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但是万向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零部件而已,我相信万和集团能做到更好,如果未来我能够成功,万和集团将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零部件提供企业。”

    “探索一号”的所有资料刘琅可是给了万和集团一份,这对鲁冠军来说是一个天大的人情,甚至是恩情。

    这些宝贵的资料给国家没问题,可以说是为国为民,万和集团是一家私人企业,给他们算什么要知道江波涛事后都找刘琅了,他觉得这件事有些不靠谱。

    格美空调厂还能说得过去,毕竟刘琅持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绝对的大股东,这算是自家企业了,万和集团跟刘琅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刘琅和鲁冠军的关系非常好,可这些资料价值连城,绝对不是用一句关系好就能平白无故送给对方的。

    但刘琅还是给了对方,对江波涛的解释就是信任鲁冠军。

    没错,刘琅的确信任对方,甚至信任程度还要高过那些国有企业,因为前世已经证明了万和集团的成功,即便没有刘琅给他们这些资料对方也成功了,成为了国家为数不多的可以为世界级车企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企业,这一世得到这些资料后无疑是如虎添翼,未来必定要比前世强。

    而那些国企就不好说了,前世他们最后都没多少发展,合并的合并破产的破产,反正到刘琅重生时也没有太大的成绩,刘琅送给他们这么宝贵的资料就是为了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万一有那么一两家企业能够依靠这些资料实现技术突破呢!能做到这一点刘琅就心满意足了。

    由此就可以看出刘琅对万和集团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希望他们做的比前世更大更强。

    鲁冠军似乎读懂了刘琅话中的含义,所以有些激动。

    “刘琅,这一点你放心,万和集团成立那一天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的制造业奋斗,我是个铁匠,我们都是铁匠,我们不会别的,就会把钢铁变成零件,别人有的零件我们要造,别人没有的零件我们也要造,以后还要达到我们造的零件别人造不了的高度,到时候让外国人上门求我们,而不是我们去求外国人,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鲁老朴实的话语中带着自信和霸气。

    “好,鲁老,您这些话我记住了,我们北方工业集团也您学习!”

    “别别别,我们可比不了你们,我们万和集团能达到北方工业集团一半水平就烧高香了!”

    鲁冠军连连摆手,他可不敢跟北方工业集团比。

    刘琅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双方聊的很好,大家都是同行,鲁冠军带来的那些董事会成员大多数就是技术人员,他们提出了不少问题,结果刘琅都一一作答,每一句都说到了点儿上,让这些专家目瞪口呆。

    乖乖,外人都传言刘琅是当今国内制造业第一人,远远超过他曾经的老师熊怀志,一般人还真不相信这个传言,毕竟他年纪太小,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他从娘胎里开始学习,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十三四年呗,那些老教授老专家学了多少年

    现在看来这水平真不是看谁的年纪大,人家刘琅这水平比这些老专家老教授高出太多,他能代领北方工业集团制造出探索一号是有必然性的,如果国内能多几个像刘琅这样的人,那国家的制造业何愁不发展

    别说刘琅本尊了,就是他手下的工人也一个个身怀绝技,平平常常都是七级工,有几十个人的水平甚至超出了大家对级工的认知,还有那几个留学归来的年轻人,随便跳出一个就是天才,反正鲁冠军越看越是喜欢,甚至都想花大钱给杜松等人挖到自己公司,但想想还是算了,人家北方工业集团未来可是要制造汽车的,这种公司岂是他万和集团能够相比的

    看他的员工“贪婪”的表情就能知道他们再想什么,想必一个个都想跳槽到北方工业集团来工作吧,即便换成自己,如果万和集团不是自己的公司,他都想到这里工作了。

    清朝着名书画大师郑板桥看见明代徐文长的书画自愧不如,赞叹道“甘为青藤门下走狗”,这话就很符合所有到北方工业集团来参观的人,人家是“甘为青藤门下狗”,他们是“愿成北工一门徒”。

    鲁冠军的儿子鲁定伟更不必说了,对刘琅崇拜的是无以复加,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刘琅这种能在多个行业称霸天下的人,娱乐玩儿成了世界第一,工业玩儿成了全国第一,以后还要造车,想必造出来的应该是跑车,就像国外的法拉利一样,那时候他刘琅就是世界第一玩家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中关村之父
    格美空调厂的孙明凡和陈春生也都到了阜城,他们两个自然不必说,都是一家人,刘琅每次到首都只要有空就去坐坐。

    如今的格美空调厂比万和集团强的多,每年产值两个多亿,去年“格美”商标被评为中国民族最有价值品牌前十名,改革开放民营企业第一名,总经理孙明凡和总工程师陈春生拥有无数荣誉,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民营企业家,还在政治上有不小的地位,连续五年时间都是国家代表。

    两个人也配得上这些荣誉,格美空调不仅仅在国内空调市场拥有绝对的优势,在南亚市场更是所向匹敌,价格便宜,性能很强,同时外观设计也十分新颖,这样的产品如果卖不出去就没天理了。

    “创新、创业、再创业,管理、管理、再管理!”

    这就是刘琅告诉两人的话,创新刘琅不担心,事实上他拥有格美空调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些年光是股权分利就超过了三千万,但他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他的钱都放在了研发上,每年格美空调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一千万资金,

    至于说管理,孙明凡都跑到新加坡学习,他对现代化管理理论有了非常深入的学习。

    这两年国家和新加坡的交流很广泛,毕竟对方是华人领导的国家。

    当然,这个华人指的是种族,其实对方对西方文明非常推崇,方方面面都是模仿欧美,西化的程度比岛国还要深,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对企业的管理有很多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作用,甚至在前世,国家的第一个产业园区就是按照对方的模式组建,只是在这一世沪市开发区更早,成为了国家第一个高科技开发区,如今六七年过去了,那里早已经形成规模,大量高新企业入驻成为了沪市经济腾飞的动力。

    学习理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孙明凡不是鲁定伟,鲁定伟不过是个小毛孩子,拿了学位不假,但是水平行不行不好说。

    孙明凡不同,这些年管理格美空调厂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对企业管理早已经驾轻就熟,学习理论不过是充电。

    孙明凡越是学习越是觉得刘琅的厉害,早些年提出的那些方案无不体现着现代化管理的智慧,什么企业文化、鼓励机制、惩罚机制等等,要知道这些管理经验都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近百年总结出来的。

    好吧,孙明凡是刘琅的“脑残粉”,没有刘琅就没有他今天,或许他现在还只是一个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的普通人,哪里有如今的财富和荣誉

    可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刘琅给他的,当然,还包括陈春生,没有刘琅他很可能还混迹在中关村做着替人修理电力线路的工作。

    而现在呢做为格美空调厂身价千万的总工程师早就成了中关村的骄傲。

    前世的陈春生在十年代初就辞去了国家压缩机研究所研究员的工作,然后在中关村成立了一家公司,那时的中关村只是一个地名,没有任何内在的含义,当时的他野心勃勃,想象这里未来将会成为中国硅谷。

    后来中关村的发展跟陈春生设想的即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这里果然发展成首都乃至整个中国的科技基地,很多知名的企业在这里建立、发展和壮大,用中国硅谷来形容倒也不过分,但他个人的发展却恰恰相反,他建立的公司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没有盈利过,跟随他的朋友也逐渐离开,最后他和他的公司也在中关村的辉煌之中暗淡收场,没有任何辉煌属于陈春生这个名字。

    直到多年后有人记录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时才想起了他,不过那时他已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认提出了“中国硅谷”的设想。

    但是在这一世,刘琅“拯救”了他,将原本属于他的荣耀还给了他,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在私下里称呼他为“中关村之父”,陈春生也是经常指导一些企业家,告诉他们要坚持不懈,要有信念!俨然一副导师的面孔………。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有他的努力,但是更多的还是幸运,前世的陈春生和这一世没什么改变,只是多了一个刘琅,一个人的出现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就是幸运。

    当然,这个世界上只有刘琅知道曾经的真实,但那个真实不是现在的真实,这个世界陈春生就是成功的人,是他带领科研人员研发出国家第一台空调压缩机,他也成为了国家空调之父,这个荣誉让他永远被载入了国家制造发展的史册之中。

    不过陈春生也好孙明凡也好,他们在刘琅面前也得“老老实实”,不仅仅是刘琅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还有在制造水平方面,他们在北方工业集团面前依旧是显得稚嫩。

    论见识不行,论水平也不行,什么行

    总之在刘琅面前他们就没有“强项”,只能乖乖当小弟,再说了,刘琅也有百分之二十的股权,是仅次于两人的大股东,但这些年他不参与管理,分红基本不拿,都送给了他们当做研发基金,这样的大股东整个世界都没有第二个。

    这一次格美空调厂也得到了一份数控机床的详细资料,刘琅还针对空调的压缩机制造细节给了他们不少工艺技巧,反正刘琅这里已经成了制造工艺的批发商,谁有需要他就给一些,光是这份恩情就足以让所有人感恩戴德了。

    刘琅在跟陈春生聊天时还意外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杨志传找到了陈春生和孙明凡,三个人聊到了企业的管理。

    杨志传是谁当然就是那位国家第一家电脑制造厂商“幻想”集团的董事长了。

    “幻想”集团这两年在国内还算是小有名气吧,在年就成功推出幻想汉卡,当年“幻想”汉卡荣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年首都幻想集团公司成立。

    在两年前,也就是九零年,“幻想”集团和美国ibm公司达成了合作,为其代理电脑的销售,这与前世他们的经历是相同的,可是他们为什么没选择万安公司呢…………

    :。: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重来一次的“幻想”集团
    这一世世界电脑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前世ibm电脑一家独大的局面被万安电脑打破,并且取而代之,如今世界最大的电脑商是万安公司,可“幻想”集团依旧选择了ibn公司。

    杨志传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在前世“幻想”电脑为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但那已经是在九十年代了,这一世因为万安公司的存在,国人在五年前就知道了电脑。

    当年万安公司在沪市建立一家科研中心,他们不仅仅是让中芯科技代工芯片,做为世界第一个人电脑商自然不会放过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只是万安电脑的价格太贵,在美国就要卖三千多美金,相当于两万多快人民币,算上关税什么的已经超过三万人民币了,这么高的价格那里哪里是普通人能够买到的

    只有科研院校以及一些机构才能买得起电脑,比如几年前刘琅就曾经捐献给自己的母校华夏大学一百台万安电脑,这一百台电脑成了华夏大学的镇校之宝,其他高等院校也有一些购买了电脑,比如阜城矿业大学也在刘琅的捐助下拥有了一百台电脑,算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电脑的院校之一。

    这问题就来了,“幻想”集团想在国内卖电脑,他的竞争对手就成了万安公司,就算是万安再大度也不会让杨志传成为自己的对手吧,杨志传也不会去找对方,所以他又和ibm合作,ibm也希望他能为自己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攻城拔寨,双方立刻一拍即合。

    从九零年到现在快两年了,“幻想”公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毕竟他代理ibm电脑价格也不便宜,甚至比万安电脑还贵,因为万安电脑有一部分芯片是中芯科技制造,成本上要比国外市场便宜。

    于是就在今年,也就是杨志传找到陈春生聊天时谈到了想要制造自己品牌电脑,这个决定得到了陈春生和孙明凡的大力支持,因为格美空调就是靠着自主品牌才成功的嘛。

    这与前世“幻想”集团的发展差不多吧,接下来就是“幻想”集团快速发展的时间了,“幻想”电脑很快就会成为国产电脑第一品牌。

    这件事当然是好事,这让国人知道在电脑这个高科技行业里还有中国一席之地,“幻想”集团也被国人称为民族第一品牌,享有巨大的荣誉。

    不过做为“过来人”的刘琅知道另外一个真相,那就是“幻想”电脑并非完全自主生产,他的核心部件cpu还是外国货,而且直到二十多年后也是如此。

    即便“幻想”集团自己制造了面板,自己制造了鼠标,自己制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零部件,但是cpu始终都是英特尔的产品,而也就是这小小的芯片才会决定一个国家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

    “幻想”电脑跟北方工业集团的“探索一号”很相似,“探索一号”也是除了芯片外所有的核心部件都是北方工业集团生产制造,很多专业人士也知道这件事,但他们还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如果刘琅就此停止,只是不停的复制“探索一号”,那未来他也会得到足够高的评价。

    但是刘琅自己清楚的明白没有芯片做为支撑,“探索一号”只能算是一个半成品,起码在他眼里是这样,因为芯片才是一台数控机床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是没用的,刘琅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控机床。

    于是刘琅成立了工程芯片研发部,林海任总经理,这个部门又和中芯科技合作,争取在两三年内研制出自己的芯片,这一点是“幻想”集团没有做到的。

    在前世,“幻想”集团获得了太多的赞扬,杨志传也是无数荣誉加身,但二十多年后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个真相后,舆论上立刻就改变了,那时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开始对出口芯片限制,尤其针对中国。

    国家在进口芯片方面有多大支出呢说出来吓人,仅仅一七年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已经是国家单品类商品进口最大的支出,超过了石油,可想而知国家对芯片的依赖有多大。

    这些芯片都用在哪里了电脑固然有,但还有通讯、数控机床、卫星等行业,结果就是国内通讯企业立刻就陷入瘫痪,也就是在那一刻起国人才知道国内的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没弄出完全自主的芯片,尤其是电脑芯片更是一块都没有,“幻想”电脑就是个幻想。

    人们转而咒骂杨志传,觉得他们这么多年的发展为什么不自主研发芯片呢

    有一些人甚至了解到“幻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一次机会,只是当时杨志传亲手将这个机会放弃了,他亲自定下了“幻想”电脑以组装代工模式发展的基调,一次自主研发芯片的机会就这么被放弃掉了。

    当大家了解到这段往事时就更加义愤填膺了,觉得他就是个“懦夫”,根本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心里,甚至还有人把“买办”这个词语按在了他的头上。

    事实上是这样吗刘琅觉得应该不是。

    时代不同,人们的思维也不同,因为不同时代之下的背景是不同的,人们的思维是受时代的影响,没有人能够真正跳出这个时代的制约,除了刘琅…………。

    在前世“幻想”制造电脑的时代下,国家没有中芯科技,没有数控机床,他要是像自主研发芯片就只能自掏腰包,这需要多少钱呢

    这一世刘琅成立芯片研发部门,他定的预算是每年给林海五百万美元,四千万人民币左右,争取要在两年内成功,那就是千万,这前提还是在与中芯科技的合作下,对方在芯片方面的制造已经拥有国际近乎一流的水平,而前世可是没有中芯科技的。

    再者工程芯片比电脑芯片简单的多,后者更加复杂,所以在研发上费用会更高。

    在前世国家那样芯片产业一穷二白的形势下,“幻想”集团要想研制出自己的芯片难度太大太大,技术上先不说,就是耗费的金钱也得是以亿数,他们有这么多“闲钱”去研发芯片吗
1...322323324325326...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