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但是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北方工业集团已经制造出了数控机床,即便伺服系统还需要进口,可数控机床的价格瞬间就从五十万美金掉到十万美金,只要“探索一号”能够上市,那十万美金的数控机床一定会买到脱销的。

    可以说探索一号的诞生才是工业特区真正腾飞,如果这个时候让宋立峰离开,他总是会觉得很遗憾的。

    不过宋立峰不能说我不同意了,这是组织的安排,而且下一步他也会接任赵长发担任辽北省主官,到那时他就要带领整个辽北前进了。

    “立峰,我知道你有些舍不得离开,但是接下来的挑战更难,而且尤其是一个问题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白为任要考一考宋立峰。

    “嗯,我觉得还是人的问题,当年我刚到阜城的时候,刘琅要在阜城招聘员工,全市的工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根本不用考试,只要你敢报名他就要,结果三千多员工只有不到二百名报名,其他人都没有迈出一步的胆量。

    当然,这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目光没有那么远,没有那种魄力,这个选择也让这些人追悔莫及,如今那二百名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就将近一千多块钱,算上绩效和奖金,最少一年下来都有一万六七千,有十几个员工去年一年竟然得到了两万五千多块钱,这种工资水平全国都没有第二家。

    当初那些没有报名的工人都追悔莫及了,可是又有什么用

    这就是人的选择,一个工人代表着自己,他选择错了也就要承担后果,可是如果是一名带头的干部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跟他承担后果的就不是他一个人了,是他领导的人,这个干部植物越高,承担的森就越多!”

    白为任这几天多次强调的就是干部问题,宋立峰稍微想一想刘明白对方的心思。

    “立峰,你说得没错,关键就是人的因素,北方工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刘琅的功劳自然是很大,但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他们的员工太有士气了,看到他们就让我想起了咱们国家第一代产业工人,他们是什么劲头简直是不要命呀!

    当然,那种不科学的蛮干是要不得的,但精神不能丢,北方工业集团的精神就是这种干劲,从最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都是这样,所以当年我们国家才会在短短五年时间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呢,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人了,你们阜城还不错,基层的干部还是有些干劲的,我看比沈城的干部要好一些,但也远远达不到北方工业集团那些人的状态。”

    “白总理说得是,不过毕竟有些客观因素,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都被刘琅“洗脑”了,他们对刘琅的价值观坚定不移的相信,把刘琅当成了真正的领袖,刘琅的命令他们回无条件执行,就算让他们冲锋陷阵也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白为任对沈城的干部有些不满意,但辽北省的主官赵长发可是坐在旁边,宋立峰此话也算是为赵长发开脱一下。

    “你用“洗脑”这个词倒是很新颖,是很符合他们状态,不过刘琅是有真本事,工人们也没有太多的歪心眼………咱们的干部不同,我看就是官僚主义思想在作祟,这一点必须要纠正过来,首先就是要大量启用年轻人,这也是现在国家要提倡的干部年轻化,用他们的冲劲和闯劲趟出去。”

    “白总理,您的提议很正确,我们辽北省坚决赞同国家的任何决议!”

    赵长发此时说道。

    “老赵呀!你也别有什么想法,辽北省这几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国家给予了肯定,但我们还要更上一个台阶,不能落后于粤省,你们可是其他省份的老大哥,总不能被小弟弟门超过去吧!”

    在前世辽北省这位“老大哥”在改革开发十几年后就已经名不副实了,经济一落千丈,现在还算是可以,但也有了颓势,六年前辽北省的经济还处在国家三甲行列,仅次于沪市和首都,但最近几年粤省强力崛起,已经超过了辽北,双方的差距每年都在拉大。

    “白总理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服输,这一次到阜城来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首先是刘琅和他的北方工业集团,他们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回去就会安排,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到阜城来学习,学习他们的技术,还有就是那些不思进取干部也没必要再尸位素餐了,你干不了就换能干的来,咱们国家缺技术,但人是不会缺的!”

    “好,老赵,我就等你这话呢,不要有顾虑,我和国家会支持你的!”

    。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惊爆全国的大消息
    (前面一章又被删了,修改后会放到作品相关)

    白为任对赵长发的话可是有目的。

    宋立峰马上调任到省里,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就算是她当上高官也不可能马上进行改革,他总得适应一下吧,尤其是人事安排这些工作,里面盘根错节,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即便你是主官也不好做。

    赵长发就不同了,担任主官已经六年,方方面面什么情况太了解了,对一些事情的处理肯定比初来乍到的宋立峰有经验的多,再说他明年就退休了,有些得罪人的活就得他来做,他也明白白为任的想法,所以马上答应了下来。

    “两位呀!工业是一个国家强盛但基础,而西方国家的工业水平比我们强多了,这是事实,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事实,他西方国家但技术不会给我们,需要我们自力更生,以前我们总是觉得和他们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甚至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但是现在不同了,北方工业集团已经缩小了这种差距,如果我们再想以前那样刘不行了,我们努力学习,刘琅也会教你们,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机遇,一定要牢牢把握,知道吗”

    “白总理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遇的!”

    两人同时点头。

    白为任离开阜城,阜城的名望也是节节攀升,国内的各个报纸都在争相报道这件事,以前阜城作为工业特区只能算是小有名气,跟深市差远了,人家深市每天都能在国内的大报上露面,相比之下阜城就差了很多,只有在工业报刊里时常见到阜城以及北方工业集团的名字,毕竟这种报纸发行量不大,普通老百姓是看不到这种报纸的。

    这很正常,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发展,对于工业的发展很少注意,除非是在某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才会见诸报端,北方工业集团有十多种产品达到了国际标准,但是这些产品都是小部件,刀具、轴承,这些东西在人们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只有行业资深人士才能从中看出深远的意义。

    但是现在不同了,当白为任离开阜城之后,国内各大媒体争先报道了阜城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对北方工业集团的成就大书特书,标题就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生产的数控机床诞生了!”

    这个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普通人还很纳闷,什么是数控机床没听过。

    没听过不要紧,群众日报用了一整版的版面介绍什么是数控机床,然后又详细的介绍了这台被称为“探索一号”数控机床的诞生经历。

    当然,“探索一号”是刘琅对这台机床的称呼,按照世界标准它是有专有的型号的,按照这个标准“探索一号”是要被称呼为a580,不过显然这个称呼比探索一号差多了,所以媒体统称为探索一号,以后要有新的产品出现那就会是探索二号、探索三号等等。

    第一台国产机床诞生这个消息瞬间引爆全国,各个地方报纸也是纷纷报道,这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极大的振奋了国人的自豪感。

    也是,这些年来国家在工业方面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也就在钢产量、石油产量方面能提一提,但这个时代不是那个“赶英超美”的时代了,大家也知道这些指标跟技术能力的关系不是太大,尤其是在开发越来越大的时代,西方发达的技术越来越让国人羡慕不已,在羡慕的同时也深感祖国的孱弱,普通人可能还无法看出之间有多大的差距,但媒体清清楚楚,可能有很多媒体不太清楚数控机床的价值,但他们可以问,于是找到一些工程专家,这些专家无不是激动万分,在他们嘴中数控机床是通向高端制造业的必经之路,一旦有了数控机床就可以制造汽车、飞机等等,世界上所有的机械都可以制造。

    好吧,这句话应该是没错的,世界上的机械都是机床制造,但如果说机床可以制造一切机械那就有些夸大其词了,这只是专家们兴奋状态下的“胡言乱语”,不过充其量只能算是表达不准确,可到了媒体嘴里就不同了,探索一号一下子成了当下最火爆的词汇,如果是二十年后,那注定会登临“热搜榜”第一位。

    “中国研制出自己的数控机床,工业实力逼近发达国家!”

    “有了数控机床,距离自主汽车还远吗”

    “汽车不算什么,飞机也要考虑!”

    除了群众日报这种国家级别的刊物还能保持一点理性外,其他报纸就不考虑这些了,把能想到的所有溢美之词都拿了出来,即便“探索一号”的核心伺服系统依旧是外国制造也无所谓了,没有人知道这些,也没有人考虑这些,只要核心零部件就是国产的就行。

    一些媒体就是这样,他们太需要一篇能够振奋民族士气的报道了,有时为了这样的报道甚至会捕风捉影夸大其词,更不必说“探索一号”的消息最先是从群众日报得来,群众日报不能报道假新闻吧

    群众日报不是假新闻,但也没说这台“探索一号”已经达到了欧美国家的水准,只是说逼近,但那些地方小报已经不管这些了,各种“大帽子”都扣在了这台数控机床上面。

    北方工业集团也火了,之前只是在工业体系内有名气,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这家企业的存在。

    刘琅虽然一贯低调,但也没有阻止外界对自己公司的宣传,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因为在第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媒体就跑到了阜城,想要第一时间采访这家企业的高管。

    现在不是网络时代,信息没有那么灵通,除了工业体系内的一些高层人以外,外人是不知道北方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就是曾经影响一代人的神童刘琅,消息灵通一些的或许知道,但也只是在听说,从没有官方媒体公开这一消息,即便是群众日报在刊登专版时也只是把总经理王振东推了出来,还有杜松、林海、何涛这些从留学回来的高材生,是他们这些高材生和华夏大学克服重重困难,披荆斩棘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研发出中国的数控机床。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辽北也不能掉队
    阜城现在经济发展很快速,已经逐渐由煤炭资源城市向多行业并举的城市发展,工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为带动了服务业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当人们发现身边有更好更多的工作时,他们就会不自觉的进行对比进行选择了。

    白为任对宋立峰在阜城这些年的工作很满意,他没来过阜城,但五年前阜城是一个什么样子还是知道的,毕竟当初设立工业特区时有人给他做过汇报,当年的阜城只围绕着煤矿发展,矿务局每年的产值占了阜城总产值的九成。

    现在呢,虽然还占大头,但已经从五年前的九成降到了现在的六成,可是阜城经济仍在提高,可以说阜城的转型已经算是成功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巩固成果。

    当然,阜城的转变根源上还是来自刘琅的北方工业集团,加之国家给了很多政策建立了工业特区,但宋立峰的成绩毋庸置疑,是非常出色的。

    就在白为任离开阜城的前一天,他把宋立峰和辽北省的主官赵长发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单独谈话,

    谈话的内容就是关于宋立峰调任省里担任职务的问题。

    说实话宋立峰真是有些舍不得离开阜城,五年来阜城是有了巨大变化,这就像他的孩子,从开始呱呱坠地到现在已经开始蹒跚行走,所有的变化都看在眼里,他对阜城的这份感情是真挚的。

    阜城还没有真正展现出他做为工业特区的影响力,主要原因就是北方工业集团没有太多的产品问世,之前的工程刀具和零部件虽然热销,但是产量并不是太多每年的产值也就近一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并不是十分突出,起码跟工业特区的地位还有一定差距。

    这是因为工业有它的特殊性,是不可能像服务业那样立竿见影的,比如南方的深市,五年时间他们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不是阜城能够相比的。

    但是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北方工业集团已经制造出了数控机床,即便伺服系统还需要进口,可数控机床的价格瞬间就从五十万美金掉到十万美金,只要“探索一号”能够上市,那十万美金的数控机床一定会买到脱销的。

    可以说探索一号的诞生才是工业特区真正腾飞,如果这个时候让宋立峰离开,他总是会觉得很遗憾的。

    不过宋立峰还是要到省城任职的,这是组织的安排,而且下一步他也会接任赵长发担任辽北省主官,到那时他就要带领整个辽北省前进了。

    “立峰,我知道你有些舍不得离开,但是接下来的挑战更难,而且尤其是一个问题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白为任要考一考宋立峰。

    “嗯,我觉得还是人的问题,当年我刚到阜城的时候,刘琅要在阜城招聘员工,全市的工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根本不用考试,只要你敢报名他就要,结果三千多员工只有不到二百名报名,其他人都没有迈出一步的胆量。

    当然,这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目光没有那么远,没有那种魄力,这个选择也让这些人追悔莫及,如今那二百名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就将近一千多块钱,算上绩效和奖金,最少一年下来都有一万六七千,有十几个员工去年一年竟然得到了两万五千多块钱,这种工资水平全国都没有第二家。

    当初那些没有报名的工人都追悔莫及了,可是又有什么用

    这就是人的选择,一个工人代表着自己,他选择错了也就要承担后果,可是如果是一名带头的干部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跟他承担后果的就不是他一个人了,是他领导的人,这个干部职务越高,承担的责任就越多!”

    白为任这几天多次强调的就是干部问题,宋立峰稍微想一想刘明白对方的心思。

    “立峰,你说得没错,关键就是人的因素,北方工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刘琅的功劳自然是很大,但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他们的员工太有士气了,看到他们就让我想起了咱们国家第一代产业工人,他们是什么劲头简直是不要命呀!

    当然,那种不科学的蛮干是要不得的,但精神不能丢,北方工业集团的精神就是这种干劲,从最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都是这样,所以当年我们国家才会在短短五年时间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呢,我很少看到这样的人了,你们阜城还不错,基层的干部还是有些干劲的,我看比沈城的干部要好一些,但也远远达不到北方工业集团那些人的状态。”

    白为任实事求是的说道。

    “白总理说得是,不过毕竟有些客观因素,北方工业集团的员工都被刘琅“洗脑”了,他们对刘琅的价值观坚定不移的相信,把刘琅当成了真正的领袖,刘琅的命令他们回无条件执行,就算让他们冲锋陷阵也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白为任对沈城的干部有些不满意,但辽北省的主官赵长发可是坐在旁边,宋立峰此话也算是为赵长发开脱一下。

    “你用“洗脑”这个词倒是很新颖,是很符合他们状态,不过刘琅是有真本事,工人们也没有太多的歪心眼咱们的干部不同,我看就是官僚主义思想在作祟,这一点必须要纠正过来,首先就是要大量启用年轻人,这也是现在国家要提倡的干部年轻化,用他们的冲劲和闯劲趟出去。”

    “白总理,您的提议很正确,我们辽北省坚决赞同国家的任何决议!”

    赵长发此时说道。

    “老赵呀!你也别有什么想法,辽北省这几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国家给予了肯定,但我们还要更上一个台阶,不能落后于粤省,你们可是其他省份的老大哥,总不能被小弟弟门超过去吧!”

    在前世辽北省这位“老大哥”在改革开发十几年后就已经名不副实了,经济一落千丈,现在还算是可以,但也有了颓势,六年前辽北省的经济还处在国家三甲行列,仅次于沪市和首都,但最近几年粤省强力崛起,已经超过了辽北,双方的差距每年都在拉大。
1...299300301302303...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