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刘琅直截了当把问题挑明,要让对方做个选择题。21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杨勇的选择是?
只见杨勇的脸一会发白一会又恢复了过来,显然心里阴晴不定。
“这个刘琅竟然知道我以前当过厨师,太意外了!”
杨勇没想到刘琅竟然知道他的底细,他可是从来没有跟人提起过,外人只知道他从港岛发家,认识很多大富豪,现在听到刘琅“揭了”对方老底也很意外,原来杨勇还有这么样的经历。
当然,杨勇觉得刘琅实在是神通广大,显然他早就有准备,对他进行过一番调查,刘琅在港岛有着强大的势力,能把自己的底细查的清清楚楚倒也不意外,至于说让自己难堪倒没什么,自己的财富都是光明正大得来的,又没有什么违法行为,别说是当过厨师,就是要过饭又如何
杨勇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他在意是刘琅给出的选择题,那就是自己属于三种中的哪一种,是想通过资本运作赚钱还是真的想做下去。
选择题好做吗说实话真的不好做,因为大多数都不会说实话,比如现在这道选择题,相信大部分都是第二种,想通过资本运作大赚一笔。
所谓的资本运作看起来很困难,但在港岛那种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很多经纪人都是资本运作的高手。
资本运作就是将一些不良资产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变成优良资产,起码外人看起来是这样,然后上市进入股票市场,原来的不良资产可能完全没有价值,经过包装上市后就不同了,或许一下子就能成为股民们追捧的对象,前后都是同一种东西,只是换了包装而已价值就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
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就是这样,当初杨勇花了一千二百万美金得到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然后在他的运作下公司上市,发行了百分之二十的股权,一下子就五千多万美金,他那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一下子就价值一亿多美金,坐地暴涨倍左右,这买卖真是赚爆了。
当然,资本运作也是很难的,不是谁都能弄,效益好的企业问题不大,如果效益不好,甚至连年亏损那就更难了,这种企业内地的股市不用想了,只能寻求国外的股市,或是港岛或是美国,一般都是在港岛上市,但杨勇更厉害,直接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了,这也是他的本事。
现在内地很多国有企业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革,然后上市,倒不是因为国家偏爱资本市场,是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无法生存下去,走特企改革呢,资金太大没有人买得起,那就尝试一下资本,在资本市场得到资金或许能让企业有些转机,这样的企业一般都在港岛上市。
毕竟那里资本市场太活跃,存在大量的新兴企业,这些企业上市很容易,通过当地的资本运作专家进入渠道获得资金,而很多像杨勇这样的人帮助这些企业,进而获得丰厚的佣金。
当然,像杨勇这种直接花一千多万美金买了公司股份不多见,回报大的同时投资也大,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南方的一家拖拉机厂,成立几十年了,曾经辉煌一时,最顶峰时拥有两千多名职工,但在近十年里每况日下,现在基本就是等死了,这家企业几年前聘请港岛的一位“知名”经纪人,希望对方帮忙上市,对方提出一千万港币的酬劳,拖拉机厂哪里有这么多钱
于是对方要求给他百分之十的股份,相关负责人马上答应,最后公司成功在港岛上市,他那百分之十的股份在半年内就变成了五百万美金,远远高过一千万港币,那位经纪人转手就将股份卖掉,拿着钱去逍遥快活了,至于说这家拖拉机厂是个什么结果跟他也没有任何关系了,事实上这样的企业就算成功也无法摆脱命运,企业强大的根本不仅仅只是资金的问题。
有资金当然好,可以聘请人才提升技术,但对国企来说还是所有权上的问题,股份制改革是可以做出些改变,但是大股东一般还是主管部门,个人充其量能占有一部分股份,对企业的控制权还是掌握在主管部门手中的,杨勇能拥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在国内已经是非常少见了。
杨勇这个人在一开始也是想赚一笔,然后再抽身而去,就是刘琅说得第二个选择,只是两年后他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了。
通过这两年和工人们接触,亲眼见到他们的工作场景,一种责任感冉冉升起。
怎么搞呢杨勇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寻求和国外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国内生产力价格低的优势生产出汽车,说白了,金牌汽车有限公司走的是和一汽、上汽一样的道路,只是一汽和上汽人家底子厚实力强,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大众公司和他们合作马上就能制造出汽车进入国内市场。
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就差远了,原来是做面包车的,没有生产轿车的经验,这些年来也是半死不活,就算是国外的汽车企业也看不上他们,杨勇这两年想要有所突破也没有成功。
现在刘琅突然找上门来,原本杨勇以为对方想把自己踢出局,如果是这样,他也只能认命,毕竟双方的差距太大了,好比一个三四岁孩子和一个成年人的差距,不用动手站在你跟前就让你瑟瑟发抖。
刘琅给出三个选择,第三个选择让杨勇出乎意料,这可是他现在真实所想,他当然想选择这一条,可如果选择这一条,刘琅能否带着金牌汽车有限公司脱离困境呢
当然,他不怀疑刘琅的本事比他大,但刘琅刚才说得要做自己的发动机,这话就有点大了,他这两年也考察了不少国外企业,给他的感觉有些“玄幻”色彩,进到厂房里满眼的都是自动化的设备和各种精密仪器,再看看自己工厂里的设备,跟破烂一样,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金牌汽车有限公司有一天能做到同样的高度,买进两条生产线,然后提供相关的零部件就是他现在的理想了,显然刘琅的目标要比他高出太多,对方能做到吗
刘琅和其他人正等着杨勇做出回答呢,杨勇沉默片刻后开口。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杨勇的梦想
追求金钱吗杨勇自问现在他已经是财务自由了,世界上的豪车想买就买不会犹豫,就算是这些钱全部花光,他也自信可以重新获得,物质的需求算是顶峰了,接下来就是精神需求,做为华夏人,他是想做些事情的,以前没有机会,现在一个机会就摆在了面前,那就是把金牌汽车有限公司给搞起来。
“刘总,在我做出选择前,我能否问一个问题”
“当然可以!”
“您说要制造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动机,还要五年内实现目标。这个目标很宏伟,但金牌汽车有限公司的现状您可能不知道,五年之内恐怕非常有困难,甚至在我看来十年,十五年都不容易,如果做不到,那么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必然会陷入危机,那时候怎么办您有什么办法吗”
“哈哈,怎么办杨总,我可以告诉你,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从来没考虑过,我要做就必须要做好,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成功。
当年我做数控机床,很多人觉得不可能,结果呢探索一号成功了,金牌汽车有限公司恐怕也买了探索一号吧,现在探索二号也已经完成测试,这台机床所有的核心技术全部是国产,一部分零部件是德国产品,也就是说德国人开始为我们提供下游产品了,他们也需要求着我了。
或许你觉得我嚣张,但是我有资本,我不光有宽裕的资金,还有一群超凡的员工,资金、技术、人才我一样不缺,为什么就不能成功我必然会成功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说得好,刘总说得太好了!”
宋立峰听的热血沸腾,用力的鼓起了掌,其他人也是连连叫好,这才是霸气嘛,别人这么说是吹牛,刘琅这么说就是霸气。
“够嚣张!”
杨勇觉得这个刘琅真是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但他有这样的资本,早就听说北方工业集团是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的“大哥大”,金牌汽车有限公司也的确购置了三台“探索一号”,效率当然非常高,很多人都说这“探索一号”就是刘琅亲自带领员工们做出来的,他还不信,觉得这太不符合逻辑,一个靠着娱乐业和风投成为大富豪的人主业竟然是搞机械制造,神话故事也不敢这么写,但今天看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刘琅他就是个“疯子”。
“刘总,您的话让我放心了,我杨勇虽然不是学习汽车的,但我也是华夏人,希望国家的汽车产业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既然你知道我的底细,想必这知道我这两年做的事情,就是帮助金牌汽车摆脱困境。
现在您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目标也能尽快实现,所以我希望留在这里,参与到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中,我的股份也可以按照您说得要求给你。
甚至,如果您觉得不放心,我的持股比例可以降到百分之五也可以,总之一句话,我的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把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当然,如果两者都能拥有那就最好了!”
杨勇的回答让所有人有些意外,包括宋立峰,宋立峰知道今天刘琅就是要“以大欺迫杨勇屈服,让对方让出股权来,这不是不讲理,而是金牌汽车有限公司要想彻底改变就必须让刘琅掌握这家公司。
别说是杨勇手里掌握的那部分股权了,就是主管部门手里的股权也要交出来,也不是全部交出,还是要留一点的,百分之五左右吧,或者更低一些,这点股份基本上不会对刘琅有什么制约。
有人可能会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但刘琅财大气粗,拿个一两亿美金不算事,一亿美金买下百分之四十的股份绝对是国家赚到了,反正刘琅是不会让国家赔钱,这一点宋立峰是放心的。
现在国有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股权转让上非常复杂,小企业好说了,一共也没有多少钱,几十万上百万,虽然也不少,但现在很多人有钱了,有实力买下来的人还是有一些,关键是那些中型乃至大型企业,这种企业起价至少过亿,有的甚至是十几亿,个人根本不可能买下来,即便是通过股份制改革,百分之十的股份也没有几个人能拿的出,除非是企业入股。
但企业是追逐利益的,这么大的资金他们也很难筹集,所以在运作上就有可能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进而出现大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在刘琅身上不会出现,刘琅从不占国家便宜,相反还处处“吃亏”,这就是境界了,当然,关键是刘琅不差钱,几亿资金对他来说怕是在国外一年半载就能赚回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实在是美国人养活了国有企首发
刘琅收购金牌汽车有限公司的关键问题还是要看杨勇的态度,在宋立峰看来,这个精明南方人目的是还是赚钱,现在刘琅这个大财主出现,宋立峰觉得杨勇会狮子大开口,可是现在看来是多虑了,杨勇明显是被刘琅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如果这是他真的想法,那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在股权转让上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杨勇当场表态,让所有人的心情都好了起来。
“这才对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杨勇怎么能和刘琅比差的多呢!”
大家都觉得杨勇是惧怕刘琅做出的妥协,但刘琅知道杨勇是个什么人,在前世,杨勇建立了华晨集团,华晨集团又和金牌汽车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华晨金牌汽车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最终和宝马公司合作建立了华晨宝马,但做为创始人的他在那时已经无缘分享这份荣耀了。
他和主管部门在华晨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发展问题上的分歧受到了打击,分歧的结果就是被踢出局,最终黯然离开了这家公司。
双方争斗的原因有很多,但双方都是想做事情,只是经营理念的问题,华晨后来和宝马合作所有人都知道,也算是成功了,可是如果按照杨勇的思路来做,可能结果也会很不错。
从这件事就能说明杨勇并不是一个只套图钱财的人,他也想做事情,而且能力也非常强,起码从让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在纽约上市这件事来看,他对资本运作是非常熟练的。
一家企业的根本当然是技术,没有技术一切免谈,什么资本运作那都是空中楼阁,但当一家公司发展壮大后,资本运作就是必不可少,所谓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现代化社会中完全是谬论,毕竟在这个时代下好东西太多了,你的酒香,别人的酒也不差,如奔驰、宝马这样的公司技术都是超一流,可他们也要在宣传、营销渠道斗个你死我活,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销量下降的局面。24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金牌汽车有限公司下一步打算
这次协调会议在刘琅强大的“气场”下有了很好的一个结果,杨勇彻底服气,当场表态要听刘琅的话,宋立峰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只要内部不出现问题,那么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就会平稳过渡,然后在刘琅的带领下开始飞速发展,五年后实现发动机的自主研发,那一幕可是太美妙了。
第二天宋立峰带着刘琅来到了金牌汽车现场考察,各个车间都走了一遍。
金牌汽车有限公司做为老牌国企底子还是有的,在十年代末期和岛国风田公司合作后有了很大的转机,尤其是近两年来获得了资金后也引进了一些先进设备,产品还是面包车,也就是金牌面包车。
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沈城汽车制造厂,这家公司的历史是非常悠久。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与德国大众接洽的同时其实还找过风田,希望对方能够在国内建厂,合作生产车型,但是岛国人精明地认为以中国的实力,造出车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而且也不希望建厂输出技术导致专利技术流失,因此拒绝了国家。
直到十年代中后期发现中国市场一片大好,同时美国市场开始萎靡,希望与中国厂商合资的时候,沪市大众的桑特纳已经买的如火如荼,首都吉普的切诺基也开始走遍大江南北。
岛国再想进入就遭到了老百姓和国家的拒绝,没办法,他们只能曲线救国,以当时中国市场较为缺乏的高端商用车风田海狮为敲门砖找到了当时的沈城汽车制造厂,就是金牌汽车的前身。
当时没有直接叫沈城风田,而是以单一的风田海狮一百车型进行技术转让。
金牌早期生产海狮面包车是以岛国风田提供全套散件,进行组装,包括当时的2r24升发动机的生产线也卖了进来。
现在一辆金牌海狮面包也要接近三十万元,去年能卖出一百多台,产值近五千万元。
显然市场对面包车有些不认可,这两年杨勇一直都想转型,要向轿车方面发展,但找不到好的合作伙伴,美国几家公司倒是有意向,但给出的条件太高,公司无法承受,而岛国的风田公司已经跟深市达成了合作,人家看不上辽北省。
现在金牌汽车的形势就是这样,不能说差,起码还有一些拿的出手的设备和生产线,尤其是那套24升发动机生产线还是颇有风田公司的特点,不过这条生产线属于落后产品,主要针对的是面包车车型。
“不错,金牌汽车有限公司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我还以为你们已经揭不开锅了,现在看来还是有汤喝!”
刘琅还是很满意的,起码现在有产品拿的出手,有产品就有收入,短时间内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杨勇昨天会后和刘琅聊了很长时间,刘琅也不隐瞒对方,将自己未来的打算都告诉了他,要先找一家西方国家的汽车企业进行合作,引进对方的汽车生产线,然后逐渐消化技术,制造出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发动机,在以这种发动机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品牌。
好吧,这个模式其实是国家正在搞的模式,比如一汽公司和上汽公司也是想以合作为基础,然后逐渐消化技术,可是这条路走的不好。
一来大众公司对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发动机这些部件完全是放到自家制造,只给你“无关紧要”的部分,你想看都看不到,二来就是国内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行,缺乏相关的工艺,别说人家不给你生产线,就是把生产线放在你的面前,让你随便拆卸,你也学不会,当然,这里面还有国家工业基础整体不强的因素。
客观因素国内解决不了,而主观因素还达不到,其实这一世主观因素好了不少,“探索一号”的成功让国家的制造能力提升了很多,可是连带的也让西方发达国家警觉起来,他们对自己的核心技术保护的更好了。
对北方工业集团来说,主观因素要好的多,工人的素质是当之无愧的全国顶级,而且比其他工厂的工人水平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在纯技术方面还要超过对方,比如当年在安德鲁斯公司,马明那些人就和德国工人比试过车出某种零部件,结果就是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全胜对手,让对方瞠目结舌。
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人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接触到更高的技术,刘琅教给他们的只是理论,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必须要以实物为目标进行实践操作,这才是提升自我的关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