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就是轱辘有弹性,坐着舒服!”
刘琅随口回答。
“那是………!”
“咣当!”
木小虎还没说完,车下面就传来了刺耳的摩擦声。
“怎么回事”
木小虎一脚刹车停了下来。
“哎呀!这车底盘太低,蹭到地面了!”
熊怀志皱了皱眉头说道。
木小虎下了车弯腰看去,果然是下面有一个有些高的土坎刮到了车底。
“什么破道,还都是土路!”
木小虎骂了一句。
“这里是老厂区了,建国至今首都大部分的工厂都在这里,每天都有卡车来来往往,再好的路也经不住卡车长时间的压,你慢点开就是了!”
熊怀志说道。
“那三厂在什么地方呀这些厂子怎么都差不多”
木小虎有些不耐烦了。
“就在前面,不远了!”
好在熊怀志知道地址,很快车子就到了一个巨大的厂子门前。
两扇大铁门紧紧地关着,中间有一个大铁链子连着,上面还有一块大铁锁,铁门一侧的水泥桩上有一块木制牌匾写着“首都电风扇第三制造厂”几个红色大字。
 
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上就要破产的三厂
几个人等了大概五分钟,就看到厂子里面跑出来五六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大概三十左右岁的年轻人,穿着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
“老古头,你怎么把市里来的领导关在外面了快,快把门给我打开!”
为首的那个年轻人跑到收发室外大声喝道。
“什么领导不领导管我屁事!就是你这小子我都懒理………钥匙在桌子上放着,要拿你自己拿去!”
看门老头根本就不理对方。
“你……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年轻人气的直跺脚。
“哎呀!小比崽子还敢跟我叫号,别说你,就是你爹,他也不敢跟我这么说话,我今天要不教训教训你,我这“古老棍子”的名号就白起了!”
老头一听就急眼了,从屋里跳了出来要和对方拼命。
“老古头,你干什么造反不成”
旁边的两个人赶忙冲上去挡住对方。
“你们都给我松开,小比崽子要造反,我替老孙教训他,都给我起开!”
看门老头还不依不饶。
“走走走!”
拉架的那几个人见势不好拉着老头就向厂里走去。
年轻人看着老头一脸铁青,但他很快就恢复过来,拿起钥匙把大门打开。
“各位领导,各位领导,让你们见笑了,对不住,对不住!”
年轻人对着几个人赔笑道。
这么一出把木小虎和王振东都搞蒙了,这都什么是什么呀!原本他们两个还想“兴师问罪”一番,现在也都没了心情。
“你现在是三厂的负责人”
王振东阴沉着脸问道。
“是,是,我叫孙明凡,现在暂时负责三厂的工作。”
对方回答。
“胡志贤的命令,你们知道吗”
王振东说道。
“胡志贤胡志贤是谁是杜局长打电话告诉我说有几位市里的领导要来考察,说可以帮我们开工。”
对方回答。
“杜局长”
王振东稍也思索就明白了,这个杜局长应该是工业局的某位领导,胡志贤是市长,当然不能给这工厂直接打电话了。
“对,我们就是市里来的,你们工厂是怎么回事现在都几点了,为什么还没工作”
王振东问道。
“哦几位领导你们不知道吗三厂现在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开工,工人们只能开基本工资,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各位领导来帮忙呀!”
“半年的时间开工了”
王振东和木小虎一听又急了,那胡志贤还真的给自己一个快要黄了的工厂。
“这个王八蛋,我还得找他去算账!”
木小虎又要上车去找胡志贤说道说道。
“这位叔叔,你能带我们去车间你看一看吗”
刘琅又站了出来,这木小虎的性子实在是太急了,动不动就要找人家算账,怎么就不动动脑子想一想呢
作为国有工厂那必然要坚决实行计划经济,而国家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计划经济搞不下去了才改革的,现在是八四年,改革开放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但改革开放的脚步还停留在放不放开私营经济的阶段,对国营企业的改革还没有进行,可计划经济的弊端早就在这些国营工厂中出现了。
在前世,国营工厂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破产的浪潮,什么风扇厂、锅炉厂、灯泡厂、弹簧厂、化工厂等等,无数工厂纷纷倒闭,究其原因就是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生产出的产品无人问津,就白了就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随着这些工厂的倒闭,大量的私营工厂飞快崛起,他们或是通过改制获得老工厂的根基,或是自立门户建立品牌,到了那时,国家的改革才算是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
虽
第一百六十三章 问题多多的三厂
“唉,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我们工厂连机床都没开,工人们也不上班了,原来工厂有四百多人,现在每天在工厂里的也就十几个人,不是喝酒就是打扑克,再这么下去,恐怕连基本工资都开不出了!”
孙明凡叹了口气道。
“孙叔叔,你们造的风扇就是能扇风而已,毫无美观可言,如果改进一下技术,或许还能缓过来。”
刘琅随口问道。
“呵呵,小朋友,你说得简单,要想改进,那就还得进设备,还得改造机床,这可都是钱呀!要说是两年前,我们还有钱进行改造,现在仓库里可是还积压着数万台风扇,厂子里根本一分钱都没有了,现在工厂工人的开支还是政府给的钱,现在政府也不想给钱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没有钱哪里有办法后来就说各位领导要来看看,现在你们就是我们三厂的大救星呀!”
孙明凡说道。
“大救星”
王振东和木小虎又一次怒了起来。
“好你个胡志贤,合着你是想让我们来扶贫的,这么一个破工厂,连工人都没剩下几个,怎么开工简直就是打发要饭的。”
刘琅倒是很理解这位副市长,换成自己也不会把一个正有效益的工厂交给别人去搞什么“歪门邪道”,这也就是王振东和木小虎,要是换成自己去找对方,怕是会被直接给撵出来。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这家工厂能否制造出所用的零件,只要他们能够做到,一旦变形金刚投放到国外市场,那这家工厂一下子就会扭亏为盈,工人们工资别说五六十,就是**十也没有问题。
“走,我们到车床车间去看看!”
孙明凡看到王振东和木小虎一脸铁青,也不敢多问,他也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只能带着到处溜达。
“侯三儿,你干什么呢”
一帮人正走着,随行的一个人突然对着远方大叫一声,几个人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五六十米外一个男人正蹲在墙角处随地排泄,白花花的屁股老远就看到清清楚楚。
“妈的,有厕所你不去,跑到这来拉屎,给我滚蛋!”
孙明凡气的大吼一声,那人听到后不慌不忙,拿纸擦了擦屁股站起裤子一提就大摇大摆的离开,完全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王振东这个气呀!这种人留着干什么要是在军队,他都敢一枪毙了他。
“孙叔叔,你这个工厂的管理可真是问题呀!”
刘琅笑了笑道。
“唉,没办法,没办法,工人们发不出工资来,我们这些人说话也不好使了,现在每个月还有点基本工资,如果连这点钱都发不出来,我这几个人不被他们打死就算好的了。”
孙明凡不住的摇着头。
“这就是车床车间,前面还有磨床车间,还有冷处理和热处理车间。”
很快几个人就到了一个大车间里,车间盖的非常高,足有十多米,长有五十多米,宽也有二十多米,一千多平方米的面积已经是非常大了,只是已经显得非常破旧,车间外面的墙上还用红笔写着大字很多标语:“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大干三百天,年产五万台!”
孙明凡推开车间大门,领着众人走进了车间。
里面放着将近二十台机床,横七竖八没有规矩的摆放在各处,地上扔着各种杂物,在这杂物这中隐约还有人的粪便,看来刚才那位到外面排泄的人还算不错了。
“这都什么呀”
空气之中有一种机油混合酸臭气味,木小虎一捂鼻子就退了出去。
刘琅、熊怀志和陈凡三人不管这些气味,几步就来到了一台车床前。
“c123型号的车床,这是国家最早的一批设备,从苏联进口而来,到现在都有四十多年了,制造咱们的零件倒是没有问题!”
熊怀志说着就走到了电源旁,接上电源按下开关想看看能否启动,不过机床没有任何反应。
“怎么回事这些机床都是坏的”
熊怀志一愣。
&n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厂长孙福财
孙明凡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什么地方得罪过这位老人,父亲也没跟他说过,其实也很简单,在五十年代末期,熊怀志被扣上了“臭老九”的帽子,不少人为了自保都要出面批判他,这个孙福财也是如此,违心的说了话,让老师蒙受了不白之冤,可那也没办法,这是时代的原因,连夫妻乃至父子之间都要相互谩骂,更不必说是师徒了,熊怀志坦荡无私,对这件事也早就淡忘了。
“唉,熊老,我父亲看到工人们开不出工资来一股闷气攻心,现在在家养着呢,不过也没什么事,歇上一段时间应该就好了。”
孙明凡摇了摇道。
“这样吧,这三厂在设备上是满足我们的要求的,只是你的工人,我看够呛,你带我去看看你父亲,我和他聊一聊,如果他出面,相信能好一点!”
孙福财毕竟是老厂长,说得话应该会有些分量,只要他出面,很多工人还是会听的。
“好,好,各位,我带路。”
三厂的家属住宅就在厂区的后面,这里主的并不是三厂家属,还有不少其他周边工厂的家属,面积很大,足有数百亩大小,能容得下数千人居住。
因为始建于建国初期,所以全部是土平房,胡同套着胡同,一个胡同就能容得下七八户人家居住,方圆数百米有一个公共厕所。
因为没有什么正经的规划,住宅区里到处堆放着垃圾,脏水在地面流淌,走路时都要小心翼翼,再看那些土房子更是寒酸,年久失修那算轻的,有的甚至是危房,屋顶上堆放着各种杂物,小孩子们就在上面奔跑打闹,另外蜘蛛网似的电线就在屋顶上面不到几米的地方耷拉着,看着都让人心惊。
这种地方在二三十年之后被称为棚户区,是城市重点搬迁的对象,如果到时候谁要有这么一套危房那可就赚了,可是现在,没有人愿意住在这种环境中。
“好家伙,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木小虎皱着眉撇着嘴说道。
“小五,我当年打仗的时候要是有这样的房子住那都乐死了!”
王振东白了对方一眼道。
王振东毕竟是军人,经历过很多磨难,比起木小虎这个“公子哥”要强的多。
“好,好,是我错!”
木小虎耸了耸肩。
“这地方就这样,各位要留意脚下,千万别被拌着!”
孙明凡并没在意,还在提醒着众人,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要留住这几位“市里的领导”,只要能让企业起死回生,他就是叫他们爹也没关系。
“孙明凡,你不去上班怎么跑回来了”
“孙明凡,下个月的工资还能涨点不”
“孙明凡,我儿子下个月结婚,你明天给我弄点铁卖钱呀………!”
一路上有不少人跟他打招呼,但大都是挖苦要钱,孙明凡也不吭声,脸上却涨的通红。
他们钻来钻去,很快就来到一个胡同里,这个胡同类似刘琅住的老房子,四通八达,要是没有孙明凡带路,几个人怕是半天也找不到地方。
“这就是我家了!”
孙明凡推开一扇铁门,几个人就走了进来。
里面是两间不大的土房子,还有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小院,院子里四处放着杂物,一面墙下有个用石棉瓦搭成的简易煤棚中堆着一块块蜂窝煤。
“妈、爸,我回来了!”
孙明凡喊道。
“老大,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今天班上没事吗”
一个妇人的声音传来。
猜你喜欢