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这次行动的计划已经制定完成,众人将随卡明斯基一起赶往俄罗斯,一共是十六个人,乘坐两趟班机,其中三个人已经乘坐列车提前出发了,他们携带武器,到达俄罗斯后还是住在万豪酒店。

    到达俄罗斯后要先把卡明斯基的家人送出俄罗斯,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孙子孙女等人,加起来有十三个人,这些人会分两批通过飞机送到首都,当然,对这些人的解释是先到中国避难,以防止走漏风声。

    卡明斯基不会随着家人离开,他要劝说朋友,告诉他们可以带着家人离开混乱的俄罗斯到中国暂避一时,每次只告诉一个朋友,如果对方同意,那么接着按照之前的程序进行,如果不同意,才会告知下一个,要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卡明斯基把要通知的这些朋友的详细信息告诉了周虎,周虎还要做一个判断和分析,比如一些知名专家要重点照顾,普通的工程师自然靠后了。

    卡明斯基将他的几位亲密朋友告诉了周虎,一旁的那位外事人员做翻译,卡明斯基提到的几个朋友,并把他们的信息详细的讲了出来,刘琅在一旁立刻就坐不住了。

    “罗尔斯拖拉机厂总工程师霍罗多夫”

    什么霍罗多夫刘琅没听过,但是罗尔斯拖拉机厂他可是知道,这个工厂太有名了。

    这个拖拉机厂在二九年建成投产,而且是美国人援助建成的,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七百多名,到一九三二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七千多人。

    但这不是最牛的,这个拖拉机厂扬名的时刻是在二战期间。

    一九四一年,德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一百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了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

    希特了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原因就是罗尔斯拖拉机厂等这些兵工厂在后面支撑着整个苏联的装备。

    即使在最艰苦的四二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而罗尔斯拖拉机厂在这段时间里每年会生产三千辆坦克和两千辆牵引车。这些在战争中生产的坦克根本没来得及进行调试和检测,就直接从生产线上开下来,由坦克兵驾驶开往前线参加战斗。在危急时刻,工人们甚至直接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出厂迎战德军。

    战争结束后,罗尔斯拖拉机厂对整个苏联的工业依旧发挥着作用,是苏联最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厂之一。

    “我的妈呀这家工厂的总工程师哈哈,赚了赚了”

    刘琅在一旁高兴坏了,这个人一定要抢过来。

    不过卡明斯基还没完。

    “红宝石海洋机械工程设计院的设计师马丁尼”

    “天红宝石海洋机械工程设计院,这是在做梦吗”

    这家设计院的前身在沙俄时代就成立了,历史非常悠久,见证了苏联海军崛起的过程,苏联历史上很多威名赫赫的军舰和潜艇都是由这家设计院设计建造的。

    其中最着名的有奥斯卡级核潜艇在,这是在一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北方工业集团基本法则(一)
    刘琅又在首都待了两天,仔细和周虎以及卡明斯基研究方案的各个细节,把能想到有可能发生的意外都列举出来,然后一一制定对策,直到自认为万无一失才放下心来。

    当刘琅回到阜城后已经是一九九二年的一月底了,距离春节仅剩下了一周时间,家家户户都开始筹备起年货来。

    两大卡车的年货都发了下去,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各个喜气洋洋,但喜气掩盖不了工作的氛围,每个人还是处在一种很紧张的环境下,早上八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到下午五点半,可以说工作量相当的大。

    换作其他工厂,在距离春节只有一周的这段时间里一定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工作上了,但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不同,即便他们的工资很高、即便他们的工作很累,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一个人因此埋怨。

    这几年里,每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来考察学习,当然,次数不多,每年只给五个名额,这样的要求只有刘琅才敢提,国家也老老实实遵守。

    而且这些企业来参观的时候刘琅从不出现,他闲闹腾,只是让杜松或者林海他们接待一下,然后中午留在食堂吃个饭刘让他们赶紧滚蛋。

    每一个来北方工业集团考察学习的企业总是将目光聚焦到北方工业集团先进的设备和工人们的水平上,当然,这的确是所有人都关注的重点,但很少人会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工人们的斗志总是那么的高涨,似乎他们天生就喜欢工作。

    即便有的人看出这一点也没有更深的思考,他们觉得这是因为刘琅给的工资高,更有不少人觉得,只要自己的老板给自己同样的工资,那么自己也能做到。

    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以经济学来说有一种边际成本的概念,这原本是用在成本效益上的概念,但在人类社会中也是普遍存在。

    当一个人的月工资是一百元时,如果给他增加五十元,那么他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工作也会更加起劲,再给他提高一百元,他就会废寝忘食,希望能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这样不断的提高工资,一旦突破一个界限,那么他对工作的热情就会有一个急转弯似的变化。

    比如当把他的工资从一千元提高到一千二百元,明明一次性提高的最多,但他已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激情,这就是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了。

    如果只是用涨工资的手段让员工们时时刻刻充满了干劲,这样的做法只能说是最低级的,根本无法维持长久,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让企业拥有活力。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必须要建立的,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格美空调厂则是第一家建立了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董事长孙明凡每次接受采访谈经验时总是会提到刘琅的名字,所以刘琅就成了国内最早提出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人。

    建立企业文化不容易,这需要找准企业自身的定位,但这还不是最难得,最难得是让所有员工认可这个文化,并且为了企业文化而奋斗,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北方工业集团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那就是“用科技改造世界,用科技征服世界!”

    这个企业文化体现出了刘琅的“野心”,也告诉所有人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然后就是要让所有员工们真心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了,这一点对其他人来说可谓是难度巨大,在国人还在为填饱肚子的时代就让人产生征服世界的念头,这听上去有些好笑,但刘琅的财力加上他对员工们近乎“洗脑”似的灌输,所有人都坚信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北方工业集团才展现出那股超强的战斗力。

    &nbs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北方工业集团基本法则(二)
    法则三:专注专业细分市场。

    企业做的成功的标志是产品,产品好才能在客户和竞争对手心目中建立起标杆地位,高度专注和专业化是核心,这也是企业的共性和经营之魂。

    北方工业集团将专业化与市场化有效结合,可以让企业如鱼得水,而且这“水”的体量还很大。

    比如现在北方工业集团在轴承、刀具两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那未来这两块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而且专注于高端和细分,在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深度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在占据了市场后,北方工业集团的销售部门要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并且专业化极强的销售队伍,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保证了产品营销的广度。

    法则四:基于核心能力开展多元化经营。

    这种多元化经营不是顺北方工业集团未来要跑去搞什么房地产和超市,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两种。

    北方工业集团当然选择的是前者,比如已经开始的数控机床的研发正是多元化的开始。

    相关多元化战略是是长期增长的可持续药方,而且可提供稳定的、超过一般水平的财务回报。

    在相关多元化经营中,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客户与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很大的关联性,企业的不同业务之间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大的产出,从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这就是刘琅对相关多元化的解释。

    法则五: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和紧密关系。

    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前提下,重视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一揽子服务措施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与客户的交流应该是企业管理人员优先完成的任务,因为客户就是市场,市场才是关键。

    也就是说,企业高管也要与客户直接打交道,最好能做到贴近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

    企业和客户的关系其实就像婚姻一样,也是需要经营和维护的。

    当然,这种关系纯粹是基于技术和需求,并不是什么搞关系,说实话,这条准则在国内并不太适用主要针对的是未来国际竞争下的环境。

    法则六:与同行合作共赢。

    刘琅列出这条准则,别说时王振东了,就是杜松与何涛都觉得不可思议,企业要跟同行合作共赢这不是养虎为患吗倒是林海若有所思,他在德国留学,对德国制造业有着广泛的了解,似乎很多德国的企业,即便是竞争的关系,但或多或少也是有着合作的关系。

    其实这也是刘琅仿照德国企业制定的准则,因为在德国企业,竞争不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而是合作共赢、共生共存,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消灭竞争对手。

    全世界豪华车市场形成的德系三强abb格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奥迪、奔驰和宝马在激烈的竞争之外还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德国同行业企业间形成了很多“利益共同体”,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联盟,同行业企业间可以借由这一平台协调各项政策,从技术专利到行业标准无所不包,成员企业之间还经常交叉持股。

    刘琅的目的是让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强大起来,仅仅靠北方工业集团当然是不行的,比如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严格说起来是和北方工业集团有竞争关系的,但是现在已经和北方工业集团达成合作关系,对方输入数控机床的技术,北方工业集团则会在工艺制造以及人员培训方面帮助对方,当然,数控机床制造出来后会按照合同和对方分配利润。

    除了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外,刘琅还和很多企业有培训学员合作关系,定期会举行产业工人学习班,其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北方工业集团基本法则(三)
    法则八:奉行谨慎保守的财务政策。

    小心谨慎是成功之母,别看刘琅自信满满,但市场风云变化,世界未来二十年的发展他知道,但以后呢刘琅也不敢说能够把握以后的发展形势,所以要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机构对其管理,这一点北方工业集团已经开始了。

    真正需要实施的是股权的分配,北方工业集团目前的股权是刘琅占据百分之九十的股份,王振东占有百分之十,而且公司以后不会上市,永远把不会进入资本市场。

    所以北方工业集团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刘琅和王家的私人企业,但这样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刘琅未来会把股权逐渐分配给职工,规定里特别注明刘琅的股权将从现在的百分之九十逐渐分给员工,直到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员工一方最多将会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股权,这意味什么大家都知道,同时每年公司的利润也不会只给持有股权的人。

    刘琅规定每年把利润的四分之一用于分红,四分之一用于员工的奖励,四分之一用于科技研发,四分之一留作公开的储备金。

    总之北方工业集团财务决策时有两大原则,即最大安全性和独立性,独立性就是要把管理权利和控制权放在公司内部,不能让外人染指,更不能让那些资本市场染指。

    法则九:正视冲突以化解危机和矛盾。

    冲突包括两方面,一是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冲突,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再好的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也不可能亲如兄弟,即使是兄弟,也不会永远亲密无间。

    刘琅的设想是大家要就事论事地、理性地进行讨论和争辩,这样不但一点不伤害工作中的合作氛围,反而能促进沟通,提高工作业绩。

    如果遇到员工吵架甚至下级和上级吵架,高层必须要重视起来,要把问题搞清楚,首先吵架必须不是对个人的攻击,要是这样,那就会严惩不贷。

    如果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发生了矛盾,那就坐下来把事情说清楚,这样就能把事情摊开,吵完架后再坐在一起喝喝酒,一切矛盾自然解决了。

    当然,这需要用一个制度来约束,要制定一整套企业治理机制,明确规定企业股东、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及责任,为各种决策的实施设定规则和方法,以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创造最大的管理价值。

    这样就可以减轻或消除很多矛盾冲突,使企业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业务层面。

    这就是刘琅制定的北方工业集团基本法则,一共是九条:

    基本法则一:目标着眼长远,未来才是我们的目标。

    基本法则二:以创新引领市场。

    基本法则三:专注专业细分市场。

    基本法则四:基于核心能力开展多元化经营。

    基本法则五: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和紧密关系。

    基本法则六:与同行合作共赢。

    基本法则七:吸引并留住真正有本事的员工。

    基本法则八:奉行谨慎保守的财务政策。

    基本法则九:正视冲突以化解危机和矛盾。

    九条基本法则将会成为指引北方工业集团不断前进。

    当然,后面还有一段总纲领。

    基本法则的宗旨在于敏捷管理,让上层、中层和基层进行最便利的合作与互动沟通,同时建立高度自治且分散化的自我组织团队、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股权重新分配
    技术团队是工厂的核心,但只有两个部门,这大大简便了流程,所有人工人只要生产就够了,反倒是管理团队部门很多,但这些部门都是平级机构,向上直接向王振东汇报工作,向下则为技术团队服务,没错,除了纪律部外所有部门都是技术团队的服务部门。

    纪律部门类似国家的纪律部门,是平时不出手,一旦出手那就要抓人的,如果发现有人在工作中违法违规,轻则罚款,重则开除,再严重者那就要移送国家的司法机构了。

    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两块业务是平行的,而且每一块业务只有两个管理层,前者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向王振东负责,后者则是刘琅直接管理,再往下就是业务部门。

    公司的架构一下子就非常简单了,刘琅部门经理业务部门,只有三层管理,交流起来非常的顺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并且决策也会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到基层。
1...287288289290291...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