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白为任为什么带着这么一大帮人来到阜城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高科技,在数控机床面前其他工厂的设备就真的如同一堆废铁一样,直面真实才能让你感到危机,这才是白为任的目的。

    显然白为任的目的达到了,尤其是那些厂长,他们平时觉得自己人多力量大,但在科技面前数量已经没用了,从车到磨,“探索一号”能在三四分钟内就完成一个轴承,这个过程如果换成几个人来完成,恐怕不会低于半个小时,而且精确度也差的多,这是多大的差距如果一家工厂全部使用“探索一号”,一百台机床一天的产量就比得上一座有近千人工厂一个月的总产量吧,这效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们感受到危机了吗”

    白为任看着身旁的人问道。

    众人没吭声,只是点了点头。

    “这就是危机,而且事实上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比你们感受到的还大,就如刘琅所说,这样机床在发达国家都不算是最先进的,美国和岛国已经有了更厉害的数控机床,可以车、磨、铣一起来,速度更快,也更精确,这样的机床也正在逐渐被使用,这根本无法阻挡,是大势所趋,就如火车必然取代马车一样,谁也无法阻挡,这是人类的趋势,我们这个国家拥有十三亿人口,占时间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都不能代表人类发展的趋势,那谁能代表

    我们是一个拥有超过十亿人口的国家,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些人富裕起来,让所有人不再贫困,怎么做天

    天天坐在哪里就可以吗不是的,是要我们这些领头人带着他们,带着他们脱贫致富,带着他们走上康庄大道,同志们,我们的工作现在才刚刚开始,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知道吗”

    白为任的话振聋发聩,很多人的脸都有些发烧,觉得以前的自己真是坐井观天,不,甚至连天都看不到,那是一叶障目。

    “如果说这些技术是国外的,他们不给我们也就算了,但现在我们国家自己就有,就在这里,你们为什么不抬起头来看一看呢你们制造不出来数控机床,那造一个上面的螺丝行不行造一个滚珠行不行造一个扳手行不行这台机床有近千个零部件,总有一个你们能造出来吧

    何峰的表现就很不错,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差距所在,和北方工业集团频繁的交流,他们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何峰,是不是这样”

    “总理您说得对,现在北方机械工程建设集团的员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脱胎换骨了,但是跟刘总的员工相比还差的远,他们的水平太强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厉害的工人!”

    何峰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忘奉承刘琅,当然,这也不是奉承,就是实话实说而已。

    “不耻下问不丢人,丢人的是那些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人,所以各位,不管是我们国家的高级干部,还是工厂里的带头人,你们一定要认清楚当前的形势,外部形势很不乐观,我们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九条基本法则不简单
    国家电视台曾经采访过孙明凡,问他们为什么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放在研发上。

    说实话,孙明凡当时真想吐槽,告诉大家这真不是自己的意愿,那是刘琅当年立下的规矩,别看孙明仁现在也是千万富翁了,可他知道刘琅有多少钱,他这点钱在刘琅面前当真是九牛一毛,钱是一方面了,最重要的是格美空调还有刘琅和木小虎的股份。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孙明仁才会害怕刘琅,刘琅的本事他知道,他是一个眼界超过普通人太多的天才,可能他现在的提法你看不懂,你也不需要懂,只要乖乖的做就好了,到时候自然就懂了。

    结果当“美地”空调出来时,孙明凡终于明白了当初为什么刘琅要在成立企业之初就研发型产品的目的。

    这些事例都是在告诉那些企业家,你不要以为产品大卖就可以高枕无忧,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有学者做过统计,在改革开放头十年出现过近百家名噪一时的企业,他们的产品都曾经在短时间内轰动全国,但三十年后这些企业有多少存在下来了呢不足一成,也就是说一百家企业能活上二十年的还不足十家,九成以上的企业都因为跟不上市场的飞速变化被淘汰掉。

    对这一切最清楚的自然是刘琅,别说是在中国,即便是在美国也是这样,你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就会被市场淘汰,这是市场永恒规律。

    一个重生者本身就是一个“bug”,不用别的能力,光是对未来百分百的判断就能让他们“心想事成”,如果刘琅不那么“张扬”,比如就以正常人的轨迹来生活,什么十几岁上大学之类的正常发展,就算他不上学,那他也会成为大富豪,买上一两支股票,然后再趁着房价低的时候在首都买上十几套房子,等到房价上涨时随便卖几套就能赚到一家人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多简单!

    但是,这对刘琅来说很简单,因为他就是一个“过来人”,洞悉时代发展的任何过程,但别人就不同了,有几个能够看清楚时代的发展即便看到也只是大概,不能完全确定,什么叫摸着石头过河你没有走过只能摸着石头。

    在前世,国家就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中间不知道有过多少曲折,很多大好的机会错过了,很多不好的东西也国家吃了大亏,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这一世刘琅横空出世,然后一路开挂般成长,什么天才、神童这些话放在身上都不及他所做的十分之一,他说美国股市大跌就大跌;说岛国经济危机就危机;说苏联解体就解体,种种事实表明,刘琅就是一个“超人”,一个境界超出普通人太多的超人。

    事实证明了那句话信我者得富贵,不信我者靠边站,这句话不仅对孙明凡、林国栋、火天霆、卢卡斯这些人有用,对白为任也有着很大的启示。

    当然,白为任这些人不是刘琅的“脑残粉”,不会向林国栋、孙明凡那样无条件的选择相信他,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虽然做不到刘琅那样,透过遮挡时代的迷雾看清楚前方道路,但是经过刘琅针对性的提醒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发展判断也是不离十的,大体知道世界发展的形势,甚至比西方社会对时代的把握都要深刻。

    正因为对时代把握深刻,白为任才会如此的着急,现代化工业的车轮已经飞速转动起来,你必须要搭上这般车,搭不上的话可不仅仅是掉队,还有被车轮碾压的危险,可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觉得无所谓,这些人不是零星几个,而是大有人在,这对国家的发展大大不利呀!

    白为任身为国家的掌舵者之一,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发展,没错,在普通人眼里他是高高在上手握重权的人物,似乎一言可兴邦,一语了强国,但实际上不是那么一回事。

    掌舵者掌握的是方向,方向对了那国家的道路基本上就没问题了,比如现在国家就是改革开放,全力提振经济,这在国内各界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方向对了不代表速度快,速度快慢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基层的执行力上。

    国家这么大,别说是白为任了,就是高官也不可能天天跑到各市去紧盯着你们怎么工作,这是需要层层落实的,尤其是在中国现在还没有受到太过剧烈的市场经济冲击,外部推动的力量还没有达到一个太大的程度,所以这股力量需要在每部推动,那就是由基本的干部或者企业负责人的领导。

    白为任带来的这些人每一个都观看了这台数控机床的演示,光是轴承就做了十多个,他们大部分是企业的负责人,有些人是看过数控机床的,甚至工厂里还购进了一辆台,这些人最是明白一台数控机床代表的意义,而且这些人一眼可以看出这台探索一号的确不是拆出来的,因为外形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加适合国人的习惯,由此可见刘琅在很多工艺已经进行了改进。

    总坐井观天完全可以形容他们当时的心情,就算是一些人觉得白为任的话很重,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北方工业集团的技术水平已经超出他们太多了。

    其实不仅仅是数控机床这一方面,大家对北方工业集团九条基本法则也是非常感兴趣。

    刘琅逐条解释后才发现,人家的目光根本就不在国内,而是放在了世界这个大舞台,事实上也是如此,北方工业集团在国内已经没有对手了。

    有些人觉得这九条基本法则很先进,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不过白为任的眼光要比其他人深远得多。

    “刘琅,我看你这基本法则不简单,有点自我革命的味道,什么是革命说白了就是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为什么打破旧制度,不适应时代发展嘛,改革开放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革命,但北方工业集团才成立多久发展也正是红火,为什么要革命”

    刘琅笑了,白为任真是目光如炬,一语中的,他的水平的确比其他人高多了,即便是王振东杜松这些公司里的高层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没把话挑明。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要用制度来完善
    “白老,您说得一点没错,这是有一点革命的成分,的确,北方工业集团现在蒸蒸日上,但原因是我们制造出了别人无法制造的产品,靠的是技术上的碾压,这主要原因嘛,我不是说大话,主要是我的功劳!”

    刘琅这话没人觉得是在吹牛,事实就是如此嘛。

    “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以后北方工业集团要在多方面发展,前几年是刀具以及零部件,现在是数控机床,以后还会工程芯片,甚至还可能有汽车业务,那时我就没那么大本事了。

    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要想让他稳步发展关键还是看制度是否完善,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制度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努力的结果是什么

    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每个人的思想中都要有北方工业集团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认可这家企业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个赚钱的工作!”

    “刘琅,你这个人是有大智慧的,古人称治大国如烹小鲜,你这九条基本法则完美阐述了这句话,这九条基本法则对我也是很有启发呀!”

    这九条基本法则别说是在国内,就是在世界上也绝对是最先进的,倒不是说这九条基本法则超出这个时代,它只是在阐述优秀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其中有些就是国内的一些企业身上也具备,但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够将其总结出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

    理论这东西是很重要的,就如国外的那些经济学家,他们思考出了各种经济学理论,什么博弈理论、破窗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不是经济学家发明的,而是他们发现的,人类社会本身就体现着这些理论,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总结出来罢了,而一旦总结出来人类社会就会利用这些理论去工作,进而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可以说一套完整的理论是由一个社会体系或者一个行业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

    北方工业集团九条基本法则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先进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这是刘琅从二十多年后学到的,直接提前拿过来,一部分则是针对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提出来的,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比如强调合作等等,只有北方工业集团可以完美的执行这九条基本法则,那么未来注定伟大,当然,九条基本法则不是高高在上挂在大家够不到的地方,这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如何执行才是根本,所以在九条基本法则之下还有更多的执行细节,这就要比其他企业那高大上的口号强多了,口号谁都会喊,可是如何落实呢

    白为任看过九条基本法则以及那些细节后是大为推崇,他觉得刘琅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已经达到了极致,是具有强大的哲学思辨,当然,刘琅当初能够写出第三产业浪潮这本书就已经证明了他这方面的能力。

    不仅仅是白为任对九条基本法则感兴趣,那些企业家们更是如此,都纷纷拿出纸笔开始抄写,技术上他们望尘莫及,但这“高大上”的口号难道不会抄下来贴在墙上吗

    三百多人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考察北方工业集团,然后又到周边的那些企业看了一圈,这些企业跟北方工业集团相比自然就差得远了,设备来说跟一些“落后”企业也差不太多,但这些企业的工人都非常厉害,平常人眼里都达到了七八级技工的水平,全部掌握了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显然这又是刘琅的杰作。

    一件产品的精细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设备的精密,但也有一方面则取决于工人们掌握的工艺手法,比如岛国的很多小作坊企业,明明只有几十个人甚至是几个人,设备条件也并非顶尖,但就是能够制造出其他企业制造不出来的产品,这看起来完全违背常识,而他们依靠的就是精雕细琢的人工工艺,也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

    刘琅对这些企业的要求就是如此,你不要考虑生活问题,我都给你解决,你只要细琢一种或者几种工艺就行,当然,这需要工人们有熟练的技术才行,光凭自己是无法实现的,但刘琅可以帮助他们,这些工人平时都和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们一起学习,刘琅有时还会针对他们的工作有针对性的传授知识,时间长了本事自然也大大提高了。

    白为任通过这次考察是真正了解到了刘琅的本事,似乎制造业内就没有他不精通的地方,而且在这些人心中的他的地位那是“至高无上”,简直就是神灵一般的存在。

    想想也是,他一个人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美国的财富高达数十亿美元,港岛还有一家银行,但他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内,这北方工业集团的财富虽然远远不及他国外的资产,可其价值却远高于那些,对国家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这种人不是“神灵”是什么

    北方工业集团也不大,一个多小时后考察结束,白为任就在刘琅的会展中心给所有人开会,这地方也大,比阜城市政府的礼堂都大,三百多人轻轻松松。

    会议的内容当然是振奋精神了,号召大家向北方工业集团这个标杆学习,另外一个内容就是对干部的训诫,告诉大家不要松懈,要把目光放的长远,要多学习,更关键的要有责任心,要心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抱负。

    不过白为任也知道这种训诫作用不大,如果训诫管用,那就天天开训诫会呗,人的懒惰思想一旦养成要想改正太难太难,再说见识这种“东西”是要积累和学习的,不是说给你讲个故事你的见识就噌的一下上去了,所以白为任要有所行动。

    接下来的两天,白为任考察了阜城棚户区的改造和矿务局的转型,这两方面宋立峰做的都很好,尤其是棚户区的改造,几十栋崭新的住宅楼立在那里,数百户几千名老百姓住进的明亮的新居,见到白为任到来后都站在路旁高呼祖国万岁。

    可能这里面有些夸张的成分,但老百姓真心的高兴,原来他们住的都是污水横流,冬冷夏热的破棚子,常常是祖孙三代,有的还是四代人住在三四十平方米的地方,现在则住进了五六十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楼房,换做谁都会高兴,这就是成绩。

    矿务局转型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这牵扯到数万职工的生计问题,必须要慎重。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人事问题要解决呀
    阜城现在经济发展很快速,已经逐渐由煤炭资源城市向多行业并举的城市发展,工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为带动了服务业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当人们发现身边有更好更多的工作时,他们就会不自觉的进行对比进行选择了。

    白为任对宋立峰在阜城这些年的工作很满意,他没来过阜城,但五年前阜城是一个什么样子还是知道的,毕竟当初设立工业特区时有人给他做过汇报,当年的阜城只围绕着煤矿发展,矿务局每年的产值占了阜城总产值的九成。

    现在呢,虽然还占大头,但已经从五年前的九成降到了现在的六成,可是阜城经济仍在提高,可以说阜城的转型已经算是成功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巩固成果。

    当然,阜城的转变根源上还是来自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加之国家给了很多政策建立了工业特区,但宋立峰的成绩毋庸置疑,是非常出色的。

    就在白为任离开阜城的前一天,他把宋立峰和辽北省的主官赵长发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单独谈话,

    谈话的内容就是关于宋立峰调任省里担任高官。

    说实话宋立峰真是有些舍不得离开阜城,五年来阜城是有了巨大变化,这就像他的孩子,从开始呱呱坠地道现在已经开始蹒跚行走,所有的变化斗看在眼里这份感情是真挚的。

    但是阜城还没有真正展现出他做为工业特区的影响力,主要原因就是北方工业集团没有太多的产品问世,之前的工程刀具和零部件虽然热销,但是产量并不是太多每年的产值也就近一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并不是十分突出,起码跟工业特区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

    这是因为工业有它的特殊性,是不可能像服务业那样立竿见影的,比如南方的深市,五年时间他们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不是阜城能够相比的。
1...298299300301302...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