就会面临夭折的危险。
肖南光微微叹了口气,改革的路上绝非一帆风顺,他希望改革一直进行下去,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省、辽北省顾问委员会成员,听上去好听,但已经没有多少实权,话说回来,胡卫国算是有实权吧,丁惠中算是有实权吧,但改革的总负责人那只有寥寥几个人而已,他们才是决定改革开放是否可以进行下去的关键人物,其他人只能执行,他肖南光更是差得远。
现在肖南光的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人才来,为国家以后的发展贡献力量,做好这些他就心满意足了。
丁惠中带来了国家的任务,胡卫国和陈铁龙表态坚决服从任务,这会议刚刚结束一天,由上至下的命令就发了出来,今年钢铁、煤炭、面纱、石油的产量都要大幅度增产,每个城市都被下达了指标,而且是死命令,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完不成,那就要接受严惩。
而阜城也接到了来着省里的命令,今年煤炭产量要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去年全年产煤一千万吨,那今年就是一千两百万多吨。
这个命令一下,阜城的领导顿时傻了眼,一千万吨已经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人员怎么分配?
“是这样,如果这些人来到咱们国家,那么他们如何分配呢这些俄罗斯工程师的水平都是非常高的,刘琅,总不能全拿到你的北方工业集团吧。狂沙网”
江波涛微笑着看着刘琅说道。
“哈哈,对,既然大家都来了,我们也简单的讨论一下这件事,刘琅,如果最后只有卡明斯基一个人来到咱们国家,他就归你管,可要是来了一帮,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这就得好好分一分了,这些人总不能全都给你一家公司吧,大家都出了力,每个人都要得点好处是不是”
白为任也附和道。
这就开始“分赃”了
刘琅心里好笑,不过也可以理解,国家现在什么都缺,钱、技术和人才,钱就不用说了,跟西方发达国家比不了,技术也差得远,人家这些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赶上的,人才差距也是非常大,六七十岁的老一辈专家都在一线干活,因为四五十岁的这一代荒废了很多年,所以他们这些中生代的水平和老一代差距很大,而二三十岁的新生代才刚刚起来,毕竟国家恢复高考才十三年,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的学生到如今也就九年,九年时间对一个人才的成长还不够,还得需要积累。
江波涛是国家工业部的主官,深知人才的重要,他尤其是对苏联那些专家记忆深刻。
三十多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中苏关系非常密切,苏联对中国的工业实行援助,很多重大基础项目纷纷落地建设,当年国家在经历过数十年的战乱后人才几乎没有,即便项目给你你也造不起来,于是苏联有派出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一同到了中国,手把手的教导,中国的工人也是争气,以极快的速度成长,在短短三四年内就把这些项目建成,什么发电厂、煤矿等等,光是阜城就有两个大项目,一个是露天矿一个是火电厂。
江波涛当年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跟着一群工人和苏联专家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一年时间,这些专家的水平没得说,非常厉害,工人们几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人家看上一眼就知道问题所在。
从那时起中国的工业都是按照苏联标准搞的,后来国家出来问题,工业发展出现了停滞,但苏联没有,依旧是迅猛发展。
虽然苏联现在变成了俄罗斯,可是底蕴犹在,尤其是人才方面,这些年并没有断档,他们连世界上最大的飞机都能造出来,从中就可以看出产业工人的水平了,一定会比国内强很多。
江波涛提出这个人才分配方案就是要让这些人充实到很多工业项目中去,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才学都拿出来,至于说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其实江波涛并不担心,你刘琅的水平连美国人都比不了,苏联人能比吗给你三四个人就行了,别都搂着不放。
刘琅知道江波涛的难处,对这个提议也是赞成的,所以马上说道。
“北方工业集团没有意见,我们那里现在是人才济济,当然,卡明斯基是来找我的,我要为当初的承诺负责,所以他一定要到阜城居住。”
白为任和江波涛听了微微点头,这小家伙真是识大体呀,不过人才济济这话听起来有点“来气”,你那里是人才济济了,其他部门呢处处缺少人才呀!还要你跑到大学去招聘毕业生,一下子就给那么多钱,把最好的毕业生都抢到了北方工业,想起了就“生气”。
当然,这些都是气话,北方工业集团本就担负着责任,给他们人才没有人会反对。
“刘琅的要求没问题,没有他去和别人抢一切就好谈了,可以先把人带进了,然后看看都是什么行业的,工业人才的就是去工业,电力人才就去电力部门,水力人才就去水利部门,各尽其责人尽其用嘛。”
白为任又做了一次总结。
&nb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国家比我更需要钱
刘琅对这些人的待遇问题很关心,因为他可是在卡明斯基面前信誓旦旦的给出了承诺,这倒不是说一定要给这些人多么高的待遇,但一定要让他们衣食无忧,可以静下心来工作。狂沙网
当然,国家有国家的考量,并不是说谁来了就要给高薪,那样做就有点“崇洋媚外”了,这种事别说是国家不会做,就是刘琅也会反对。
刘琅提出这个问题不过是提醒一下,既然白为任都做出了指示,那么事就没什么问题了。
“刘琅,这个决定你满意吗”
白为任询问道。
“满意满意!”
刘琅点了点头。
“那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对方又问道。
“没有问题了!”
刘琅回答。
“没问题了,那好,我有一个小问题,嗯,也不算是问题吧,刘琅,辽北机械工程建设集团现在已经成立了,这家企业可是我们精挑细选成立的集团公司,定位就是要配合你的北方工业集团,公司有一千多名职工,他们的饭碗就在你的手中,你可不能把他们的饭碗给砸了呀!”
“嗯,这个我知道,砸他们的饭碗就是砸我自己的饭碗,我可不会傻到砸了自己的饭碗,不过这一千多人的能力不行,需要进行再培训,一年之内吧,一年时间我能把这些人的能力提升一个档次,一年后我就会有大动作了!”
“大动作什么大动作”
白为任一下子来了兴趣。
“白总里,刘琅说得大动作是指他们北方工业集团和华夏大学合作的数控机项目,现在这个项目进展的很好,预计再过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国产化。”
江波涛解释道。
“哦,这个我说过,再有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国产化刘琅,这是真的”
“完全实现国产化还达不到,因为数控机的伺服系统涉及芯片产业,目前我们国家的工程芯片还是空白,这一块我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开始进行研发工作,预计得两三年的时间吧,实现国产化是指机械部分,这一块一年时间是可以的。”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呵呵,刘琅,想不到我的一个问题竟然钓出一条大鱼来,这么好的事怎么不早告诉我”
“白总里,现在不是还没成吗等成功了再向领导汇报也不迟呀!”
江波涛在一旁赶忙解释。
“好,今天听到了很多消息,好呀!刘琅,数控机项目你一定要给我造出来,缺钱缺人就提出来,国家支持你。”
“不缺,不缺,所有我都能搞定!”
刘琅回答道。
“白总里,刘琅在这个项目上去年光是设备就花了一千多万美金,还有培训工人,每年的支出也要几百万人民币。”
江波涛再次替刘琅解释,刚才因为“抢了”刘琅的俄罗斯专家有点心虚,现在赶紧“将功补罪”。
“一千多万美金这都是你自己花的钱吧”
白为任对那些至少动用一千万美元以上外汇的项目非常了解,不过似乎没有北方工业集团的设备清单。
“没错,这都是刘琅自掏腰包,还有培训工人,都是在北方工业集团的培训中心进行的,管吃管住,我听人说,那些去接受培训的工人回来后都胖了一圈。”
江波涛笑着说道。
“是呀!谁让刘琅有钱呢我听说你都在港岛成立了一家银行,叫做港投行,还和联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他的朋友都是什么人?
几个人寒暄一阵后步入.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